林伟的有效学习时间在T5第一次达到极小值,仅为33″。还原课堂教学事件,我们发现,在此之前,老师不间断地讲解长达5′45″,其间,林伟举手13次,老师没有请他回答一次。对于一个具有一定表现欲的儿童而言,老师的不予关注给予他一定的消极情感体验,产生了负强化刺激,导致他的课堂参与度降低。与此同时,林伟又找到一本漫画书。漫画书给予他的感官上的刺激似乎远远大于学习内容,因此,在第23分钟左右时,即便同桌给予他的不良行为一定的干预,使他暂时回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然而,他似乎仍然没有引起老师的关注,于是,他又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林伟的有效学习时间在T8第二次达到极小值,也是8个时间段中的最小值(27″),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第一次基本相似。当老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练习答案的核对时,他积极举手8次,却未被老师请到,这给予林伟较大的负强化刺激,使他再一次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仅当老师布置作业时,才翻开书,勾上作业)。
(5)只有在T2和T3时段内,林伟的有效学习时间基本上维持在一定的水平。除此之外,相邻的时间段内有效学习时间有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的落差。从表2我们可以得知,这2个时间段内,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是听讲(占单位时间的60%以上)。然而,听讲也是T2到T5时间段内最主要的教学事件,在这4个时间段内所占的时间比例都非常高(均大于50%),为何只在T2和T3段内,林伟的有效学习活动时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呢?还原课堂背景我们发现,在上课后约10分钟左右时,林伟出现了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的情况。此时,老师注意到了他的行为,并及时制止(没收了他的尺子,让他站起来听课),使他重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维持林伟学习活动的主要刺激似乎是老师的强行干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林伟的举手频次从前一时间段的11次一下子跌到了只有2次(跌了近40%),而且是当其他大多数同学都举手时,他才举手,估计这2个问题可能比较简单,或者是因为看见大家都举手觉得好玩,才举起手。因此,老师以这种类似惩罚的方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做法值得商榷。
六、启示
通过这次临床观察,我们获得的虽然只是某个“学困生”在某节课上的行为表现,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我们认为,这还是能给教师以下启示:教师的关注对“学困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经验表明,教师为了保证整个教学流的流.性,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通常请那些主动举手的所谓优秀学生回答问题,而那些“学困生”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且多具有消极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极少关注他们,他们对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必然会日益减少。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忽视可能是造成这类活动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
其实,像林伟这样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常常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教师、同伴的注意。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注意到他们的状况,当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这样或许能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以这种正强化维持学生注意的持续时间。当他们注意力分散时,及时地、不露声色地提醒,使他们获得调节自己行为的反馈信息,但同时又避免他们体验过多的消极体验,这样,或许在纠正“学困生”不良学习行为方面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同时,教师应注意以有趣的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手段来展开教学。因为相对而言,“学困生”的自控力大多较差,注意的稳定性也较弱,如果教师能够丰富教学的手段,使学生对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感兴趣,这样,或许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标题“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究竟在干什么?会吸引众多读者的目光,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引起他们从研究的角度去了解“究竟”。文章作者对学困生个案展开研究,观察一位学困生在一堂课上的行为表现。学困生在整堂课不同时间段里的学习状态,有效学习时间的分布及维持等,这对教师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转化学困生、促进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从文章的结构上来讲,它具备了观察报告所要求的基本框架,无论是从报告的标题、摘要还是观察内容的介绍,再到最后的启示等都比较清晰。从内容上来讲,对于观察的背景、策略与方法、观察结果的得出,论证的过程逻辑清楚,论据资料、数据直接翔实。对观察的结果能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因此,总体而言,该篇观察报告为初学者提供了一篇很好的范例。
第三节 教学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
一、教学经验总结与教学经验总结报告
(一)教学经验总结
教学经验总结是教学研究方法之一。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会有体会、感悟,都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都会得出一些结论,这就是教育经验。如果将这些经验形成书面材料,便成为教育经验总结。因此,我们将“经验总结”定义为:“以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主体,对其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加以主观的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认识教育措施、教学现象与教学效果之间的一些必然与偶然的联系,为以后(或他人)在从事类似的教学工作时提供良好的经验,以供借鉴”。
在中小学教育界,教学经验的总结呈现出三种现象:①普遍性。中小学,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写教学工作总结,或教学体会之类的总结材料,这些材料都属于教育经验的总结。②多样性。在教学实践中出现许多新问题,产生许多新观点、发现许多新方法,因而也将归纳出许多新的经验。③快速性。教学经验产生之后,通过总结,借助于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
教学经验的总结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教学经验的总结
具体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以具体教学实践事实为基础,总结一次教学活动的经验。内容生动具体,易于学习和仿效。
具体的教学经验总结,包含的内容有:①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过程;②活动的效果;③体会或认识。如:《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属于具体经验的总结。具体的教学经验在刊物上发表常被安排在“教学一得”、“教学随笔”等栏目。
具体教育经验总结尚处于教育事实研究的层次,主要围绕具体教育经验为实例展开,叙述成分多于分析和议论,理论性还不够强,不能形成很明确的主题,它只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中小学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
2.一般教学经验的总结
一般教学经验总结已经开始向教育价值研究层次深入,它以具体教育经验为基础,但又超越具体的教育经验,从对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经过、结果、体会等的认识中概括出某一类教育现象的特点、指导思想、原则规律、操作程序、建议思考等等,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和应用性。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其内容有:①举例说明一种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②阐述这种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特点和优越性;③指出这种教学活动所适用的范围和实施的具体建议,等等。发表在教学期刊上的“教学论坛”、“教学与研究”等栏目中的某些数学教学研究文章就属于一般教学经验总结,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务实高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等。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至少应该达到一般教育经验总结的层次。
3.科学的教学经验总结
科学的教学经验总结是指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概括,全面而又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不仅具有丰富的事实材料、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更是用理论知识揭示经验的实质。科学性经验总结是在一般经验总结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经验总结的最高层次,因此它是中小学教师的努力方向。
(二)教学经验总结报告及其特点
教学经验总结报告是指应用经验总结法,将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体会、认识或教训加以分析、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使之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经验总结。它是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可见,教学经验总结报告是科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它具有以下特点:
1.总结实践,指导实践
教学实践活动千头万绪,千姿百态,对教学实践加以总结,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师对教学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是一种精神生产,这种生产总结实践,又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把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上升到教育理论,再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师对教学的认识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循环往复,使认识得到升华,使实践达到好的效果,从而促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育有所发展。
2.揭示规律,反映本质
从科学的教学经验总结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能够反映问题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得出符合客观的结论。只有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才能被人们接受和应用。例如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分类指导,分层补缺”科学的教学经验总结,正是抓住了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距,甚至是悬殊这一现象,将班级学生分成水平高的和水平低的两组,采取复式教学法,总结出“分类指导,分层补缺”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二、教学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
(一)教学经验总结报告的结构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有其自身的结构,按照其结构进行写作,将使报告论述清晰,条理分明。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结构如下:
1.标题(题目)
经验总结报告标题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内容式、正副标题式。
(1)一般式
一般式是最常用的标题形式,其结构包括:单位名称、时间、内容和文体。
如:《××市××实验学校2008年度数学实验教学经验总结报告》、《小学三年级计算教学的经验总结》、《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经验总结》等。这种标题虽然比较呆板,但使人一目了然。
(2)问题式
问题式标题,即以问题作为题目,这种标题中一般不出现“经验总结”字样,如《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标题以问题的方式向读者抛出本文的重心所在,不仅吸引读者注意力、同时引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的共鸣。
(3)经验式
经验式标题是以成功的经验作为标题,如《给学生一把开山斧——谈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做好衔接——预备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等。
在主标题中反映成功的经验,副标题阐明单位(或时间)、文体等,这种标题较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经验总结报告的标题形式很多,作者可根据总结的具体内容来全面衡量,灵活确定。
标题是报告的精髓,一般要找出作者印象最深、成效最大、富有新意的东西来做标题。其含义应能反映出报告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应该简洁、明了、新颖、准确。与学术论文一样,经验总结报告的题目宜小不宜大。
2.署名
如果有多个总结者,可商定署名的先后次序,逐一写清。对全面工作不太了解,不能对研究全面负责的人,不一定署名,但可在附注中说明他的贡献。
3.引言(前言)
引言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大多以凝练简洁的语言交代本篇经验总结的背景(时间、地点、单位、人物),经验总结报告撰写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取得的主要成果等。引言的写法一般是:①介绍背景式,即作者撰写经验总结报告的缘由、时间、环境、内容提示。②单刀直入式,即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取得主要成绩或效果。
4.正文(主体)
正文是报告的主体,占据了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正文主要围绕教育经验总结的主题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着重介绍“经验”或“做法”,包括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让人明白你是怎样教的,学生是怎样学的。每一条做法就是经验的描述,其写法有:①按照教学工作开展的顺序分阶段介绍经验;②将总结的经验归纳起来,分成若干条目,由主到次或按并列的方式逐条介绍,可在文中设小标题,但要注意所叙述的若干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在该部分中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过分析和综合,把教育经验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来,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工作上可资借鉴。
在正文中要写明取得的效果,并对取得的经验进行升华和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效果”是“做法”的直接反映,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效果的好坏,可以采用数字说明法,即运用数字来说明效果;也可以采用事例说明法,即通过一两个反映发展、提高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还可以采用归纳说明法,即把教学效果归纳成几点,逐点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