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论观点的阐述是否有事实材料的支撑
在研究报告中怎样使论点得到论证,这是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修改时,要注意论点的证实是否有科学的、事实的材料支撑。调查报告一定要有具体的材料,尊重事实,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从事实中列出观点。
3.报告是否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认真审视报告的分析讨论部分是否有夸大或缩小的现象;能否敢于坚持真理,不为权威或舆论所左右;在下结论时是否注意到了前提和条件,不搞绝对化,更不能以偏概全。
五、案例赏析
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赵鹏程 杨伊生
摘要:数学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本研究以197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现状及差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整体水平偏高,反映出他们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还不够稳定;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在学校、家庭和年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与数学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7)02-0102-03
一、引言
数学学习态度,以下简称数学态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教育界更多地关注了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而对学生数学态度的培养较为淡薄。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学者曾对某一学科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与取得成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包达列夫研究发现,学生对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及想象等心理特征上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就会阻碍他们活动潜能的发展;埃根和特列格尔研究了数学领域的成就中数学态度的作用;美国一些学者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涉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性质、数学学习过程的认识,这种认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行为、策略以及成绩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的新数学实验也充分证明了,在数学教育中,学生和教师的数学态度对数学的学和教都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学者在数学态度领域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数学态度的描述性研究,如:刘儒德等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的调查;臧向红对中学生数学态度的归纳等;对数学态度的相关性研究,包括数学态度、学习策略与数学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等;再或对数学态度的实验研究,如:台湾学者对各种辅助教学模式对数学态度影响的研究,尝试通过辅助教学模式达到对学生数学态度改变的效果。
综观已有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数学态度受到广泛关注,而对小学生数学态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但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积极的数学态度,影响了低段数学的学习,势必会接下去影响高段的数学学习,即便培养起积极的数学态度,其数学学习成绩也很难快速得到提高。所以,本研究就是以小学生为被试,对小学生现有的数学态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数学态度高低的有关因素,为进一步实施积极数学态度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被试从呼市较具代表性的两个区(赛罕区与新城区)中选取,赛罕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代表郊区,简称学校1,新城区地处市中心代表城区,简称学校2。从两区中选取办学规模与教学水平基本相当的学校各一所,并从每所学校的一、三、五年级中随机选取一个班,每班随机选取一半的学生作为被试,共有被试197人。具体分布如下:学校1共105人,其中一年级36人(男21人、女15人)、三年级33人(男12人、女21人)、五年级36人(男15人、女21人);学校2共92人,其中一年级28人(男6人、女22人)、三年级30人(男17人、女13人)、五年级34人(男19人、女15人)。
(二)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由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编制《数学学习态度量表》,对小学生的数学态度进行了调查。该量表由30个问题组成,采用五点记分方法,正向题分成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没意见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反向题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记分为1分、2分、3分、4分、5分,用得分的多少作为被试在数学态度上的指标,得分越高表明越具有正向的态度。量表总信度为0.9341。
三、结果
(一)小学生数学态度的总体水平
调查表明,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平均分为4.24分,标准差为0.421。在被调查的197名小学生中,数学态度分数在4.5至5.0的为62人,占全体人数的31.5%;在4.0至4.5的为91人,占全体人数的46.2%;在3.5至4.0的为32人,占全体人数的16.2%;3.5以下的仅为12人,仅占全体人数的6.1%。从数据上看,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分数较高,表明小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态度。
(二)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学校差异
为了进一步说明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基本情况,将两所小学学生的数学态度进行了对比,学校1与学校2学生数学态度的平均分为(4.15±0.43)和(4.34±0.39),t检验表明,小学生的数学态度与学校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t=3.30,p<0.001)。
(三)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年级差异
在数学态度的水平方面,小学生的数学态度与年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态度水平,并且存在着显着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平均数差异检验(LSD)表明,这种差异存在于一年级与三、五年级之间,三、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态度显着高于一年级学生。
三年级和五年级间虽不存在显着差异,但三年级的态度均分要高于五年级。数学态度水平在一到三年级时逐渐上升,在三年级时出现转折,三年级后,态度水平虽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开始呈下降趋势。
对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分析看到,虽然高年级的态度水平总体上要优于低年级,但高年级态度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明显,最高分与最低分均出现在五年级分别为5分、2.83分。并且,最高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最低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四)小学生数学态度的性别差异
调查表明,一年级阶段男、女生的数学态度(t=0.076,p>0.05)不存在显着差异,二年级阶段男、女生的数学态度(t=-1.59,p>0.05)不存在显着差异;三年级阶段男、女生的数学态度(t=0.358,p>0.05)仍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性别与学生的数学态度关系不大。
(五)不同数学学业成绩学生的数学态度差异
由于学生所在学校和所处年级的不同,无法将他们的考试成绩放在一起比较,本研究采用课任数学教师评定的方法,按优、良、中、及、差五个等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了评定,并运用方差分析对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态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优等生的态度平均数为4.40,良为4.23,中为4.17,及格3.91,差为3.85,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在数学态度上存在着显着差异(F=10.678,p<0.0001)。同时显示,态度的平均分随着成绩等级的下降而逐渐降低。
四、讨论
(一)小学生数学态度的总体水平分析
小学生数学态度整体水平偏高,与刘儒德、Eccles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两者都认为是小学生喜欢数学,对自身的数学能力有信心造成的。除以上原因外,研究者对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后了解到,学生们对数学态度量表上某些题目的回答与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评价并不完全一致,并不是学生没有认真作答,而是没有区分开他人的要求与自己真实认知、情感之间的关系,误认为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他们需要做出的正确答案。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小学生的数学态度只处于态度形成的最初阶段——顺从阶段,即表面上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知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尽管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了较好的态度,但这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态度,他们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还不够稳定。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关键阶段,关注小学生的数学态度,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小学生积极数学态度形成。
本次被调查学生的数学态度整体偏高,还与被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
虽然被试所属的两所学校来自于不同的市区,但他们都是各自市区内最好的学校,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教师资源,也许促成了被试具有好的学科学习态度。
这也应成为培养积极数学态度时需要更深入分析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学校差异分析
尽管两校学生的数学态度都相对较高,但从统计的结果上,仍可以看到两校学生的态度存在着显着差异。这也许与学生的来源有着一定的关系。学校2地属新城区,是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所在区,学生家长大多有着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们有精力去关心照顾自己孩子的学习,同时他们对学习的认同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学校1原本属于新城区,后被划为赛罕区(原郊区),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忙于农活或小商品的经营,尽管有能力和意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读书,但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有的孩子还过早地参与到了父母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势必会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会迁移到各学科中,因此,小学生数学态度在学校上的差异,正说明了家庭对学生学习态度影响的重要作用。
(三)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年级特征分析
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态度存在年级差异,且在三年级时发生明显转折。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对新的环境与新的学习方式需要逐渐地去适应,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懂得了数学学习,加之教师和家长经常教导学生要认真学习,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抱有的态度逐渐得到提高,因此,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态度要高于一年级;而三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由形象到抽象过度的关键时期,此后的数学学习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简单变的复杂,由形象变的抽象,学生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变化,有的学生也许会对这种变化产生质疑甚至厌倦,因此,三年级时,学生的数学态度会出现转折,会出现三年级高于五年级的现象,但仍然高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同时也可看到,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的变化,虽然高年级的态度水平总体上优于低年级,但高年级态度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明显,也就是说,如果形成了较好的数学态度,这种态度将会保持到以后的学习中,否则,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因此,积极数学态度的培养更应从低年级抓起,从关键年级抓起。
这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也同许多研究结论有着相近之处。此外,刘儒德在对二、四、六年级学生数学态度的调查中也得到了相同的态度发展趋势,本结论可以作为补充,共同描述小学生数学态度的发展变化全貌。
(四)小学生数学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小学生的数学态度在性别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这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些研究表明女生智力的发展略早于男生,这能促使她们能较好地领悟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加上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女生的数学态度较好;而男生的学习更侧重于自己的喜好,更喜欢像数学之类的灵活、有趣,而不需死记硬背的学科。
(五)小学生数学态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态度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肯定的是,积极的数学态度一定会促进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数学学习成绩好又会使数学态度进一步稳固,直到最后的形成。这也同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在分析结果中,还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态度分数的最高分5分,出现在了及格等级的学生中,进一步的了解得知,该生是一位五年级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态度比较积极,但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较差,所以成绩的提高比较缓慢。这一现象恰恰反映了低年级段时没有形成积极的数学态度,影响了低段数学的学习,势必会接下去影响高段的数学学习,即便培养起积极的数学态度,其数学学习成绩也很难快速得到提高。
五、结
(1)小学生数学态度整体水平偏高,反映出他们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还不够稳定,应受到高度重视。
(2)小学生数学态度在学校、家庭和年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其数学态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转变态度应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没必要受到家长的高度关注。
(3)小学生数学态度与数学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良好的数学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好的数学成绩又促进了良好数学态度的形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