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沃尔玛销售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在达到最高的79.6%后开始逐步下降,到2007年这一比重降至76.5%,有力地支撑了沃尔玛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进一步通过对沃尔玛公司销售额与总利润的研究发现,随着20世纪80年代销售额的迅速增长,沃尔玛的总利润也随之快速增加,这主要归功于沃尔玛在规模经济和销售成本不断下降的同时能坚定地贯彻实施“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沃尔玛公司深知,商业企业要由小到大迅速发展,必须在产品价格上战胜竞争对手。虽然降价导致的单个产品利润率低于其他商业企业,但由此带来的销售量的迅速增加却可以使总利润远远高于未实施低价策略前的利润水平。正如沃尔顿一直倡导的女裤理论所述:“女裤的进价8美元,售价12美元,每条毛利4美元,一天卖10条,毛利为40美元;如果售价降到10美元,每条毛利2美元,但一天能卖30条,则毛利为60美元。”因此,沃尔玛公司的“薄利多销”策略带动其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又提升了沃尔玛对渠道的控制能力,并使其牢牢控制了产品的进货定价权,进一步保证了沃尔玛“薄利多销”策略得以实施和总利润的不断增加。沃尔玛这种“低价销售→市场扩大→渠道控制→低价进货→低价销售”可循环、自增强的企业经营策略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为我国中小商业企业如何尽快占领市场,不断增强渠道控制力和盈利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伴随着销售成本占销售额比重的降低,沃尔玛公司的经营绩效也得到了较好地提升。一般认为,商业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产品销售价格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本案例中沃尔玛公司正是通过市场份额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压低了产品进价,导致要素的报酬递增并获取丰厚的利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降低了公司的长期平均成本,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物流、订单等环节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通过开展与其他企业的战略联盟,在获取专业化分工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分享了价值链其他环节的利润,使得上述规模经济和先进信息技术引致的成本下降和利益增进能够可持续。因此,沃尔玛的渠道控制模式最终所产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其出售产品的销售成本的节约上。根据上述思路,本文选取销售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作为衡量沃尔玛在全球价值链中渠道控制效果的指标,这一比重越低,则渠道控制效果越好;选取每股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两组数据作为衡量沃尔玛经营绩效的指标,这些指标值越高,则企业经营绩效越好。
沃尔玛公司的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比和每股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在1%水平下显着负相关,这说明沃尔玛公司的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比越低,其经营绩效就越高。又由于沃尔玛销售成本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先进信息技术以及战略联盟等方式对价值链高利润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沃尔玛公司基于渠道控制的市场势力构建模式对其经营绩效存在着显着的积极影响。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我们以沃尔玛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考察了全球价值链中商业企业基于渠道控制的市场势力构建模式特征以及渠道控制与商业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我们发现:(1)沃尔玛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其采取低价策略的源泉。在低价策略执行过程中,“取”与“予”度的选择和策略安排至关重要。沃尔玛正是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扩大产品销售数量,而销售数量的增加导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仅抵消了垄断程度上升导致的X非效率,降低了企业长期平均成本,而且还形成对供应商强大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推动沃尔玛低价策略的持续实施,并实现沃尔玛利润的不断增长,在这里,低价策略的“予”导致利润不断增长而获得的“取”与经济学中“拉弗曲线”的原理是一致的。从沃尔玛的案例中不难看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这一两难冲突的协调需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这一原理表明贸易可以突破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窠臼,通过分工深化获得交易量与利润的良性互动。(2)在商业企业不同经营规模背景下“公”“私”两类信息存在效率差异,商业企业渠道控制力的不断提升需要两类信息的优势互补。
在企业成长初期,更多依赖于“私密信息”对渠道进行控制,此时“私密信息”更为有效;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不仅要依赖“私密信息”,更需要凭借先进信息技术管理各类“公共信息”,利用“公共信息”突破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组织成本增加,进一步增强对整个全球价值链的利润控制,实现“公”“私”信息的差异互补。(3)战略联盟是实现产业链内正外部性的有效途径。处于同一产业链内的企业若能开展合作博弈,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实现抑弊扬利和激励相容,可以有效促进价值链各相关企业利润的增进,并有助于企业巩固由市场份额扩大和先进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增强在全球价值链中多个环节的控制能力。(4)沃尔玛三个维度的渠道控制模式存在着互动和自我增强的内在联系。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帮助企业缓解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组织成本的上升,有利于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促进了利润的不断增长,保证了企业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持续投入;对供应商的市场势力在帮助沃尔玛压低产品进价并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也通过链内的战略联盟使供应商在产品的销量上得到补偿,增加利润。因此,此类激励相容的合作博弈是可持续的,这不仅保障了沃尔玛能够继续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扩大带来的利益,而且提升了其对先进信息技术加大投入的能力。总之,对这个世界500强的头号企业的研究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实证分析也佐证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对沃尔玛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渠道控制模式的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小企业由小变大、由弱转强是可能的,但必须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明确的路径选择。沃尔玛公司能从美国一个偏远乡镇的小企业发展成世界商业巨头,这与它一直致力于对基于渠道控制的市场势力构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为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思路。实践中,沃尔玛公司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压低产品进价,并通过“取”与“予”的适度把握获取要素的报酬递增和丰厚利润;通过先进信息技术不断降低公司的长期平均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推动了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开展与其他企业的战略联盟,获取了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并使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先进信息技术引致的利益增进能够可持续。因此,我国商业企业若能从多方面不断增强以渠道控制为核心的市场势力,也能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公司。(2)市场结构的不完全竞争性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市场势力的构建,而渠道控制则是“构建”的关键。与许多制造企业从研发环节入手构建市场势力不同,作为商业企业的沃尔玛公司是通过对销售终端、物流、订单等环节的控制提升自己的市场势力,进而获取产品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的较多利润。可见,我国企业在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从渠道控制入手构建市场势力是较为现实和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Bucklin,Louis P.A Theory of Channel Control.Journal of Marketing,1973,37(1).
[2]El‐Ansary,Adel I.,Robicheaux,&; Robert,A.A Theory of Channel Control:Revisited.Journal of Marketing,1974,38(1).
[3]Gereffi,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Chai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1).
[4]Kogut,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Chai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5,26(4).
[5]Kaplinsky Raphael,Morris Mike,&; Readman Jeff.Globalisation and Upgrading:Innovation and Learning in the Wood Furniture Value Chain.BackgroundPaper Prepared for UNIDO,2001.
[6 ]Stern,Louis W. The Concept of Channel Control. Journal of Retailing,1967,43.
[7]Landes,William M.,Posner,Richard A. Market Power in Antitrust Cases.Harvard Law Review,1981,94.
[8]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中国工业经济,2003(9).
[9]苟践.步步高,弱势挑战者.中国商业评论,2005(1).
[10]李伟.从“宝洁-沃尔玛模式”看渠道创新合作策略.现代家电,2004(10).
[11]全秋梅.沃尔玛上海“裁员风波”折射工会缺位.第一财经日报,2007‐11‐08.
[12]石奇,岳中刚.零售商对制造商实施纵向约束的机制和绩效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8(5).
[13]王孝明.沃尔玛打造“零售帝国”的44个奥秘.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14]晏维龙.生产商主导还是流通商主导——关于流通渠道控制的产业组织分析.财贸经济,2004(5).
[15]于大波.“中国制造”在美国开始“失宠”.参考消息,2008‐10‐30.
[16]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5).
[17]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中国工业经济,2006(1).
[18]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世界经济,2006(5).
[19]张小蒂,王焕祥.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0]张小蒂,朱勤.论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中国工业经济,2007(5).
[21]庄贵军.营销渠道控制:理论与模型.管理学报,2004(1).
浙江省产业技术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
黄先海 周俊子
提要:本文以浙江省1994-2006年度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的产业技术政策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政府对科技活动的直接资助、企业对科技活动的相对投入和教育经费的投入给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产业技术政策的绩效带来了积极的贡献,并且政府的科技投入对企业的科技投入有显着的溢出效果;然而,外资的引入反而产生了负面作用,抑制了自有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技术政策;绩效;技术创新
一、引言
产业技术政策以产业技术为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在引导产业结构变革、激发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外对产业技术政策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早在1945年7月布什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报告,就直接拉开了现代科技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序幕。阿罗关于经济福利和发明资源的配置一文,建立了政府干预科技发展行为的理论根据。80年代后,国外学者开始在较广泛的范围内研究产业技术政策问题,如Freeman,Nelson等,90年代后又有不少学者对产业技术政策进行了研究,如G.Tassey,M.Kishioka等。
中国学术界对产业技术政策问题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主要是一些研究技术创新和研究产业政策的学者)对产业技术政策的研究尚较少,同时也很不系统。
由于政府制定产业技术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的创新能力,以驱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对某地区产业技术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估,使用该地区的科技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变化的影响作为指标来考量不失为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因此,本文基于浙江省2005年重点软科学课题项目“浙江省产业技术政策的绩效评估和调整策略”支持下所做的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指标变量,以浙江省1994-2006年度的相关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对产业技术政策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政策性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