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克鲁格曼1980年的贸易模型
克鲁格曼1980年的贸易模型是从新贸易理论模型向新经济地理理论核心模型跳跃的关键模型。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理与克鲁格曼1979年模型基本相同,但有许多新的显着变化:一是尽管在公司水平上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中贸易开放和市场规模扩大并不能导致规模生产的增加;相反,不同产品的产量在封闭条件下是相同的,价格并不改变,贸易收益完全来自对差异的偏好效应。因为消费者在贸易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能消费更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在这一点上新经济地理核心模型与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是一致的;二是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中两国贸易会导致运输成本的出现,这显然是一个地理的视角;三是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中不同类型产品的需要因两国市场规模的不同而不再是对称的,当交易费用为正的时候,市场规模的不对称分布就非常重要,因为当一国的需要相对较大时,该国就会生产这些差异产品,从这个角度上讲,生产区位选择问题就很重要,经济活动的集中可能是贸易模型的结果。这种推理很简单:需求的不均衡分布是给定的,当当地市场需求相对较大时,为了使运费成本最小,不能流动的企业便生产这些差异产品;而且,与没有运输成本的贸易模型相反的是,贸易方向不再是不确定的,因为生产的集中或聚集暗示了本国市场相对较大的国家就是这些差异产品的净出口国。正如克鲁格曼在1980年模型中指出:“国家会倾向于出口国内市场相对较大的差异产品,注意这种观点完全取决于规模报酬递增;在规模报酬递减的世界里,对差异产品相对较强的需求使之成为进口商品而非出口商品。”这种现象就是着名的“母国市场效应”。
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并没有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区位作出任何规定,没有企业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即使地理区位由外生给定,企业只是对其想生产的差异产品作出决策。二是差异产品生产的集中并没有考虑经济活动的地理聚集,也不会产生中心外围均衡的结果,因为一国家对X类差异产品需要的集中就是另一国对(1-X)类差异产品需求集中的镜像,从这一角度讲,两个国家的产业都有地理集中的特点。三是差异产品不同需求规模的市场区位并不是模型的结果,它是在模型之外给定的(收入因此也是给定的)。因此,克鲁格曼1980年贸易模型中的地理区位仍是由外部世界所决定的。
尽管新贸易理论没有提供一个地理区位理论,但新贸易理论却为解释贸易、收入和距离之间的经验事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比如重力模型(Gravity Model)。重力模型主要是用来说明地理距离接近与贸易流动之间是正相关的,重力模型的基本方程是由新贸易理论模型推导出来的。例如,赫尔普曼(Helpman)就运用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差异产品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等概念,从新贸易理论模型中推导出了重力模型。重力模型假设有两国,本国和外国,经济中有两个产业部门,X和Y,两部门均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内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企业的自由进入确保没有均衡利润,均衡利润等于零的时候确定了差异产品的生产数量,X是母国X产业部门的总产量,x是每一个差异产品X的产量,外国相应的变量均用倡号表示,则差异产品的种类为:n=X/x(国外类似)。。该等式的最后一项就是重力模型的基本变体,它表明贸易量取决于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如果考虑更多的国家,同样可以推导类似的表达式;同时,从重力模型内核中遗漏的贸易量也同样取决于地理距离,虽然这一点赫尔普曼1987年模型并没有解释,但这并不奇怪,因为新贸易理论并没有提供一个地理区位理论模型,正如其他发展良好的包括距离在内有关经验关系的模型,如市场潜力指数等,这一研究方法必将成为刚刚兴起的地理区位理论模型的基础。
3.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1990年的贸易模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在1990年的贸易模型中对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的理论结果重新进行分析。该模型是一个两国模型,假设存在国家1和国家2,国家1有更多的要素禀赋如劳动力和资本,而且市场规模比国家2大;假设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的比例相同,因此,两国不存在比较优势,两国不会出现产业间贸易;两国有两个生产部门,均生产可贸易的产品,一个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另一个是垄断竞争的市场,其中,假设生产的工业产品是不完全竞争的;国家1在工业品生产上的企业数量较多,该部门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差异产品,允许企业自由进入和撤出,但是企业在两国间不能移动,生产要素在两国间也不能流动,企业和生产要素只能在产业间流动。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1990年贸易模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可以用运费的下降来表示或贸易成本的下降)对核心国和外围国经济活动和两国贸易有何影响?
在封闭(如很高的运输成本禁止贸易出现)条件下,两国在工业生产部门的份额与其占世界要素禀赋的份额相同,在一定运输成本的范围之内,经济一体化加强了核心国的地位:核心国占世界工业部门的份额S1大于该国占世界要素禀赋份额0.6,而外围国则相反,其占世界工业部门的份额S2小于其占世界要素禀赋的份额0.4。因此,一些新企业进入国家1工业生产部门,而一些企业则会退出国家2工业生产部门,因为国家1市场相对较大是给定的,为了运输成本最小化,即使国家1的工资较高,新企业也愿意进入。随着运输成本的持续下降,核心国家1占世界工业生产的份额则会逐渐递减,当运输成本下降到很低时,市场相对较大国家的生产优势将逐渐变小,国家1劳动力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更多的企业竞争该国的生产要素,导致要素价格上升),此时,一些新企业发现在国家2开始生产有利可图,因为国家2工资更低。当在运输等于零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两国工资率将相等,每个国家的工业份额都将逐渐恢复到该国占世界工业的份额,于是一国工业份额与运输费用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这种情况下两国工业份额的和等于1。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1990年贸易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涉及了经济活动的区位聚集机制,因为它考虑到了生产经济活动的不均衡分布,这一点在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中是没有的,整体上讲,在克鲁格曼1980年模型中只有单个企业的地理集中,却不是整个行业生产的地理集中。
那么,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1990年贸易模型是否充分接近新经济地理理论核心模型呢?当然,它仍需要走很长的路,它并不是理论研究的终点。主要的原因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1990年贸易模型中经济中心和经济外围的存在并不是从模型本身中推导出来的,它是用市场规模不同的假设回避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经济中心和经济外围?它们是从何时开始的?在假设市场规模给定的基础上两国工人还能流动吗?如果工人能流动(导致需要的变动),就会挑战理论模型中假设两国相对要素禀赋比例给定的思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一步研究,这也是新经济地理模型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新经济地理模型是在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1990年贸易模型中市场规模内生化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首先由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于1999年在《空间经济学》中对新经济地理的四个特征进行概述。其中两个是分别是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冰山成本(Iceberger‐Cost)的运输费用,这两者在克鲁格曼1980年贸易模型中已出现,第三个特点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什1990年贸易模型中运用的数值模拟技术;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第四个特征,即将模型动态化,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能跨国流动,进而改变了两国的市场规模,它解决了经济主体(企业和工人)流动和市场规模内生化的问题。这三位学者对新经济地理模型特征的总结,表明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核心模型的产生。
参考文献
[1]A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Macmillan,1920.
[2]Anderson,S.P.,A.de Palma.From Local to Global Competition.EuropeanEconomic Review,2000(44):423‐448.
[3]Becker,G.,&; Murphy,K. The Division of Labor,Coordination Costs,andKnowledg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s,1992(107):1137‐1160.
[4]Beckmann,M.J.,&; Thisse,J.‐F.The Loc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inP.Nijkamp.ed.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1986(1):21‐95.
[5]Fujita,M.,Thisse,J.‐F.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Journal of the Japanese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96(10):339‐378.
[6]Fujita,M. A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odel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ADifferentiated Product Approach.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88(18):87‐124.
[7]Fujita,M.,Krugman,P.,&; Venables,A.J.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IT Press,Cambridge,MA,1999.
[8]Fujita,M.,&; Thisse,J.‐F.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Location,and Regional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2002.
[9]Freeman,C.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9 (1).
[10]Faini,R. Trade Un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European EconomicReview,1999(43):457‐474.
[11]Forslid,R.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An AnalyticallySolvable Case.CEPR Discussion Paper,No.2102,1999.
[12]Forslid,R.,&; Ottaviano,G.I.P.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 PeripheryModel.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2(3).
[13]Fukao,K.,&; Benabou,R.History Versus Expectations:A comment.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535‐542.
[14]Flam,Harry E.Helpman.Industrial Policy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7(22):79‐102.
[15]Feenstra,R.C.,Markusen,J.R.,&; Rose,A.K.Understanding the HomeMarket Effect and the Gravity Equation: the Role of Differentiated Goods.CEPR Discussion Paper,1998,No.2035.
[16]Gallup,et al.Geograph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aper Present at Annual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Washington,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