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息的外部性,主要包括人口流动带来的知识外溢,知识外溢能鼓励和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并在创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远程电信交流只是面对面交流的重要补充,并不能取代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人力资源积累也是另一种外部性,城市中的人,其学习更多更快,这导致了其高工资的形成或是工资的增加。聚集力的一个共同作用就是其能提高生产率,美国经验表明,聚集程度比一般地区高两倍的地区,其生产率比一般地区的平均生产率水平提高了6%。 离散力就是迫使经济活动从聚集地区离开的力量,主要包括:(1)较高的生活成本;(2)较高的生产要素价格;(3)基本设施的压力;(4)污染;(5)犯罪等社会问题。
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聚集力和离散力的水平是有差异的,从效率角度看,让聚集力和离散力自然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会导致城市专业化问题。
该框架将基本概念分成外生力和内生力,重点分析聚集力和离散力,这些对理解城市和聚集经济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水平差异有重要的帮助。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即使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经济在地理区位上的集中也会产生外部性,进而形成规模报酬递增。因此,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对地理区位因素的研究,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人们对规模报酬递增及其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二、基于新贸易理论发展视角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是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来考察地理区位对贸易产生的基础、贸易方式及贸易福利的影响。从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区位由外生给定到新贸易理论中区位的内生化,进而演化到地理区位对贸易模式和经济生产活动方式的决定,使地理区位在贸易理论中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被开拓和发现,而经济地理活动集中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比较优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决定了贸易流向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一)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地理区位问题
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以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中要素禀赋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主要是由埃里·赫克歇尔(Eli Hecksecher)、伯尔蒂尔·俄林(Bertil Ohlin)和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经济学家提出并完善的。在该理论模型中,基本假设是2×2×2模型(即2个国家、2种产品和2种生产要素),假设存在两个国家,如南和北;两种产品:机械和纺织品,其中,机械品是高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纺织品是低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两种生产要素:高技术劳动力和低技术劳动力;南北两国消费者对两种产品的消费偏好相同;没有贸易时,北方因高技术劳动力丰富而生产机械品有优势,南方因低技术劳动力丰富而生产纺织品有优势。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北方机械品价格低,而南方纺织品价格低。南北两国因贸易自由化而产生贸易,贸易结果使南北两国两种产品的价格出现均等,即北方机械品因出口需要的增加而价格上升;同理,南方纺织品价格也会上升。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运用了许多特定假设,如完全竞争、同质产品、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产品国际贸易没有运费,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家间不能流动。显然,这些假设对经济地理学或是经济地理学家来说都是非常新奇的,因为在经济地理学中,通常假设存在内部或外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正的运费以及生产要素可以流动,这些因素是经济地理学必须考虑的因素。尽管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与经济地理学有很大的差异,但这不意味着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不考虑地理因素或是经济活动区位。
区分经济地理的第一性和第二性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要素禀赋模型中,经济活动与要素禀赋的地理分布是相关的,尽管要素禀赋模型中要素禀赋地理分布不平均是给定的,即地理区位是第一性的(模型假设北方技术密集劳动力丰富而生产机械品,南方低技术密集劳动力丰富而生产纺织品,这些假设都是在模型之外给定的),贸易活动主要是由要素地理分布给定的结果,这进一步导致这些要素禀赋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在全球地理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要素禀赋丰裕与稀缺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地理问题,是第一性的,而贸易经济活动的地理区位是一个内生变量(由生产要素的丰裕度来决定),是第二性的。
在自由贸易(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禀赋理论导致南北两方高技术劳动力价格和低技术劳动力价格趋向相等,这已被用来解释世界经济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即全球化对南北方生产区位和收入分配地理集中的影响。因此,全球化可以定义为国家间通过贸易或要素的流动所导致的经济依赖程度增加的趋势。
假设初始状态时,两国运输成本很高,两国不能进行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南北贸易成本开始下降(贸易成本下降可以看做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贸易成本下降可能是由关税下降及非关税壁垒撤销等政策因素驱动的,也可能是由交通运输技术或是通信技术改进和提高等技术因素驱动的),国际贸易就会产生。国际贸易对北方产生的效应主要有:一是出现要素价格均等;二是对北方纺织工人不利;三是对北方高技术动力的需求增加,高技术劳动力价格上升,进而会导致北方企业会用技术替代高技术劳动力;四是北方纺织业的收缩改变了北方机械产品的生产结构,从而导致北方整个纺织产业的收缩。因为在北方纺织业中的失业工人会在非贸易服务业部门就业,北方非生产部门会扩张,北方可能面对“反工业化”的困境。国际贸易的结果导致了经济地理结构的改变。
总之,在要素禀赋模型中,经济全球化对低技术劳动力工人不利,导致其实际工资下降,进而为“反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经济地理的视角看,全球化的影响就是北方专业化从事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南方专业化从事低技术密集型产业。
要素禀赋差异理论是用来解释不同国家之间专业化模式差异的标准理论,其关键的问题是要素禀赋地理分布的问题,其他新古典贸易理论也有类似的观点。在李嘉图模型中,比较优势及贸易模式是由外生的跨国技术差异所决定的,用比较优势大的技术去专业化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而决定了生产及贸易活动的区位;要素禀赋理论仍坚持了李嘉图的基本观点,即地理区位是外生的。从自然经济地理的角度讲,要素禀赋差异或技术差异可能是地理差异的结果。例如,根据屠能的观点,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的肥沃或生产率的不同会形成比较优势;同理,一国自然地理(如接近港口或是较好的经纬度等)环境同样能决定比较优势,当然这是自然资源存量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跨国地理差异实际上能解释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同理,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地理作用也可以用特定要素模型来进行解释。一国要素禀赋中一种要素(如劳动力)能跨国流动,另一种要素(土地或资本)不能跨国流动,产品生产需要流动要素和非流动要素(特定要素)来共同完成,而特定要素地理分布差异则能影响产品生产和贸易的方式。运用特定要素来生产产品,要求一国用相对丰裕的特定要素作为生产投入品。因此,尽管特定要素地理分布是在贸易模型之外决定的,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地理区位问题是通过与特定要素地理分布联系起来的。
非均质地理空间(即非中性的地理空间)已经演化成经济活动非均衡分布的最好解释,非均质地理空间决定了比较优势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而决定了经济活动扩展的可能性。因此,地理区位问题虽然仅作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模型的假设而存在,且认为地理与经济是没有联系的,但是在特定情况下,经济活动区位均衡并不是经济主体行为的内在结果,贸易均衡完全是由外生力量(即给定要素地理区位分布)所决定的,尽管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目的并不是建立中心-外围模型的均衡,因此,要建立经济活动聚集模型,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些假设就必须进行修改,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进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概念。
总之,如果没有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就没有比较优势,也不会产生国际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就不再有理论基础,地理区位问题也就不再是一个研究主题。在引入正的运费之后,即使存在比较优势,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如果运输费用很高,产品生产则会完美地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生产,由许多小企业组成的经济体只会为自己的消费而生产,这种情景就是许多经典文献所提及的“后院资本主义”。
(二)新贸易理论中的地理区位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古典贸易理论受到新贸易理论的挑战,新贸易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重要补充。新贸易理论认为,两国贸易的原因并不一定取决于比较优势,实际上即使两国没有比较优势,依然可能出现提高两国福利的国际贸易。新贸易理论起源于国际贸易大部分发生在相同要素禀赋国家之间的经验现实,这种贸易不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所能预测的产业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贸易。当然,产业内贸易在经验事实上是非常出名的,但理论研究上则需要新的贸易理论模型来进行解释。在这些新贸易理论模型中,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假设被推翻。
1.克鲁格曼1979年的贸易模型
克鲁格曼1979年的贸易模型基本观点如下:假设有市场规模相同的两国,W和E,两国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和技术,且都有一个不流动的要素生产汽车,在要素禀赋模型中,这两国不会产生贸易。假设两国都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不同类型的汽车,在封闭条件下,W国企业生产3种类型的汽车,如X、Y、Z,E国企业生产3种类型的汽车,如A、B、C,因此,汽车产业有6种不同的汽车产品,消费者(工人)在E和W两国都是不流动的,而且是平均分布的,有相同的偏好,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因此,在该模型中对贸易理性思考的关键是在企业水平上(内部规模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以及差异性偏好效应对消费者偏好选择的影响。即企业在没有考虑外部性的条件下,从封闭经济到开放贸易,这两个假设能确保贸易的产生并能提高参与国际贸易国家的福利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能否利用规模报酬递增是由市场规模所决定的,贸易开放扩大了不同类型汽车的市场规模,由于每种产品都是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这种扩大了的市场规模,能使企业更好地利用规模报酬递增。贸易开放则表明不同类型的汽车生产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获利;与此同时,不同汽车产品的价格则下降,在W和E国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中,汽车种类的数量必须下降,所以,在总要素禀赋(W+E)和总市场规模给定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增加所有6种汽车产品的生产,自由贸易中两国共同生产产品的种类则会少于6种汽车产品,比如生产X、Y和A、B这4种产品,因此,会产生两个正的福利效应:一是规模生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事实表明工人/消费者的实际工资会上升。二是消费者消费4种产品而不是3种产品,这是通过差异性偏好效应来提高福利水平。
尽管克鲁格曼1979年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容易理解,但规模报酬递增的引入却导致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出现,在理论研究上的挑战主要就是在贸易模型中引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庆幸的是克鲁格曼能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的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他自己的理论模型,即新贸易理论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外部性、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新贸易理论对地理区位的作用是如何评价的呢?克鲁格曼1979年贸易理论模型的回答是很简单的。经济地理活动实际上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贸易成本等于零,企业对他们的生产区位并不关心,即使贸易成本是正的,外生的市场规模在两国的分布也是平均分配的,它排除了任何可能的经济聚集活动,但哪国生产哪种产品以及贸易模式却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克鲁格曼1979年贸易理论模型在经济理论研究上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经济地理理论核心模型的基础,特别是该模型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在外部规模经济条件下该模型并没有对经济活动的地理区位进行明确说明,模型认为是“锁定效应”的初始条件在决定生产区位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新古典贸易理论模型中地理作用是在模型之外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