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2000000048

第48章 图片报道伦理(6)

就购物节广告本身的观察分析而言:该广告居于千期专刊封面下方,仅约占封面的1/6。广告以浅蓝色为背景、与千期专刊封面的整体红色背景反差较大。不同颜色之间形成的自然整齐的分界线,以及购物节广告周边的由彩灯状圆点形成的整齐线条,明确显现购物节广告为相对独立的画面。

广告中的文字图像等内容无一与刘翔肖像有关,而且购物节广告中自有一个卡通形象作为代言。可见刘翔肖像并不是该广告的组成部分,该广告自身内容与刘翔肖像没有联系,不存在上诉人所称的“利用刘翔肖像做广告”。

但就千期专刊封面的整体视觉效果而言:购物节广告虽为浅蓝色背景,但其周边背景为红色,与刘翔肖像背景红色为同色,确有“刘翔与广告背景相同”之感觉;购物节广告紧接跨栏两竖杆,且竖杆本身为蓝色,确有“广告悬挂在跨栏下”之感觉;刘翔跨栏形象的背景由赛场改为红旗,现场的半截跨栏改为艺术化的整体跨栏,突出了刘翔肖像本身,而同时却弱化了新闻效果。

被突出的刘翔肖像本身的跨栏动作,与跨栏直接相连的宣传“购物节”的广告相结合,已有“刘翔跨向购物节”之感觉,再加上“精品购物指南”文字本身的呼应,足以令人产生“刘翔为中友百货购物节做广告”的误解。此种误解具有一定的合理根据,而并非无合理根据的单纯的主观想象。所以,千期专刊封面上的刘翔肖像与购物节广告之间,虽然不具有直接的广告关系,但具有一定的广告性质的关联性。

精品报社在发布千期专刊封面广告之时,未尽力注意避让他人肖像权,从而对载有刘翔肖像的图片进行了不妥当的修改,违反了《广告法》第13条“广告必须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之规定,显然具有过错。故就精品报社此种行为,确认其侵犯刘翔的肖像权,与《民法通则》第100条之规范宗旨并无违背。据此,二审法院判定:撤销一审法院的判决,精品报社向刘翔公开道歉并赔偿刘翔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驳回刘翔的其他诉讼请求。

其实,对于图片报道来说,只要坚守图片报道的新闻性要求,划清与商业性和其他非新闻性目的的界限,一般就可以避免侵害肖像权行为的发生。

三、名誉权

1.名誉与名誉权

所谓名誉,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声誉。通常是指一个公民、一个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名誉权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这种人格法代表着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关系到民事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受到的公正评价和对待,会直接影响到民事主体其他民事权利义务的享有和承担。对每一个民事主体来说,名誉权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2.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有毁损他人的名誉的恶意或过失。恶意是指实际恶意,即行为人明知事实虚假或对事实抱有深切怀疑,却仍然不计后果地予以轻率发表,并非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或应该预见到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名誉,但由于自信或放任了这种行为。

(2)行为人客观上有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3)受害人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4)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3.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的法律特征

对如何认定侵害名誉权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侵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法发[1993]15号)(1993年8月日)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具体而言,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具有以下几种法律特征:

(1)侵害对象是特定的民事主体。除了指名道姓外,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2)侵害方式,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3)主观上,行为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在一般情况下,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只能是故意,绝非过失。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闻报道失实或履行职务的疏忽,也可能造成对他人名誉权的损害。如报刊、杂志因审查不严,刊登、发表或转载有损他人名誉的文章,并不能因为是过失而免除其民事责任。

(4)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所谓名誉侵权的事实,是指侵害人从事了法律所禁止的有损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而给被害人带来了社会评价降低。

(5)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所谓造成损害,是指由于侵害名誉权行为的发生,使被侵害人社会评价降低,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侵害名誉权行为所造成后果的损害程度,是判断民事侵权行为与一般不道德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以及刑事犯罪行为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客观标准。

4.侵害名誉权的免责条件

从世界各国的法律和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图片报道在这样的几种情形下不用承担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1)内容真实。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行为人能证明自己的主要言词是真实的、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就可以被免除侵害名誉权的责任,但是如果发生侵害名誉权与侵害隐私权的竞合,则不能以此作为抗辩事由。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02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法释〔1998〕26号》指出,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正当行使权利。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是指根据法律的授权或有关规定,在必要时因正当行使权利而有损他人的名誉的行为。其首先要有合法的授权或依据法律规定享有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其次是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是必要的。如,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批评和建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的申诉、控告或检举行为等。即使该公民反映的情况不完全真实,或者仅是一种怀疑,也是正当行使权利。但如果出于诬告陷害目的,四处诽谤,擅自向外传播,则另当别论。

(3)正当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过新闻媒介发表评论,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进行的批评监督。在现实社会中,为披露不法行为和不正当的行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只要主要事实真实,而只是个别细节上有失真实或用词造句不当,则不能认为构成侵权。

(4)受害人同意。受害人同意是指受害人事先明确作出自愿承担某种后果的意思表示。这种同意首先必须事先作出,其次必须出于受害人自愿,再者不得违背法律和公共道德。

(5)第三人过错。第三人过错是指因为图片报道者、报道对象以外的第三人对报道对象遭受名誉损害事实具有过错。如果图片报道者此时没有过错,则免除责任。

5.图片报道与名誉权

在图片报道中,只要报道真实,不去故意造假,捏造事实,不带有偏见以及不带有特定的目的去报道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一般不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报道失实或是别有用心来丑化报道对象,不但是一种缺乏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而且在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后,就上升为一种违法侵权行为,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据美联社10月2日报道,由于批评者批评《今日美国》上周在网上发布的一张新闻配图涉嫌妖魔化美国国务卿赖斯,《今日美国》的编辑已于26日更换了相关图片。

同类推荐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热门推荐
  • 微笑面对人生

    微笑面对人生

    写的不好,请勿怪,如有雷同,保证不是抄袭。
  • 赳赳我辈

    赳赳我辈

    本文叙说了一群社会管道工的生活,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几个人,在迷茫的生活中不断寻求自我,在追逐梦想和爱情的路上的的经历,让他们各自成长,最终找回自我,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 求生征途
  • 冥王殿之指间沙

    冥王殿之指间沙

    执念是一道枷锁,禁锢着他,无法前进,却也绝不后退……她生而为于世不容的杂种,却隐瞒身份,凭借着一己之力,坐上一军主帅之位;在她最得意之际,却被自己最信任的弟弟陷害,落入激流之中。死里逃生,几度磨难,她落入敌国,入朝为官,本想忘却前尘,却被过去拉回……他,本是一介供人玩乐的奴隶,却在最令人胆寒颤抖的摄政王府落稳脚跟,权势滔天;他本性温暖平和,却为了得到她,变得嗜血无度,阴狠毒辣。爱如指间之沙,捏得越紧,却越容易失去……
  • 上清三尊谱箓

    上清三尊谱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校挂牌校花:会长大人太腹黑

    高校挂牌校花:会长大人太腹黑

    呆萌妖精男可怜巴巴的望着她“小叶子,你说过你会永远对我好的″嗜血美男诡异一笑“女人,你一定是我的”高贵慵懒男抬起她的下巴“晓晓,要不要考虑收了本少?嗯?″骑士守护男拉起她的手“我守护了你这么久,现在应该换你来保护我了吧?″会长大人一巴掌把他拍飞了,“要么死,要么给老娘滚蛋!″潇洒转身离去,却一把撞入腹黑妖孽男怀中,“叶晓柯,这么多烂桃花给你招来了,怎么?还想去哪?″
  • 绝世天才:废材二小姐

    绝世天才:废材二小姐

    她本是21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冰却因为伙伴的背叛,而死在任务中,苏醒时,却重生在同名同姓的奶娃身上,废材?那就让你们看看!(小说有可能和其他作者类似,但不抄袭)
  • 白衣血染

    白衣血染

    天道归寂,乾坤颠倒。我喜欢雪,可有时候我也喜欢血……
  • 至尊除妖妃

    至尊除妖妃

    她,是除妖世家的天才除妖师。在执行一次任务时发生意外。再睁眼,她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大陆,人和妖各统领一方,谁也看谁不顺眼。这里没有什么除妖师,有的只是逐灵师。但那又如何,她照样玩的转!女扮男装,偶然遇见一个重伤被包围的美男,难得出手,却差点被他视为妖怪……你丫这是什么眼神!小爷不就是长的好看了一点而已吗!怎么就成妖怪了!【剧情纯属虚构】
  • 穿越之小荷才露尖尖角

    穿越之小荷才露尖尖角

    何露,一现代小白领穿越古代小镇成了杀猪匠14岁的二女儿;为了生存她忍气吞声;甘愿做全家人的出气筒,他们吃肉她闻香,他们睡觉她放羊;处处被姐姐欺负,爹不疼,娘不能护,苍天?!难道她就这样悲惨的在古代生活下去吗?不、绝不、坚决不、既然回不去那就好好在这个封建社会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白元枫,人称风流燕王,游手好闲,游历花丛、红颜情人无数,身边一个端洗脚水丫头都是花魁出生,她何露最最最最讨厌的人,是她何露的克星,机缘巧合之下她居然成了他府里的厨房丫头,嘿嘿嘿嘿嘿,看姑奶奶不整死你、连带你那些莺莺燕燕!!!然而为何到头来被整的总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