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0600000009

第9章 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的人际网络与知识结构(1)

二钱是清末科举体制当中较普通的进士,仕途与学术均不突出,留存的着述及后人的研究都非常有限。不过历史潮头的风云人物毕竟是少数,事迹不显或恰可反映那个时代一般中上层士人的交往与知识形态。本章从二钱留存的有限着述,及同时代相关人的日记、书信的梳理入手,试图重建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的生平、人际交往与知识思想倾向。

一、二钱之生平

迄今所掌握的资料,还不能较完整、详细地构建钱振伦与钱振常兄弟的生平活动,此处仅就梳理、勾沉、归纳所得,略陈其大端。

1.钱振伦

钱振伦原名福元,字仑仙,后字楞仙,斋名为示朴斋,家乘中名为示朴公。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卒于光绪五年(1879)。

钱振伦自入庠至授职编修都是用福元的名字,派充道光甲辰考试试差前,有军机大臣传言说,道光帝两次执笔欲圈钱福元的名字派差,忽然又不知什么原因地说:“这个名字如何好圈?”于是钱振伦第二天就改名振伦,随即被派充四川乡试正考官。钱振伦为此时还很郑重地写了一首诗记事,中有“遵天语而更名”句,钱恂也将此事写入家乘当中。由此故,后来钱振常也随其兄将原名福宗改为振常。

道光十五年(1835)的乙未恩科乡试,钱振伦中举人,主考正是以后成其岳丈的翁心存。此次乡试正榜有沈祖懋等96人,副榜18人。其中吴熙(仲宣)后任江宁布政使、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署两广总督、钦差大臣、闽浙总督等职,官至四川总督、成都大将军。其在漕运总督任上时,招钱振伦主持崇实书院。而同年的高锡藩等人后来一直与钱振伦保持长时期的交谊与频繁的学术往来。陈康祺后在《郎潜纪闻》中曾说到此科几个未弱冠而中举者。“得未弱冠者三人,萃于一房:归安钱振伦,年十七;瑞安孙锵鸣,年十八;鄞县童华,年十五。三人皆已食廪饩,举优行,时已诧为仅有。后钱、童以戊戌,孙以辛丑,皆成进士,入翰林,跻坊局,握文衡。钱、孙皆中年告归,钱至司业,孙至学士。童先以编修乞养,乱后再出,今官吏部侍郎。乙未至今,几五十年,三人者皆健在。曰幼慧,曰蚤达,曰清班,曰贵官,曰耆寿,曰宿学(三人皆屡主书院,钱、孙今尚为江南山长,皆有着述),无一不具,无一不同。

在今日为天上之景卿,在当日实一门之桃李,亦可谓名场佳话矣。”大器早成,但仕途却多列清班,而选择中道退隐,钱振伦可以说是典型。

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恩科中进士,是钱振伦一生功名事业的高峰,此年钱尚只有22岁。科举体制下“三十明经、五十进士”十分正常,平均中进士的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钱振伦实在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君自弱岁秉奇惠,掇巍科,台省耆旧,固已交誉互荐,一为国子司业,京辇仰为宗匠。”这样的概括并非过誉。此次中进士,使钱振伦得以进入国家政治与学术的主流,观其一生事业学术实以此为中枢,而初中进士到放四川乡试主考的几年也似乎是钱平生最得意的时期。

钱振伦的原配是杭州人任兰英,任是仁和太学生任凤仪的长女,生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在钱振伦中进士的次年,即1839年嫁至钱家。时年钱振伦刚刚金榜题名,又逢洞房花烛,春风得意,自己作“玉堂归娶图”,“同时名流多题咏以张其事”,其中曾国藩有《贺新郎》两首,其中一首如下:艳福如斯也!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看此去雕鞍宝马。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好花样,互相借。淋漓史笔珊瑚架。说催妆,新诗绮语,几人传写?才子风浪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当记取初三月夜。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属郎语,声须下。

任兰英嫁到钱家后,不仅和钱振伦琴瑟相和,而且对婆婆照顾有加。时钱母同居京师,为使婆婆不起故土之思,任氏想方设法烹调家乡的菜肴,钱母病重进食困难,任氏彻夜陪伴,且以自己乳汁喂钱母。“母抱疴方寸已乱,君调汤药咄咄茹叹”,钱振伦的追忆,正是当日写照。后来任兰英因分娩难产而先钱母而去,病榻上的钱母于梦中时时呼唤儿媳的名字。这些都让钱振伦对任兰英有深厚的感情,在其《示朴斋骈体文》中,收录《亡室任宜人像赞并序》、《祭亡妇任氏文》、《亡室任室告窆文》、《益寿庵追荐亡室任氏文》四篇纪念亡妻的文章,其中可一见钱振伦之性情。对于辞官南归的钱振伦说,当年的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是其人生的最高峰,晚年对任氏的不断追想,或许从心理上来说,也是对早年一时风光的一种肯定和怀念。

任氏去世后,钱振伦继娶了座师翁心存次女翁端恩。次年,其母也病故,钱振伦丁忧回乡葬母。此处又为钱振伦生平的一转折点。“乃服阕以后,屏迹不一至京师,薄游楚泗,都讲授徒,遂将约穷以老。”对于钱振伦终制不出,就此归隐的原因,不少论述均认为是钱为避免“裙带”之嫌,“适其岳丈翁心存自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户部尚书擢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钱为避嫌疑,而不再出仕。这一说法虽合情合理,但却是经过整理过的脸面之词。其背后还有一层情节,就是钱振伦与座师、岳丈的关系不好。光绪年的《归安县志》载钱振伦“性简傲,不谐于俗”与其岳丈因“修谒一言不合拂衣登车去,至不相往来,京师目为怪物,独曾国藩心敬异之。”看来这件事当时在京师已是满城风雨。李慈铭在其日记中也记了这事,说钱振伦“其人颇孤介,有学。常熟翁文端其乙未乡试座主也,以女妻之,而翁婿不相能,每诋翁为不学,士论以此少之”。翁心存复职的首任官职即是国子监祭酒,正是钱原职的顶头上司,而且翁被迅速提升却还在钱振伦终制之后,避免裙带说时间未免嫌过早,所以钱振伦的不出仕“翁婿不相能”也是原因之一。这一事件也可看出钱振伦的性格。

除此之外,尚有以下几层原因可以考虑。钱振伦丁忧时,居京官已11年,期间除1844年放一次乡试正考,回来授国子监司业外,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而同年的曾国藩虽殿试三甲,居京十年而七迁,连升十级,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衔,相较之下,钱振伦难免气闷抑郁。如果外放无望,在本职又不能升迁,做京官的前途十分渺茫。仕途渺茫,经济也就窘迫。清制六品文官俸银60两,禄米60斛,从雍正起,由于京官清苦,特支双俸(米除外),称“恩俸”,但总加起来不过200两。

钱振伦在京时,母亲家眷俱在,房屋、车马、衣服等诸项开支当不小,加之其母久病,经济负担更重。在此种情况下,若能退而求其次,在地方觅一馆职教书,收入当有不少起色。以钱振伦的文望,加之进士出身、翰林经历,寻一个像模像样的书院作山长,应不成问题。张仲礼综合刘伯骥对广东书院的研究及其他资料,推断清代书院山长每人每年的平均收入为350两。而根据柳诒徵的考订,个别大的书院的收入更高,后来钱振伦曾主持的扬州安定、梅花书院,光绪年间山长的收入高达700两。此收入虽较手握实权,且有各种陋规收入的官僚不可同日而语,但与穷京官相比,已经是在经济上打了个大翻身仗了。林则徐曾说:“吾乡三十年前,先辈惮于进取,往往清华妙选亦甘退守岩,阿徒于州郡皋比,增一席为糊口计。”

此处所说虽是嘉庆年间的情况,但对整个晚清都大致适用。刘光第1883年中进士后被授刑部主事,因母丧守制回乡不归,主讲地方书院,原因就是家里太穷,没钱让他做京官。后来在同族盐商刘举臣的资助下才重返京城,1888年返京后,更知“长安居大不易”,“留京有家眷,每年非六百金不可”,而俸银只有五十余金。

所以,对钱振伦来说,不做穷京官,转而阿徒授学是最符合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选择。况且10年的六品京卿,早已消磨了钱振伦初中进士时的豪情与锐气,其友陈其泰在序钱振伦之《示朴斋骈体文》中说:“先生则寄怀昭旷,适志萧闲,期风雨于古人,谢簪缨于要路……以邻峰之警,弥坚归隐之怀。”此处的邻峰之警不知所指何事,当大致应是同僚遇事遭罢黜之类事情,这更使钱振伦对仕途险恶多几分理解。相较之下,较为安定的教职吸引力就不言而喻了。另外,此前后钱振伦相继经历了妻丧与母丧,对其精神也有相当打击,致仕不出,觅一馆职更符合钱振伦此时的心境。

钱振伦丁忧南归之前,刚刚编纂完了《道光二十九年起居注》。在给起居注的跋语中,钱振伦历数了当年皇帝做了的大事,其中也说到了当时的“匪盗”的情况,“楚南匪众樱城,各加堵截;粤西则盗踪据险,行就歼除”。不过,这一钱振伦料想“行就歼除”的匪盗却最终成了大事,并直接影响了钱振伦的后半生。钱振伦回籍以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而且很快席卷江南。

钱振伦告官还乡的日子过得也就难得太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历经“江山兵燹之惊,亲族株求之累,幼弱摧残之惨,流离转徙之疲”,此间钱振伦曾在杭州紫阳书院、淮阴崇实书院、扬州梅花书院、安定书院等处任教职,直至在扬州去世。越到晚年,钱振伦越对到处流寓的生活感到厌倦,自称“振伦飘零旅寓,潦倒残生。头风则檄草难求,足蹇则邻居共笑”。特别是他的长子观龄17岁早逝,对他打击尤大,使他心境更为消沉。自称“自爱子夭殇,深觉余年可厌”。即使后来侧室给他在60岁的时候生了唯一幼子钱滮,似乎也没使他体会到太多幼子承欢的乐趣,反而为幼子长大后自己看不到而郁郁不乐。暮年的钱振伦回顾自己的人生之路,“因念一生孤鲠,本罕交游;晚景凄凉,几无生趣”,战乱、流离、丧子,确实使钱振伦的晚景有几分凄惨的味道。

2.钱振常

钱振常,初名福宗,字竾仙,因“慕吕伯恭之为人,署其斋名曰学吕”。家乘中称学吕公。生于道光五年(1825),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钱振常小其兄9岁,兄长钱振伦是他的受业师,加之振伦早年高第,他一生事业学术受其兄影响颇大。

钱振常取入湖州府学补廪膳生后,举试屡次不中,只好捐纳了一个候选训导,无奈花了钱却没得实惠,长期只有候没有选,于是不得不开始外出游幕。钱振伦说其弟“振常以郡廪生候选训导,咸丰癸丑(1853年)后,家益贫,客游四方”。此间履迹并不完全清楚,钱恂在家乘中说其父曾在江苏、广东、长沙佐幕。1867年底,张之洞出任湖北学政,钱振常曾在其幕中。

钱振常的夫人姚佩玖是海宁人,其父姚师濂是福建的一个候补县丞,1830年姚师濂与钱振常的父亲钱广泰在杭州的一旅馆中偶遇,彼此一言投契,遂将双方5岁的儿子与2岁的女儿定下了娃娃亲。1844年姚氏16岁时嫁至钱家,钱恂即是姚氏所出。钱振常四出游幕后,姚氏在乡支撑家庭“持家勤俭,俾无内顾忧”,亲自教授孩子四子书,毛诗。1861年,太平军入浙北,姚佩玖领着孩子避难到广东东部,由于积劳成疾同治三年(1864)病逝于旅寓,年37岁。此时钱振常还没有中举,仍是一个四处佐幕的廪膳生。

单士厘后来在《懿范闻见录》里记载自己未曾谋面的婆婆姚夫人的事迹很是详细:“先姑姚太夫人事姑费太夫人疾几及三年衣不解带,事无必躬亲不假手婢媪,始终如一日”。姚夫人的贤德,使钱振常对其有很深的感情,“自士厘来归,先舅语及太夫人贤孝,未尝不呜咽流涕,故终不续娶,以费太夫人病时所衣之袄绸命士厘留示子孙,以志侍疾时抚摩手泽。初封恭人,光绪末年夫子以二品实官复屡遇覃恩,得诰赠一品太夫人”。姚夫人去世后,钱振常一直未续娶,晚年周氏只是侧室,未有夫人名份。

同治六年(1867年)钱振常才乡试得中举人,此时已42岁。

同类推荐
  • 如果这是历史

    如果这是历史

    以史为鉴,可知古今。史是现代的借鉴,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作文章,没有温良恭俭让,是赤裸裸的现实,是血淋淋的刀光剑影。从这里我们不看生死厮杀,我们不论道德仁义,一切都看卑微的人如何在现实中顽强活着,又如何褪变、成长。这里有对人性的剖析,和社会制度的借鉴。
  • 河山乱之逆血

    河山乱之逆血

    似曾相识的开头,波折崎岖的过程,意想不到的结局。乱世中的少年,背负着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沉重行囊,沿着征伐、权斗之路,走过一段历史的折转轮回,完成一次人生的自我救赎。历史的长卷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各自演出,各自谢幕。…………架空的历史中,是谁人不忘初心?三声无奈叹,命由天定;一曲《河山乱》,乱自心出。
  • 回唐

    回唐

    黑夜里,摇曳的树枝上的蝴蝶的翅膀,随风煽动着,那一骑黑马哒哒的马蹄声穿过光化门,穿过西市,进了怀德坊,宣告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因为方炎这个特殊的人的到来,因此而变动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江阴血

    江阴血

    明末,甲申国难,天下崩坏。大明王朝大厦倾覆。亲情,友情,爱情。原本安定温馨的生活都在顷刻间化为乌有。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他将何去何从?就让我们随着他去重现那纵使粉身碎骨也不肯屈服的民族绝唱。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内容主要包括:古河文明之旅、人类文明的曙光、神秘的国度、古希腊和古罗马、黎明前的黑夜、中世纪早期、苏醒的大象、欧洲的复兴、主角的亮相、列强登上历史舞台、革命的狂飙、时代的悲与喜、豺狼的表演、两次世界大战、按“规矩”办事、逐渐形成的世界格局。
热门推荐
  • 莽汉

    莽汉

    “我辈男儿当战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岂能醉卧床榻邪?”三国又见三国……乱世来临,诸侯崛起,唯有持戈掌马,立天下!
  • 最老外

    最老外

    走下飞机,一个陌生的世界出现在我的面前。奇奇怪怪的树、各种肤色的人、要命的天气、与奇奇怪怪的语言。“好多老外啊!”“在这里你才是老外”“额。。。既然要做老外,就要做最帅的老外、做最有性格的老外、做最突出的老外,”
  • 逆袭皇冠

    逆袭皇冠

    女生还玩网游……女生还看热血片……女生还……你大爷!有完没完!你妈不是女的!因为可能生错性别的原因很多人不看好这个叫柯郢的电竞女选手,你没听错,不是解说也不是主播,是选手。由于身为女性但却比男人还不服输,为了让别人闭嘴她自然是技术不差,因此在战前扬言要打爆她的“爷们儿”们输掉比赛被打脸之后总是要想点办法“教训”她的。人为的一场事故,导致柯郢穿越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被人抓了做奴隶?不要紧,看她如何“以德报怨”!嘿嘿,这里才是她的主场!
  • 剑者神话

    剑者神话

    武侠小说是一种向往、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享受。一种现代人热爱生活、向往未来、追求完美、享受人生的一种热衷。武侠小说是人放飞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体现。武侠小说使人有了一种物质、精神的享受、寄托。
  • 网游之威胁者

    网游之威胁者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的凌夜,在长辈的嘱咐下进入了《未来》的世界,他会给《未来》带来什么呢?他的存在是对世界的威胁啊…玩家们总是在谈论着……本书只是让看的人笑笑,如果你觉得它没意思,那请放下它,出门右转,那里也许有你要的。本书用来娱乐,结局zhiyu。就这样!
  • 逆天小凰妃

    逆天小凰妃

    宋翩翩,二十一世纪唯一的皇帝级特工!一朝穿越,醒来竟然发现自己被人绑在柱子上,要取心头血!哼哼,害我的人,一个也别想逃,看我不把你们拨皮拆骨,做成的杂碎汤喂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围棋最早称“弈”或“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相互攻击、相互包围的特点,称之为“围棋”。围棋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它巧妙地将竞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围棋文化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学习和了解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创造潜能和思维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古老的围棋奥妙无穷,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轻轻打开这扇“门”,去领略围棋文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 妖华倾城:娘子,求扑倒

    妖华倾城:娘子,求扑倒

    她---千九影,现代绝对的金牌顶级特工,却由于某位师傅的召魂术失败,从而出现了差漏,穿到了晓月大陆。他---北冥萧,晓月大陆的一方霸主,本以为这一世都不会动心,却因为某个女子的进入而打乱了他这一世的命格。“娘子,我已洗白白脱光了,就等娘子来扑倒了。”某男毫不知羞耻的脱光了站在某女面前。“gun。”某女说罢淡漠转身。“既然娘子不来扑倒的话,那为夫就只好来扑倒娘子了。”话音落下,某男欺身而上。
  • 冰山总裁亲一个

    冰山总裁亲一个

    他将所有的冰冷,暴戾,残忍,给了所有人,却唯独把唯一的柔情,宠溺,温柔,给了她,他做事情杀伐果断,残忍利落,却唯独她的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让他慌了神,他说她是一杯清酒,不浓,不烈,却总能让他上瘾。她说:你能不能对我这么好?不然我都舍不得离开你了,可他却说:那我就更要对你好了,如果你离开我了,那会叫比你亲手杀了我还痛苦,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叫莫千泽的男人爱那个叫林雨微的女人,早已爱入骨髓,因为莫千泽很爱很爱林雨微,因为林雨微比他的命还重要,因为....因为她是林雨微。
  • 重生之求生纪

    重生之求生纪

    于敏,二十一世纪一个宅在家中,把所有喜怒哀乐都寄托在电脑上的草根。李凤娇,一个民国末年家族培养的闺秀。她被家族利用抛弃、被夫家囚禁,夺子的各种悲剧人生。当于敏被重生李凤娇后,在逃脱原主人生时所经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