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600000024

第24章 治理与公共行政范式进步(6)

5.3.2判别公共行政范式的原则

在关于公共行政范式的陈述中,已经出现了对范式概念的滥用和误用。

例如亨利的范式分期便有这样的嫌疑。而在治理理论的公共行政范式定位中,论者们也很少严格遵循范式概念的原意。治理理论有时也被为数不多的学者在另一种意义上称为一种新的范式:这一理论打破了社会科学学科分界、作为基本分析单元的国家和现代性的迷思,实践了社会科学的“一体化学科方法”,因此可以称之为一种新的范式(郁建兴、刘大志,2003)。此一论点在沃勒斯坦的语境中谈论了治理理论的范式意义,基本没有违背库恩范式概念的原意,也可能对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转化产生某种推进。但沃勒斯坦并未明确地说明,在一体化的社会科学中,学科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我们则认为学科界限模糊甚至消失不意味着学科的消失,相反基于学科才能清楚判定新理论是否已经跨越学科边界,因而仍有必要基于公共行政学科(或其他学科)讨论治理的范式意义。

如前所述,20世纪30年代之前,公共行政学曾经有过比较典型的范式常规时期的迹象,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对该学科的基本原则持忠诚态度。

30年代后对二分法等原则的反思、其后一直延续到NPA和NPM中的西蒙沃尔多的争论,又是一种典型的范式反常、危机现象。研究者们为消除反常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却没有一种能取得完全的主导地位,不同的流派往往可以领一时之风气,但陷入反常状态的范式内部也不再意见统一。因此将试图消除反常的阶段性意见称为新范式,是不恰当的。

仍以20世纪后期最具有影响力的NPM和NPA而言,新公共行政理论尽管相对于威尔逊传统,在理念和基本(关于价值的)假设上有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不过其贡献是将一种新的目的论假定置于行政学和行政实践活动之上,如果将其作为一种新范式,新公共行政显然不具备更强的解难题能力;而且稍后还兴起了另一种“范式”——新公共管理,两个“范式”并存通常是不正常的。新公共管理在实践领域的影响力和取得的成就很大,但是其治理绩效并不全是正面的,而且在猛烈攻击科层制等传统公共行政支柱时,自身的学科逻辑也陷入了混乱当中(对否定传统支柱的后果毫无应对、对于效率的狭隘认知等);(王丽莉,2004)它尚未有进入常规期的迹象,就被新的反常和危机包围了。

还要注意到,逻辑实证主义以陈述作为科学进步的单元,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将理论作为科学革命的单元;而库恩(Thomas Kuhn)理论中的范式,比理论包含了更多的层面。范式概念,实质上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心理特征所制定的一整套原则、理论、定律、准则和方法等,是一个包括科学、哲学、社会、心理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综合体,是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性;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中所具有的一种共同信念,而这种信念则规定了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所持有的共同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了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托马斯·库恩,2004,p.38)。NPM与NPA不仅存在理论上的分殊,在哲学(价值观层面)上的不同也是一目了然的。而且如同西蒙和沃尔多难以相互战胜一样,NPM与NPA也是难以相互战胜的。由上,我们基本上能做出一个判断:如果说公共行政学科存在范式,那么这个范式形成于公共行政学的早期(即1930年之前——借用亨利的分期),其后则是反常和危机时期。事实上,NPA和NPM中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方法得到行政管理学术界和实践界大多数人士的支持。“在库恩看来,当今行政管理领域正是缺乏一个我们这个学科大多数人认同和支持的典范(即占统治地位的理论),”(J.S.朱恩,1999)NPM与NPA的并存状况表明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理性认同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散乱,长时期没有出现形成被共同接受的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迹象。那么治理理论是否能超越NPA以及NPM,成为一种新范式呢?

我们要对治理理论做出学科范式的定位,就必须检验:第一,治理是否已经不仅在工具论意义上,而且也在世界观、方法等意义上被学科共同体接受;(如果被共同接受,那么一般也可以断定,治理与之前理论相比,其解决难题的能力要更强一些);第二,库恩指出,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积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列的崭新范式所取代”(库恩,2004,p.85)。治理理论如果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那么它是否更新了过去的理论,换言之,它是否能依靠自身独特的“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独立达到旧理论的成就,并超越之。

5.3.3对治理理论的公共行政范式定位

按照上述判别原则,首先,我们要看治理理论的主要原则是否已经被共同体(或该领域原先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一致地接受。应该承认,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诸如网络治理、多中心等,或者在价值上,或者在效率方面,已经被公共行政学科的研究者普遍接受,而对于治理理论的批评往往是针对其核心概念尚不足够精致,以及适用条件方面,这些争论可以视作理论发展过程中必要的辩证。然而,理论不仅是主张的堆积,如果考虑到学科逻辑、方法论层面,研究者们的一致性就大大下降了。例如,NPM被治理理论吸纳,NPM论者也对早期略显狭隘的观点有所修正;但是在NPM论者看来,接受网络治理等概念可能只是因为它是有效的,而不是因为它的价值追求是正确的。我们仍旧以上文提到的公共价值管理“范式”为例来说明问题。在斯托克抛出了传统公共行政和NPM之外的第三种“范式”之后,着名的NPM论者欧文·休斯和阿尔福德也在同一杂志上撰文,提出了所谓“公共价值的实用主义”,作者一方面肯定了诸如网络等NPM主张之外的其他公共管理途径,另一方面,则攻击这些新的公共管理(并非“新公共管理”)途径的主张都犯有一个错误,即试图寻找“唯一最佳路径”(one bes tway)。作者认为,最佳管理途径取决于任务的性质、所创造的价值、周边条件、背景因素等,他们还论证,在项目水平、组织水平和整个公共部门水平上,公共价值的实用主义是可行的(Al‐ford,J.&;Hughes,O.,2008)。显然,阿尔福德和休斯并不反对在条件适当时采用NPM之外的其他管理途径,反而仔细地研究了方法应如何匹配于相关因素;表面上看,治理理论论者与NPM论者趋同了。休斯等人在文中提出的对唯一最佳路径的否定,也可在较近的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文献中得到呼应。例如在实证研究方面,Svensson等人(2008)以荷兰近期在提供再就业服务中的三种途径为例,进行了官僚的、网络的和市场基础的职能组织绩效的比较研究。他们的研究显示,绩效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组织模式。即使是在单一体制安排的福利国家,在绩效、利益相关者利益以及制度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因此元治理也面临着Kooiman所说的动态性和复杂性。Cosidine等人(2003)以基层一线公务员为对象的国别比较研究说明,治理的企业模式和网络模式,与传统官僚(程序)模式一样,在那些国家的公共项目中已经成为了常规手段。在理论方面,斯托克等人的着作明确指出了多种方法并用、多种结构并存的必要性(杰瑞·斯托克,2006;Chhotray&;Stoker,2009)。Prabhaker(2004)的理论研究不仅否定了“唯一最佳路径”,而且深入探究了商业化(市场)与公民身份(网络)之间可能存在正反馈式联系;他没有满足于工具的组合研究,而是将如何在现实中实现两者的结合列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为了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国家政策精神与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普通百姓的《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采用问答阐述的形式,针对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运用现行政策法规进行解析,对案例进行点评、支招,提示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政策,理智、策略地应对民生问题,打理好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都是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分为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百姓理财、文化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六个部分,案例真实、具体、鲜活,代表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姓的民情和民意。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腹黑老公别乱来

    腹黑老公别乱来

    重生的她聪明、腹黑、天赋高,修炼三天就能抵得上别人修炼十年。却因抵御强敌,伤重失忆,变成一个看起来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一心想着要翘家。幸好找到个“妻奴”相公,对她无限宠溺,她捣蛋,他收拾烂摊。
  • 仙佛动九霄

    仙佛动九霄

    一段跨越数万年的恩怨,动荡三界,一部上古奇功,静待有缘人。小子得遇,苦心研习,登巅之路,剑气纵横,品透人情冷暖,方知世态炎凉。修士也有情,修士也有义,翩翩佳人,芊芊柔胰,成王之旅,不知红颜几许。为兄弟、为红颜,剑指苍穹,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仙佛传说。
  • 快穿攻略:病娇男神求放过

    快穿攻略:病娇男神求放过

    你以为是女主被神威逼,战战兢兢的完成任务你就错了。你以为女主在撩人吗?不!她正在撩神!(划重点)万物法则创造了十个优秀的神,他们拥有强大神力的同时,也拥有与生俱来的原罪:傲慢,懒惰,嫉妒,贪婪,虚伪……然后,他们全都被女主给祸害了!(:з」∠)_某天,女主在阳光下伸出两只手。十颗不同颜色的钻戒戴在她的十根手指头上,璀璨瞩目!被钻石闪到的十位神默默的拿出了刀……杀吧。……等等,这戒指的事情我可以解释!PS:1.大概是……无cp。2.暗黑苏爽文,大宠小虐3.并不是所有神都是病娇〖欢迎加入病娇神学院,群号码:608435709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混沌帝君

    混沌帝君

    地球青年穿越到灵武大陆,一篇混沌衍天决让他强势崛起,凭借吞噬灵脉,吞噬一切天地能量化为己用,从此修炼速度霸绝天下,无人能敌,一路高歌猛进,成就混沌帝君!
  • 绝命时刻之末世爆发

    绝命时刻之末世爆发

    当林逸从一个历经五年之久的末世梦中醒来,被一个搭载着【绝命时刻】的系统告知,真正的末世会在一周后到来,林逸又会如何抉择?
  •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叫白灵从棺材里出生,母亲被人称作是小三,还有半个月我就要出生了,可是母亲却被一群混混乱棍打死。胎死腹中,母亲失血过度,不治之亡。然而,就在母亲即将下葬之际,棺材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声,那个人就是我。
  • 浮沉逍遥游

    浮沉逍遥游

    望苍茫宇宙,皓月星辰。有谁能主宰一切,超脱永生?看江山变迁,岁月挪移,本是书生当养浩然正气,却撞入滚滚红尘,起起伏伏——岁月易变人易老,唯本心不变。望尽前路,已无人影绰绰
  • 落幕的树

    落幕的树

    一个三无小孩到顶级特工,人生本应顺风顺水的他,在二十岁就已经开始落下了精彩的人生,全因一个计划,他的人生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而属于死去的兄弟们,二十岁的他眼神迷茫,染过的黑发底下透露出了缕缕的白发说道:这个世界对谁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明白了其中的残酷并顺从罢了,所以,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我是恶魔,毁灭世界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