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600000022

第22章 治理与公共行政范式进步(4)

虽然我们无法断言,西-瓦之争中谁是获胜者、谁掌握了真理,但这一争论迄今没有结论,正说明了在公共行政中,效率和价值都是必要的。如同NPA学派所看到的,社会公平的实现有赖于民主的行政,而民主行政又必然是一种参与行政和参与式治理。治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分权化、多中心、多层级主张都体现了对公共行政价值理性的追求。又如同NPM学派所指出的,公共行政的效率不能由单一的科层结构来实现。治理概念经常得到理论家们如下的评价:首先是“让人困惑”(confused)(查尔斯·蓝伯,2005;Kohler‐Koch&Rittberger,2006)、不严密(imprecise)(Rhodes,1996);第二是被怀疑为新瓶装旧酒、没有新意(old nutin new shell,by no mean new);(鲍勃·杰索普,2000)第三是含义和使用范围“宽泛”(Jordan,2005;Chhotray&Stoker,2009,p.3)且“出了名的狡猾”(‘no toriously slippery’)(Pierre&Pe‐ters,2000,p.7)。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包容了多种多样的、早已存在的工具和管理路径、治理结构,及对价值和效率同样地重视。大体上说,与价值导向高度关联的分权化、多中心、多方参与主张,与效率导向有关的多种水平、多种治理结构并存、和多种治理工具并用,这些主张都存在于治理理论之中,而且在每一类主张中,效率和价值都被看成是一致的、共生的。

对这些主张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判断治理理论在整合学科理性方面已经走出了多远。

5.2.3治理中的分权化、多中心与多方参与

首先,我们可以检视治理中的分权化、多中心、多方参与的主张,这些主张当然与治理的效率追求有关,但更多地体现了治理价值追求——以制度的创新开创一种参与的公共行政新传统,实现更多的参与,进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作为治理运动的重要构成,地方治理的发展与当代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地方治理发展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分权结构的支撑;反过来,分权化的过程和结果也要求地方组织拥有自主治理的能力,实施自治管理。权力下放、向地方分权是当代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大国中,有40%将权力下放成为本国政府改革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人们对古老的联邦主义信条重新产生兴趣,1996年通过的福利改革法案,将福利权下放给各州。日本这样一个以高度集权和僵化的官僚机构而闻名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也发起了一个分权化的特别计划;该计划包括命名30个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领先的市镇,从而推动地方政府更大程度地卷入社会服务的设计(艾琳·卡马克,2002)。地方治理并非将思路仅仅局限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权力格局上,它更加注重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关系,强调地方公共事务的治理的主体不仅仅是传统的地方政府,还包括其他横向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志愿(第三)部门和市民,从而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发展更有效的地方治理体系。在其中,公共责任原属于政府专有,而现在它为政府与其他许多非政府组织、企业所共担,地方政府不再是地方事务的唯一主导者。位于公共行政核心的是一些更为复杂、更为动态的组织机构和行为主体——这些主体构成的网络成了地方治理的重要特征。重要的决策者之间通常的联系和关系成为协调和产生公共决策的一种手段;地方政府则必须通过给公民和利益相关者利益表达权,担当起各参与方协调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角色。它们须根据环境变化选择适当的组合治理模式来维系其治理能力。由于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和异乎寻常的作用,寻求更为有效的领导成为地方治理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也导致了效率标准与价值目标的融合。如工党政府从1997年就开始尝试建立健全一种超越效率考量的全面的绩效管理体制,1999年的地方政府法确立了“最佳价值”制度;2002年初引入的全面绩效评估,使得绩效管理不再纯粹是效率导向的管理手段(杰瑞·斯托克,2007b)。

我们已经看到,分权化改革不仅符合地方性公共物品理论(参见本书第2章),而且给予了政府之外的行动者参与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空间,这本身便可以构成行政的民主化。一旦认识到与分权化改革紧密相连的另一个改革趋势是多中心(poly‐centricity)①,那么上述判断将得到加强。多中心概念是指有多个权力中心和组织机构对公共事务进行治理,提供公共服务。多中心理论的代表人物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人认为,集体决策所经常使用的投票机制是极不完美的。这表现在:第一,投票机制无法自动将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物品的各种各样偏好转化成偏好序列。偏好序列的表达方式及投票程序影响着投票的结果;第二,投票是针对一类物品的偏好作出的,而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物品作出;第三,一人一票、票值相等的投票规则无视有强烈偏好的投票者,漠不关心的投票者之间的不同;第四,当投票者发现他们的选票对于选举的结果无关大局时,他们不太可能花费成本去搜集信息,而是保持理性的无知,结果可能导致不正确的选择;第五,如果某类物品的生产成本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的,那么反对这类物品对于某些团体的超比例供给可能超过其承担的额外税收成本(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苏珊·温,2000,pp.94‐95)。因此必须改变单中心的公益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构建多中心的物品生产方式。多个独立的治理单位同时向公民提供税收-公益物品和服务的组合,而不同单位之间通过合作、竞争、冲突可实现一种准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收益。民主化的多中心治理主要观念正是从官僚与市场走向网络与合伙协力关系,以贯穿政府行政与公民社会;改变政府的行政角色,从介入与控制改为指导与协调;政府活动从法令改为谈判,纳入非政府部门于政策过程;以及强调地方自治,让决策过程中有更多的公共参与,使得公共政策对民意更有反应等(Bevir,M.,2006)。多中心理论强调,不同的权力中心和组织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参与者的互动和自主地创立治理规则;多中心体制构建起了形式上相互独立的单位,不同单位之间存在职能上的重叠和交叉,这些单位同时向某一社群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这种体制中,众多政府官员和决策机构分享着有限的且相对自主的专有权,来决定、实施和变更法律关系,没有一个机关或决策结构对强力的合法行使拥有终极性的垄断(迈克尔·麦金尼斯,2000,p.73)。多中心理论的合理性在于有效利用地方性的时间、地点和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民主行政,在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看来(虽然他们对自主治理的论证有太明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色彩,以至于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自主治理的民主价值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其特征就是将传统官僚组织集中的指挥结构,改为许多不同指挥架构下实质的权力分散,因此民主制行政应是多中心而非单一中心的(monocentricity)(文森特·奥斯特罗姆,1999)。可见,多中心趋势具有明显的克服行政国家缺陷、实践民主行政的取向。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主治理和自组织;该理论强调决策重心下移,面向地方和基层,决策以及控制在多个层次展开,微观的个人决策以集体的和宪政层次的决策为基础,而集体的和宪政层次的决策需要尊重受其影响的大多数的意见,吸收和鼓励基层组织和公民参与。实际上,当代的公民身份及公民参与被治理理论看作是实现治理的重要条件,没有公民身份,便不会有政府组织之外的“中心”。在治理过程当中,参与是实现公民身份的一种形式(Mohan,G.,2007)。“历史上看,公民身份对应于一套含义(决定法定和社会身份、始终如一的忠诚、义务要求、对权利的预期、良好社会行为的标志)……我们这个时代倡导的公民身份也被看作不仅是让个体能够在私人生活和公民社会的交换中相对地平等,也意味着公民具有建设和维护共同体的道德任务。”(Raadschelders,J.C.N.,1995)在对公民身份的当代理解中,公民已经不再是比较消极的角色,或者仅仅是一种消费者(Andrew,C.&Goldsmith,M.,1998),而是积极的参与者。集体的参与行动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宣示了公民身份:寻求与公民身份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权利;给能为公民身份的实践作出贡献的个人提供论坛;提升公共服务享用者的义务感(Barnes,M.,1999)。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又开拓了一种新的民主模式(参见本书第4章),合法性因而得以增强,这样公共行政的价值层面才可能在实践中(而不仅仅在会议和论文中)得到实现。孙柏瑛指出,当代公民参与已经呈现多种类别,各种形式的参与构筑了公民进入公共生活的桥梁;如在英国的地方治理层面上,即存在信息开放、听证和咨询、探索创新和共同愿景、判断和决定、授权支持和政策制定等主要形式(孙柏瑛,2004,pp.229‐230)。

5.2.4治理中多种结构、多种水平及多种工具

接下来,我们再检视治理中的多种水平、多种结构和多种工具主张,这些主张更多地与治理的效率追求相关。需要说明的是,效率追求向来具有正当性,即使全力倡导价值理性的沃尔多也提出用“社会性效率”来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技术性效率”。按照这样的理解,效率与公平可以互相促进。治理理论同样不反对效率,如我们所知,治理理论得以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层制、工具理性随着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的增加,已经与效率渐行渐远。

Chhotray&Stoker(2009,p.237)指出,对于将治理理解成或者表达成一套固定的“好的治理”的原则,或者理解成一个固化在协商民主话语中的过程的想法是绝不足取的。事实上治理采用了多种结构和工具。虽然治理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去中心化,治理理论实际上却给层级治理留下了一个重要位置;虽然NPM被称为“旧治理”,也受到斯托克、Box等治理理论家的攻击,但是大多数治理概念表述却将NPM吸收为治理的一种形式。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会使治理更有实用主义的色彩,不过正如达尔所看到的,“在公民参与问题上(代议制和直接的),两种民主都同样存在着不可克服的限制:在参与行为所需时间和有资格参与的人数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为双方都设置了无法克服,也无法绕开的限制。”(罗伯特·达尔,1999,p.118)因而治理理论所主张的更直接的公民参与亦同样面临着代议民主无法绕开的公民参与和效率这样一个根本的两难问题。治理理论对此提出的应对策略似乎就是,利用多样化的结构、多水平的治理和多元化的工具来应对不同的问题,这些结构和方法很多时候是可以互补的。

在治理理论中,各种水平的治理是并行不悖的。按照皮埃尔和彼得斯的描述,国家的治理不可能在所有的层次上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以国家(政府)为“元点”,向上移动,国际组织的治理角色越来越明显;向下移动,区域、地方和社区对国家权威的消解作用甚至超过了国际组织;向外移动,则是NGO、辅助政府的公司化合作组织和经过私有化的(原国有企业)部门。这些不同水平的治理即使在政治学意义上也是难以完全统一起来的。实际上,他们各自应对着不同类型的问题。治理理论的一个关键观点是,传统国家权威需要重新定位,方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国家的能力。不同水平的治理相互联系,而又在不同的方面既侵蚀又帮助了国家。国际治理体制(regimes)的出现宣布了对国家主权的部分剥夺,却让国家拥有了能够适应于国际体制控制的杠杆,向下和向外移动中的去中心化和亚国家化趋势也导致了一种结构性发展,让国家能更好地适应和回应全球社会和国内社会(Pierre&Peters,2000,pp.92‐93)。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本书运用大量的数字图表和专题地图,来分析展示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政府运行与投资环境、人口与城市化、资源与环境、社会事业与消除贫困等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发展数据进行多方位解读。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

    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站在事实的角度为读者详细讲述兰德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成为“美国第一智库”的原因。除了讲述兰德公司的发展史之外,还分析了兰德公司的发展趋势,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有更多的体会。
  • 坏民主

    坏民主

    本书作者薛涌,和林达一起被列为第三代把美国介绍给中国的学者。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新闻媒体、公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更加全面、立体化的阐释美国民主生活。
热门推荐
  • 终结星爵

    终结星爵

    一名普普通通的二流大学生,意外得到了一枚超至极强者扶摇宏的宏之脉传承无极珠,加上自己所学的知识,制作出了种种强大的武器,当他称霸地球时,一艘银色的飞碟降落在了地球,从此踏上了宇宙争霸之路,他名:黄言,号:终结星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强势归来:女王要复仇!

    强势归来:女王要复仇!

    因为一件事,她,从一个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皇室公主变成了让闻风丧胆的杀手女王--彼岸,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可又有谁知道她的坚强、冷酷,只是为保护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不受伤害而已,且看她如何楸出当年的幕后黑手,却没想到遇到了他——他,是世界第一帮“夜煞”的少主,冷酷无情,不近女色,对她却宠爱至极: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倾尽所有,只为换她一笑。)在她孤孤单单一个人的时候,他说:以后你不再是一个人,上至碧落,下至黄泉,我陪你。同等的腹黑,霸道,遇到一起,又将会如何!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绿茶婊,白莲花,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 千幻道师

    千幻道师

    天生帝尊,丹心被毁,亲子分离。待看一个少年如何迷倒众生,如何逍遥于法外,如何以阵法证道成神。
  • 肥龙本纪

    肥龙本纪

    我是菲力博肯*圣光,曾经是个死胖子,现在是个肥龙,我想每天都过的快快乐乐的,但是坑爹的系统要我成为龙皇。我叫埃立特*冬夜,曾经梦想士成为最伟大的骑士,但是现在却走上了一条连我自己都不清楚的战士之路。穿越者学魔法练武技,位面土著创武学连内力,这不是互穿,这只是两个胖子的命运逆袭之旅。
  • 三国之风云

    三国之风云

    看前世历史系大学生徐仲穿越到三国乱世中,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崛起!(新人上路,不喜勿喷!!!)
  • 仙子戏红尘: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仙子戏红尘: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同样俗气的穿越,同样俗气的小说情节。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冲击。隐没几百年帝王星,因她的出世而重现,辅佐帝王的紫薇星,一同现身。十年后,白虎星现,女主重得仙力,却不得使用。封在并下三年,又是怎么回事?再过六年,凤凰星现,女主遇刺,凤凰浴火重生的事实,又是怎么样的?时隔不久,青龙星现,却伴随着噩耗,三国唯一的公主逝世?水灾的背后,除了百姓流离失所,还有什么惊人之事?云国趁机举兵进攻。可那率领三军,大败敌军的白衣领袖又是谁?巧擒奸细,为三军解毒,智退敌军的又是谁?武林大会上,那为大家解毒,除去江湖大患的又是谁?麟枫琴加铭魂曲,究竟她是何方神圣?传闻中的汐宫宫主,又是谁?云国皇帝,为了她,与亲哥哥争夺皇位。普国皇子,为了她,不顾一切冲进洪水之中。慕容山庄二庄主,为了她,不再碰其他女人。连城山庄少庄主更是在儿时便将心遗留在她的身上。魔教教主,为了她,身中剧毒,内功尽失,却是无怨无悔。她,身为三国之中唯一的公主——雪宁公主,她,是江湖中最神秘的汐宫的宫主。她,是战场上英勇无敌的兵马大元帅,她,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公主,她,是江湖武林人士心中侠义的武林盟主,她,是江湖上的第一美人——南宫无雪她.天上调皮捣蛋的小公主,让天上的神仙疼爱又害怕玉皇说:“雪儿,我没有得罪你吧?我再也不敢了”太上老君说:“我的小祖宗,我这几千年的丹药你要慢慢吃”孙悟空说:“这天庭以前说我弄得天庭不得安宁。现在恐怕是小公主弄得三界不宁了吧!”21世纪的天才女生,让家人疼爱不已爸爸说:“雪儿,你要什么爸爸都可以给你”妈妈说:“雪儿,没了你,我以后怎么办?”大哥说:“大哥永远都会记住你,你永远是大哥最疼爱的雪儿。”二哥说:“雪儿,只要你喜欢,我都会去做。”古代的神奇公主,让世人心悦诚服除奸臣、抗强敌,以天下为生,为百姓着想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女子?让武林中人尊她为盟主,世界人民尊她皇上中文、英语、俄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我连鸟语都会跆拳道、散打、空手道、武功,打遍天下无敌手琴棋书画女红,信手拈来不在话下比医仙还要精通医术,毒圣也是她教出来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回到商朝当仙人

    回到商朝当仙人

    吴铭一个现代保险公司员工他为人猥琐狡猾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越回商朝这是个仙者满天飞的时代看他如何逆转历史重改封神之命!
  • 废柴屌丝女:拐个美男回老家

    废柴屌丝女:拐个美男回老家

    空有一身飞檐走壁的绝技,可他就是奈何她不得!乖乖跟她回家面见丈母娘丈母爹!那个二百五女人,她以为她是谁,惹上他,就等死吧...哼哼...以为他府里养的那些女人们是吃素的么?本以为老天爷可怜她,丢了一个呆萌二愣子帅哥哥给她撞,哪知道这货根本就是个蓝颜祸水,她的小心脏根本就不够用哇,人生怎么可以过得这么惊悚...究竟是谁穿越了谁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