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市场扩张和资源利用,是现阶段中国发生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产业转移的基本因素,这一点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并无二致。
除此之外,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优化要素边际效益的考虑,包括企业家资源的溢出,以及企业成长方面的需要也是现阶段中国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许多场合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的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之一是采用产业转移的方式。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差异很大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当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时,企业应对的理性方式自然会是产业转移,“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产业结构调整是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国内外产业分工结构变化的镜像。
首先,是需求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变化,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产业的主要产品,即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如纺织品、普通服装、杂货日用品等在东亚经济危机和国内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下,普遍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档次、开拓新市场的压力。
其次,供给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由此造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劳动力成本差距的扩大。当然,由于中国在相当一个时期仍将存在着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且国内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地区壁垒已经被打破,沿海地区企业可以通过大量使用中西部地区的外来人员来降低劳动成本,维持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从而延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但是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如造成东部地区的人口过密和西部地区的人口过疏,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和进一步延缓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等等。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实行较大动作的产业结构调整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也将不再是中国企业的专利,外资企业同样可以利用。作为一种均衡,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将获取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更多机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转移生产力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一些主要从事出口事业的企业来说,向更靠近出口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市场体制相对规范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力也会是一种选择。
第三,国内外产业分工结构的变化。冷战后国际经济的总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紧密化,国际上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非常活跃,产业结构的变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省区)的经济增长的函数,而且是国际分工的函数。产业结构的优化已经跨越国内区域和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个国际概念或国际区域概念。国际分工紧密化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水平分工,即同一产品的工序间的分工,由此导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某些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同构”趋势。如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现在正同时成为日本(发达国家)、韩国(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中国的珠三角地区(广东)、长三角地区(江、浙、沪)(发展中国家区域)的主要产业。当然,这是一种以产业内的水平分工链为纽带所形成的国际现象。以电脑产业为例。发达国家主要控制了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研究与开发工序,包括核心软件、芯片等的研究与开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生产一般硬件和设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承担大量的劳动密集的组装工作。这种以产业内的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模式的形成与扩张,促使新兴工业发展国家和地区以及紧密联系国际分工链的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突破传统的产业升级模式,紧随国际产业结构变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定位本国本地区的产业优化结构。作为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副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区域转移也进入了活跃时期。
2.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
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载体是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经营资源的转移,实际上也就是企业家资源的转移。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之中,企业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中最为稀缺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仅表现在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体制转轨的速度上,由此导致了企业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转化过程。一些经营状况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已经在技术和企业经营上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也有了向外部区域实行产业转移、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可能。产业转移的实质是经营资源和技术资源的转移,是经营资源和技术资源从边际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向资源边际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地区的转移,是企业家资源的“溢出”。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不但具备了比较优势,而且具备了竞争优势。特别是与国内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体制转型相对滞缓的地区相比,这种优势更为明显。利用自己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技术优势和经营优势,包括拥有在转型经济条件下获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专有经营知识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转移和跨区域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自然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经营较为出色的民间企业的追求。
3.企业成长的需要
在中国现阶段以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为主要角色的产业区域转移中,一个醒目的特点就是,那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非常活跃的常常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当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东亚的产业转移浪潮中,日本和亚洲NIES的中小企业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因为这些中小企业最先感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但是中国情况的特殊点在于,积极推行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同时也是新兴的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它们积极参与产业转移,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或主要不是由于感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这也和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有关。民营企业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追求企业成长,常常是这些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在这一企业群体中,不乏积极开拓进取、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虽然这些企业家目前自身所经营的企业可能还是一些不太有名的中小企业,或在本地区刚刚崭露头角,但却常常志存远大,不仅追求企业在本地区的发展,而且立志于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积极地推进企业的对外扩张战略,包括通过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和成长。
附录: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一个数学模型
产业区域转移为什么会发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企业甚至几乎是一个产业为什么转向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其理论依据是什么?这里尝试着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
假定:
(1)世界上只存在两个国家,分别称为A、B国;
(2)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3)只存在两种产品,分别为产品1和产品2;
(4)同一国家内部任何企业生产任何产品都拥有同样的生产函数;
(5)各国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如假定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工资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并由此决定各国各产业的劳动投入量。又假定各国仅有两个产业,由于生产函数相同,这两个产业的劳动工资完全相等。
可知,J国I产品的企业数目等于对I产业产品的支出倾向和总劳动投入量与I产品的最小劳动费用投入量之比的乘积。
由此可见,当对I产业产品的支出倾向减少,或者总的劳动投入量减少,或者I产业的最低费用劳动投入量上升(这在实际经济社会中表现为I产业单位劳动的成本上升),都会使得该国(J国)I产业的企业数目趋于减少,从而促发产业转移的兴起。换句话说,就是对特定产业的支出倾向的减少,总劳动投入量的减少,以及特定产业的劳动力(要素成本)成本上升因素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式(2‐13)倡比较好地解释了产业区域转移为什么发生,且常常首先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首先,我们知道,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总收入中用于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及中低档服装的支出比例减少,恩格尔系数降低反映的就是这种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来的客观趋势。而这些产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纺织、服装、生活杂品等等。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将会上升,特别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成本会显着上升,从而使得这些产业的最小投入的劳动费用(最低费用劳动投入量)上升。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会呈下降态势,从而导致总劳动力投入量的减少。以上因素导致在发生这些变化的产业部门中的原有的企业规模和生产规模出现过剩,从而导致产业转移的出现。
事实上,迄今为止,能够以数学逻辑形式清晰地表示产业转移中的变量之间关系的只是一部分,实际上形成并推动产业区域转移的产业经济乃至社会因素还有许多,到目前为止,这是数学模型所不能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