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程度日益深化,作为全球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它通过国际、区际分工,在区域市场和世界市场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正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家层面,即一国之内的区域开放与发展问题,也因为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充满变数:不同区域参与国际市场程度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其发展速度的不同,两者又会不断地互相强化、循环发展,对一国内部整体的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挑战。
基于上述原因,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和不同区域间的协调与整合,更进一步讲,区域经济的国际化与区际化之间的关系特征,尚待作深入考察。就其本质而言,区域经济的国际化是中国总体经济国际化的原动力,而区域经济的区际化是我国内部统一市场形成与整合的基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原有分层格局,因而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已然卷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条件下,在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分层格局下,如何把握区际经济互动中的竞争与融合,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众所周知,经济运行离不开制度环境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开放与发展也不能例外,甚至更易于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中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区域发展梯度现象有力地显示出,政府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改革和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条件下,在政府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具体的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看待区域开放、制度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之间的链条联系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空间或者地缘的角度看,区际之间经济开放与发展的问题涉及产业及要素在空间的转移和集聚,而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现实中产业集聚现象大量存在于诸多地区,促进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要响应全球化的大趋势,通过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形成,培育区域发展优势,提高竞争力,从而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之中。目前相关的研究集中于对区域产业集聚机制的探讨,即注重集聚经济、贸易与市场拉动、企业联系和知识传播等方面的分析。然而如何将产业及要素空间转移和集聚的动态过程纳入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中,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范式和方法,有待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针对诸多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为浙江省首批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从成立之始,一直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讨,并把中心定位于通过理论研究和创新,服务于高端咨政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模式创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竞争力、国际金融发展与区域国际竞争力三个研究方向形成了研究特色,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现以“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学术论丛”的形式将这些成果呈现给读者,以期通过不同观点和意见的汇总与交锋,促进学术的多方交流与探讨,从而为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尽绵薄之力。
张小蒂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