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7500000023

第23章 团队创业(2)

团队中的成员在创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演绎创业家精神。丁栋虹(2006)认为在团队中一般有九种角色:创造者、倡导者、开发者、组织者、生产者、核查者、支持者、建议者、联络者,通常人们愿意承担2~3种角色,因此管理者必须要进行个人优势分析,将人格特质、个人偏好和角色要求适当匹配,打造一辆能高效运转的“团队战车”。团队成员角色特征与决策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老成员在决策中起到支配作用的决策过程往往显示出一种基于情感支持的特征,决策过程和结果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较大。新成员能在团队决策中起到支配作用,则往往是基于其专家意见的作用,呈现出一种基于专家参谋的特征,决策过程和结果较少情感因素。创业团队的领导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区别主要在于领导有较高的创业愿景和创业效能。但这种区别会因创业团队的规模、团队绩效水平及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而有所变化。

正是由于团队结构与决策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认为不同团队组合在风险偏好及对团队决策的认同方面存在差异,自由组合团队的风险值及对决策结果的认同度高于随机组合的团队,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自由组合团队有更高的情感一致性,这可能是决策容易达成一致并因此而承担更大风险。

5.2.2 创业团队的类型

创业就是发现或创造市场机会,利用与开发机会来满足现实或潜在的市场需求(Kirzner,1973and Schumpeter1934)。创业所要做的是发现与利用机会,创造与分享租金,这需要创业者或团队要具有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要能够从各种要素市场上获得资源,并且要有能力组合与配置资源来开发利用机会。创业团队的产生源于对机会的开发利用。

在理论研究中,Kammand Nurick(1993)提出创业团队形成的决策模型。在他们的模型中主要分析了从创业点子到商业概念形成决策;为开发机会所进行的资源供给决策;伙伴的来源、选择标准与诱因提供;创业团队的维持四个方面内容。

在从创业点子到商业概念形成决策方面,Kamm&;Nurick(1993)认为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主导企业家发现机会或创业点子,形成创业概念,然后他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做出由自己个人提供资源还是提供合约召集其他成员组成所需的团队,例如Sun创业当初是由Khosla认知到开放工作站的概念,接着他找了Joy和Bech tolsheim两位分别在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专家,和一位具有实际制造经验和人际技巧的McNeary,于此,创业团队诞生了。另外一种从群体视角(Group Approach)出发的,这类团队的建立主要来自于因为经验、友谊和共同兴趣的关系而结缘的伙伴,经由合伙彼此在一起发现商业机会,例如Yahoo的杨致远和史丹福电机研究所博士班的同学费罗、微软的盖茨和童年玩伴艾伦、HP等多家知名企业的创建多是先藉由关系而结识,基于一些互动激发出创业点子,形成商业概念与创业团队。

领导的实质就是影响别人。哈罗德·孔茨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干。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就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力量。领导者的影响力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以下方面:品格、能力、学识、资历、情感、职位。施加影响力是领导者这一角色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

任何一个创业团队都存在核心或是领导,就是通常所说的创业家,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创业家在团队中建立自己权威的方式有所不同,并会反映到团队结构方面,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团队。情感、专业技能、资本、个人修养、政治手腕等都是构建权威的手段,创业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每一种方式有其适用的范围,对应着一种团队风格,在情感周围聚集的人与凭借政治手腕拉到一起的人是有很大不同的,团队的结构也是不同的。虽然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创业家们会应用多种方式去影响团队成员,但有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并会影响其他手段的运用。

5.2.3 创业团队的演化

任何群体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公认的群体发展阶段模型是塔克曼(Bruce Tuckman)提出的五阶段模型。

(1)形成阶段(Forming Stage)

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在此阶段,群体成员都在试探相互接触,相互认识和相互熟悉,在解释群体目标和确定群体内部适当行为方面取得共识。一旦个体真正感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形成阶段就已完成。

(2)震荡阶段(Storming Stage)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群体内部会发生明显的冲突。群体成员会抵制群体对他们的控制,对于任何担任领导者以及领导者应有多大权力问题会争论不休。当群体成员确定了领导者并认识到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共同工作对他们有最大利益时,这一阶段就会结束。

(3)规范阶段(Norming Stage)

在这一阶段,群体成员之间才真正形成密切关系,感到他们属于统一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行为的规范有了共同的认识。在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成员会赞同指导群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4)执行阶段(Performming Stage)

在这一阶段,群体已准备为完成群体任务,达到群体目标进行工作。群体的真正工作是执行阶段完成的。新组建的群体应尽早进入这一阶段,而不应拖延太长的时间,但实际上,有些群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执行阶段。

(5)终止阶段(Adjourning Stage)

这是任务已经完成,目标已经达到,群体即将解散的阶段。长期工作的群体无需这一阶段,它们还要继续工作,依然处于执行阶段,而临时组建的委员会,临时的任务组可能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后终止工作。

以上对群体演变阶段的划分是围绕着群体有待完成的任务来进行的。创业团队的演变过程大致也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但主线却不是任务,而是创业家精神。创业团队因创业家精神而生,当这种精神不存在的时候,创业团队就进入了终止阶段。陈忠伟(2008)认为创业团队创业家精神可以从集体创新、分享认知、共担风险、协作进取等四个维度进行考量。

Vyakarnam等采用深度访谈法和定性分析技术,发现创业团队的发展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自发形成阶段、寻求增长阶段、愿景形成阶段和制度化阶段。在自发形成阶段,创业者自发组合形成团队,并因商业机会和利益的追求而整合;在寻求增长阶段,创业团队成员不再将相互之间的学习作为重点,而是更关注团队资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与整合。在第三个阶段,高管团队成员逐渐形成共享愿景,并且有明确的子目标,团队内成员的任务和角色职责也更加明晰;而在制度化阶段,创业者个人的抱负和价值观更多地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方式体现。

在实证研究中,Clarysse&;Moray(2004)分析了创业团队的形成与创业活动周期之间对应的关系。他们通过对一家高技术为基础的创业企业历时一年的跟踪与观察,发现创业团队在创业活动周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团队任务与不同的团队成员角色,因此,创业团队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创业的概念阶段,创业团队主要是由技术人员对市场机会进行判断与评估,团队的成员主要是由那些具有技术背景的人组成。在创建前阶段(Pre‐star‐up),他们开始寻找商业计划教练,着手撰写商业计划书,同时,团队内部出现了领导者,他被团队自发的推举为领导,承担着激发员工士气,团结协调团队成员的任务。创业团队的成员多是在公司这个阶段时加入的。在创建阶段(Star‐up),这个领导者成为新创企业的管理者、董事会的主要成员,团队开始出现比较明确的分工,开始有成员因为情绪及认知上的冲突而离开团队,同时由于技术上的需要,团队从外部招进了两个技术人员来充实团队。在创建后期,团队进一步出现组织、制度、文化上的结构化。

综合以上分析,对创业团队演进的基本判断是团队结构将由情感类型转变为理性类型。以制度为载体的理性化结构模式有利于解决团队扩张所带来的冲突,但同时可能给企业家精神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因此会导致团队创业能力的下降。根据彭华涛(2007)的研究,创业团队进化是由团队成员之间的博弈决定的,基于混合型关系的决策选择取决于团队成员在特定结构中的利益计算的结果。

商业机会是创业团队存在的基本依据,当商业机会的性质发生改变的时候,创业团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笔者看来,创业团队的变化与主观选择密不可分,但主观上的行为却是对客观实践的反应。当原本朦胧的商业机会已经演化为现实的、可以获得的商业成果的时候,原本适应拓展期的团队结构势必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要求。而结构化的模式通常是适应相对稳定发展状况的决策选择,因此创业团队由情感型向理性化结构的转化也是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

5.3 创业家塑造团队的方式

5.3.1 创业导向

创业精神是创业团队的生命,也是创业家在塑造团队过程中需要倾力而为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业家通过影响团队的创业导向来构建与保持团队的创业精神,进而谋求创业绩效。创业导向的出发点是描述一个创业型公司及其公司创业过程的关键特征。目前创业导向这个概念在实证研究的文献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实证研究中测量“公司创业度”的重要指标。

创业导向的维度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至今尚无定论。根据Miller(1983)对创业导向的定义,研究者提取出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三个维度来测量创业导向。Covin和Slevin(1989)采用的维度和量表得到了后续学者最广泛的认可和沿用。也有学者以Miller和Friese(1978)及Miller(1983)的衡量构面或其修正版本为基础,根据自身研究偏好的不同,加入了一些不同的维度,如开拓性、积极竞争、自治性等。

1996年,Lumpkin和Dess在以前学者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概念并扩展其意义,在其中加入自治性和竞争侵略性两个维度,使创业导向成为具有五个维度的关于公司创业过程和特征的概念,被后来的学者们广泛使用。他们就创业与创业导向作了区分:创业强调内容(Content),注重新进入;而创业导向则强调程序(Process),注重创业的过程、惯例与决策活动。如果以新进入行为来定义创业活动,那么创业可用来解释新进入行为的组成(静态的),而创业导向则说明新进入行为的运作方式和逻辑(动态的)。

相比国外的研究进展,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很少,对创业导向的维度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如张玉立(2006)基于环渤海地区的实证研究采用了三个维度九个项目的创业导向量表,研究结果发现创业导向的维度可以合并成两个:创新与先动性、风险承担性。

张映红(2005)采用因子分析提取了创新性、冒险性、先动性和竞争侵略性四个维度,并在中国的情境下验证了Lumpkin与Dess提出的创业导向维度是相互独立的观点。

综合以上分析,创业导向的五个重要维度分别是:(1)创新性(In‐novativeness),就是指企业支持创造性活动和试验的意愿、努力和行动,例如公司导入新产品或服务、重大革新、技术领先和开发新工艺的研发活动等等。(2)冒险性(Risktaking),是指企业即使在不知道创业机会是否能成功的情况下抓住创业机会并且未料后果的大胆地行动的意愿程度。(3)自治性(Antonomy),是个人或团队提出构想或愿景以及将他们付诸实施的独立行动,通常,它意味着在追寻机会方面的自我导向的能力和意愿。在组织管理的意义上,它指组织成员或部门摆脱组织限制的决策和行动。(4)先动性(Proac tiveness),先动性代表了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他们具有预见性的行动并影响环境。(5)竞争侵略性(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指企业直接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或是采取非传统的竞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或竞争优势)的倾向,也就Covin主张的毁灭竞争者(Undo‐the‐competitors)而非井水不犯河水(Live‐and‐let‐live)的态势。

同类推荐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为及其市场影响研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为及其市场影响研究

    本书内容有:“投资基金行为与市场影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实证检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反馈交易行为实证研究”等共九章。
  •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认清客户心理,用不同的推销方式推销,会使你的业绩提高得更快。那么在你推销的道路上,怎样才能看懂客户的心理呢?《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正是为所有期待掌握客户心理、引导客户消费的推销人员而作,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例子,讲述了行之有效的推销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和客户面对面沟通的销售人员,相信此书能够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的作者是墨墨。
  • 留出过冬的粮食

    留出过冬的粮食

    管理决定未来。本书从管理的角度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出谋划策,以求从容应对市场困境和经营挑战。过冬,活下来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活得更好。所以,企业一边为活下来绞尽脑汁,同,时还要寻找发展的良机。所谓危机,既是“危”,又是“机”,在这个经济隆冬,注定将有一部分企业死去,也注定将有一部分企业崛起,抓住危险背后的机遇,就是崛起的根本保证。
  • 订单何来:打造顶级销售精英

    订单何来:打造顶级销售精英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销售高手,任何一个销售的高手一定都是透过训练之后才成长起来的,因为销售本来就是一门专业的学问。只要你愿意学习就极有可能会变成未来的订单高手,只是你有没有迎接挑战和开始付出的心理准备。如果有,你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他人羡慕的对象!
  •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本书从管理层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组织沟通的本质内容,解决了组织建立合理沟通机制的问题;运用大量图表与案例,为组织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是一本将技巧与知识巧妙融合的实用型沟通手册。
热门推荐
  • 重生大天尊

    重生大天尊

    巧合之下,意外穿越。“这个混沌怎么跟小说中的不一样啊……”“哥,你开你的天,剩下的事我帮你!”……“青琴,等我!终有一日,我会把你带回来!”“吴迪,把你那张欠扁的脸从我的法宝上移过去,哈喇子都快滴上去了!”“说多少遍了!老子叫无敌!还有我这么帅的,会流哈喇子!?”……这是一个热血、兄弟、情离又充满着不屈的传奇!
  •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公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师父救命啊

    师父救命啊

    网游小白成长为大神记。一个高冷逗比的女神成长为护短的师父记。“师父救命啊!!!”“我传送不过去,你在副本里吗?”男主视觉文。
  • 锦绣山河:皇妃太妖娆

    锦绣山河:皇妃太妖娆

    她是成长于温情之家的千金,却发现温情之下是权欲的纠葛。她以为遇见他是她最大的幸运,却因一次无心之失错过了相守,成了此生之殇。无奈的和亲后,她发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也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背叛。到最后,她是会选择安然做一个宠妃还是会选择离开逍遥天地间?
  • 嘿,暴君国师

    嘿,暴君国师

    “国师大人我想吃你。”某女眨了眨她那灵动的双眼,某男邪魅的笑了一下抱起了某女。从此,某女再也不敢说吃你之类的话了。
  • 异事怪谈

    异事怪谈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八卦定位,驱邪。吃阳间饭,走阴间路。睡墓地,捉僵尸,从小看林正英大叔僵尸片长大的,却没有想到我也会在某一天去捉现实中的鬼魁,僵尸。爷爷是阴阳师,我是他唯一的衣钵传人,且看我是怎么行走在阴阳两界。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元凶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元凶篇

    二战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及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场从欧洲蔓延至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那么在这场战争中究竟谁是真正的主宰者?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谁是真正的幕后元凶?本书将以客观的笔触点评二战中元凶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还原历史真相!
  • 僵尸修仙路

    僵尸修仙路

    老人在悬崖边上捡回的孩子,为何拥有极阴之体?被父母抛弃的孩子身上,怎会有价值连城的玉佩?被人杀死变成僵尸的少年,竟然还能走上修仙路?一切的答案尽在——《僵尸修仙路》!
  • 七天命

    七天命

    人死之后会是什么,没人知道。有些人死后,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或许是对于活着的强烈愿望,死神赐予了他们七天的生命,去完成遗愿。然而,一些人利用死神赐予的力量来剥夺别人的寿命,延续自己活着的渴望,他们被称为神选之人,其实是一群对于死亡心怀恐惧的疯子。是选择孤独死亡,还是剥夺别人的命来活着,人性的阴暗让这个世界面临着颠覆的威胁……
  • 吃饭成仙

    吃饭成仙

    “何为仙?”“九天十地唯我至尊。”“汝又何为仙?”“逍遥自在长生不老。”“汝等又何为仙。”“不就掏个饭吃吗?”别人修炼,我吃饭,别人练灵决,我吃饭,吃饭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