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7000000012

第12章 基于认知视角的集群知识传播分析框架(1)

第一节引言

马歇尔(1964)早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就对集群知识传播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分析层次的不同,后来的研究可分为集群中观视角研究和企业微观视角研究两类。集群知识传播的中观视角主要强调集群成员在整体上拥有的如地理邻近、关系邻近、制度邻近等区域层面共性因素对集群知识传播的影响。其中,地理邻近视角认为,隐性知识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学习进行传播,地理距离越近,隐性知识流动越快,企业对新知识吸收和创造的效率也越高(Audretsch &; Feldman,1996;Florida,1995;Jaffe、Trajtenberg &; Henderson,1993;Lublinski,2003;Maskell &; Malmberg,1999;Porter,1998;Tallman、Jenkins、Henry,etal.2004)。如Maskell(2001)认为正是企业间地理邻近使它们可以通过重复的观察和模仿来获得新知识,从而促进了区域中的知识溢出。与地理邻近视角不同,非地理邻近视角强调关系邻近(relational proximity)或社会邻近性(socialprox‐imity)的重要意义,并认为那些具有组织关系亲密性(affini‐ty)与工作内容相似性(similarity)的组织同样可以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共享(Amin &; Cohendet,2004;Amin &; Wilkinson,1999;Bunnell &; Coe,2001)。Rallet和Torre(1999)对四个法国产业区的实证研究发现,认知逻辑(cognitive logic)和组织邻近(organizational proximity)在区域环境下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较地理邻近因素起着更大的作用。而Breschi和Lissoni(2001)通过对区域内专利引用数的研究也发现,社会关系等因素同样可以实现在非地理邻近环境中的知识传播。总的来说,中观研究有一个共同的解释逻辑:邻近性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了知识传播平台,这一平台使得集群中企业间的知识传播是广泛(pervasive)而均匀的(even)(Scott,1998;Storper,1993)。

中观研究强调企业之间在地理上、制度上表现出来的共性,这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无法对集群微观的企业知识传播行为和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在竞争优势上的差异做出合理解释。Martin和Sunley(2003)就指出,传统集群研究对于其中内部企业的组织运行方式缺乏严格的分析。Hud‐son(1999)也认为传统集群研究过于强调本地企业在整体上获得的竞争优势,而对这些优势事实上如何在内部企业层面发生的机制却了解不多。

针对这一情况,最近从微观视角来研究集群知识传播与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文献开始大量涌现。沿着社会角色的思路,Owen‐smith和Powell(2004)强调了集群内企业主体由于各自角色不同对知识传播方式的影响,而Giuliani(2005)、Giuliani和Bell(2005)以及Boschma和Wal(2006)则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指出了企业之间在吸收能力上的差异与集群知识传播系统异质性的联系。这些研究的侧重点从集群层面的中观变量转移到企业层面的微观变量,深化了对集群内部知识传播现象的理解。但遗憾的是,虽然现有微观视角知识传播研究已经认识到集群企业是一个认知主体及其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对知识传播的影响,但目前仍然缺少对集群企业知识结构与知识传播行为的系统分析,也没有一个可行的分析框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集群知识传播机制的分析,建立起一个基于认知视角的集群知识传播分析框架,以期更好地解释集群企业的知识传播行为和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在竞争优势上的差异。

第二节知识与认知图式

一、知识及其分类

要深入分析集群知识传播机制必须对知识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

组织管理领域中对知识的界定通常采用的是基于知识特性的分类学研究(方统法,2004),如Polanyi(1958,1966)、Nelson和Winter(1982)与Non‐aka和Takeuchi(1995)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分类,Garud和Nayyar(1994)与Bhagat等(2002)的简单知识与复杂知识的分类,Henderson和Clark(1990)的部件知识与架构知识的分类。此外,从两个或多个维度上对知识进行分类的研究也有不少,如Zander和Kogut(1992)在分析know‐how和know‐what的基础上,又根据载体的不同将知识分为四个层次:个体的、群体的、组织的和网络的知识;Spender(1996)在Polanyi(1958)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吸收了Durkheim(1974)对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划分,也从个人/社会和显性/隐性两个维度将知识划分为:有意识的知识、无意识的知识、客观的知识和集体的知识。可以发现,Polanyi(1958,1966)的隐性知识对上述这些知识分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Pola‐nyi(1958)认为,隐性是个人知识的基本特征,可以明晰表达的知识仅是知识冰山的一角,更大部分的知识是隐性的、隐含于人的行为实践之中。在Polanyi(1966)中,隐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个人的技能,也就是那些行动者能做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在集群知识传播研究领域,Polanyi(1958,1966)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类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如Maskell(2001)提出的知识基础集群理论和Pinch等(2003)将模块知识与架构知识分类应用于集群知识传播的分析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Cowan等(2000)和Gertler(2003)对隐性知识内涵的讨论向对知识分类的研究发出了挑战。Cowan等(2000)提出的“编码本”(codebook)概念将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纳入对知识的分类中。Cowan等(2000)认为,根据可编码性,知识可以分为3类:①言说的编码(articulated and thus codified)知识,同时存在一个可获得的编码本(codebook);②非言说的编码知识,并且编码本也被移走(displaced codebook),此时对于不具备编码本的外部观察者来说这些知识是非显性的;③隐性(tacit)知识,此类知识是依附于特定行为的知识如骑车、游泳等,即Polanyi(1966)意义上的隐性知识。与以往知识分类相比,Cowan等(2000)分类的不同在于,他们将主体的认知能力纳入知识隐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把通常的隐性知识细化为两类:“纯粹隐性”(puretacitness)和“显见隐性”(apparenttacitness)。显见隐性表现为那些相同知识共同体(epistemic community)成员间通过专有编码进行传递的知识,然而对于那些不具备相应编码本的局外人来说是隐性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共同体是那些拥有相同语言的个体所构成的网络团体,他们的语言是编码化的。Cowan等(2000)的研究为从认知视角分析集群知识传播问题指明了研究方向。

二、认知图式

管理中的认知视角研究强调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对个人、团队和组织信息处理过程的影响(Austin,1997)。知识结构则几乎是所有管理认知研究的出发点或共同前提(Walsh,1995)。知识结构是指个人或组织的心智模板(mental template),它会施加于信息环境之上,并赋予信息以形式和意义(Kabanoff &; Brown,2008;Porac &; Thomas,2002)。任何环境信息要真正产生作用,必须经过知识结构的过滤和加工。

知识结构作为认知研究的核心概念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如Prahalad和Bettis(1986)的主导逻辑(dominant logic)、Porac等(1989)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Harris(1994)的图式(schema)、Corner等(1994)的框架(frame)、Mohammed和Rngseis(2001)的假设(assumption)等等。这些不同名称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释了知识结构的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知识结构在不同层次上(如个人、团队、组织甚至产业)对信息环境的表征和知识结构对组织中行为的影响(如创新、决策、学习、绩效评估)等问题构成了管理领域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1.图式的概念

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它描述已有知识是如何影响人们对新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Fiska &; Taylor,1991)。图式概念所蕴涵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们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决定着他们如何看待所接收的原始材料。

图式概念最早由临床心理学家Bartlett(1932)引入到现代心理学中。

然而,当时心理学的主流范式仍是“刺激-反应”心理学,这一理论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Neisser在1967年的着作《认知心理学》的推出,人们开始意识到图式和认知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理论的出现,以图式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开始初步形成(Fiske &; Taylor,1991)。

在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理论中,图式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它施加于信息环境之上,并赋予信息以形式和意义。根据Fiske和Taylor(1991)的观点,图式代表着对某些概念或某些刺激(stimlus)有组织的知识,人们头脑中的信息是以抽象的方式进行存储的,而非简单地堆积,这些有结构的以往知识使得人们能够决定哪些外部信息与特定的主题相关,决定什么是信息加工的重要中心。一个图式既包含概念的各种属性,也包含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如人们头脑中的“教授”图式或许至少包括如下属性:年长、男性、预订教材、有研究生。最后两个属性可能连接在一起:由研究生去预订教材。图式可以表示不同抽象水平的知识,即使同一概念也有不同层次的抽象。

图式概念反映了“自上而下的”、“以概念为基础的”或“理论驱动的”认知加工,而非“自下而上”或“材料驱动的”认知加工。理论驱动的认知加工强调人们头脑中的已有知识或概念决定了他们如何看待所接收的外部信息;而材料驱动的认知加工强调,人们所接收的外部信息如何影响人的注意、记忆和推理过程。图式反映了人们的已有知识如何影响外部信息的收集、记忆和推理过程,即理论驱动的认知加工。图式通过对接收信息进行理论驱动的结构化处理,能够提升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在那些模糊和复杂的环境中。

除使用图式这一概念外,不同的心理学家还用其他的概念来表示主体特定的图式,如脚本()、框架(frame)、原型(protype)、定型(stero‐type)以及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这些术语虽然字面不同,但本质上指的是同一个事物。

2.图式的类型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图式被定义为“用来选择和加工来自社会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识结构(Fiska &; Taylor,1991)”,即社会图式。基于图式的社会认知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人们怎样在记忆中表达社会信息,以及人们如何利用已有知识结构来加工、解释和理解复杂的社会信息。社会认知对图式的研究围绕着四个主要领域展开:他人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和事件图式(Fiska &; Taylor,1991)。在这四类社会图式的研究中,图式对主体信息加工的影响作用都得到广泛的验证。

(1)他人图式。

他人图式的研究集中于对影响他人行为的他人个性特征和目的的认知。他人图式主要是指主体对典型的或特定的个人的知识。例如,他人图式可能包括这样的抽象图式:典型的内向性格的人是怎样的,或一个好警察应该是怎样的人。

(2)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包含关于自己的个性、外表和行为的各种信息。例如,某人可能知道自己性格内向、体重过高、经常迟到,并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

(3)角色图式。

角色图式是关于广泛的社会类别(如年龄、性别或职业)的知识,包括个人社会地位的信息。例如,人们头脑中“教师”这一角色图式包括许多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问什么,上课时应该穿什么样式的衣服以及怎样讲课。

同类推荐
  •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本书主要研究了如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评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什么决定着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
  • 中国历代经济简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经济简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按照不同时间、地域、部门等多条线索讲述了中国历史微观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内容涉及政策制度、赋税制度、典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国经济层面上的变化发展。
  •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教程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教程

    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经济法是国家对社会的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经济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准则。
  •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本书收录了《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的相关战略和策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环境保护是人类活动的永恒主题》、《论企业战略变革的途径》、《通过四大管理战略使研究所登上四大创新台阶》等文章。
  •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本书应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一致性的存在,并选择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热门推荐
  • 神剑斩天

    神剑斩天

    剑是天隐?还是地藏?还是传说中的龙轩剑?少年国破家亡,如何报仇复国?又怎样在复仇的生涯中成就无尽的强者。我是云风,缥缈无踪迹,却能剑指天下,斩天而行!天地有法则,但我有我的法则。英雄惜英雄,一起天地之外造乾坤,如何?
  • 上神的绝世宠妃

    上神的绝世宠妃

    你知道么?有些人,一但错过,便是一生一世,有些人,如昙花一般,虽然美丽,但转瞬既逝。有些人渴望光明驱散内心的孤寂但最终却因为贪恋光明而无法自拔。他们似敌非敌,似友非友。十几春秋,三生三世。只为遇她,相爱相知。换来凤泪滴下,化为千般琉璃。她不愿看他,他只能继续等待。
  • 青春恋语

    青春恋语

    她是腹黑强大,霸气狂妄的绝色王者,那冰冷高傲的冰山王子敢招惹她?二话不说,先赏你一耳光好了!身份卑贱,遭人排挤?她可曾放在眼里?尽管放马过来!指尖轻轻剥开他的衣襟,“躺好别动!让本姑娘验验货。”推倒殿下,快准狠!一念成悦,处处繁花处处锦;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
  • 六十颂如理论

    六十颂如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寻觅的爱

    寻觅的爱

    一个轻松地故事,一篇短篇小说,第一次写,可能会写的不好,希望你们喜欢
  • 十二圣兽之不朽战神

    十二圣兽之不朽战神

    中国流传至今的十二生肖竟是盘古开天辟地时座下十二圣兽,他们镇压不朽狱邪数万载。盘古为寻破狱邪不朽之法行走宇宙数万年未归。顾炎生误闯龙墓得知一切,开启校园寻源金晶和对抗狱邪座下十大魔王的始末。
  • 独角离殇

    独角离殇

    青春是一场终将散场的盛宴,在这灯红酒绿的筵席中,我们失了方向,醉了自己。谁还记得谁曾许下的诺言?当时的诺言太唯美,剧情到最后,却洒落一地悲伤。。
  • 命天魂师

    命天魂师

    命天魂师,魂天命,天命魂师,我命天!此后我便是这天!
  • 综漫之辉夜十尾

    综漫之辉夜十尾

    辉夜崩溃的看着宇智波斑驾驶须佐能乎斩杀蟑螂兄贵辉夜:“斑,告诉我,这是须佐能乎没错吧!”宇智波斑:“蠢货,妳就不要逃避现实了,这明明就是自由高达。”辉夜:“这不查克拉!鸟天狗是怎样才会进化成高达!”宇智波斑:“哼!当然不查克拉,这叫科学,懂不懂!”辉夜:「为什么S级任务抽取率有95%!?报酬跟D级任务一样!算了不抽了,反正上面也有写明不强制抽取任务嘛」辉夜转身离开时被扭蛋机伸出触手抓住!!不是说不强制吗!!那就放开我啊!!!总之是某少女穿成辉夜带着小伙伴们在忍界及其他二次元各种欢脱的故事
  • 回忆锁

    回忆锁

    萱,曦,安面对辰,逸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进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