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200000008

第8章 沈祖芬与《绝岛漂流记》

英国18世纪的重要作品《鲁滨孙漂流记》问世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里都有它的译本,包括节本、节译本以及专为青少年阅读的改编本、改译本。到19世纪末,各种不同的版本、翻译,甚至仿作已不下七百版。该书是英国着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丹尼尔·笛福的这部小说以及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冒险精神的鲁滨逊的典型形象,同样也在中国引起了共鸣,1898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浙江译者沈祖芬节译了这部小说,书名被译为《绝岛漂流记》。

1902年,该书得以出版,这是第一部中文译本,对于该部作品在我国的流传以及中英文学交流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沈祖芬的翻译活动

《绝岛漂流记》的译者沈祖芬(生卒年不详),又名跛少年,杭州人。他出生于杭州一个着名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沈竹扔,是玄空风水的经典着作《沈氏玄空学》的作者,在该领域享有很高的地位。沈祖芬的哥哥沈瓞民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着述甚丰,留学日本时,曾是鲁迅在弘文学院学习时的同学。

沈祖芬3岁时候染上了足疾,从而行走不便,但是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刻苦自学英语,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尝试翻译英文作品,到22岁时,已经发表了数种译着。其中最为主要的译着是《绝岛漂流记》(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该书于1898翻译,经师长润色与资助,1902年由杭州惠兰学堂印刷,上海开明书店发行,着者署名为“狄福”。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高梦旦为该书作序,并在序中认为“此书以觉醒吾四万万之众”。宋教仁在1906年读了此书后也认为:鲁滨孙的“冒险性及忍耐性均可为顽懦者之药石”。在20世纪初期,《绝岛漂流记》出现了两种译本,沈祖芬的译本是最早的中文译本,三年多之后,林纾和曾宗巩合译此书,题为《鲁滨孙漂流记》,着者署名为“达孚”,1906年由商务印书馆在“说部丛书”中出版。

这部小说在20世纪后期出现了多种译本,其中比较具有影响的有徐霞村(方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郭建中译本(译林出版社,1996)、黄杲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等多种译本。

第二节 《绝岛漂流记》及其进取精神

《绝岛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给近代中国人带来了工业革命时代的进取精神,带来了追求“个性自由”、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近代文明培育出的英雄形象”(马克思语)。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只要决心做一样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就是鲁滨孙的哲学。

沈祖芬的译本,作为第一部中文译本,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首先,沈祖芬传达了作品的思想意义,特别是作品中所体现的进取精神。就英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而言,最早翻译成中文的英国作品是1853年在厦门印行由西方传教士所译的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其后有译述斯威夫特讽刺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故事的《淡瀛小录》(1872),以及利顿的长篇小说《昕夕闲谈》(1875),十多年以后,又出现了福尔摩斯的四篇探案小说(1896)和哈葛德的小说《长生术》(1898)。在上述作品中,属于英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品的是班扬和斯威夫特的作品。但是,《天路历程》出自西方传教士的手笔,严格地说仍不属于中国翻译文学的范畴,而且是为传教目的所译,而译述斯威夫特的小人国故事的《淡瀛小录》,全文只有五千字左右。所以,沈祖芬所翻译的《绝岛漂流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仅是我国翻译文学史上最早的相对较为完整译述的英国文学名着,而且译介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其“进取精神”。

《绝岛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狄福(现通译笛福)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享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他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家庭,一生的主要活动是经商,同时还从事政治活动。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着作中,他最早提出了“自由贸易”的理论,并向政府提出夺取和开发殖民地的办法。笛福所创作的《绝岛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不仅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也代表了时代精神。他所塑造的鲁滨孙这一形象其实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中先进、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典型形象的一个代表。这部小说描写主人公鲁滨孙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告别家人,外出旅行,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了无数的险情,后来整艘船不幸罹难,所有的人都葬身海底,唯独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且只身来到一座荒岛。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以坚强的意志在岛上独立生活达28年之久。作者借鲁滨孙落难荒岛,不畏艰难,与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故事,歌颂了人的智慧和冒险进取精神。

沈祖芬之所以翻译这部作品,也是被作品中的进取精神所感动。他自小喜欢丹尼尔·笛福的这部小说,早就有志于将这部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并且“希望借小说冒险进取之精神‘以药吾国人’”。在该书的《译者志》中,称这部小说“在西书中久已脍炙人口,莫不家置一编。乃就英文译出,用以激励少年”。正是译者领悟、把握、传达了这种顽强的冒险精神,从而对近代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为一般青年学子所着迷,因而使得该部作品自沈祖芬译本面世百年以来,在各个年代以多种译本的形式,一直感染着我国读者。

其次,沈祖芬的译本不仅在进取精神等思想方面影响了后来的译本,而且也在包括作者“狄福”在内的具体译名方面对后来译本起了奠基的作用。现仅以书名为例,英文原着书名为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如果严格照字面翻译,应该译为《鲁滨孙·克鲁索的生活与历险》,可是,沈祖芬却将其意译为《绝岛漂流记》,其中的“漂流记”这一词语,一直被林纾以及后来几乎所有的译本所承袭。正如郭建中先生在译林版《鲁滨孙漂流记》译序言中所说:“重译文学名着,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有前人的译本可参照,不论在理解和表达上均可有所借鉴;不利的是前人恰到好处的译文难以改进。若为显示与前人不同而硬作新译,则反而会弄巧成拙;若沿用前人译文,又有抄袭之嫌。

重译者就处于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地。”他继而对书名翻译作了陈述:“可是,自从林纾恰如其分地定名为《鲁滨孙漂流记》之后,有谁能想出比‘漂流记’这个词更贴切的译名呢?因此,在这方面,我的原则是宁负抄袭之嫌,也不弄巧成拙。”郭先生的境界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在此所要说明的是,“漂流记”也正是林纾对沈祖芬的译本的继承。

最后,在翻译风格方面,沈祖芬的翻译代表了那一时代的翻译风格,但也有不少可借鉴之处。全书以文言文翻译,而且,并未按原书的章节进行编排,而是打破了原着的结构形式,共分20章。

有时,可能是为了营造“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关键的整体情节往往也分为两章进行译述。如在第五章中,在描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场景后,译文却戛然而止:至山顶探望,忽见海边隐约有红光,相距甚远,不能指定何物,细细凝视,莫能窥见,苦无远镜可测,自誓此后出门必携远镜,以便望,遂循山而下至红光处,见尸骨累累,一胫一肘零星抛散,心甚惨恻,旁有薪火尚未燃尽,又有一物俨如火斧,因思此处必有野蛮杀人为食,一念及此惊惶无状,立即上山奔回家中流涕不止,惟默祈苍天不令来食余体而已。然后,在第六章中才继续描述随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所发生的事情:余自见尸骨以后约年余不敢出门,终岁在家默坐……手枪不敢时时施放,惟恐为野人所闻,又恐炊烟为彼所见,心益惴惴,屡欲移居,苦无佳处,忽思烧木为炊多烟使彼易见,不如炭火无烟。

一旦往深林烧炭,斩去树木,寻得一穴在大石下,余喜不自禁,遂将荆棘锄尽,入内观望,见洞口甚黑,内有二睛闪闪,如明月惧而出,不知何兽,疑为鬼,惊骇欲绝。既而自言曰,何不达至此耶,如畏鬼断不能独居荒岛至二十年之久,其中究系何物,余必探之。因持火把,放胆前行不过三步,忽又中止,心甚战战,趑趄不前,忽闻大声,如病人叹息,既又作断续之声,似语未全而遽止者后长叹一声音动山谷,余心惧甚,匍匐而出,毛发悚然,汗流浃背,少憩片时,此心始定,自思:明明上天,权衡有主,余既以天道为依归,必不至无辜被害。复将火把提高而入,见牡羊卧地,病已垂危,仅能呼吸。

从上述译文中还可以看出,由于处于特定的时代,沈祖芬还不得不采取“文言文意译”这一特定的形式,但他的译文颇有文采,而且也力求通晓明畅。如在结尾处,写主人公终于返回伦敦,沈祖芬以凝练的概括结束全书:岁月如流,百年一瞬,余春秋已七十有二,历尽无数艰难辛苦、多有骇人听闻者从此隐居林泉闭门不出,游历一事须待来生矣。《绝岛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艺术上同样具有突出的成就。

它突破了当时文学规范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为西方长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它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以及日记、回忆等形式,真实地描写了人物的行动,刻画了资产阶级进取精神的体现者的形象,开创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先河。同样,沈祖芬的译文由于其文言文的限定以及翻译主张的局限性,很快被其他译本所取代,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未能得到理想的留传和应有的关注,但是,作为该书的第一部中文译本,以及作为英国文学的最早的汉译本之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以及在浙江和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同类推荐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位面至尊领主

    位面至尊领主

    西蒙尼,为了找寻身世之谜,踏上强者之路,开启位面带着伙伴征战四方!人类的构装,兽人的图腾,矮人的装备,精灵的附魔,集各类种族优势为一身,成了一个无敌的位面领主。
  • 栖霞树

    栖霞树

    “搞什么,你疯了。”我第一次再他面前这么大声,我要证明在他的故事里也有我的角色。“没事,霞不够红。”他笑着,没有疼痛的样子。血流到画上,开始渲染,一圈圈扩大,现在够红了,比夕阳还红。他用铅笔在右上角写了三个字“栖霞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瞳征天下

    瞳征天下

    仙瞳大陆,以仙为名,铸无上仙瞳。少年自幼无缘成为瞳师,却意外得无上神瞳传承。灭魔域,报师门。浪子天涯,持神瞳,脚踩阴阳太极图,激发自身肉体,铸造仙瞳。能否成就一代仙瞳者?“睁眼望天下”,能否瞳征天下?!
  • 法徒

    法徒

    魔法爆发,世界纷争不断,弱者不断在岁月中被吞噬,强者则在不断磨练成长,翱翔这片宇宙大地上,与天斗,与命斗,能否踏天而立,破命而出,强者的旅程尽在法徒的世界。
  • 夏洛克伯爵

    夏洛克伯爵

    我的名字,夏洛克·波拿巴无论前世我叫什么,无论我前世是男还是女,这世都是以逝去的亡者之灵的身份出现,仅仅作为怪物,不要把我当做救世主,救你一命我要你用一生偿还这笔债务,带上你前行或许只是我肚子饿了而已,不为善者不为恶者,唯一信得过的只有那一纸契约而已。——“签下这份契约意味着和魔鬼为伴,迷失在迷雾之中沉醉于黑夜之中,你,愿意么?”她穿着黑色的修身燕尾服,带着高高的圆顶礼帽,手中永远优雅的握着一根黑色的权杖。绯色的瞳中带着的嗜血。“我…愿意。”倒在地上不甘心失败,又或是被绑在处刑架上痛苦嘶嚎,在大海之中无法得到救赎又或是被无辜当做巫女焚烧的小女孩。选择回到主的怀抱还是……选择恶魔的正义?——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给票多点击多收藏~
  • 兽妃驯夫:高冷邪王服不服

    兽妃驯夫:高冷邪王服不服

    穿越变成父母双亡,被继母虐待的小可怜?外赠一个大包子哥哥和小包子弟弟,穷得幕天席地,餐风饮露?!没关系,姐有灵泉!姐想吃什么埋什么,埋什么就能种出来什么!还怕没饭吃?小日子不要太滋润!倾城美貌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也有了,姐还缺什么呢?嗯……还缺一个暖床美男!可素,美男种不出来啊!没关系,姐还有异能!虞蝉对着纯禽美男露出一个邪气的笑容:叫你走路不长眼,非要招惹姐姐,不知道姐姐的异能是驯兽吗?先收了你,再驯服你,任你再高冷腹黑狡诈,也只能乖乖地臣服在姐的石榴裙下!
  • 春雨——潇潇

    春雨——潇潇

    基建工程兵,1966年组建,1983年撤销,是我国存在时间最短的军兵种。本文叙述的是几位青年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锻炼成长的战斗经历。
  • 我的星露谷

    我的星露谷

    何为生,何谓死?生命体从无到有,是为生,生命体从有归无,是为死。生,消耗‘原生命能量’孕育生命能量,释放‘生命能量’则死。生命能量被星球转化为原生命能量,生命如此循环。地球正在步入死亡的途中。作为生命系统中最高级的消费者的我们的数量已然超过72亿,每年新生命的诞生数量已然在破坏地球生命能量的循环!为了生命的延续,我们该何去何从?
  • 造化玉瓶

    造化玉瓶

    少爷奇云杰,资质平庸,在门中忍受羞辱,偶得造化玉瓶,凭借不屈意志,踏上仙武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