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900000002

第2章 序论: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2)

中国历史上一些失意的士大夫,很少皈依宗教,而是隐居山林田园,痴迷于艺术-审美活动。即使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也是中国的佛教,追求当下自我人格的自由,与现实的艺术-审美境界相沟通,而与印度佛教寄希望于“轮回来世”和西方基督教寄希望于“彼岸”、“天堂”不同。由此,具有审美意味的诗性主体的建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它在人、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中主张的是和谐而不是对立。这种精神追求,这种发展趋向,在中国学术、教育的奠基时期——先秦时代已经牢固地确定下来。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主张“物我两忘”而“道通为一”。禅宗则倡扬“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这种种既现实而又艺术化的伦理与心性之学,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演化为“静照”、“妙悟”等把握方式,也成为人生与艺术相融通的诗性渠道。

中国现代美学也传承发扬了这种诗性情怀。现代美学家们融会中西现代思想、理论和方法转化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境界,重构现代的人生理想与精神品格。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以出世来入世的“人生艺术化”思想与学说。“人生艺术化”非以艺术来出世、游世或厌世,而是要求以艺术精神来塑造生命提升人格,超越小我达成大化,追求生命过程的非功利性和生命意义的诗意性。“人生艺术化”思想初萌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最早田汉、宗白华有相近似的表述,但当时缺乏系统深入丰满的阐释,影响不大。20年代初,梁启超提出了“生活的艺术化”口号,并以“趣味主义”精神来诠释,从根本上奠定了“人生艺术化”命题的核心精神。梁启超指出“生活的艺术化”就是“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他强调,在这种“趣味化艺术化”的境界中,实践主体由情而动,有真性情,有大情怀,将小我之兴味与众生、宇宙之运化相融通,最终超越小我之成败得失而达致生命创化之“春意”。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哲学和“生活的艺术化”

的思想明确开启了融情感、哲思、意趣为一体的艺术化生活的实践方向。

朱光潜是“人生艺术化”理论的积极倡导者之一。30年代,经过他的诠释与积极倡导,“人生的艺术化”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确定内涵的命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朱光潜提出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问题,主张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无所为而为”的艺术精神来涵养人生的理想与情趣。30至40年代,宗白华一往情深于艺术和美的体悟与诠释。他将“意境”的范畴纳入到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格局中,提升到人生观、宇宙观的形上层面予以诠释。在中国审美与艺术史上,宗白华第一次深刻地窥见了艺术意境的生命底蕴与诗性本真。他指出意境的底蕴就在于“天地诗心”和“宇宙诗心”,它有直观感相、活跃生命、最高灵境三个层次,也就是从“情”到“气”到“格”,从“写实”到“传神”到“妙悟”。飞动的生命和深沉的观照的统一,至动和韵律的和谐,缠绵悱恻和超旷空灵的迹化,成就了最活跃最深沉、最丰沛最空灵的自由生命境界,使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都可以通向最高的天地诗心,自由诗意地翔舞。由此,宗白华的意境论不仅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深刻发掘,也是对诗意的审美人格和诗性的审美人生的现代标举,它不仅强调了超越与自由的纬度,也强调了至动而有韵律的生命之美。宗白华的思想学说与成就是中国现代美学诗性精神绽放的颠峰之一。

中国现代美学的这种诗性精神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精神,也来源于西方现代美学的传统,如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与价值论视角,尼采美学的艺术形而上学精神,德国浪漫派美学人生与诗合一的主张等。中国现代美学面对民族的苦难与文化的危局,升华出美与艺术的诗意,主张超越的人生品格与积极的生命精神。这种诗性的光芒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情感的深沉、一种生命意义的大气与坚守,从而也构筑了中国现代美学诗性精神的独特品格。梁启超、朱光潜、丰子恺、宗白华等都强调个体生命、群体社会、宇宙大化三者的融合,强调个体生命境界的诗意提升与整体升华。这种精神意向也使得他们对美的理解与阐释常常体现出大气而灵动的特点。如梁启超对中国古典作家的鉴赏就侧重于作家的精神气度与人格魅力,他把杜甫誉为“情圣”,以“All or nothing”为屈原精神的神髓;宗白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赏析则以民族精神、时空意识、生命情调、艺术意境等为中心,着意于体味民族心灵的高旷灵逸。在对现实生存与个体生命的关怀中,这些现代美学家呈现出对人生终极理想与生命至高意义的苦苦思索与追寻,并在现实的艺术-审美的诗性境界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正如宗白华所言:“我们任何一种生活都可以过,因为我们可以由自己给予它深沉永久的意义。”(宗白华《歌德之人生启示》)

此外,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是中国现代美学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

中国现代美学孕生于民族苦难、文化落后、民众麻木的历史背景中,对于那些先驱者与建设者们来说,这不仅是美学思想、意识、学科自身发展的历史,也必然是为时代大潮所激荡的文化更新史、思想更新史。启蒙、反思、批判,这样一些新的理性精神,在中国现代美学的诸多思想家身上,都可真切地感受到。

20年代,梁启超抗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旗帜最早向温柔敦厚、中和内敛的传统审美意识发起冲击,他批评中国的诗教总以“含蓄蕴藉”为文学的正宗,对于中国文学史上“以‘多愁多病’为美人模范”的病态审美理念给予了辛辣的嘲讽。情感与个性的解放成为梁启超艺术与审美的两大基本准则,是对中国封建文化长期以来钳制人性压抑生命的批判。

写于1932年的《谈美》是朱光潜的成名之作。在《开场话》中,朱光潜提出谈美在当时的中国是“太紧迫”了,因为中国人急需“免俗”。谈美就是对那些“俗人”与“伪君子”的批判与警醒。40年代,宗白华深情地呼唤“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说“中国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轻视科学工艺征服自然的权力。这使我们不能解救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美丽精神也不能长保了,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们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我们丧尽了生活里旋律的美(盲动而无秩序)、音乐的境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猜忌、斗争)。一个最尊重乐教、最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没有了音乐。这就是说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热门推荐
  • 吕布的谋士把我当主公

    吕布的谋士把我当主公

    凡是读过《吕布的谋士把我当主公》这本书的人都赞其为绝顶好书。他只是一个煤矿技术员,后来做广告销售…后来他把饕餮凶兽做二哈…他收鬼神当下属…他让自己兄弟做天帝…他与黄蓉小龙女西施貂蝉诸美女有非同寻常的关系…小职员石峰吸收吕布灵力,从此踏上修仙路,却陷入一个布局亿万年的大阴谋……歪李碎月欢迎大家随时谈角色,说剧情,留言吐槽随你便。欢迎加微信公众号:“歪李碎月”(wailisuiyue)
  • 一腔爱恨,一场悲欢

    一腔爱恨,一场悲欢

    “此生挚爱,唯你一人。”这只是你一个人的诺言,与我无关,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可后来,谁又知道!缘过了远兮,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上岸。“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不是吗?
  •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要不气馁、不放弃,坚持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为之付出不断的努力。
  •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是一个法制化国家,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在。对广大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教育应根据其认识水平,从纪律教育入手,让他们从小建立起规则意识。而且要明确所在学校的校规,所在班级的班规;要了解学校的各种制度。由学校的一些纪律制度,推而广之,让青少年对必要的社会公共秩序的规定也要有所了解。同时,要青少年明白人小也要守法。本书力争做到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优良素质,进而开创一个让公众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这是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 抑郁症揭秘

    抑郁症揭秘

    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普通,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的一种疾病,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不愿意谈论抑郁症,甚至觉得从心里抵触、抗拒、排斥自己或家人患上抑郁症的事实。其实,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认真对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就可以治愈。本书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抑郁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风华锦年

    风华锦年

    谁说没有一见倾心?陆先生在对着书本悠哉悠哉地发呆神游时,以为自己一辈子就潦草度过,可谁又料到碰见阮安夏后竟然一直想着她?一直相信自己的陆先生开始了暗恋计划。不经意的帮助,很巧合的在篮球场上看见他,非常难得的偶遇……阮安夏快认为自己疯掉了,这是前世几亿次的擦肩而过而产生的运气?安夏,在你之前我是无爱,在你之后你就是我的唯一。
  • 危机刺杀团:摇摆的帝国

    危机刺杀团:摇摆的帝国

    上古时代,龙族是人类的守护神,龙族帮助人类建设家园,直到人类发现饮龙血可以获得神力,屠龙族从此诞生,龙族逐渐消亡。毕燃,一个瘦弱的现代年轻人,被当世仅存的金龙选定与其同化。毕燃从此获得神力,毕燃的血也变成了龙血。饮龙血,得神力的秘密从此揭开。野心的未来工业集团,黑暗组织暗影军团,上古的种族屠龙族等,纷纷加入追捕毕燃的行列。在躲避追捕的过程中,毕燃得到了少林转世金童,年轻的捉妖女术士,丑陋的变异人等奇人异士的帮助,并最终组成了“危机刺杀团”对抗各方势力。
  • 冰石恋

    冰石恋

    十几年前,他被她父亲带回她的家。从此他有了爱他的妹妹,有了家;十几年后,他却成为她最亲密的朋友的他,但是她爱他,爱了那么多年。。。。。。她该放弃,还是该坚持?女友表演了一次跳楼,落下去的却是她,尽管折断了几根肋骨,她还是执迷不悟。人世间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当然是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够在一起。多么伤的离别啊!她说是她欠她的,因为她曾经许下过诺言:什么都给她。为了成全女友,她第一次撤离,为了成全自己,她第二次撤离,当她想再回到他身边时,他却带着对她的深深爱恋也撤离了。几经分分合合,结局是怎样的呢?山谷里有一种小草,它的名字叫“十二月花”,会开出淡淡的浅紫色的小花。但是,它十年才开一次花,只为最真最纯的爱情开放。属于萧冰雨的爱情透着淡淡的持久的水一样的芬芳,一如浅紫色的十二月花,恬淡中的高贵;晦暗中的旷达,清高中的长久隐忍,而且只为爱情盛开一回。
  • 说唐三传

    说唐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气的法则

    气的法则

    世界是一个大的循环体。一花一木,一石一砖。蜉蝣海鱼,飞禽走兽。他们都有各自的气,都有各自的循环。人类渺小,但未曾停下探寻的脚步。“我想知道气到底是什么。”九岁的泽岳,在自家小岛上,在海边,在沙筑的城堡旁,向三个伙伴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