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700000003

第3章 绪论 《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3)

朱启钤在《中国营造学社缘起》一文中说:“中国之营造学,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值。启钤自刊行宋李明仲《营造法式》,而海内同志,始有致力之涂辙。年来东西学者,项背相望,发皇国粹,靡然从风。方今世界大同,物质演进,兹事体大,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启钤无似,年事日增,深惧文物沦胥,传述渐替。爰发起中国营造学社,纠合同志若而人,相与商略义例,分别部居,庶几绝学大昌,群材致用。”由此可见,当时提倡“国学”的背景,发现与刊行《营造法式》后在海内外学界所引起的反响,是发起成立中国营造学社的主要原因之一。朱启钤又说:“工艺经诀之书,非涉俚鄙,即若艰深,良由学力不同,遂滋隔阂。李明仲以淹雅之材,身任将作,乃与造作工匠,详悉讲究,勒为法式,一洗道尘分涂、重士轻工之锢习。今宜将李书读法用法,先事研究,务使学者,融会贯通,再博采图籍,编成工科实用之书。”在这里,朱启钤显然把读懂《营造法式》作为中国营造学研究的切入点。

由于朱启钤意识到“物质演进,兹事体大,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因此,吸收具有科学眼光和建筑学素养的人才,成了成立不久的中国营造学社首要的任务。1931年梁思成的到来和1932年刘敦桢的正式加盟,使中国营造学社对中国古代建筑“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成为可能。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后,设置了法式、文献两组,分别由梁思成和刘敦桢主持,开展了古建筑的调查、测绘和文献的整理、编纂工作。在不长的时间内,中国营造学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中国营造学社的主要成就中国营造学社从1930年成立,到1946年结束,前后16年。虽然时间不是太长,且其间有一半时间处于抗战时期,但以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阚铎、梁启雄、单士元、陈仲篪、王璧文等为代表的一批学社成员,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与古建筑保护领域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1.文献整理与编纂成果累累

第一,着手编纂“营造词汇”,《营造法式》得到进一步的校订。朱启钤在《中国营造学社缘起》中说:“纂辑营造辞汇,于诸书所载,及口耳相传,一切名词术语,逐一求其理解,制图摄影,以归纳方法,整理成书,期于世界各种科学辞典,有同一之效用。”当时,中国尚无专门的建筑学词典。建筑学研究尤其是建筑史研究面临着中国传统营造名词如何选定、如何注释、如何绘图、如何分类等众多问题。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后,朱启钤就把纂辑营造词汇作为学社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由自己亲自负责,并要求阚铎、刘南策等协助其收集资料、厘定名词、图解术语等工作。由于纂辑营造词汇的工作量及难度均远远超过了朱启钤当初的估计,最后此项工作不了了之。但其所收集的资料和取得的初步成果,仍为以后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史研究及《营造法式》的校注等提供了基础。

1934年由中国营造学社出版的《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研究清代建筑的一部专着。

书中详述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平面布局、斗栱形制、大木构架、台基、墙壁、屋顶、装修、彩画等的做法及其构件名称、权衡和功用,并附有《清式营造辞解》、《各件权衡尺寸表》和《清式营造则例图版》。此书是了解清代官式建筑的入门书,也是研究中国木构建筑的基础读本,同时也为营造名词选定、注释、图解等提供了范例。

“陶本”《营造法式》印行过程中,陶湘等人已做了大量的《营造法式》校订工作。1926年陶湘受聘于故宫图书馆,主持故宫殿本图书编订工作。1932年,陶湘在故宫殿本书库发现了抄本《营造法式》。该抄本后被称为“故宫本”。

“故宫本”发现之后,中国营造学社的刘敦桢、梁思成、谢国桢、单士元等人,以“陶本”为基础,参以“《永乐大典》本”、“丁本”、“四库文津阁本”、“故宫本”以及《续谈助》等所抄录的《营造法式》相关内容,对《营造法式》进行了再一次细致的校勘。这次校勘又有所校正,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弥补了包括“陶本”在内的《营造法式》各版本在卷四《大木作制度一》的“造栱之制有五”中仅有一至四项的缺憾。根据“故宫本”补上了“五曰慢栱”一项共46个字,即:“五曰慢栱(或谓之贤栱),施之于泥道、瓜子栱之上。其长九十二分;每头以四瓣卷杀,每瓣长三分。骑栿及至角,则用足材。”后来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桢等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工作,都是以这一次校勘的成果为依据的。

第二,整理出版古代建筑典籍及民间的营造资料。此时,如《园冶》、《梓人遗制》、《工段营造录》等陆续得到整理与出版。20世纪20年代由苏州民间营造专家姚承祖所撰的《营造法原》一书,也受到了重视。

《园冶》,原名《园牧》,是一部讲园林建造的专书。它是明代着名园林学家、建筑学家计成的力作。明崇祯四年(1631)写成,崇祯八年(1635)初次刊刻出版。全书三卷。书中《兴造论》、《园说》两篇为总说、绪论,在其后诸篇申论中,尤以《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论述造园艺术者,最为出色,为全书精华。书前以阮大铖《冶叙》、郑勋《题词》及计成的《自序》为序,书后有计成的《自识》为跋。但是此书未见着录,朱启钤在李渔的《闲情偶寄》的“居室部”中读到有关《园冶》的介绍,于是四处搜求。正值阚铎为编营造词汇出访日本,竟在日本觅得《园冶》抄本,又得知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明代刊印本,因此多方设法求得以上版本。后又在当时的北平图书馆发现了明刊原本,但缺第三卷。于是将以上诸本详加校刊整理,于1932年刊行。这使后来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园林时,有了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

《梓人遗制》是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的木制机具专着,为元代薛景石所撰。该书以介绍木制机具形状、结构特点、制造方法为重点,根据使用性能对各种机具分门别类进行叙述,并参考器物和当时制度,绘有各种机具的总图和分图,且注明尺寸,是一部颇具实用价值的木工专书。但当时只有孤本传抄,未能广传。明初虽被收入《永乐大典》,但《永乐大典》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咸丰时也渐散失,后又遭焚、被劫。朱启钤仍寄希望于民间尚存抄本,但多方搜罗未果。后经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守和的帮助,在英国伦敦博物馆获得《永乐大典》中《梓人遗制》原本照片,可惜只有一卷(原书八卷)。经朱启钤、刘敦桢校注后,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年第4期(即第三卷第4期)发表,后又出版单行本。

《工段营造录》为清代李斗所着。清乾隆年间,扬州盐商、富豪大兴土木,建造园林、别墅。

据李斗自序,30年来,他曾往来于诸工段间。他将扬州的工段营造制度方面的见闻录下,于乾隆六十年(1795)写成《工段营造录》,附于《扬州画舫录》卷十七。雍正十二年(1734)清工部颁布了钦定的《工程做法则例》,对建筑制度作出严格的规范。李斗《工段营造录》成书在《工程做法则例》之后数十年,当时清代营造标准已经定型。书中反映的扬州工段营造法则,确实反映了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规范,大部分术语和营造标准和《工程做法则例》相符。因《扬州画舫录》内容庞杂,因此中国营造学社的阚铎将其中的《工段营造录》加以校订整理,并将其他章节中有关营造的内容摘出作为附录,列于书后,统称《工段营造录》。校订整理后的《工段营造录》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1年第3期(即第二卷第3期)上发表,后又出单行本。

《营造法原》为近代匠师姚承祖原着,约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姚氏家族世袭营造业,在苏州一带颇具影响。姚承祖曾担任苏州鲁班会会长,为当地匠师领袖。近代苏州数十年建筑中的许多住宅、寺庙、庭园等,皆经姚承祖主持修建。晚年在苏州工专建筑工程系任教期间,姚承祖根据家藏秘笈和图册中的建筑做法及本人一生的实践经验,写成了阐述苏州地区传统建筑的讲稿,名之为《营造法原》。讲稿约3.2万字,附图式80余种。1929年,姚承祖委托刘敦桢整理。刘敦桢认为此书颇具价值,可称之为“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但此时刘敦桢事务繁忙,无暇整理,于是把该书稿介绍给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曾亲自校阅,但因书稿所用建筑术语仅限于苏州一地,未加注解,苦涩难解,书中若干歌诀,不易明白;且书稿中所有图式,皆依循旧法,没有比例,仅表示式样形状,因此一时无法校订。1935年,刘敦桢委托张至刚作进一步整理。张至刚以调查实例、另绘新图与补摄照片为目的,遍访苏州寺观、祠庙、住宅、庭园,择其式样结构与原书稿符合的,逐一测量,制为图版;并征得原着者同意,改编原文,补充遗漏,订正讹误,加编辞解,添加表格,到1937年夏脱稿。全书分24章,约12万字,附图版52幅,插图71张。可惜因日寇侵华,中国营造学社内迁,在当时未能付印。直到1959年,此书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国营造学社还校订、编辑出版了《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燕几蝶几匡几图考》、《清内庭工程档案》等文献。此外,还收集了《万年桥志》、《京师坊巷志稿》、《燕京故城考》、《惠陵工程备要》(六卷)、《正阳门箭楼工程表》、《如梦录》、《长安客话》(八卷)等,并详加校阅。一些诸如《明代营造史料》、《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等也得到了辑录与整理。

第三,编辑“哲匠录”。中国古代工匠虽创造了辉煌的建筑成就,但他们的事迹向来不为人所关注。中国营造学社专门列“哲匠录”专题,对自古以来的相关工匠资料进行了辑录、整理与研究。在这方面,朱启钤费了不少心思。在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前,朱启钤已开始关注历代工匠资料的辑录与研究。学社成立后,便指定梁启雄、刘汝霖等协助他从事这项整理工作,并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自1932年至1936年各期设“哲匠录”一栏。“哲匠录”的所录标准,按朱启钤的说法是:“所录诸匠,肇自唐虞,迄于近代。不论其人为圣为凡,上而王侯将相,降而梓匠轮舆,凡于工艺上曾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立一言,以其于人类文化有所贡献,悉数裒取。”其中,《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年第1、2、3期(即第三卷第1、2、3期)和1933年第1、2、3、4期(即第四卷第1、2、3、4期)中的《哲匠录》由梁启雄集录;1934年第2期(即第五卷第2期)的《哲匠录》由刘汝林撰写;1935年第2期(即第六卷第2期)、1936年第3期(即第六卷第3期)的《哲匠录》由朱启钤和刘敦桢合写。他们的工作为后学者留下宝贵的资料。所录哲匠大致包括营造类、叠山类、攻守类、造像类四大类,凡400余人。

2.调查、测绘古建筑的数量与规模前所未有研究中国建筑史,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须对建筑遗构进行实地调查。这一认识在朱启钤的创立学社的宗旨中已有所体现。加之日本学者在调查中国古代建筑方面所取得成果对学社的促动,使朱启钤进一步认识到对建筑遗构进行实地调查的迫切性,但苦于没有专门人才。梁思成、刘敦桢的到来使朱启钤的这一愿望得以实现。这也是朱启钤能与梁思成、刘敦桢密切合作的重要基础。1932年后,中国营造学社开展了持续的田野调查与测绘工作。从1932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短短5年中,学社成员在梁思成、刘敦桢的带领下,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先后调查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浙江、山东等省137个县、市,1823座各类古建殿堂、房舍,详细测绘建筑206组,绘制了测绘图稿1898张。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建筑均有发现,由此整理出了较为清晰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脉络。经科学调查与测绘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很多数据、图稿至今仍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有些建筑现已不存,当时的调查、测绘材料甚至成了唯一材料。尤其是调查研究过程中所倡导的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对之后的中国建筑史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国营造学社对古建筑的调查与测绘成果,大多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得到了及时的体现。

同类推荐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中国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代建筑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建立后逐渐展开的。从中国营造学社名称看,其“营造”两字即取自于宋代的《营造法式》,因此也可以说,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首先是从关注《营造法式》开始的。中国营造学社所创立的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和所取得的大量实证性成果,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虽然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但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余波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和文物建筑保护。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多学科的关注和各类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把中国建筑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本书介绍了莫干山别墅楼独特的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包括白云山馆、林海别墅、88号别墅、松月庐、郭沫若住过的雄庄、潘家园林等。
热门推荐
  • 听说你爱的是曾经的我

    听说你爱的是曾经的我

    人生中有没有那么一个人,既认识,又不认识。她是秘密活了三千年的老妖怪,他是呼风唤雨的冷面集团董事长。一个躲来躲去,一个求之不得。她说,她这一辈子爱过很多人。他说,他这一辈子只爱她一个。可惜他们已逝,伊人也已经远去。当远去的人忘了过去变了模样重新归来,他还爱吗?或者,她能爱吗?
  • 傲世厨神

    傲世厨神

    厨神重生,弥补平生遗憾,异火烹天,神艺惊世,再掀傲世传奇。杨辰厨神转世,修炼蒙心胎藏秘术,灵植隐藏,被人认为天生呆傻。危机之间,灵智大开,从此惊人入世。灭天才,斩妖孽,成就一代传奇!
  • 向前九十九步走

    向前九十九步走

    她说“你叫林随遇,我叫洛安,但可惜我却不是你的随遇而安”后来他告诉她“从遇见那一刻,便是你我的随遇而安!”只是没想到原来许多的承诺都抵不过时光的打磨,终究还是偏离了原有的设想。
  • 佛说诸法本经

    佛说诸法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处世需要谋略(人生高起点)

    人要了解他人、褒贬他人是容易的,若要真正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却十分困难。要打扮、粉饰自己的外貌是容易的,但要做到事事都无愧于心并不容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做到以诚待人,要对人真诚,不要用欺骗的方法来与人相处。
  • 拥抱太阳的天使

    拥抱太阳的天使

    简介:林希柔:如果不曾遇见苏泽韵,我的世界会是风平浪静,自从有了他世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平静的湖水变成澎湃的海洋,如果不曾遇见他我不会明白爱情会让人变得如此卑微,笑过,哭过,也曾感动过,最终还是渴望能被他拥入怀中。苏泽韵:从遇见林希柔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沦陷了,没有底线地爱她,宠她,就算伤痕累累也奢望最终能把她拥入怀中。骄傲的他们在最美的时光遇见彼此,是否可以拥抱彼此,拥抱爱情?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新疆工业从1950年到21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疆现代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形成,通过详实的资料论证了新疆工业近60年的发展对新疆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书中还论述了近60年来新疆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的演变,新疆工业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为新疆工业变迁进程中,政府一直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 倾樱血雨

    倾樱血雨

    她,是将军府痴傻的二小姐,他,是手握重权的二王爷,当她重生,誓要把那些欺辱她侮辱她的人踩在脚下!可是为什么还是逃不过他的手掌心,“娘子,别跑啦,看我又抓到你啦!”
  • 相爱:公主vs王子

    相爱:公主vs王子

    她,冷漠,她,温柔,她,可爱他,冷酷,他,花心,他,温柔当,冷漠vs冷酷,温柔vs花心,可爱vs温柔又如何呢,她在校园相遇当年不相信自己的哥哥,又一次不相信,又会不会相认呢,请看《复仇:三公主VS三王子》
  •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科学育儿0~6岁(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我们依据大量的国内外科学育儿资料,结合成功妈妈育儿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各种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写了这本《科学育儿0~6岁》,全书包括“如何培养一个聪明的宝宝”“科学育儿0~6岁最关键”“科学育儿技巧‘0’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1~2’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2~3’岁宝宝篇”“科学育儿技巧‘4~6’岁宝宝篇”等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