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作为一种经营方式,也是与当前中国社会信用水平较低状况相适应的。多次重复交易是提高社会信用水平的一个必备条件,然而大量小规模经营者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经营方式,仍能够长期生存经营。因此在相当多的场合,机会主义成了他们的理性选择,这就导致中国社会信用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状况下,任何交易者都是不可信的,即便收到现金支票也必须在货款划入自己账户的情况下才能发货。正是出于对这种当面看样砍价、货款两迄交易方式的需求,导致了专业市场这种集中贸易方式的需求,从而在中国信用状况较低的状况下,把交易风险降到最低。
专业市场以现金交易为主的交易方式,是与结算工具缺乏的状况相适应的。当然,现金交易方式目前正在多数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中减少,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绝大多数交易以现金结算。这是由于专业市场是一种体制“异端”,不为国有金融体系接纳,因此无法利用国有金融体系种种便利的结算工具,更何况国有金融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际能够灵活运用的结算工具也并不多。
从上面这些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专业市场本身是发展初期的产物。
1994年是浙江专业市场的鼎盛期,这以后,浙江专业市场交易额增长率较低,并出现了下降趋势。可以预言,随着浙江经济的成长,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制度建设的深化,专业市场走向某种程度的萎缩,很可能是难以避免的。
四、围绕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争论
轻纺工业加市场,浙江发展初战告捷,形成战略突围的较好趋势,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开始考虑下一步发展战略问题。一场围绕要不要把外向型经济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争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985年,在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当时的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组织省内专家,完成了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初稿。
这一关于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初稿认为,对外开放是浙江经济的战略支点,由内向循环转为外向循环刻不容缓。当时浙江扩大再生产的追加投资,除了中央政府计划分配外,主要来自省内;追加物资除了中央计划当局分配外,相当部分依靠与国内省市协作;浙江产品销售的结构大体是,省内自销60%,省外销售30%,外贸出口10%。这条内向循环的路子,从根本上制约着浙江经济的增长。
基于这一分析,外向型发展战略初稿展开了四点重要分析。
第一,外向循环才能扩大浙江再生产的投资来源。浙江和所有不发达地区一样,存在着经济高速增长同投资不足的矛盾,然而这个矛盾无法在本省范围内解决,也无法完全依靠国家来解决。因为经济增长同投资不足的矛盾是全国性的,国家能够回拨本省的投资很有限。解决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外部输入投资,通过世界范围的资金转移来实现“原始积累”。
第二,外向循环才能摆脱浙江省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浙江缺少自然资源和耕地,且浙江基础结构和基础工业落后,能源、交通、原材料严重短缺。
仅仅依靠省内的力量无法解决两部类协调发展问题,只有实行外向循环,把资源基础由本省扩大到世界范围,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当地自然资源局限,扭转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第三,外向循环才能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实质就是对外开放问题。
当代先进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我们要实现技术进步,就必须大量从世界发达国家输入科技资料,包括作为技术物化形式的先进设备和各种科研成果、科研装备、科技人才。显然,对外开放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
第四,外向循环才能保证经济增长所需要的销售市场。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特定产品的省内和国内市场必然会缩小,最后遇到销售困难。如果这个困难不解决,增产的商品就不能实现其价值。
省内1984年已有研究机构提出,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应该采取外向型的战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商品生产,走一条以进养出的路子。这是较早从发展战略角度,跳出省内自求平衡的内向发展模式,提出从省内循环、国内循环转向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
当时,浙江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已经从实际工作中感受到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紧迫要求。上虞县灯泡厂、风机厂和联丰玻璃钢厂的产品都是国内的紧俏商品,然而他们不仅盯住国内市场,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质量,产品挤进了国际市场,打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利润翻了几番。上虞县县长顾仁章提出,必须加强外向意识,早日进入国际市场,“要有成为国际型企业家的雄心壮志”。
然而在体制机制方面,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存在很多禁锢。1984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港商向浙江一家外贸公司订购夹克衫,要求面料与里子为同一颜色。然而,面料是杭州生产,里子是宁波生产,各地都不准坯布外流,只好分头印染,导致面料和里子的色差严重超标,外贸公司为此赔款。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自有外汇不能自主使用,缺少外贸经营权等。
(二)西子湖畔的激烈争论
1985年6月24日,省政府召开浙江省经济、科技发展战略讨论会,会议就在西子湖畔的大华饭店举行。这个会议的一项主要议题,就是讨论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初稿。
外向型经济是当时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实际工作非常薄弱。浙江于1980年才开始具有外贸出口自营权,以前则一直由上海经营浙江的外贸。
1985年,浙江外贸出口总额仅9.4亿美元,只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3.4%,按当年汇率中间价计算,仅占浙江GDP的6.4%。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这一外向型发展战略遭到了当时多数发言者的质疑,这些发言者几乎都在事实上不赞成省里采用这一提法,尽管有些发言者并没有明确说出这一点。当时正是黄梅天,天空阴沉沉,气压很低。会场内的气氛,也和天气一样,让人感觉很不爽,弥漫着一种对于外向发展战略的批判情绪。
笔者当时参加了这一会议。会议是在大华饭店紧挨着西湖的二楼会议厅召开的,也就是现在的中楼多功能厅。大华饭店已进行多次改建,不过这个多功能厅仍是20多年前的建筑。
根据笔者记忆,会上主要有三种反对观点。一是全省经济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各个方面,如我们还必须利用好国内市场等,因此外向型经济这么一个提法,是难以涵盖全部经济工作的;二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且不说其中的困难,还将面临国际政治和经济风险;三是一些具体指标可能难以实现。
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还清楚记得当时有老厅长指着他们说,这么大的外贸出口数字,实现得了吗?记得还有一些人把过程和目标等同起来,说这种外向型经济的提法不符合浙江实际。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的吴敏达,在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的内刊上发表了《各级领导都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一文,委婉地透露了省内外反对实施外向型战略的情况。
吴文介绍说,省经济研究中心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浙江的基本战略方针应当是发展“开放式、外向型的商品经济”。“开放式”就是要打破封闭状态,发展地区之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外向型”就是要发挥港口海运和地理位置优势,把对外开放作为全方位开放的长远方向。
吴敏达用了非常委婉的措辞来告诉我们,省内一些人不甚赞成这一战略。吴文说,在杭州开的战略讨论会上,省内专家学者以及上海经济区的同志,对这个战略方针发表了各种意见,展开了不同观点的热烈争论,“一种较为接近的看法”是:近期充分利用省内市场和国内市场,长远以对外开放为导向。
在北京开的战略讨论会,似乎是遭到了一片反对声。吴文是这样介绍的,一种意见认为,提出开放式、外向型经济是积极的,但需要做深入、慎重的论证。另一种意见认为,开放式、外向型经济不适宜浙江全省,只适宜宁波、温州等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再一种意见认为,浙江不应采取开放式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方针,理由是:用什么“型”概括战略方针太简单化。
(三)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是否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带动浙江经济全局发展的战略方针,当时全省上下并没有形成共识。1986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没有出现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提法,看来是不得已只好把这一提法去掉了。
然而,《战略》初稿中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思想,却几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战略》文本指出:
“浙江省情特点表明,仅仅依靠本省的资源条件和资金积累,难以实现持续的扩大再生产。”
“浙江省具有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浙江省长期发展的路子应当是:依靠港口海运和区位优势,逐步把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和资金积累源泉由省内扩大到国内外。”
“大力发展外贸和非物质产品生产,把浙江建设成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
浙江在实际工作中,终于逐渐形成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格局。即使长期是浙江外向型经济短腿的利用外资,这几年也有较大进展。
浙江实际利用外资1979年至1987年合计,只有广东的11.1%,江苏的31.2%。2007年,浙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103.7亿美元,上升为广东的60.6%,江苏的47.4%,虽然仍有较大差距,但确实有了很大提高。
外贸出口逐渐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强项。正如《战略》初稿所预见的,1998年以后,国内市场终于逐渐出现了商品销售难问题,这从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中可以得到证实。1998年至2003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年下降1至2个百分点,2003年的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只有1998年的93.2%。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积极调整贸易结构,加快外贸出口,全省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1986-2000年,浙江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2.8%,是一个不算低的增长率;2000-2007年,浙江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30.9%。
2007年,浙江外贸出口额达到1282.9亿美元,已占浙江GDP的49.6%。
2000年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也保持了13.4%的高速增长。
深入分析,轻纺优先战略与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内在必然联系。浙江当年缺少资金,缺少人才,缺少自然矿产资源,缺少大型骨干企业,缺少较强的工业基础。然而,浙江毗邻上海而具有把产品销往全国的市场优势,改革开放解除了基层和群众的束缚而具有较强的创业创新活力,历史形成的商业传统而具有较强的发展激励,发展轻纺工业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然而,随着浙江经济规模快速扩大,无论是资源还是市场都出现了供给和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时对于尚缺少技术创新能力的浙江而言,最佳的选择就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由内向循环为主,转为内向和外向循环并重推进,从而进一步保持和拓展浙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所以说,浙江对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性突破,应该是在1985年以后展开的。轻纺优先虽然突破了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做法,但这仅仅是回归传统,产业结构仍以日用工业品为主,扩大再生产方式仍以内向循环为主,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发展模式。而随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拓宽了浙江经济发展空间,强化了现代要素对于浙江经济的促进。正是就这个意义而言,1985年关于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以及随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浙江突破传统发展模式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民间经济经营方式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形成了快速提升的阶段性变迁。
第一个阶段是拾遗补缺阶段。大致是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主要是给城里的企业打工,以及利用边角废料和计划管不着的原料生产经营日用小商品。我们于1988年对浙江乡办机械工业企业等距抽样统计表明,生产零部件的企业约占全部企业的63%。
第二个阶段是区际贸易阶段。主要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浙江个体私营及集体企业的低档次日用工业品,大量销往“三北”地区,即西北、华北和东北,数据显示1990年浙江出口贸易额仅占全省GDP的11.6%,浙江人的“四千”精神就是从那时开始传为佳话。
第三个阶段是国际贸易阶段。主要是90年代中期至今,浙江商品大批销往境外并迅猛增长。1995年,浙江出口贸易总额60.9亿美元,占全省GDP的18.1%;2007年达到1082.9亿美元,列全国第四,占全省GDP的49.6%。浙江外贸出口额已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