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600000084

第84章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2]贾兰坡:《骨骼人类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3]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科学论文选集》,农业出版社1959年版。

[4]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5]夏鼐:《考古学与科技史》,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8]何介钧、张维明:《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9][美]匹尔比姆着,周明镇、周本雄译:《人类的兴起——人类进化概论》,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0]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2]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1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一、二、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8年版。

[14]贾兰坡:《北京人》,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5]王仲殊:《秦汉墓葬》,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6]高汉玉:《汉代纺织品》,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7]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8]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二版。

[19]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20]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21]陈明达:《中国古代建筑》,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22]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主编:《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3]朱伯谦:《朱伯谦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2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25]曲石:《中国玉器时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1991年版。

[27]龙门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石窟·龙门石窟》,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28]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29]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3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32]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33]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34]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版。

[3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

[37]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38]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0]唐石父:《中国古钱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2]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3]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下),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46]张宏彦:《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7]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48]陈淳:《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李允:《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宋)李诫:《营造法式》,中国书店影印2006年版。

[51]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2期。

[52]雷海宗:《世界史分期与上古中古史中的一些问题》,《历史教学》1957年第7期。

[53]陈廉贞:《苏州琢玉工艺》,《文物》1959年第4期。

[54]唐兰:《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总第2期。

[55]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56]安金槐:《试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都》,《文物》1961年第4、5期。

[57]贾兰坡等:《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58]安志敏:《金钣与金饼》,《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

[59]邹衡:《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文物》1978年第2期。

[60]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0期。

[61]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62]游修龄:《我国水稻品种资源的历史考证》,《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63]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3期。

[64]王仲殊:《中国古代墓葬概说》,《考古》1981年第5期。

[65]汪庆正:《官、哥两窑若干问题的探索》,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66]夏鼐、殷玮璋:《湖北铜绿山古铜矿》,《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67]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第1、2期;

[68]童恩正:《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69]蔡莲珍、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

[70]戴尔俭:《旧大陆的手斧与东方远古文化传统》,《人类学学报》1985年第3期。

[71]沙孟海:《南宋官窑修内司窑址问题的商榷》,《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6期。

[72]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见《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73]闻广:《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文物》1986年第10期。

[74]黄慰文:《中国的手斧》,《人类学学报》1987年第1期。

[75]林圣龙:《上新世以来的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89年第3期。

[76]安志敏:《中国的史前农业》,《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

[7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7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79]邓淑苹:《由“绝地天通”到“沟通天地”》,《故宫文物月刊(台北)》1988年第6期。

[80]蒋若是:《秦汉半两钱系年举例》,《中国钱币》1989年第1期。

[81]陈文华:《中国稻作起源的几个问题》,《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82]吴新智:《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90年第4期。

[83]严文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84]戴尔俭:《玉器时代献疑与美感探源》,《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85]牟永抗、吴汝祚:《水稻、蚕丝和玉器——中华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考古》1993年第6期。

[86]吴汝康:《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人类学学报》1994年第4期。

[87]谢仲礼:《“玉器时代”——一个新概念的分析》,《考古》1994年第9期。

[88]李民举:《宋官窑论稿》,《文物》1994年第8期。

[89]刘武等:《DNA与人类起源和演化——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学学报》1995年第3期。

[90]吴汝康:《对人类进化全过程的思索》,《人类学学报》1995年第4期。

[91]华觉明、卢本珊:《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92]严文明:《我国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考古》1997年第9期。

[93]沈岳明:《修内司窑的考古学观察——从低岭头谈起》,见《中国古陶瓷研究》第4辑,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版。

[94]李水城等:《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1999年第12期。

[95]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的“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见《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

[96]安志敏:《关于“玉器时代”说的溯源》,《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97]吴新智:《人类起源研究回顾与中国古人类学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第5期。

[98]陈文华:《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农具问题》,《农业考古》2002年3期。

[99]白云翔:《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东南文化》2002年第5期。

[100]杜正贤:《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窑址的考古学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5期。

[101]刘士莪:《从西周王陵和大贵族墓谈起》,《文博》2004年第5期。

[102]魏真:《“玉器时代”研究述评》,《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03]耿宝昌:《复议宋官窑青瓷》,《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2期。

[104]黄燕红、孙新立、王象坤:《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中心和起源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第2期。

[105]任式楠:《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学术探索》2005年第6期。

[106]张玉兰:《关于老虎洞窑的几个问题》,《东方博物》2005年第1期。

[107]方向明:《良渚文化用玉种类的考古学认识》,《东方博物》2005第2期。

[108]蒋卫东:《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收藏家》2005年第9期。

[109]李刚:《宋代官窑续论》,《东方博物》2006年第2期。

[110]李学勤:《永恒的殷墟》,《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3期。

[111]孙新民:《汝州张公巷窑的发现与认识》,《文物》2006年第7期。

[112]李刚:《内窑、续窑和哥哥洞窑辨析》,《东方博物》2007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老的建筑,追踪第八奇迹——琥珀房子的秘密,奇妙的旅行——马可·波罗游记之谜。
  •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都已尘封,多少城邦都已漂灭,从源远流传说故事到充满争议的古老文明兴起与崩解,那些失落在时间与历史之间的人类文明渐渐演化成了一个个神秘的不解之谜。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档案文献,配合大量精彩图片,重读消失的文明。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热门推荐
  • 校园修真者

    校园修真者

    徐朔受尽了在校园的侮辱与毒打,这天他受够了林小飞对他的毒打与侮辱,正要自寻短见的时候一位老者救了下他从此他的人生走向了顶峰!!校园修真者群号码:438922656
  • 逆天废柴:无良成瘾

    逆天废柴:无良成瘾

    这不是一个废柴的故事,而是一群废柴的故事,一群废柴程度各异的主角之间奇妙的命运牵绊……风清流更是除了无良以外什么都不会。有时看上去像百合文,其实这是一个NP外衣下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怎么越说越奇怪了呢?)文文以惜缘为主旨,以一群废柴的成长史为主线,辅之以宅斗、武斗、斗智斗勇为发展,夺嫡、夺宝、横刀夺爱为情节,以亲情、友情、人兽恋(人和神兽节操满满)、师徒恋、禁忌恋(文章设定里是禁忌的而已)等为情感线索组合成的奇怪文章……过程发展可谓悲喜交加……但是最后会是好结局的!
  • 灭世战曲

    灭世战曲

    一个少年,一块来自四十六亿年前的冰,一个大破灭后的时代,一段生存之旅,一个人类的传奇……末世(灾变11年后)、异能(不变态)、寄生(非病毒感染)、机甲(目前科技可能达到的阶段,非高达)微后宫(不乱YY)
  • 绝代风华:邪妃归来

    绝代风华:邪妃归来

    冷王爷和笨王妃两者却走在了一起。这一世,他们毕竟纠缠在一起。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网游先驱者

    网游先驱者

    这是一个研发游戏的故事,这是一个全息游戏时代发展的故事。
  • 末日羽之殇

    末日羽之殇

    2012世界末日?不怕!萌妹纸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带领着朋友们拯救大家来啦~~准备大学英语四六考的童鞋们别纠结啦,有萌妹纸在,安心复习去~~想要卖肾的果粉们,留着到iphone100神马的都可以,别想着去抢劫哦
  • 重生之乌托邦

    重生之乌托邦

    重回88年,抓住逝去的,创建乌托邦!战巅峰!
  • 仙道剑祖

    仙道剑祖

    太古的创世远古的辉煌上古的盛世一切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近古一个卑微的生灵再此开始了他的足迹,一幕幕金戈铁马,骄阳似血的时代来临。无数仙佛魔道在这里纠缠不清,红尘如梦,岁月如歌,踏遍千山万水,走过春夏秋冬,蓦然回首间,仙途的终点就在远方。仗剑走天涯
  • 梦之三国

    梦之三国

    如画江山谁主沉浮,喜欢大规模战争,和宫斗权谋的朋友可入内一观,本书没有YY,没有种马,没有王霸逆天之人,全书按照历史脉络循序写成,将给诸位呈现一种不一样的三国小说,喜欢慢热的朋友,可以细细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