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木如井,绘有藻纹,故称藻井。
木构架需在外表涂油漆防腐,因而施彩画便成为木建筑外观的重要特点。至迟在春秋时,已出现建筑彩画。秦汉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宋时期已形成一定的制度和规格,宋《营造法式》上有详细的规定。明清时期更加程序化并作为建筑等级划分的一种标志。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完全成为图案化的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等,它们都以用金多少和所用的主要题材来定其等次。另一类是后来才兴起的“苏式彩画”(苏指苏州),它的特点是在梁枋上以大块面积画出包袱形的外廓,在包袱皮内绘各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各种故事、戏剧题材。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彩画,如故宫太和殿的柱子以贴金沥粉缠龙为饰,遵化清东陵慈禧陵在楠木梁枋上素底描金彩画,达到了金碧辉煌、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就是在明清紫禁城内,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其中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施用于外朝、内廷的主要殿堂,格调华贵。旋子彩画是图案化彩画,画面布局素雅灵活,富于变化,常用于次要宫殿及配殿、门庑等建筑上。而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的苏式彩画,多用于园苑中的亭台楼阁之上。
琉璃瓦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建筑材料,防水性能强,起初是从陶瓷发展而来的,从出土实物得知,在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原始的瓷器,其质地与琉璃瓦很近似。但是由于琉璃毕竟是贵重材料,所以直到南北朝、隋唐时期才开始在建筑上使用,其时仍然是在局部作为点缀装饰。到宋元时期出现了用琉璃瓦全部铺盖屋顶或包砌全部建筑的情况。现在河南开封的北宋佑国寺塔(俗称铁塔)就是全部用琉璃砖瓦包砌的。到了明清时期,琉璃瓦件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量也大大增长,皇家建筑和一些重要建筑便大量使用了琉璃砖瓦。琉璃瓦的色泽明快,颜色丰富,有黄、绿、蓝、紫、黑、白、红等等。一般以黄、绿、蓝三色使用较多,并以黄色为最高贵,只用在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就是在皇宫中,也不是全部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色“剪边”(镶边)。在王府和寺观,一般是不能使用全黄琉璃瓦顶的。清代雍正时,皇帝特准孔庙可以使用全部黄琉璃瓦,以表示对儒学的独尊。琉璃瓦件大约可分作四类:一类是筒瓦、板瓦,是用来铺盖屋顶的。第二类是脊饰,即屋脊上的装饰,有大脊上的鸱尾(正吻),垂脊上的垂兽,戗脊上的走兽等,走兽的数目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等级而决定。明清时期规定,最多的是11个,最少的是3个,它们的排列是,最前面为骑鹤仙人,然后为龙、凤、狮子、麒麟、獬豸、天马等。第三类是琉璃砖,用来砌筑墙面和其他部位的。第四类是琉璃贴面花饰,有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和人物故事以及各种几何纹样的图案,装饰性很强。
朴素淡雅的色调在中国古建筑中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园林、寺观,以洁白的粉墙、青灰瓦顶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清新秀丽。北方山区民居的土墙、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静安适之感。甚至有一些皇家建筑也在着意追求这种朴素淡雅的山林趣味,清康熙、乾隆时期经营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中国古建筑上的雕刻、塑制装饰有很久的历史,在《左传》庄公二十三、二十四年上就有:“丹桓宫之楹”、“刻其桷”的记载。建筑雕塑艺术在两三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踵事增华,并且吸收了许多外来成分,丰富了自己的内容。其中尤以吸收佛教艺术为多,如像莲花瓣组成的须弥座,在建筑物的台基、柱础、龛座以至室内装饰等处都被广泛利用,几乎成了建筑雕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建筑物内的雕塑多为佛、道寺院内的佛、道教内容。
古建筑雕刻的表现技法,大致可分为线刻、平雕、浮雕(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半圆雕等种类。宋代《营造法式》中总结了四种石刻表现技法,基本上概括了几千年来古建筑雕刻的表现形式。素平:这是最简单的做法,即把砖石表面打制光平的技法;减地平钑:即一般称之为阴刻的技法,把石面打磨光平之后,向下平刻出各式花纹图案和各种题材;剔地隐起:即把表面打制光平之后,刻去不需要的部分,留出需要的各式花纹图案和各种题材,一般称之为阳刻;剔地起突:也就是现代称之为浮雕的表现形式,包括浅浮雕、高浮雕。以上这四种表现形式和雕刻方法均是在建筑物上的雕刻方法。这几种表现形式虽然列在该书“石作”内,但砖、木、金属等也基本相同。
三、中轴均称与灵活自由的两种群体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建筑群体的布局在中国古代既存在强调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方式,也存在活泼自由的“虽有人作,宛如天开”的群体布局手段。由于前者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因而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主导性方式。这也是“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征。
1.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除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都是院落式布置。院落式布置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或因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主要建筑物都在纵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列两侧,并以回廊或围墙围出矩形庭院。当一组庭院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在主要建筑前后延伸布置多进院落,或在主轴线两侧建立辅助轴线,布置辅助院落。
各种不同规模的住宅、宫殿、衙署、寺观等就是这样组成的。如曲阜孔庙在主轴线布置了十进院落,又在主轴线两侧布置了多进跨院。在奎文阁前为一条轴线,奎文阁以后则为并列的三条轴线。至于坛庙、陵墓等礼制建筑布局,那就更加严整了。这种严整的布局并不呆板僵直,而是将多进、多院落空间,布置成为变化的颇具个性的空间系列。像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它的四进院落各不相同。第一进为横长倒座院,第二进为长方形三合院,第三进为正方形四合院,第四进为横长罩房院。
四进院落的平面各异,配以建筑物的不同立面,加之院中培花植树,置山叠景,使空间环境更清新活泼,宁静宜人。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生活、实用的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宗法、礼教制度。在轴线与院落的组织下,各座建筑被赋予了不同的品格,主体建筑处于中心地位,辅助建筑从属前后、左右,这正好满足“主从”、“尊卑”的礼制要求。
2.方正严谨的城市规划
城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商周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并开始形成根据政治、军事、经济需要,按一定规划分级建城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匠人》从礼制的角度对都城的布局、大小以及宫室、宗祀、市朝、居民区、道路的规划作出了规定。虽然《管子·乘马》中也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城市规划思想,但在一个强调礼制的社会里,《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显然更有影响,所以,在以后历代都城的建设中,都或多或少地比附其制。
都城和一些重要府城、州城,大多是以宫室或衙署为主体规划建设的。宫室与衙署是放大了的院落建筑,其布局无疑是采用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置形式。城内居民区自战国至唐代均实行里坊制。里坊大多为矩形,四周有坊墙,每面设一坊门,实行宵禁。坊内又被小街分为若干块,庭院式住宅列于其中。城内商业集中于市,按行业排列,围以市墙,四面开市门,中心有楼。坊、市实际是城中的小城,矩形的坊纵横排列,形成城市的垂直交叉的街道网,与宫城、衙署组成一个整体,唐长安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北宋后拆除坊墙,民居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街巷,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但宫室、衙署仍是城市规划的主体,其道路系统仍力求整齐,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便是典型的例证。因此,自三国邺城以后,无论里坊制或者是街巷制,凡按规划修建或改建过的城市,大多平面规整,街巷方正,有一条中轴线,从遗存的明清北京城及大量府城、州城、县城中均可见其概貌。
3.活泼自由的园林布置
中国有悠久的造园传统,并以兼供游赏、居住之用的城市山林型宅旁园林最具特色。这种园林南北朝以后渐盛,宋以后受山水画和诗词的影响而日趋精巧,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其特点是崇尚自然,又不简单地模拟自然,而是追求中国山水画和诗词的意境,以略带写意的手法,创造更能概括自然山水之美的景物。宅旁园林多是人造景物,故在叠山理水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在方丈之地能表现出深山穷谷、绝壁危矶的效果。园景中山水花树与厅、榭、亭馆并重,建筑密度颇大,多随宜曲折布置,较少采用对称手法。至于大型园林和皇家苑囿,因多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常常划分成若干景区,在统一规划下分群组安排建筑,其布局往往是局部严谨,但整体仍活泼自由。虽然其手法与私家宅园有所不同处,但崇尚自然山水之美、追求意境方面则是一致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即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来表现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从创作角度来说,创作者通过摄取万象,塑造典型,托寓自我,通过观察、提炼,尽物态,穷事理,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以之表现自己的情思。从欣赏角度而言,赏景者能在景的触发中引起某种情思,进而升华为一种意境,故赏景也是一种艺术再创作。这个艺术再创作,是赏景者借景物抒发感情,寄寓情思的自我表现过程,是一种精神升华,使人心性开涤,达到高一层的思想境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景的意境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儒学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治理国家的政治意义,这种思想反映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老庄思想讲求自然恬淡和炼养身心,以静观、直觉为务,以浪漫主义为审美观,艺术上表现为自然境界。佛、道两教追求涅盘与幻想成仙,园林造景上反映为神仙境界。治世境界多见于皇家苑囿,如圆明园四十景中约有一半属于治世境界,几乎包含了儒学的哲学、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的全部内容。自然境界大半反映在文人园林之中,如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司马光的独乐园。神仙境界则反映在皇家园林与寺庙园林中,如圆明园中的蓬岛瑶台、方壶胜境、青城山古常道观的会仙桥、武当山南岩宫的飞升岩等。无论是治世境界,还是自然境界,或是神仙境界,都比现实的世界要自由得多,或许可以说,活泼自由的园林布置正是这种境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