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主要石窟约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依地形分东、中、西三大区,东区窟龛25个,中区119个,西区108个。石雕造像5.1万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
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着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唐、辽时期对个别造像进行过雕凿和修理,辽代还建有10座寺庙。
早期石窟,即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的昙曜五窟。窟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仿印度草庐式。主像以三世佛为主,还有释迦和交脚弥勒菩萨,外壁雕千佛。主佛形体高大,占据窟中主要位置。佛面相方圆,两肩齐亭,深目高鼻。上身内着僧只支,外着袒右肩或通肩大衣。菩萨袒上身或斜披络腋,戴高宝冠,胸佩项圈、短璎珞,戴臂钏,下着羊肠大裙。飞天着装和菩萨相同,大裙下露足。衣纹厚重凸起,线条简洁。从造像特点中,可以看到犍陀罗艺术的某些影响。此五窟可分为两组:
(1)18~20窟为一组,开凿最早。第18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第19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达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第20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2)第16、17两窟为另一组。第16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17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
中期石窟,主要分布在中区及东部的部分区域,开凿于文成帝以后至迁都洛阳以前(465-494年)。此期石窟平面多作方形,有前室,有的窟中央立塔柱。窟顶多雕平棊,龛有上下重龛、左右对称式和屋形龛等。造像题材多样,大像减少,出现世俗供养人行列。太和十三年前后,出现褒衣博带式佛装。菩萨头戴花鬘冠,着帔帛,大裙下摆飞扬。飞天在此期后段穿短衫,有的不露足。题材突出释迦,主像有三世佛、佛装交脚弥勒,还有依据《法华经》雕出的释迦、多宝佛和依据《维摩诘经》雕出的维摩、文殊对坐像,以及修持“法华三昧观”所要求的本生、佛传浮雕及七佛、供养天人等。
中期主要石窟有五组:
(1)第7、8窟为一组双窟,是中期石窟中开凿较早的石窟。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第7窟后室北壁上龛中央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4层,雕有8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4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
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士、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棊,中为团莲,周雕飞天。
(2)第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第9窟南壁雕凿有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3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
(3)第5、6窟为孝文帝迁洛前开凿的一组双窟。第5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9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
(4)第1、2窟为同期开凿的一组双窟,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1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2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
(5)第11、12、13窟成一组,以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第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496)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3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皆为窟中精品。
东壁佛龛形制各异。此外,第3窟、第11窟外壁崖面上的小窟和20窟以西若干小窟,也是在这一期开凿的。
晚期石窟,开凿于迁都洛阳后至魏正光末年(494-525)。此期多为不成组的中小窟,补刻小龛较普遍。佛的面型清癯,长颈,削肩。全为褒衣博带式佛装,大衣下摆褶纹愈益重叠,延昌以后为密褶式平行线条。菩萨面型亦趋削瘦。上身着短衫,帔帛交叉处穿璧,大裙下摆呈锯齿状,并向外伸展。飞天上着短衫,大裙曳地,不露足,腰折作V型。龛楣、帐饰日益繁复。题材流行释迦、多宝与维摩、文殊,佛传故事较多,弥勒与释迦并重。此期窟龛有四种类型。第1种为塔洞,窟中雕塔或方柱。壁面多雕千佛龛。第2种为千佛窟。第3种是四壁三龛式中小窟,后壁主像多为释迦、多宝,也有释迦龛。第35窟洞口延昌五年(516)龛,是该窟开凿时间的下限。第4种是四壁重龛式中小窟,后壁主像多为上龛弥勒,下龛释迦。
唐代以后石窟遗迹,在云冈所留不多。唐代初年,有过个别的石窟工程。第3窟后室的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等3尊大像,很可能就是初唐在北魏未完成的后室开雕的。根据《金碑》记载,辽兴宗、道宗时期(1031-1101),曾在云冈石窟进行过规模宏大、历时10年的工程。主要内容应为兴建后接石窟,前建木结构窟檐的“一通乐、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福、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等10座大寺。历年来的窟前发掘与第1~20窟现存的崖面遗迹相对应,说明上述辽代10寺的具体方位,约当1~20窟。在其中第13窟南壁下部佛龛上曾发现辽代修大小像1876尊的铭记。第35窟东壁释迦像后残存有可能是辽代所绘的石绿色网目纹背光,这说明辽代进行过造像的修整、彩绘等工程。辽末保大二年(1122),10寺毁于兵火。此后,金皇统三年至六年,重建过灵岩大阁九楹等建筑,至元末尚存。明末云冈寺院再度沦为灰烬。
三、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伊水两岸东、西山上。南北长约1公里。石窟开创于北魏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续有雕凿其中北魏窟龛约占三分之一,唐代窟龛约占三分之二。代表性洞窟有北魏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潜溪寺、奉先寺、看经寺等。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躯,碑刻题记3600多品,佛塔40余座。窟中壁画上的仙女造型,或在流云中自由飞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飞舞,或奉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态之轻盈,神情之优雅,令人叹为观止。龙门石窟系中国北魏晚期和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典型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发展趋势中的重要一环。
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即已在西山(龙门山)古阳洞凿龛设像。大规模的开窟造像始于宾阳洞。《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初,宣武帝下令仿照代京灵岩寺石窟(即大同云冈石窟),于龙门为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营建石窟各一所。永平中又为宣武帝造石窟一所。这3所石窟即今之宾阳三洞。工程至正光四年(523)中辍。
古阳洞正壁为一佛、二菩萨,左右壁各有三层龛像。除少数唐代补刻小龛外,基本上是迁都后的北魏造像。其中纪年明确的以太和十九年(495)长乐王丘穆亮夫人尉迟造弥勒像铭为最早。宾阳三洞中,仅中洞完成,为北魏后期的代表性洞窟。正壁列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是典型的五尊像组合。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萨。前壁有着名的帝后礼佛图,已被盗劫国外。窟顶雕莲花和伎乐天。窟门外侧雕二力士,门道两侧雕伎乐天。莲花洞亦建于北魏晚期,以一佛二弟子三尊像、高浮雕莲花藻井和繁细多致的佛龛装饰而驰名,且与古阳洞、宾阳中洞并称龙门北魏三大窟。这个阶段迄北魏末年,陆续开凿的石窟还有火烧洞、石窟寺、药方洞、魏字洞、唐字洞、赵客师洞、普泰洞等。
北魏后期的洞窟形制,主要是继用云冈石窟中昙曜五窟马蹄形平面、穹窿顶的草庐形式,如宾阳洞、古阳洞等。另一种是方形平面、平顶略圆,后壁凿坛,左右壁开大龛的形式,如普泰洞、魏字洞等。此外,唐字洞和石窟寺,窟门上方雕出屋脊、瓦垅等仿木构窟檐;宾阳洞和火烧洞,则在窟门上方凿成火焰纹尖拱龛。这一时期的造像,多为面容削瘦的“秀骨清像”。佛多着褒衣博带式装,衣褶层叠稠密,衣裙垂蔽方台座或束腰须弥座。菩萨所披的帔帛交叉下垂,大裙下摆两角尖长。光背多举身舟形。题材以三世佛为主,或释迦一铺像,其组合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一佛、四菩萨等。大型的世俗供养人行列,以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最为典型。石窟寺和古阳洞北壁的礼佛图保存完好。
除宾阳中洞外,其他诸窟壁面都满布分层分段的列龛。龛饰华丽,龛形有尖拱、楣拱、屋形龛等多种,上悬垂幕、华绳。龛像题材多为释迦、交脚弥勒等。晚期还有释迦多宝并坐,无量寿佛和药师佛等。在魏字洞等窟中,观音菩萨有二弟子、二菩萨作胁侍。火烧洞、石牛溪等窟出现了倚坐的佛装弥勒,胁侍有二弟子、二菩萨。石牛溪有一交脚弥勒龛中,除胁侍二弟子、二菩萨外,还有二佛分居左右。古阳洞、宾阳洞的佛传和本生故事,宾阳洞的维摩变,魏字洞和普泰洞的涅盘变等浮雕,亦各具特色。在雕刻手法上,已呈现由云冈石窟的直平刀法向龙门石窟圆刀刀法过渡的趋向,艺术风格也从云冈的浑厚粗犷转向龙门的优雅端严的作风。东、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补刻小龛。龛形无大变化,龛饰趋于简化。北齐和隋代造像也多作龛像。北齐武平年间,无量寿佛始称阿弥陀佛。造型变为矮胖壮健,隆胸、宽肩,有厚重感。衣褶简洁,龛饰减少,雕法多用圆刀。这是一种自北魏造像向唐代造像过渡的表现。北朝造像所表现的上述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是迁都于黄河流域汉文化中心地区以后,在云冈造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具有更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并在形成中国式佛教艺术的进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其他石窟也产生了影响。
唐代是龙门造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题材内容更为丰富的重要阶段,可大体分作三期。
第一期包括唐太宗-唐高宗时期,为初唐造像形式的探索与确立期。这一时期雕凿的大窟,主要是贞观十五年(641)前后完成的宾阳南、北洞及其后开凿的潜溪寺。形制仍作马蹄形平面、穹窿顶、莲花藻井。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立像为阿弥陀佛和弥勒佛。多为纪年造像龛。佛装主要是双领下垂大衣,其次是通肩衣。菩萨戴宝冠,袒上身或着内衣,斜披络腋,中间结带,帔帛横过胸腹之间两道。佛座以低圆覆莲座和束腰八角座为主。造像身躯挺直,少曲线。
龛像题材基本与大窟造像相同,阿弥陀佛增加,释迦佛减少;倚坐佛装弥勒增多,已无交脚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比例也增大。永徽六年(655)出现“优填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