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商西周服饰
商、西周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周时期人们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贵族平时已穿色彩华美的丝绸衣服。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矿物颜料外,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栎斗和种植的蓝草、茜草、紫草等也已用作染料。此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也就成为一种与之适应的冠服制度。周王朝还设有“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尚书·益稷》所载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十二章纹饰,不仅本身代表深刻的意义,其纹饰的章数在穿用时也具有鲜明的等级区别,此后为历代帝王沿用。在商代能穿丝绸衣服的,可能还是极少数。到西周,各地大小邦国封君的穿衣打扮都有了种种排场。平民一般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
从安阳殷墟妇好墓发现的玉石人雕像得知,商代衣着通常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领窄袖式短衣,衣上织、绣种种花纹,领缘袖口用花边装饰,以宽带束腰,腹前垂一兽头纹样的韦,下着裙裳。而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青铜人像,头上着冠,窄袖长衣,外加短袖开衩齐膝衣。结合诸多文物看,商代人可能已穿裤。商代一般男子头上戴短筒状帽箍,并一直流行了近千年。贵族戴弯曲高冠,上面还有许多珠玉装饰,也有用许多小玉鱼编成一组加在顶发上的。男子发式,通常是编发成辫,自右向左旋盘顶一周。女子则多把长发上拢成髻,或卷发齐肩。小孩头发梳作两个杈状丫角儿,叫做丱角。平民有裹发作羊角状斜旋而上的,有自顶心向后垂一短辫的,也有剪发齐颈的。
从出土的人形文物看,西周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衣裳”
遂成为服装的通称。衣袖有大小,衣长出现长大宽博式样,衣领多作矩式曲折直下,具有承上启下的特色。腹前的斧形韦,用皮革涂朱作成,另有一种用丝绸绘绣花纹的叫“绂”或“赤芾”,后世统称之为“蔽膝”,成为特别身份的象征。
3.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五霸七雄等诸侯国为兼并弱小,竞相发展生产。加之铁工具的推广应用,各种手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纺织技术、服饰制度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但大体而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差别明显,不过深衣、胡服在上下层社会都有流行。
深衣是春秋战国时贵族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大概是因上衣和下裳相连,袍身又深又长,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所以叫做深衣。从马山楚墓出土实物观察,深衣是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故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最智巧的设计,是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体化,可以完美地表现人的体形,两袖也获得更大的展转运肘功能。所以《礼记·深衣》中称道深衣“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认为是一种完善的服装。
除了深衣,春秋战国时衣裳连属的服装较多,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变式。河南信阳楚墓出土有木俑,袖口宽大下垂及膝,显得庄重,可能属于特定礼服类。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有二舞女玉佩,穿曲裾衣,扬起一袖,腰身极细,垂发齐肩略上卷,与后来《史记》描述的燕赵佳妙女子的典型装束相类似。湖南长沙仰天湖楚墓出土有彩绘木俑,着交领斜襟(曲裾)长衣和直襟(直裾)齐足长衣,其剪裁缝纫技巧考究,凡关系到人体活动较大部位多斜向开料,既便于活动,又能显示体态的美,是深衣在战国末期的一种变化形式,曾是妇女的时装,对男装也有相当影响。至于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直领对襟,短袖筒,刺绣凤鸟纹样的长衣,样子和现代的女式短大衣差不多,似乎是一种较稳定的女装式样,与汉代流行的“诸衧”有相承的关系。
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由于中原上层人物惯于坐而论道,穿长衣视为特权,一旦弃长就短,不法古、不循礼,便成为改革大事。因为胡服轻便实用,当时的其他国家也争相仿效,胡服的应用不断扩大。短衣齐膝的胡服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其衣制实与中原劳动者短衣相类同,不过裤是连裆的。而从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实物看,当时内地已有绵袴,《说文》解作“胫衣”,前面连腰,棕红绣绢裤面,锦边小口裤脚,两侧附装饰绦带,与胡服之别尤在于后面开裆。至于衣长,山西侯马出土的人形陶范表明,齐膝的织绣花衣已呈现出弃长就短的趋势,这大概是受胡服影响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纺织工艺的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吴越的细麻布、楚国的大花纹刺绣、燕国的毡裘、西域羌胡族的细旃花罽等无不精美绝伦。而琢玉、铸剑工艺的发展,又为玉佩、剑佩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追求华丽成为一时风尚。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
秦汉时期服饰延续春秋战国以来追求华丽的趋向,锦绣衣料更加普遍。魏晋南北朝服饰在保留汉代的基本样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少数民族服饰因素。
1.秦汉服饰
秦统一中国后,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汉代政权巩固,经济发展。从秦始皇兵马俑、马王堆汉墓等出土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衣料又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
秦初曾“兼收六国车旗服御”,所以服制大致同于战国。从陕西临潼出土的兵马俑、铜车马、女坐俑等文物中,可以得出秦代服制的基本印象。军服和劳动者衣装形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男女服都是交领、右衽、衣袖窄小,衣缘及腰带多为彩织装饰,花纹精致。兵士衣长齐膝,左右两襟为对称直裾式;衣外着甲,下着裤,足穿麻履或革履;头髻处理繁细复杂,束髻上耸而多偏右,亦有着冠子的,应为皮弁之制。军装衣甲有骑兵、步兵和车御服用等类型。西汉男女服装,沿袭深衣形式。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腰间束带,足下为歧头履。
西汉时典型的女式深衣,可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实物为代表。样式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两种,剪裁已不同于战国深衣。曲裾式下裳部分面积加大,而且与领、袖、襟缘一同作斜幅缝纫。穿着静立时衣面悬垂自然贴体,走动时则裙裳部分膨大如伞,不束缚脚步。这种斜领连襟合成锐角的曲裾衣,即是扬雄《方言》所说“绕衿裙”,是战国深衣的变例,成为当时妇女的一种时装,流行很广。
典型的男式深衣,可以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的出土实物及木俑衣着为代表。外衣领口展宽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为便于活动,后襟自膝弯以下作梯形挖缺,使两侧襟成燕尾状。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舆服制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样式,服饰等级差别十分明显。冠服成为区分等级差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冠既有严格的规定,又有诸多式样,如冕冠、长冠、武冠、梁冠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佩饰礼俗在秦汉时期得到发展,并逐渐形成区分官阶的标识佩绶制度。绶以颜色、长短和头绪分不同等级,以示官爵高低。
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登高明望四海”、“延年益寿”等通幅花纹。此外,绘花和印花织物、朱砂着色织物、超级细薄织物,在河北满城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广州南越王墓等处都有实物出土。它们不仅种类多、式样齐,而且织造水平十分高超。
2.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300余年战乱不息,社会动荡,但因政权更迭、民族交流等原因,服饰在改易中得到发展。
汉末,频繁战争使社会财力日显艰困,两汉冠服制度已难维持。以往的冠帽,这时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不一而足。
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部分文人轻蔑礼法,如南京西善桥出土砖刻所反映的“竹林七贤”饰着,宽衫大袖、散发袒胸,就是对礼教束缚的突破,“褒衣博带”,成为魏晋世俗之尚。晋代的冠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传统的深衣制长衣和袍服开始衰退,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此时,袴褶不分贵贱、男女都有穿用。上衣短身大袖或小袖,下衣喇叭裤,有的在膝弯处用长带系扎,名为缚袴。这种服装源出军中,服无定色。河南邓县学庄出土砖刻人物穿的,正是齐梁间有代表性的流行袴褶。女子衣着还流行“上俭下丰”的襦裙套装,上衣短小、下裙宽大,成一时特色。髦以假发相衬,西晋时作十字式大髻,东晋则做成两鬓抱面遮蔽眉额形状,缓鬓倾鬓以为盛饰,东晋末至齐、梁间改为束发上耸成双环。足穿笏头履、高齿屐。此时少数民族也穿起了汉族服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这次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延续。
三、隋唐宋辽金西夏服饰
隋唐服饰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或女装,都呈现出一种开放、开拓的气象。宋代的服装,在宋代理学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服饰流露出一种清淡的美。辽、金、西夏服饰具有异族风情。这一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历程中又一个民族服饰大交流、大融合时期。
1.隋唐服饰
隋唐服饰既承历代冠服制度,又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尤其是唐代的女子服装,款式丰美华丽、雍容大度,穿着方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妆饰装扮配套齐全、种类繁杂,体现出一个时代特有的风采。
隋唐时期的男子冠服,大体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时期,变化不大。隋唐朝廷都曾参照前朝旧制,改革舆服制度,规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代朝服尚赤,戎服尚黄,常服杂色。唐代以柘黄色为最高贵,红紫、蓝绿、黑褐等而下之,白色最次。男子官服,通常是头戴乌纱幞头,身着圆领窄袖齐膝袍衫,腰系红鞓带,足登乌皮六合靴。从皇帝到官吏,样式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材料、颜色和皮带头的装饰。无官爵的隐士、野老,则喜穿高领宽缘的直裰,表示承袭儒者宽袍大袖的深衣古制。普通百姓只能穿开衩到腰际的齐膝短衫和裤,不许用鲜明色彩。差役仆夫多带尖锥帽,穿麻练鞋,做事行路还须把衣角撩起扎在腰间。脚上只限穿编结的线鞋或草鞋。幞头之制出于北齐,隋唐之初逐步定型。这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裹在发髻的后部,稍稍突起并微微前倾,帽带两条系于帽顶前部,两条垂于颈后,或长或短,式样有三五种,初尚平头小样,而后渐高。到宋代形成展翅漆纱幞头,俗称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