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腰机进步的是脚踏提综斜织机。在江苏泗洪曹庄汉画像石“慈母投杼图”上就有这种斜织机的形象。它在腰机的基础上加了机架、综框、辘轳和踏板。织工的双手被解脱出来,用于引纬和打纬,从而促进了引纬和打纬工具的革新。最初,人们把纬纱绕在两端有凹口的木板上,这便是纡子的雏形。后来索性把纡子装在打纬木刀上,构成一体的“刀杼”。这样,打纬时已自然地将纬纱送过了半个织口,大大提高了引纬的速度。再后,人们发现将刀杼抛掷穿过织口比递送过织口快得多,遂逐渐发明出纡子外套两头尖木壳的梭子。但原来刀杼是兼负引纬和打纬双重任务的,改为梭子以后不能再兼打纬了。定幅筘便演变成打纬筘。定幅筘是在木框中密排梳齿,让经纱一根根在齿间穿过,以达到经纱在幅宽方向的定位,保证织物一定的幅宽。
为了织出花纹,综框的数目也随之增加。2片综框只能织平纹组织,3~4片综框只能织到斜纹组织,5片以上的综框才能织出缎纹组织。至于织复杂的花,则必须把经纱分成更多的组。多综多蹑提花机逐渐形成。汉代最复杂的提花机综、蹑数已达到120综、120蹑。由于蹑排列密集,为了方便,遂有“丁桥法”,即每蹑上钉一竹钉,使邻近各蹑的竹钉位置错开,以便脚踏。三国时马钧发明了两蹑合控一综的“组合提综法”,制成了12蹑、50综和12蹑60综的织机。这不但使操作大大简化,生产率提高,而且能织成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的更加精美提花织物。
由于综框数量受到空间地位限制,织花范围还不能很大,于是起源于战国至秦汉的束综提花也获得推广。其法不用综框,而用线各别牵吊经纱,然后按提经需要另外用线串起来。拉线便牵吊起相应的一组经纱,形成一个织口。这样,经纱便可以分为几百组到上千组,由几百到千余条线来控制。这时织工只管引纬打纬,另由一挽花工坐在机顶按既定顺序依次拉线提经。花纹就可以织得很大。唐代以后随着重型打纬机构的出现和多色大花的需要,纬显花的织法逐步占了优势。多综多蹑和束综提花相结合,使织物花纹更加丰富多彩。
在宋代楼的《耕织图》上就绘有一部大型提花机。这部提花机有双经轴和10片综,上有挽花工,下有织花工,她们相互呼应,正在织造结构复杂的花纹。宋末元初,薛景石在《梓人遗制》中,留下了立机子、华机子、罗机子和布卧机子等织机的具体型制,并且标明了装配尺寸,阐明了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原理。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乃服篇》里,可以读到记载最具体完整的古代提花机型制。
二、中国古代的麻纺织
中国最早采用的纺织原料是麻、葛等韧皮纤维,这一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原始人最初的衣服是冬披兽皮夏穿树叶,以后逐渐学会利用野生葛、麻的纤维纺织布料制成衣服。当原始农业发展以后,人们在种植粮食的同时也尝试栽培麻、葛等作物,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个过程可能要晚于粮食作物的栽培,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才发展起来的。在以后的很长时期里,麻、葛等纤维一直是纺织的主要原料。在古文献中称作“布”的并不是指现在的棉织品,而主要是指麻、苎、葛等植物纤维织品,如《小尔雅》说“麻、纻、葛,曰布”。
1.麻、葛的栽培
首先被驯化栽培的是大麻。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雌株结的籽粒可食用,古人曾作为粮食,被列为“五谷”之一。雄株的纤维细柔,可作为纺织原料。原始先民可能是在采集雌麻籽粒过程中发现了雄麻纤维可做衣料,从而逐渐加以栽培种植。
甘肃临夏县东乡林家遗址出土过四五千年前的大麻籽,新疆孔雀河古墓内出土过4000年前的大麻纤维,辽宁北票丰下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麻布残迹,是目前最早的实物标本。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商代麻布,属平纹组织的大麻纤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商周崖墓中也发现大麻布,均为平纹组织,其中最大一块残长110厘米,宽12~26厘米,每平方厘米经纱8根,纬纱12~14根。这些发现,与《诗经·王风》中“丘中有麻”、《诗经·陈风》中“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等诗句相印证,说明商周时期大麻的种植较为普遍,已成为人们的主要衣着材料了。
大约与大麻同时被种植的纤维作物还有苎麻。苎麻为荨麻科多年生草本作物,雌雄同株,喜光和温暖湿润气候,耐旱,一年可收获二三次,自古以来为中国纺织原料之一。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了一些苎麻布和苎麻绳子,距今也有4000多年。福建武夷山船棺中发现了2块商周时期苎麻布,每平方厘米经纱20~25根、纬纱15~15.5根。陕西扶风杨家堡遗址发现了西周时期的苎麻布。
安徽舒城凤凰嘴遗址出土了春秋中期的苎麻布残片。湖南长沙浏城桥和杨家湾遗址,江西贵溪崖墓,江苏六合等地的春秋战国古墓中都出土过苎麻布。《诗经·陈风》中有“可以沤纻”诗句,纻即苎麻。与大麻一样,苎麻在商周时期已有大量的种植。
另一种纤维作物是葛。葛是豆科纤维作物,成长于路边、草坡、疏林中,块根含淀粉,可食用,茎皮纤维可织葛布。葛本是野生植物,但早已被利用,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就出土过6000多年前的葛纤维纺织品残片。很可能,史前先民已经有意识地保护利用它,从而成为半野生状态的纤维作物,商周以后就逐渐被培育成为栽培作物了。所以《诗经》中多次提到葛,如《齐风·南山》中有“葛屦五两”、《周南·葛覃》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等。西周王室除设立“典枲”的官职,专门掌管麻和纻的纺织生产外,还设立了“掌葛”的官职。
2.葛、麻纺织技术
葛和麻都属韧皮植物,它们的韧皮是由植物胶质和纤维组成。要利用纤维进行纺织,必须先把胶质除掉一部分,使工艺纤维分离出来才行。这一加工过程叫做“脱胶”。最早记录葛脱胶和纺织加工的是《诗经·周南》里的“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为绤,服之无”,不仅描绘了葛的形态,而且也说明了把葛刈回来用濩(煮)的办法进行脱胶,最后把得到的葛纤维按粗细不同,加工成或绤。对大麻和苎麻的脱胶方法,在《诗经·陈风》里也有记载:“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这说的是大麻和苎麻采用池水沤渍的办法进行脱胶。这是利用池水中天然繁殖的某些细菌能分解麻类韧皮中的胶质,从而起到脱胶作用,工艺纤维也就被分离出来。苎麻除用沤渍脱胶外,还有煮(碱性)脱胶、半浸半晒脱胶等多种方法。此外,用硫黄熏蒸的方法来漂白葛、麻织物的方法在古代也有运用。这些脱胶方法直到现在农村中仍在采用。
从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葛布残片分析来看,它是属于罗纹组织,双股纱线的直径(投影)是0.45~0.9毫米,拈向S拈。经纱密度大约每厘米10根,纬纱地部密度是每厘米13~14根,罗纹部分大约每厘米26~28根。钱山漾出土的苎麻布是平纹组织,经纱密度大约每厘米23.6~30.7根,纬纱密度大约每厘米16~20根。可以看出,在四五千年以前,葛、麻纺织技术已经有相当水平了。
到了商周时期,纺织品的加工更加精细,麻布的规格也有了标准。当时用“升”
作单位来衡量织物的粗细疏密,如果布幅里有80根经纱就叫1升,如果有160根就是2升,依此类推。当时把15升的叫缌布,是作吉服的原料;最精细的30升布,专门作制冕的原料,这种冕就是所谓麻冕。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纺织加工葛、麻织物的精细程度了。除中原地区发展葛、麻纺织生产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精于纺制麻布,汉时着名的蜀布曾经运销到印度并且转输中亚、西亚一带。
唐宋以后,苎麻织物加工更是丰富多彩。如浙江诸暨的“山后布”,就是“皱布”,所用的麻纱专门加了强拈,织成的布精巧纤细“盖亚于罗”,如果放入水中,由于吸水收缩而形成米粒一样的“谷纹”来。又如南宋静江府(今桂林地区),在织布前把苎麻纱用调成浆状的滑石粉上浆,这样“行梭滑而布以紧也”,织出的布又厚实又坚牢。此外,当时广西邕州地区(今南宁地区)生产一种名叫“子”的苎麻布,用它“暑衣之,轻凉离汗者也”,“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只合100多克重),卷起来放到小竹筒里“尚有余地”,可见它精细至极。到了清代,广东和湖南地区又生产一种用苎麻纱和蚕丝交织而成的“鱼冻布”,“柔滑而白”,并且“愈洗愈白”。不过宋代以后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和利用,葛、麻纺织品便逐渐失去了它先前的地位。
三、中国古代丝织技术
原始先民在采集野生桑葚充饥过程中,会发现桑树上野蚕所结的茧,从而逐渐利用野蚕茧丝,继而有意识地保护、饲养,终于将它驯化成家蚕。从钱山漾遗址出土的4700多年前的用家养蚕丝原料制造的丝带、丝线和绢片看,说明此时先民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在甲骨文里,已经有丝、桑、帛等字样,蚕丝及其织品在殷商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秦汉以后,丝织业更加发达,丝织品不仅是历代主要的衣着原料之一,而且成为古代对外贸易的重点商品。
1.织造工序
中国古代丝织技术非常细致,织造工序也十分复杂,它由缫丝、炼丝、穿筘、穿综、装造和结花本等多道工序。
缫丝:松解蚕茧和抽引蚕丝,是丝织的头一道准备工序。未经处理的蚕丝都附有一定的杂质,主要的是丝胶,如果不适当清除,就不能得到合用的蚕丝,不能使蚕丝显现出它特有的光泽和柔软细长的特点。中国从开始利用蚕丝起,就采用了一定的松解和抽引蚕丝的方法。松解蚕茧的方法就是把蚕茧放在沸水中煮烫,利用水温脱胶。这一工艺在战国和两汉的着作中已有记载,之后又有进一步的改进。
抽丝工艺就是用小木棍把已经散开的浮丝从锅中挑起,并合丝缕的过程。细长完整的合成细缕,根数比较少;稍次的断丝合成粗缕,根数稍多;最次的断丝合成纺丝,根数更多。南北朝时期以前最细的丝多半是5根合成的,宋代以后多半是3根合成的。
炼丝:对蚕丝进一步处理和漂白。未炼的丝叫生丝,已炼的丝叫熟丝。炼丝的工艺和缫丝相似,是把已抽的蚕丝放进含楝木灰、蜃灰(蛤壳烧的灰)或乌梅汁的水中浸泡。汉以前用温水,东汉以来用沸水。然后在日光下曝晒。晒干后再浸再洗。
这样,一方面能利用灰水中的碱性物质和日光的紫外线起漂白作用,提高丝的白洁度;另一方面能利用水温和灰水或乌梅中的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继续脱掉丝上残存的丝胶,使蚕丝更加柔软,容易染色。
穿筘和穿综:筘是织机上的竹筘,综是织机上的综桄。穿筘、穿综的目的是使织机上的经线在织造过程中能开出符合丝绸结构设计的梭口。筘是用竹片制成的细长方框,中间有间距相等的竹丝,在古代又叫杼、筬、捆。综是用木条制成的长方框,中间有一根横棍,横棍上下各有一条细线,用丝绳连接横棍、细线和木框两边,绕成互相环结的上下两个圈套,在古代又叫泛子、翻子。筘只1片;综的数量不定,最少2片,最多8片,如果提花最多可增到16片。穿筘是按照设计要求,把经线分组的穿过每个筘齿。穿综也是按设计要求,把经线穿在综里。如果是素织,一根只穿1片,穿在框上的两个圈套的上套;如果是花织,一根要穿2片,根据需要,1片穿在圈套的上套,1片穿在圈套的下套。
装造和结花本:装造系统和花本是丝织提花的装置。装造系统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记载的。凡是提花的织机都有花楼,装造系统垂直地装在花楼之上,是由通丝、衢盘、衢丝、综眼、衢脚组成。通丝又叫大纤,每根通丝都相当于一般织机的一片综片。综眼是容纳准备提动的经丝的。通丝的数量根据花数循环确定,每根通丝可以分吊2~7根衢丝。花本是提花丝绸显花的直接来源,所以叫“花本”,有花样花本和花楼花本两种。花样花本的编结方法是在一块经纬数量相同的方布上画出准备织造的纹样,用另备的经线,同方布的经线一根接一根重叠地连在一起,再用另备的纬线,按已画的花纹所占位置和尺寸,置换方布原有的纬线,把原有的经2 19线抽出,用新接的经线代替原来的经线,使花纹重新显现。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的“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就是这个意思。花楼花本的编结方法是把花样花本的经线和花楼上垂下的同量通丝接在一起,提起花本纬线,带动通丝,另用比较粗的其他纬线横穿入通丝之内,就可以把花样过到花楼之上。装造系统和花楼花本是互相配合的,在花楼花本完成以后,牵动花楼花本的经浮线,也就是在花楼花本上显花的通丝,带动全部装造系统,就可以提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