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黄金与铜钱的比价,法定是黄金1斤值铜钱1万。但在民间实际流通中,则因时因地而有高有低。东汉以后金银比价,大约为1:5,维持了相当长时间。
至宋初为1:6.5左右。明中期为1:7到8,明末为1:10左右。清乾隆时为1∶14左右,和当时欧洲的比价大体相当。黄金和铜钱、纸币的比价,则由于后者价值经常不稳,而变化较大。
2.白银货币
白银和黄金一样,在古代传说时期就已成为人们交换中使用的货币之一了。
从考古发现看,春秋战国时期,白银铸币已经出现。1974年河南扶沟古城村出土18枚银布币,其中空首布1枚,约为春秋前期的;5枚短型平首布,约为春秋晚期的;12枚中、长型平首布,约为战国初期的。同年河北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的发掘中,出土了银质贝币数枚,同时出土的还有赵国的刀布,因而可知银贝在中山国也同刀币一样是日常流通的货币。
秦始皇统一币制,白银被排除于货币之外,所以白银只用于装饰和贮藏。汉代没有明令禁止白银,但由于数量不多,仍主要用于装饰和贮藏,有时也作货币使用于大额支付。汉代白银属于称量货币,一般作饼状或铤状,叫做银饼或银铤,与金饼、金铤形状类似。两晋、南北朝时,史籍记载中用银的例子逐渐多起来,也有了以银计值的记载。但白银仍不是主要货币,除用于装饰和贮藏之外,人们在赎罪、贿赂、租税、贡奉等方面也有用白银的。银的形制,除银铤外,银质的钱币开始出现,有的类似五铢钱形制,有的可能是对外国银币的仿造,但数量都很少,只起货币某些职能的有限作用。
在唐代起货币作用的,主要是绢帛。中唐以后,绢帛已不能适应市场交易的需要,其货币作用逐渐趋于衰退。贵金属白银,作为货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来,唐代的法律不承认白银为合法的货币,但由于交换、支付使用方便,人们多乐于用白银,致使后来唐政府的经费也使用白银了,所以实际上白银货币在唐代已具有多种用途,如商品交易、租税、赈济、赏赐、贡奉、军费、布施、官俸、债务等。甚至政府的税法都有用银的规定,如唐税制《租庸调》规定“丁随户所出,岁输绢二匹,非蚕户,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到唐末、五代时期,白银已成为商品流通中最常见的一种货币,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用于装饰和贮藏的状态。不仅用银的范围扩大,而且用银的数量也是空前的。据一些史籍记载,人们进行贡献、济军、贿赂等活动用银,一次往往是数万两或数十万两。
两宋时期,白银的货币性质进一步增强。政府正式规定白银为租税和官俸的法定货币。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白银货币占据很大比重,而且日趋增加。北宋真宗天禧末年(1021),政府岁收中白银为88万余两,岁支中白银为58万余两。到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6),岁收中白银已达290余万两,47年间,白银岁收额增加200多万两,增长2.3倍。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中,左藏库对政府禁军百官俸给岁支中白银为293万余两。可见,南宋每年仅在军饷、官俸方面的用银就比北宋神宗政府全部岁收用银多2万余两。宋代用银范围比唐代更加广泛,民间私人经济交往,也常使用白银。白银在经济中的作用,已超过西汉时的黄金。南宋有的地方发行纸币“会子”也以银为单位,如绍兴七年(1137)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在河池发行的“银会子”即以银计价。不过宋代的物价,还都是用铜钱来表示的,人们有白银也还得先兑换成铜钱,然后交换使用。百姓日常生活用银,相对来说还是较少的。
白银货币在唐代通行的形式是银铤。西安唐大明宫遗址曾出土唐玄宗天宝年间的银铤,为笏状长方形的银版,铭文“重五十两”。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一种重20两的小铤。宋代白银货币一般叫做“银锭”,其形状是在铤形基础上,两端为圆弧状,中较窄,而且在正面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名称等。大银锭重50两,小锭则重量不一,如25两、12两等。宋代也铸造了一些银质的通宝钱币。
在与南宋同时的金朝,白银已成为主要货币,和铜钱、纸币同时流通使用。如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铸造了白银的“承安宝货”。它的形制类似银锭,按重量从1两至10两,分为5种银币,1两承安宝货值铜钱2贯。后金朝政府为了推行纸币交钞,曾经严令限制银价和用银数量,民间贸易强令搭配使用交钞,但商民百姓不予理睬,继续以银论价,乐于用银交易,拒用纸币。
元代以后,白银已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虽然元、明两代建国初期都曾经明令民间交易禁止使用白银,而推行纸币。但这种禁令收效甚微,未能阻止白银的流通。白银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尺度。民间借贷、劳务报酬、物价的表示、日常贸易大都用银,小额的买卖才用铜钱。到后来,政府非但不再禁止,而且本身收税、发放兵饷、官俸也都用银。政府发行的纸币,也以白银为本位。由于用银日多,银铺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它们不仅从事打造金银首饰器皿,还开办了银钱兑换的业务。在清代,政府明确规定“以银为本,以钱为末”,政府财政收支一律以银为准,白银成为流通中最主要的货币。白银货币的形制为元宝状,又称宝银,以重量计算。
白银在流通中作为主要货币行使大约有710年。这一时期白银的购买力,基本上是下降的趋势,其价格变动主要受产量和进出口的影响。例如米价,明初洪武年间每石值银4钱6分,明末崇祯年间每石约需银1两多。清康熙年间每石值银不到6钱,清末光绪年间为2两多。白银与铜钱比价,明初为白银1两值铜钱1000文,到万历年间为五六百文;清初顺治年间为1400文,康熙以后约为1000文左右,嘉庆以后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道光年间涨至2000文以上,同治年间又降至1600文左右。银钱比价的变动,受打击最重的是农民,因他们卖粮收铜钱,而纳税要交白银,如果银价对铜价上涨五成,即意味着农民的租税负担增加二分之一,从而引起农民反抗与纷纷起义。
二、中国古代纸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纸币的本身没有价值,它是代表一定价值的符号,是在信用关系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为社会所公认的一种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纸币的出现,表明中国古代货币已发展到较先进的阶段。
1.古代纸币的渊源
中国古代纸币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秦代到唐代,原始的纸币形态得到了持续孕育,出现了里布、皮币、飞钱、契券等原始形态的纸币。它们虽不能算是真正的纸币,但是它们对后世纸币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人们就发明了以布为币材的“里布”。里布长2尺,宽2寸,写上年月、地址和钱数,再由发行人加盖印章,即可充当交易媒介。
《诗经·氓》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布”有三种解释:布匹之布,农具之布,里布之布。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交易曾用“牛皮币”,买家用牛皮一张写上自己的姓名或特定符号付给货主以作支付工具,货主或其他持有这张牛皮的人可随时向买家要求兑付家牛。当时还有一种名为“傅别”的票券,类似于今天的期票,上面写有一行关于钱数的文字,中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到期合券相验付款。卖方所执半券与里布、牛皮币一样,均可转让。
汉武帝时,国用一时困顿,因皇家苑囿养了不少鹿,遂收集鹿皮制成白鹿皮币,规定王侯宗室拜见皇帝或举行其他重要的仪式,一定要用这种皮币来衬垫玉璧。
皮币长宽各一尺,上面画着彩色的图案,边缘以藻缋装饰,一块皮币价值40万钱,而玉璧仅值几千钱。皮币的象征意义大于货币作用,实际流通范围十分狭隘。
唐代商业颇为发达,当时在首都长安做买卖的商人很多,他们出售货物后,如果随身携带大量钱币回去,不但不方便,而且不安全。因此,许多商人都把货款送到本地驻京办事机构进奏院,由进奏院为商人开出一张票券,上面写着金额、日期、姓名等,并把这张票券分成两半,半张交给商人,半张寄回当地。商人回去后,凭着半张票券到指定部门兑钱,只要两半票券能够吻合无误,就可以如数领回钱款。至于进奏院在长安收下的款子,恰好用来抵作向中央政府交纳的赋税。这种做法,可谓公私两便。票券上的钱好像在飞来飞去,所以人们把此类票券叫做“飞钱”。后来,因为飞钱携带便利又有官方承兑,有时就被直接用作支付手段,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发挥着有限的货币作用。唐代飞钱不是纸币,但它成为宋元纸币产生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