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600000033

第33章 先秦铸币与中国古代货币(1)

中国古代货币,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虽然中国独特的钱币形态和货币制度成熟于秦汉以后,但先秦时期的各式金属铸币及“里布”、“皮币”等,不仅是丰富多彩的中国货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货币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对中国货币文化的介绍,首先从先秦时期金属钱币开始。

第一节 先秦时期钱币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原始形态的货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品的丰富和交换的频繁而逐渐产生的。至少在商代,贝在作为装饰品的同时,已呈现出货币的职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的进步,牛耕、冶铁、煮盐等先进技术的出现,促使商品生产迅速发展。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原来以贝币为主的货币流通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逐渐解体,铜贝和不定型铜块、铜饼在流通中的作用也逐渐缩小,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早期铜铸币。

这种新型货币,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时止,在世上流通至少有五六百年。

一、关于货币起源的探索

在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成年累月地辛勤劳作,所获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所以当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存在货币。到了金石并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在频繁的交换过程中,人们发现一次性交换常常交换不到自己所需的物品,为了交换的便利,于是人们往往先把手中的商品换来一些易于为别人接受的或需要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在众多的商品中就逐渐分离出一种或几种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都能交换的商品。这些特殊的商品类似于政治经济学上所说的“一般等价物”,成为最早的货币雏形。在中国古代,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多种多样,如牛、马、刀、铲、箭、皮、布、帛、贝、玉等。由于它们的媒介作用,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种类不断减少,逐渐集中并固定在少数的经常为大家所公认的商品上,这些商品即成为原始形态的货币。关于中国古代的原始货币,在古籍中有不少记载,比较重要而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则:

《管子·国蓄》:“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史记·平准书》:“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金),或白(银),或赤(铜);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

《盐铁论·错币》:“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

从这些记载可知,中国的原始货币有金、银、铜、贝、玉、珠、龟甲等质地,其中金属货币包括了日常用具或它们的模仿品,如钱、布(镈)、刀等。这些文献把原始货币产生的年代定在“虞夏”或“夏后”时代,即货币起源于夏代。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金、银、铜、贝、玉、珠、龟甲以及钱、布(镈)、刀等原始货币形态。但是,这些古籍的记述过于简略,而且都是后人追述的,带有明显的传说性质,因此,原始货币的出现时间以及类别还需结合考古发掘的出土实物加以研究。

当人们通过文献并结合考古出土实物来探究中国货币的起源时,上引桓宽在《盐铁论》中有关“夏后以玄贝”的记述受到格外的关注。因为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屡有发现。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中,不仅出土了天然贝,还发现了人工制作的骨贝和石贝。进入商代,贝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占重要地位。考古发现表明,商代早期的墓葬中已有用贝随葬的现象。这种用贝随葬现象到商代中晚期更加普遍,在大、中、小型墓葬中均有发现。中、小型墓葬随葬贝的数量几枚至数十枚不等,大型墓葬往往有数百枚,甚至可达数千枚之多。如山东益都苏埠屯1号大墓出土海贝3700多枚,河南安阳殷墟5号墓(即“妇好”墓)出土海贝近7000枚。在商代甲骨卜辞和金文中也有不少“赐贝”之语句,所记用贝的数量从“二贝”、“五贝”到几朋、几十朋不等。《尚书·盘庚篇》记述了盘庚斥责他的臣僚们贪求贝玉的行为,告诫他们要“无总于货宝”。所以说,至少在商代,贝在作为装饰品的同时,已呈现出货币的职能。

贝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最早的货币,是与贝的特性分不开的。一是由于它具有美丽的自然形态和斑斓的花纹光泽,很早就被古代先民看做是象征美好和吉利的护符物,所以人们都乐于互相赠予或珍藏。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它具有很多作为媒介物的优点,比如它能以枚为单位,便于计数;坚固耐磨,轻巧灵便,便于携带和授受;它的产量不多,得来不易,不致流通过滥。正是因为贝已起到货币作用,所以当先民们造字时,凡是同货币、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货、贡、赏、赐、贸、贾、贿、财、贪、贫、贱、费、赔、赎等。

天然海贝的品种也很多,被用作货币最普遍的是“货贝”。货贝面上有一条长长的齿槽,故又名齿贝。其正面较为平整,侧面稍微鼓突,长短大小在1寸左右。

此外还有紫贝、玄贝、大贝等。被当作货币的贝,可能还有类似河蚌的双壳贝。贝币发展到鼎盛时期,真贝的数量不足,仿制贝日渐增多。现在已知的仿制贝种类有:珧贝、石贝、骨贝、角贝、陶贝以及各种金属贝,如铜贝、金贝、包金贝等。贝币在流通中,最初以枚或个为单位。商末周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货币的作用和流通范围扩大了,贝币的计算单位就逐渐改为“朋”。1朋的数量大约是10个或20个贝币。朋以串计,现在出土的贝币,有不少是有穿孔的,一孔的、二孔的、三孔的都有,这是绳穿的遗迹。在商代以朋计数的尚少,进入西周后,各种文字中记载贝币数量时,以朋为单位就多起来了。如西周青铜器中有“易贝十朋”、“易贝五十朋”等铭文,所记数额都在10朋以上。《诗经》有“既见君子,锡我百朋”的句子,所记数量更是达到了百朋。以朋计数的贝币的购买力有多大,现在已知的材料很少。西周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贝币开始流行。从发掘出土的实物看,铜铸贝币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如河南安阳殷墟墓葬中曾出土过少量铜贝,山西保德林遮峪村的晚商墓中出土有铜贝100余枚。由于它们往往与车马器同出,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时的铜贝有可能是一种马饰。周恭王以后,铜贝币的使用就逐渐增多起来。周穆王时的《稽卣铭》、周宣王时的《毛公鼎铭》等都有铜贝流通使用的记载。东周时期不仅有铜贝,而且有些铜贝被包上金,如河南辉县琉璃阁甲墓与60号墓、山西侯马上马村13号墓都发现过包金铜贝。现在已知的铜仿贝形制大体有两类:一是形体凸起,齿纹成曲线,比较像真贝;另一类形体扁平,齿纹成直线,加工更为方便。铜贝广泛流通以后,贝币的计算单位开始改为“寽”。寽是古代金属重量单位名称,1寽近12铢。以寽来计算铜贝,是货币制度的一个重要改革。朋是以串计数的,没有脱离原始的以个计数的范围。寽是以重量来计算货币价值,开辟了称量货币的新阶段。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已达到了相当精美的水平,除铜贝外,各种铜块、铜饼等不定型的铜制原始货币也相继出现,并与贝、金、银、龟甲、珠玉、布帛等原始货币同时流通。1975年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葬曾出土过这种青铜块。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西周遗址,也曾出土过呈圆形饼状的铜饼。这些铜块、铜饼可能属于称量货币,其计算单位与铜贝一样是寽。

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铸币

进入春秋以后,周王权衰落,各地诸侯割据争雄,政治上的分裂导致经济上的分割,反映在货币上即逐渐形成不同的铜铸货币形态。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此时的铜铸币,大致有布币、刀货、圜钱、有文铜贝四大并行的货币体系。在王畿、三晋地区首先流行的是由铲状工具演变而来的空首布,到战国时期从空首布发展出各种平首布。在齐、燕等地所铸行的主要是由刀削形的工具演变而来的不同形制的刀币,并一直流行至战国晚期。圜钱是一种圆形的有孔钱币,它出现稍晚,约在战国中期后始在各国流行,但其形制更为进步,所以这种圆形的有孔钱币为后代所沿用,成为中国古代金属铸币的最主要形式。铜质有文仿贝主要流行于南方的楚国等地。由于楚地黄金矿源较为丰富,所以还铸行称量金币,表现出有别于中原地区的独特面貌。

《左传》所载涉及货币的记事共得80条,分为贿赂、赏赐、求乞、掠掳、积蓄五类,其中77次都以玉、帛、锦、车、马、粟米、兵器、衣物、饰物、彝器、乐器之类为之,说到金、铜币的只有3次,可见春秋时期铸币的流通范围尚不甚广。到战国时期,金属铸币才流行起来。

1.布币

布币是由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古代有一种农具叫“钱”或“镈”,是用来锄田去草的。其形状类似铲,上面头部圆空,用以安装木柄;中间厚重,坚固而不易折断;足部尖薄,适宜松土去草。在交换过程中,“钱”、“镈”逐渐发展为布币。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曾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也不少人认为布即农具镈的同音假借字。

布币分空首布和平首布。南宋洪遵在《泉志》中已着录有平首布,而确定空首布为钱币的始于清人。从嘉庆、道光时开始,一些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属于周的列国时期,从而纠正了诸如布币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等不正确说法。

(1)空首布

空首布,为柄带方銎的布币。大致可分耸肩尖足空首布、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三种不同的类别。

耸肩尖足空首布:耸肩,指布币的两肩向上耸起,并与币身中线呈一定的斜角;尖足,指布足下端尖锐,故称耸肩尖足空首布。耸肩尖足空首布形体大小不一,大致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通长约13~16厘米,足宽6.5厘米左右,厚约0.07~0.1厘米,一般重34~37克。背有3条竖纹,有郭。绝大多数无文字,少数铸有简单的文字,如一、二、四、六、七、八、吕、共、日、工、甘丹等。20世纪50年代末曾在山西侯马西北庄东周遗址和牛村东周遗址发现大量空首布范芯,并发现10余枚耸肩尖足空首布。该批空首布通长约13厘米,重34克左右。

其中1枚面文作“□□□黄”,为迄今所见尖足空首布中文字最多者。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形状与大型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较小。其通长约10~12厘米,足宽4.7厘米左右,厚约0.05厘米,重15~30克不等,面无直纹,背平素。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更少见。1963年山西侯马牛村遗址曾出土1枚布面文作“幺金”的耸肩尖足空首布,通长11.7厘米,足宽5.5厘米,重仅为14.7克。一说此种轻薄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为随葬所用的冥币。从考古资料看,上述类型的空首布大多出土于今山西侯马、稷山、运城以及今河南汲县等地,且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的遗址、墓葬中发现,因此可以推测,这些布币应为春秋末晋国或战国初赵、魏等国所铸。

平肩弧足空首布:平肩,又称方肩,指布币的两肩呈平直状;弧足,指布币下端呈圆弧状,所以叫平肩弧足空首布。与耸肩尖足空首布一样,其形体大小差明显,也可粗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通长约8~10厘米,足宽约4.5~5.5厘米,厚约0.1~0.12厘米,重量在30~44克之间。钱文多为1个字,个别的有2个字或4个字,多半是地名,也有干支和数目字。1970年在河南伊川富留店村曾出土一瓮空首布,共计753枚,其中有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604枚。其通长9.3~10.1厘米之间,足宽约4.9~5.5厘米,重30克左右。在河南洛阳分属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和战国中期的墓葬中,都出土过此类布币。由此可知,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始铸时期应不晚于春秋晚期,并通行至战国中期。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的形状与大型的相同,只是尺寸、重量稍小。其通长约6~7.5厘米,足宽约3.7~4.3厘米,厚约0.08~0.1厘米,重18克左右。其文字已发现并着录的有:

东周、安周、安臧、邵丘等多种,其中以安臧为最常见。1971年在河南新安牛丈村曾出土401枚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其中有“安臧”布400枚,“丰”布1枚。其通长6.3~7.4厘米不等,足宽约4厘米,重15.3克左右,大致为大型布重量的一半。

河南洛阳分属战国早、中、晚期的墓葬中都曾出土此类布币,说明该类布币的始铸不晚于战国早期,通行至战国晚期。平肩弧足空首布主要出土于河南洛阳一带,推知其为周王畿及邻近地区的铸币。

同类推荐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异域风情

    异域风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神秘异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藏、神农架、新疆、楼兰。让读者畅游在这异域风情之中。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在中世纪,很多作家都认为,在埃及粮食充裕时期,金字塔是用来储藏粮食的大仓库。近几年来,金字塔被人描述为与日晷仪和日历、天文观测台、测量工具甚至是与神秘的外星生命相联系的东西,把金字塔当做天外宇宙飞船的降落点。
热门推荐
  • 叶落星辰

    叶落星辰

    一对双生兄弟,一位纨绔狂傲,一位冷静沉稳,一位家财万贯,一位穷困潦倒,一位杀伐果断,一位刚毅坚韧,一位枭雄,一位霸主,看两兄弟如何在星辰大陆掀起惊涛骇浪,敬请关注下回分解……叶枯亦风飘零,焉能止于此。落地而还归根,则生息不灭。星火皆可燎原,况霸者雄心。辰剑即指苍天,唔叶洛战仙!
  • 修仙小说培养记

    修仙小说培养记

    修仙小说培养记,是一本穿越小说,不是主人公一人穿越,而是地球整个穿越,“我冰封千年,一朝苏醒,天地大变,没有古书,却身怀万篇小说,以此为基,自创修炼之路,闯荡异变后的地球世界,寻找失去的国魂,探寻千年前核战之因,建华夏帝国,征服山川河岳,剑指八方大陆,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 我在豪门天气晴

    我在豪门天气晴

    为了联姻第一豪门,吴悠答应和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章启霆相亲。第一次约会,她竟然被他带去警局小黑屋,签下了《公民义务协助办案保密协议》,受命后,还被要求每日写协助办案日记。尔后,她每天写到“我在豪门,天气晴”就文思枯竭。还好,他是学霸,你懂的。原来,这个章启霆不仅是麓城第一豪门大少爷,更是中国最年轻的特刑处(特别刑侦处)警长。为了破获“敬陵失窃”这宗跨境盗墓大案,他必须继承家业,伪装成高级古董商;而要继承家业,他必须相亲结婚……他是学霸、枪霸、厨霸,而她的目标是把他变成“孩子他爸”;他是王君、暴君、傲娇君,她的当务之急,是先把他变“夫君”。剧情有点甜,有点咸(通“险”——悬疑,案情)
  • 追寻远古传说之路

    追寻远古传说之路

    遂古之初,那漫天的仙佛是否真的存在?传说是否都是传说?一切不科学的事情是否都是迷信?当我踏上寻道之旅时,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慢慢浮现,一个恢弘的大世也在我踏上路途的那一刻打开了大门,但大世远比我想象来的猛烈、来的惨烈。长路漫漫血铺路,白骨累累心不悔;前路荆棘阻吾身,踏上方晓道不孤;灭世雷霆一朝出,九维万神惊局布;宇宙归墟规则现,人间自此云波诡。
  • 新纪元:异体进化者

    新纪元:异体进化者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改变了世界。这是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不再是那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在这之上,还存在着丧尸、异体、异兽……
  • 丧尸的爱

    丧尸的爱

    世界第一杀手,血魅竟重生为7岁小屁孩,靠!没事,炼丹异能空间美男杀人杀丧尸样样都行!花瓶?笑话!她要是花瓶,这世上就没有天才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诺犯我,斩草除根。她不是好人,她是恶魔,来自地狱的修罗。
  • 问鼎苍穹

    问鼎苍穹

    掌握命轮的大手在虚无浮现,废柴的崛起造就诸神的辉煌。断生机,掌乾坤,只需一念间。翻天地,覆云海,不过须臾刹。从家族废物到达不朽神位,看石辰如何问鼎苍穹!
  • 至尊武魂之异界圣王

    至尊武魂之异界圣王

    看平凡的韩晨晟如何在自己的掌控下一步一步踏上巅峰,守护属于自己的温暖
  • 莫言见闻录

    莫言见闻录

    这是一位道人,在羽化之前留下来的一本回忆录。它里面记载了关于他和他朋友们的心路历程。这里面有欢笑,有泪水,也有爱恨情仇。是他们曾经活在这个世上的证据,也是他们留给后人们的一点念想......
  • 恶魔战纪之修罗启示录

    恶魔战纪之修罗启示录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平凡屌丝林夕与弟弟林哲参加一场奇怪的考试,途中却意外地发生车祸,林夕为救弟弟不幸遇难,两年后,本已死亡的林夕重新苏醒,并且获得的自己都不能掌握的力量而且加入了当时最为神秘的组织——涅槃,一切从此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