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在吴县草鞋山出土了葛麻纤维织造的编织物,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织物之一。发现多处房屋残迹。与河姆渡遗址一样,当时已出现榫卯结构技术。房屋以木柱为承重构件,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泥为墙;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是该文化独特的炊具。墓中随葬品不甚丰富,也不悬殊。
马家浜文化的稻作农业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得到集中的展示。该遗址发现了水稻田遗迹,在已揭露的1400平方米范围内共发现水田块44块、水沟6条、蓄水井10座、人工水塘2个、灰坑(有的实为蓄水坑)8座以及较多的通水口。单个田块绝大多数为浅坑式,形状圆角长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面积0.9~12.5平方米,一般为3~5平方米。水稻田使用年代距今约6300-6000年,属马家浜文化晚期。
这一时期以粟作农业为主导经济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有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下游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辽河流域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以及辽宁中部的新乐文化、燕山南麓的上宅文化等。
仰韶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已发现遗址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和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大多用泥条盘筑然后将器壁拍平而成。红陶器上常有彩色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这是仰韶文化陶器的最明显特征,故仰韶文化一度被称为“彩陶文化”。村落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的发展,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仰韶文化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主要是粟和黍。粟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华县泉护村、洛阳王湾、临汝大张、荥阳青台、郑州大河村等遗址均有出土,姜寨还发现有黍。半坡编号为F38的房址内出土的一件小陶罐中还发现有芥菜或白菜籽,这显然是为了种植这种蔬菜准备的种子。属仰韶文化中、晚期的荥阳青台4座儿童瓮棺葬墓内发现平纹麻布残片,编号为H163的窖穴中出土麻绳残段,经鉴定为大麻,推测此时大麻已被人工栽种。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羊、牛、狗等。在姜寨遗址还出土大量梅花鹿骨骼,个体数仅次于猪。梅花鹿一般寿命15-20年,姜寨梅花鹿77%为3岁或3岁以下个体,群体年龄偏小,推测姜寨梅花鹿可能已被畜养或者至少已为人类所控制。在半坡、姜寨聚落遗址的居住区内发现圈栏遗迹,姜寨还有两处面积较大的牲畜夜宿场,反映出圈养动物已成一定规模。除了种植作物与饲养家畜,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们也从事一些狩猎、捕鱼和采集活动。
黄河下游的北辛文化,以山东滕州官桥镇的北辛村遗址而得名。北辛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64年发现,1978-1979年发掘,出土陶器、石器等遗物2000余件。遗址年代距今约7400-6400年。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前者多呈黄褐色,陶质较软;后者以红陶或红褐色陶为多,陶质较硬。打制石器仍占相当数量,制作虽较简单,但造型规整,有敲砸器、盘状器、斧、小铲和刀等。磨制石器有铲、刀、镰、磨盘、磨棒、磨饼、斧、锛、凿、匕首和杵等。骨、角、牙器丰富,有镞、镖、鹿角锄、凿、锥、针、匕和笄等。还有蚌铲、蚌镰、蚌镞和陶锉、陶网坠等工具。从一些陶器底部发现粟印痕以及出土的工具、动物骨骸来看,当时的原始农业以栽培粟为主,还饲养猪、鸡。不过,在北辛文化中,狩猎和采集经济仍占较大的比重。
大汶口文化因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及江苏淮北地区,年代距今约6300-4500年。石器有铲、锛、斧、凿、刀、匕首、矛等,有的石铲和石斧钻有圆孔。骨器有镰、鱼镖、镞、匕首和矛。角器有锄、鱼镖、镞、匕首。蚌器有镰和镞。另有少量的陶网坠和陶纺轮。制陶业较发达,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小型陶器开始用轮制法生产。陶器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较多,也有圜底器,主要有鼎、豆、杯、壶、鬶等。雕塑品数量众多,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饰、嵌绿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铲、玉珠以及陶塑动物等。当时居民中曾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的风俗,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还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龟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钩形器的葬俗。这些习俗为中国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见。
大汶口文化农业以种植粟为主,并饲养猪、牛、羊、狗等家畜,也从事渔猎和采集。粮食作物遗存在各地遗址中时有出土,如在山东胶县三里河、莱阳于家店、广饶傅家、枣庄建新等地出土过炭化粟,长岛北庄发现有黍壳等。其中三里河一座屋内窖穴里残存的灰化和炭化粟就有1.2立方米。大汶口文化养猪空前发达,并盛行用整猪、猪头或猪下颌骨作随葬物。泰安大汶口墓地133座墓中,有43座墓随葬猪头共96个,其中最多的一座有猪头14个。三里河18座墓随葬猪下颌骨共144件,最多的一座随葬猪下颌骨37件。猪的大量饲养与种植业的发展是有联系的。
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早、中期(距今约6000-4900年),也有较发达的农业。如甘肃东乡林家遗址,曾出土黍、粟和大麻3种农作物。黍出土于窖穴、房址以及两处文化层中。有些窖穴内黍的数量很多,炭化黍粒、黍穗及其朽灰堆积厚达0.4米,体积约2立方米。在房址中还出土了粟,但保存较差。大麻籽是在3件陶罐中发现的,外形完整,籽实呈卵状,稍扁,除有明显斑纹外,还有网眼状纹饰,后者与现代栽培的大麻籽实表面的构造相类似。林家遗址出土的家畜、家禽骨骼有猪、狗、牛、羊、鸡等。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着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年代距今约6000-5000年。红山文化细石器工具发达,也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但也有少数半地穴式房屋。还发现祭坛、女神、宗庙、积石冢等遗迹。目前虽尚未发现农作物实物,但结合已出土的遗物、遗迹推断,红山文化已经有了较发达的农业。居民除从事作物种植外,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
4.史前农业的兴盛期
史前农业的兴盛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此时,石器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多为通体磨光者,还出现了较多的玉器。在黄河流域龙山时代诸遗存中,发现了一些小型铜工具。陶器制作中轮制技术已较普遍应用,陶器以灰陶为主,烧造的火候较高,陶质较硬。聚落进一步分化,防卫设施进一步加强,在黄河中下游龙山时代诸文化、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均发现有原始城堡。粟作农业进一步发展,稻作农业开始向北方传播。
这一时期的中国史前农业进入兴盛时期。此时,农具的制作更加精致实用,种类增加。如石锄、石镢的普遍使用;石铲变得更为扁薄宽大,且磨制精工;出现了有肩石铲、穿孔石铲、穿孔石刀;石镰数量更多,制作也较以前进步;出现粮食加工工具杵臼,且迅速得到推广;晚期在不少遗址中出现了石犁或类似石犁的工具等。这一时期水井已被广泛地使用到生活和生产上,这给定居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使人们可以向距离河流和泉水较远的地区扩展。农作物的种类增多,粟、黍、稻、麦、豆、麻已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种植已扩大到黄河流域,粮食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后代称为“六畜”的马、牛、羊、猪、狗、鸡等均已普遍饲养,采集渔猎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显着下降。这些都标志着此时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力也有显着提高。发达的原始农业不但可以养活较多的人口,且开始有了剩余产品,这为制陶等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创造了条件,也为进入文明时代奠定了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主要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有:两湖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江西赣鄱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成都平原宝墩文化,粤北石峡文化等。此外,云南、广西、福建、台湾等地也都发现有水稻遗存。
屈家岭文化为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年代距今约5000-4600年。分布地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西至三峡,东到武汉一带,北达豫西南,南抵洞庭湖区并局部深入到湘西沅水中下游。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斧、石锛、石镰、石镞和打制的凹腰石锄及彩陶纺轮等。陶器中有一种施彩纹具有晕染风格的薄胎彩陶器,精美而富有特色。已发现数处城址。房屋大多是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有红烧土居住面,木骨泥墙或直接用黏土混合烧土渣垒成墙壁。在建房过程中,有时还把整条猪、狗埋在房基下作为奠基物。成年死者多采用土坑葬,儿童用瓮棺葬。稻作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在建筑遗迹的红烧土中发现有稻壳印痕,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粳稻。还饲养家畜,兼事渔猎。
石家河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该文化出现了如石家河遗址群等中心聚落。石家河遗址群有邓家湾、谭家岭、土城、三房湾、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并在遗址群的中心区筑有城垣。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
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这些陶塑可能供原始巫术、祭祀活动之用,邓家湾似为专门产地,通过交换输往各地。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别悬殊。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3米多,随葬品百余件;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56件,居该文化已发现的玉器墓之首。
钟祥六合遗址大多数瓮棺内随葬玉石器及玉石料。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余杭良渚镇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年代距今约5300-4000年。良渚文化石制工具器类较多,有些器形较大,主要有三角形犁状器、斜柄钺形器、双翼“耘田器”、长方形或半月形石刀、石镰等。竹编、木作手工业发达,竹木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方面。琢玉工艺处于领先地位。大至重6500克的玉琮、直径20多厘米的玉璧,小至玉管、玉珠和玉质镶嵌附件,琢制都很精良。玉器种类达数十种,采用了多种雕琢技法,主题图像是具有神灵崇拜含义的神人兽面复合像。有的大墓出土成套玉器,玉质玉色相近,可能是利用同一批玉料专项加工而成。当时治玉业已成为专门性的手工业部门。制陶工艺进步,流行黑色陶器,刻画有纤细禽鸟纹、蟠螭纹的鼎、壶及漆绘陶器,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突出产品。还发现有数例陶文。聚落在形态和规模上形成等级。良渚镇遗址群在2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遗址几十处,包括人工堆筑的大型基址、居民点和显贵专用墓地等,具有地区中心聚落的性质。近期又发现了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文化的稻作农业已极其发达。在湖州钱山漾、杭州水田畈、吴县澄湖等遗址,均发现稻谷实物。钱山漾遗址既有稻谷也有米粒,出土时都是成堆的,据鉴定,近粳、近籼两种类型都有。钱山漾等地发现有蚕豆、甜瓜子、小泡瓜子、红蓼、菱角、葫芦、酸枣核、毛桃核等植物籽实,其中有的可能已属人工栽培。钱山漾出土的平纹麻布残片和细麻绳,经鉴定均为苎麻制品。此时苎麻可能已属栽培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