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3900000035

第35章 政府对货币作伪的惩处和防范(9)

早在南朝萧梁时,民间就出现了“短陌”现象,即把不足一百或一千文的贯钱权当做足额钱来用,如“破岭以东,八十为百,名曰东钱;江郢已上,七十为百,名曰西钱;京师以九十为百,名曰长钱”。当时官府是明令禁止短陌的,规定“通用足陌”,但朝廷的禁令解决不了实际交易中钱不足的问题,因此禁令等于一纸空文,到了梁朝末年,甚至以三十五文为百了。唐宪宗元和年间,京师短陌每贯少二十文,至穆宗时因“钱荒”严重,实在无法铸到足够的钱,当时民间已纷纷用不足陌的钱。朝廷也认识到“与其禁人之必犯,未若从俗之所宜”,由是统一规定,每一贯钱可以少八十文,即以九百二十文为一贯,从此把萧梁时已出现但始终不合法的“除陌”合法化了。唐末哀帝天祐二年(905),虽然还诏令“并须以八十五文为陌,不得更有改移”,但已是“坊市之中,多以八十为陌”。五代时,一贯已降为八百或七百文,至有三十至四十文为一百的。北宋时期,“至今输官钱有用八十陌者”,“其输官者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诸州私用,犹有随俗至于四十八钱”。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始诏令民间用钱以七十七为百,从此成为定制,“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

除铜钱外,历代多力推其他材质的货币,以缓解因铜钱不足而产生的“钱荒”问题。如汉武帝时曾发行过皮币,后代也多有铁钱、纸币、白银等的使用。清代实行银、钱双重币制,因此为解决铜荒问题,清政府还强调民间交易要以银为主,用钱为辅。在乾隆帝看来:“五金皆以利民,鼓铸钱文原以代白金而广运用……今唯以钱为适用,其应用银者皆以钱代……是轻重本末倒置,不揣其本为惟末是务也。”

在此认识下,他要求除工部应发钱文者仍用钱外,其他支领银两以银给发,各省修理城垣仓库等项领出币银,除雇觅匠夫给发工钱外,一应办买事务都要用银;民间各店铺除零星买卖准其用钱,至总置货物俱用银交易,不得专使钱文。京城当铺典当物品的时候也要以银两为主,六钱以下方可当钱,六钱以上一律当银。各省根据乾隆帝的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规定了制钱的使用范围,如山东规定民间交易在二十两以上者,不准用钱;河南规定凡置买田地房屋价在十两以上者必须用银等等。

不过和前朝增铸铜钱的政策有所不同的是,明、清两朝由于实行的是不完全的银钱本位制度,为了维持官定白银和铜钱相对稳定的比价,政府会根据市场上银钱比价的波动,不断增加或减少铸币的数额,从而控制流通中总的货币量,因此减少铸额有时也成了政府控制私铸的具体措施。清顺治元年(1644),“置宝泉局属于户部,宝源局属于工部”,在京师设置了两个中央直属的铸币局,并由政府规定每年生产制钱的数额,采取增减铸币数量的方法进行控制。

2.禁止蓄钱

政府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增加铸钱,同时又禁止过量蓄钱,限制民间铜钱的储藏量,防止流通中货币量的减少,并使已退出流通领域的窖藏铜钱重新投入市场。

贵族官僚、富商巨贾、州府藩镇大量囤积铜钱,造成了钱币流通量的减少,加剧了通货紧缩。禁蓄钱指的是禁止民间过量储藏铜钱,中晚唐和五代曾数次采取过这一措施。如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就下诏预告禁止蓄钱:“……今欲著钱令以出滞藏,加鼓铸以资流布,使商旅知禁,农桑获安……”一方面增加鼓铸,一方面限制蓄钱,双管齐下,以增加货币的流通数量。为了使蓄钱者有思想准备,诏书宣布一年以后要颁布蓄钱禁令,但实际上“禁蓄钱令”到元和十二年才宣布。

法令规定京城文武官员,不问品秩高低,地方各级官吏以至平民百姓,私贮现钱一律不得超过五千贯,超过此数额的限一月内购买实物贮存;如储钱数目过多,一月之内来不及处理的,则不得超过两个月。

违反禁令者按不同身份定罪,平民处死,官员依律贬官重罚,贮藏的钱没收入官。但是这项法令甫一颁行,即受到贵族富商的抵制而难以推行,“高赀大贾,多依倚左右军官钱为名,府县不能究治,竟不行”。文宗大和四年(830),再次诏禁蓄钱。不过这次略放宽了限额,规定蓄钱以七千贯为限,超过数额的,十万贯以内者,限一年内处置完毕;超过十至二十万贯的,限两年内处置完毕。当然,最后皆不了了之。

同样,由于流通中用钱紧张,五代后唐时期也曾下过禁钱令。同光二年(924)二月,庄宗下诏:“不得令富室分外收贮见钱。又工人销铸为铜器,兼沿边州镇设法钤辖,勿令商人搬载处境。”试图通过禁蓄钱、销钱以及铜钱外流等措施来防止铜钱的流失。

金朝政府为了使民间积蓄的铜钱投入流通,也曾采取过禁蓄钱措施。从章宗明昌五年(1194)开始实行限钱法,规定官民之家蓄钱最多不得超过两万贯,告发者奴婢转为良人,佣工赏给十分之一的罚没钱,其余的没收。但是法令公布后,上至官僚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多不遵守,政府的查处惩罚作用不大。最后到泰和四年(1204),政府被迫宣布取消了限钱。

清代也曾行禁蓄钱政策。雍正十三年(1735)规定:“傥有不法奸商,专贩私钱,运载至数十百串出京货卖,及在京铺户人等,将钱囤积在家,俟价昂始行出售者,查拿究治。”

乾隆时期,针对比较严重的贮存制钱现象,也下令禁止囤积制钱。禁令下达后,京城附近地区钱价平减,且流通中的制钱有两成左右为表面绿迹斑斑的康熙、雍正朝钱。乾隆帝见到如此情形,更加断定囤积现象十分严重,乃颁下谕旨要求各地采取措施禁止囤积。各级官府也根据各地特点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如福建规定州县收纳一钱以下零星钱文,每十日一次即发钱铺易换银两;税馆所收零星税钱,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随时出易流通等等。

为加速制钱流通,清政府甚至允许某些地区的赋税可以不用交粮,而全部缴纳制钱。乾隆三年(1738),由于直隶省西山一带的农户手中握有大量卖柴所得钱文,而保定府由于制钱匮乏,钱价昂贵,直隶总督李卫乃决定,“凡近西山一带不拘钱粮多寡,照完纳零钱之例,悉听交纳制钱,既免以钱换银,倾熔短色之折耗,并可杜戥头高下之轻重。各州县即将折收制钱零换兑饷易银起解,或拨作公用流通”。

禁蓄钱的目的在于增加钱币流通数量,限制私人铜钱的贮藏,使退出流通领域的窖藏铜钱重新投入市场,但它与货币的本质有矛盾之处,这一政策只重视货币的流通手段,而限制其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是财富的代表,只要不是非法所得,不管贮多少钱,政府都无权干涉。事实上限制储藏铜钱也很难操作。首先,大量储钱的都是社会上层,政府的禁令很难在这些人中落实。其次,禁蓄钱的前提是掌握私家储藏铜钱的数量,而这也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总的来说禁蓄钱的实施效果并不好。如清政府虽屡次下令禁止蓄钱,但乾隆年间,囤积制钱之事仍不断出现:“近京直隶所属各村庄、集镇,每多富户,将粮草货物卖钱去串,堆积一室,以防盗窃。此等乡愚,只图一己蓄积,遂致钱文不能流通。”

3.禁止私销

所谓私销,是指民间私自将法钱销毁,获取币材牟利的行为。历代政府为了保证币材供应,将各处铜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社会对铜材的需要也日渐增多,导致铜材十分紧缺。当某些时候法钱的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就形成了人们销毁法钱的原始动力。

唐代由于钱重,出现了“千钱为铜六斤,铸器则斤得钱六百”的现象,即每千钱如果销毁后改制为铜器,除去加工制作工料的消耗外,可得铜六斤,每斤值六百文,则可得三千六百文钱。销钱铸器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私销也就越来越严重。为此,代宗乃于大历七年(772)十二月,下令除铜镜外,禁止天下新铸造铜器,先前已有的铜器亦不得买卖获利。此后,德宗又于贞元十年(794)下诏:“天下铸铜器,每器一斤,其直不得过百六十文。销钱者以盗铸论。”元和七年(812)五月,宪宗颁《禁销钱铸器诏》,规定“今以后诸州府有请以破钟再铸,宜令所在差人监领。不得令销钱毁器,别有加添”,反复强调严禁销钱。

五代时期,由于钱贱铜贵,民间销钱为器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各代政府多次下令禁止销钱。如前文提到,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已有禁销钱之令,但效果并不佳。因此两年后的明宗天成元年(926),又再次下令禁销钱为器,并颁布铜器的最高限价,力图使销钱铸器无利可图。

后周政权不满十年,但对钱制抓得最紧,采取过很多措施,如垄断铜源,奖励开采铜矿,进口铜源,毁佛寺铜器,禁做铜制器皿,由官府统一铸造周元通宝钱等等,大力增加官铸货币。太祖广顺元年(951)三月,即规定所有铜钱“所在一色即不得泻破为铜器货卖。如有犯者,有人纠告捉获,所犯人不计多少斤两,并处死。其地分所由节级,决脊杖十七放,邻保人决臀杖十七放,其告事人给与赏钱一百贯文”。不仅私销者要处死,连邻保乡官等人也要受株连而受杖刑,其法令相当严厉。

宋代铜器制造业有了大步发展,当时由于实行禁铜政策,使铜材价格暴涨,由于铜贵钱贱,因此人们常常违法销毁铜钱改铸为铜器,以牟取高价,自然也导致铜钱减少。宋初颁布《宋刑统》,即规定:“将铜销铸别造物色,捉获勘鞫不虚,并依格处断。”太宗淳化二年(991)闰二月又下诏:“私销铸铜钱为器用杂物,并令开封府严戒坊市捕之,犯者斩,隐匿而不以闻,及居人邸舍僦与恶少为柜坊者,并同其罪。”对于铸钱为器者亦是处死。但民间违禁犯法之况仍处处皆在。神宗熙宁时因铸钱数额增多,曾一度解除铜禁。哲宗即位后,又再度申严铜禁。徽宗时多次下诏严行禁止销钱为器,实行保伍连坐,并立定赏格,政和六年(1116)六月,又将赏格提高:

访闻诸路多是销毁铜钱打造器皿,毁坏钱宝……重立赏,严行禁止。检会、政和赏格,告获销磨错剪凿钱取铜以求利及买之者,杖罪,钱一十贯;徒一年,钱二十贯,每等加一十贯;流二千里,钱七十贯,每等加一十贯。诏于赏格内杖罪添作五十贯,徒一年七十贯,流二千里一百贯,余并申明行下。

南宋立国未稳,就出现了熔钱铸器的问题,由此,朝廷也加重了处罚,并让百姓结保,行连坐法,下令收缴民间非法铜器,规定犯毁钱制器一两以上就要治罪,同时也开始提高告发者的赏格。绍兴六年(1136)诏令销熔铜钱一两以上,就判徒二年,告发者赏钱三百贯;邻保失觉察没有告诉官府的,也要杖一百,而告发邻保的则赏钱二百贯。但是因为赏罚都过重了,在具体操作中难以遵守,因此后来又稍稍减轻,即:

一两杖一百,一斤加一等,令众三日,配本城。十斤配五百里,厢耆巡察人失觉察,杖八十。杖一百罪赏钱五十贯,徒二年钱七贯,每等加十贯,流二千里钱一百贯,每等加十贯,邻保知而不纠者,以犯人减一等。

对于失职的官吏,也有相应的惩处。《庆元条法事类》中规定,官吏对于民间销钱和私造铜器的行为失于觉察的,“一斤以上展磨勘半年,十斤以上展磨勘一年,五十斤以上展磨勘二年,百斤以上奏裁”,将稽查销钱铸铜器之事与官职的陟黜直接联系起来。

有清一代,私销现象依然十分普遍,不但民间毁钱取铜打造铜器,甚至有的铜商因无法购足应缴铜材而串通奸胥,将制钱熔化取铜凑解额办数量。私销既毁坏国家铸币,加剧“钱荒”的程度,而又往往是私铸的前奏。

清政府认为自己不惜工本铸造制钱,期望钱价平减,故而对于私销制钱十分痛恨,对于私销铜钱为器,有严格的惩治,惩罚力度要高于私铸。康熙十年(1671)定禁止私销铜钱改铸铜器之例,与私铸同罪。乾隆时又多次强调私销之罪重于私铸。乾隆十四年(1749),并将私销罪所受处罚加重,为首者斩决,为从及房主邻甲受贿隐匿者绞决,而当时私铸罪犯为首及匠人斩候,为从及知情买使者发遣,显然私销罪罚比私铸要重得多。次年,减轻对私铸的处罚,但私销罪未减,即定私铸为首者斩候,而私销者则立斩!乾隆三十四年(1769),因浙江巡抚永德在奏折中把熔化制钱私铸小钱按私铸定罪,被斥为“所见全然不晓事理”,强调“从来私销之罪,重于私铸”,还传旨予以申饬。

除了严刑惩治私销犯罪外,清廷还采取了其他种种措施,以防止民间销钱铸器。康熙十二年(1673)及十八年曾两次下令禁民间用黄铜器具。乾隆二年(1737)又厉行铜器禁令,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用铜器,民间旧有铜器限三年内送缴官府,逾期不缴者,“以私藏禁物论”。后来又加严限制,只有一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铜器,“余悉禁之。藏匿私用皆以违禁论”。

乾隆年间还曾改铸青钱以杜绝销钱。乾隆五年,浙江布政使张若震上书奏:在制钱中加入锡材,制钱变为青色,熔化后除可改铸为乐器外,无法打造其他器皿,可从根本上杜绝私销制钱、打造铜器的现象。户部在宝泉局试铸后,觉得此议可行。于是乾隆帝决定铸造青钱,“嗣后户工二局应照式铸造青钱,与现在黄钱相兼行使,并行令开局各省一体遵照改铸”。

同类推荐
  • 自我发现的开端

    自我发现的开端

    “速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感受生活和记录生活,记录艺术灵感的一种方法。速写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正确的艺术观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速写组画课程”教学是综合性教学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是初步尝试课程教学的课题化与课题教学的课程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化教学模式。 本书是“速写组画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总结,从教学理念、课程思路、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教学过程、作品品评等五个方面将这一课程展示出来,对于促进和加强师生沟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热门推荐
  • 孙一民的退役生活

    孙一民的退役生活

    退役过后,孙一民过着娶妻生子的普通人生活。直至四十不惑的年纪却遭遇婚变。在沉寂了一段日子后重拾起年轻时的逐梦生活....
  • 墩子

    墩子

    突如其来的灾难当中,一个叫墩子的维修工与一群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朋友开始了他们的历险之路。面对着成群的丧尸和不可捉摸的人心,他们将何去何从……墩子:“这世上,只要你努力,没有什么事是你搞不砸的!”本书没有异能,没有进化,只是普通人在危机中的生存与历险的过程。
  • 国初礼贤录

    国初礼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圣征途

    大圣征途

    前世孤儿,意外身死,魂魄因为一个惊天的阴谋,被选为盖世妖圣重生的载体,然而却生在了一个充满亲情和仁义之道的家庭。本该成长为盖世妖魔的他,却怀着一颗仁义之心,虽受迷惑,却不失本心,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大圣之道。
  • 战族传说系列(八)

    战族传说系列(八)

    “在很久以前,墨门的势力极为强大,可以说非但不在今日十大名门之下,甚至不在风宫之下,在极为遥远的年代,墨门与风宫以及水族就已水火不容,但如今,墨门的势力却大大削弱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惊心诀的缘故,惊心诀为墨门带来了一场灾难……
  • Diary of a Pilgrimage

    Diary of a Pilgrim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本书从管理者经常遇到的66个问题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目前管理者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经营问题,并配有大量的案例。
  • 一品大明

    一品大明

    梦回明朝,前世金山,交错而成,纵横朝堂。
  • 丧尸世界里的僵尸

    丧尸世界里的僵尸

    2017年4月1日,愚人节的黎明,百分之五十的人类变成了丧尸,末日来临,全球一夜之间陷入了无尽恐慌之中,人间秩序不再……昔日那财富榜上叱咤风云的天下巨富,那光彩照人的嫩模女星,那驾着顶级跑车的国际名媛。在末世,全都肯为了一小块黑面包,而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2017年的3月31日。庞舟携带真神之书,成为了地球最后一个僵尸。“僵尸不怕丧尸咬,僵尸恢复身体灵活后也能干那啥事?”庞舟兴奋了,他要收集物资,建立起一个大大的幸存地,收集无数的美女,为自己提供免费的鲜美血液,还有……
  •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大龄纹身女樊立清情场失意职场得意,因查阅资料与王译田在图书馆为借同一本书发生争执,彼此结下梁子。王译田的同父异母胞弟吴铮去何小西所在西餐厅用餐,樊立清将吴铮错当王译田,偷偷将芥末倒入其水杯中,何小西因此受牵连被西餐厅开除,樊立清发誓要为何小西报一箭之仇。何小西与陈奕潼相爱,被其母逼迫分手,一心挽回旧爱,后被性格泼辣的王译凤看中。王译田同父异母哥哥吴铮觊觎长子位置,为了争夺公司董事长宝座,突然出现在公司竞职演讲会上,两人先后爱上樊立清,成为一对情敌。何小西带着澳洲出国签证出现在陈奕潼面前,王译凤跟随而至高调宣布何小西是她的真命天子,让陈奕潼做出让步。在爱情和亲情之间,陈奕潼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