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000000016

第16章 投资非投机——步步为营,稳步发展(2)

在茶馆当跑堂时,李嘉诚胸怀大志,但他知道必须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循序渐进。为了增长知识,他购买了很多二手书籍,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节省了金钱。一段时间后,他辞去了茶馆的工作,进入了舅父的钟表公司当推销员,负责开拓市场,结果大获成功。

17岁那年,李嘉诚离开了舅父的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结果,他几次陷入困境,屡遭失败,但他仍然不浮躁,不焦虑,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历经多年的摸爬滚打,22岁那年,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为什么创建塑胶厂呢?这是他稳健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因为他分析,全球将掀起一场塑料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料厂很少。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李嘉诚创业成功。这种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也是来自于他的稳健。随着工厂业绩蒸蒸日上,李嘉诚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润,他开始将眼光放到全球……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你有了目标之后,要做的就是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地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浮躁的心态稍加收敛,使它变成一种对成功的渴望,这样你才有机会成功。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稳扎稳打、坚持到底的结果,李嘉诚的成功亦是如此。当他决定做一件事时,他会下定决心把事情办成,同时,他会保持警惕,谨慎地评估有可能面临的危机,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会低估问题的严重性。

在李嘉诚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之前,香港最大的地产商是英资置地公司,他们一贯坚持保守做法,该公司把业务重点放在收租物业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他们始终稳居中区“地王”的宝座,属下有很多大厦物业,这些物业每天都会给他们带来财源,相当于是永久的聚宝盆。英资置地的这种模式对李嘉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李嘉诚进入房地产市场后,他结合英资置地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生意原则,那就是谨慎入市、稳健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不卖楼花,不贷款,不按揭物业,只出租不出售,这样就有效地避开了银行挤提、地产危机。

面对资金紧张的问题,李嘉诚宁可少建房或不建房,也不会通过出售楼花来加速建房的进度。他也尽可能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同银行向客户提供按揭。他借鉴置地公司的做法,通过收租物业获得源远流长的财富。虽然这样资金回笼缓慢,但是李嘉诚认为,在未来,地价楼价及租金都会持续飙升是不变的总趋势。

众所周知,收租物业不可能像出售楼房那样可以谋取暴利,但这样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时间越长,租金就越多。随着地皮的升值,楼价自然节节高升,租金也会水涨船高,李嘉诚便可以坐享其成。所谓“聚沙成塔”,积少成多,最终所获的利润是巨大的,甚至远胜过出售楼房一时所获得的暴利。通过收租业务,李嘉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业。与此同时,他储备了大量土地。于是,他逐渐发展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商。

李嘉诚的沉稳不仅体现在房地产经营上,还体现在股票的经营方面。他对事物有超乎寻常的领悟力和判断力,当别人低价卖出物业,并用所得的钱购买股票时,他经营的长江实业集团一边大量发行股票,一边用发行股票所取得的资金大批量收购别人低价出卖的物业。通过低买贵卖,李嘉诚赚得钵满盆满。

“稳”是成事之道,如果你做事莽撞,盲目冒险,即使你付出了很多精力,赚到了很多钱,终有一天,你的财富和精力都会如竹篮打水一般,最终是一场空。真正想成大事者,应该向李嘉诚学习,力戒浮躁与盲目,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才能达到目标,换来安稳的人生。

要冒险,但不能盲目冒险

在投资经商中,最可怕的是不了解行情、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急于行动,这种盲目性让很多人吃尽了苦头。作为商人,最忌讳的是盲目出击,自以为这是有价值的冒险,实则是乱出手,结果很容易导致失手。但是,一味地保守、谨慎,也是难以成为巨富的。李嘉诚深知这个道理,虽然他经商的一贯作风是谨慎,但是他也会在准备充分、有把握的时候,大胆地冒险,这一点是他致胜的关键之一。

20世纪70年代初,李嘉诚所拥有的收租物业已经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扩大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高达390万港元。1972年,香港股市大旺,股民一个比一个疯狂,他们大量购买股票,成交活跃,恒指一路飙升。

李嘉诚抓住了这个大好时机,令长江实业骑牛上市。他们的股票以每股溢价1港元公开发售,上市不到一天,股票价格就升值了1倍多。1973年,股市突然崩盘,股灾降临,到了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已经跌至最低点,到了1975年3月,股市形势才有所好转,出现了缓慢回升的趋势。然而,股民们之前深受股灾之害,一个个“谈股色变”,把股票视为洪水猛兽,在股票回升趋势面前,他们游移不定。

李嘉诚眼光独到,他发现股市回升,便判断股市未来有很大的升值潜力,于是,他在当时低靡不起的市价基础上,安排长江实业发行了2000万新股,以每股34港元价格出售给他本人。同时,他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这样既讨好了股东的欢心,又为自己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利润。因为不久之后,股市逐渐兴旺,一直持续到1982年,长江实业的股票涨幅惊人,李嘉诚所获得的实利远远超过当年放弃的股息。

为什么李嘉诚频频在股市和地产的大灾难中成为大赢家?他到底有什么投资的秘诀呢?有人说李嘉诚是高明的赌徒,他屡次孤注一掷,而且能够获胜,不过是侥幸。客观地说,李嘉诚的行为确实充满了冒险精神,就连他本人也认为有赌博的成分,但他的赌博并非盲目出手,而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密切关注和分析之上的。比如,下面一次投资案例,就是典型的理智冒险的表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内地局势动荡,引起香港社会的震荡,人们惶恐不安,很多富翁纷纷逃离,民众争着低价出手房产。李嘉诚见此情况,立即叫停了正在建设中的楼房,按照当时的地价来计算,可以说李嘉诚已经是全军覆没了。但是他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应对,通过分析判断,他认为内地很快就会恢复安定,香港经济也会持续繁荣。因此,他抓住时机,大量购买别人低价抛售的地产,这一举动被很多人视为愚蠢的行为,李嘉诚却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

到了20世纪70年代,香港地产价格迅速回升,李嘉诚从中获得了双倍的利润,到了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已经达到了5个多亿,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房地产实业公司。此后,李嘉诚的长实地产公司节节高升,而李嘉诚在1992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中,以38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排名第35位,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李嘉诚虽然坚持谨慎的经商原则,但并不等于他不敢冒险,他只是不轻易冒险,更不轻易盲目冒险。那么,李嘉诚在冒险之前,凭借什么、依据什么来判断市场行情呢?对此,李嘉诚是这么认为的: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高潮与低谷,在低谷的时候,很多人、很多企业都会选择放弃这个行业,也许是由于目光短浅,也许是由于资金短缺等各种原因,这个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一下,这个产业是否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是否将来还会有高潮?”

李嘉诚表示,如果这个产业仍处于向前发展的阶段,只是由于一些原因,暂时性的处于低潮,那么,你就应该在别人选择放弃的时候,果断出手,这个时候出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如果这个行业已经穷途末路了,那你只有选择放弃,寻找新的有希望的产业。

李嘉诚用活生生的成功经商案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不得不冒险,但冒险不能盲目,必须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充分认识和分析之上。如果没有分析,没有认识,而是想当然地下定论,盲目做出投资行为,可能会满盘皆输。

投资需要冒险,风险越大,成功后获得的回报就越丰厚。冒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个非常敏感的词,它既可以让你一夜腰缠万贯,也能让你转眼之间倾家荡产。冒险要避免盲目,否则会损失惨重。

2000年,王先生的一位美国朋友来家里做客,给王先生3岁的儿子带了一款高科技玩具。当王先生的孩子把这款玩具拿到小区里玩时,引来很多小孩子的青睐,孩子们的喜爱让王先生发现了商机,他找到那位美国朋友,让他翻译玩具的英文说明书,并给那位美国玩具公司发去了咨询邮件,很快,美国玩具公司就回复了王先生,称加盟该玩具需要50万人民币,王先生没有那么多钱,于是他抵押了房子,从银行借贷50万元,成为那家公司的一家加盟店。意想不到的是,玩具店的生意火爆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无人问津,积压的玩具数以千计,最后只得低价变卖,不到半年时间,王先生赔掉了60万元,把房子都搭进去了。

王先生之所以失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在决策之前,没有冷静地思考,而是盲目地冒险。要知道,他对玩具市场一无所知,而且没有外贸的经验,仅凭几个孩子的喜好,就认为发现了商机,这种鲁莽的投资行为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在这个世界上,冒险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人勇气可嘉,但是智谋不足,完全是凭借一时冲动去莽撞行事,如果运气好,可能撞对了,如果运气差,可能就失败了。上面的王先生就属于这种人。

第二种人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人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对自身条件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在冒险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人才是真正具备冒险精神的智者,他们最后往往会赢得财富,李嘉诚就属于这种人。

两条腿走路: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李嘉诚一生最信奉的生意经是“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通过遵循这一原则,他把生意做得足够大,并且坚如磐石。所谓“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用李嘉诚的原话解释就是:“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一方面是发展、扩张,一方面是稳健、谨慎,这两者看似矛盾,但却被李嘉诚很好地统一起来了。他认为,发展、扩张与稳健、谨慎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保持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人才能走得稳当。

经商时,最忌讳的是盲目扩张、多角经营,而应该先确切地了解公司在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有多少实力,在实力范围内经营。有些经营者不注意这些,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他拥有50名员工的时候,能把公司经营得很好,当他公司规模扩大,员工数量增至100人时,由于他的能力有限,公司业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濒临倒闭。这种情况是十分常见的,这就提醒我们,在公司扩张时,要坚持稳健、谨慎的原则。

香港锦兴集团总裁翁锦通曾经说过:“生意越大,越要谨慎,因为一旦遭遇危机,整个基业都有倒下的危险,损失太大了。”翁锦通在总结自己创业、投资经验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计划要缜密,处事要周详。不可轻举妄动,意气用事。”

其实投资并不是容易的事,它既涉及到你的经济状况,还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发展。你既想投资赚钱,又不可避免地面对风险,这个时候你就要谨慎了,比如,多一点市场调查,多一点政策研究,然后制定合适的、合理的投资策略。

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马世民曾经在接受《财富》记者采访时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事实正是如此,李嘉诚在股市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做事稳当。他从来不会被急功近利的心理操纵,他认为,人算不如天算,再聪明的人,都有失算的时候。因此,他凡事都会深思熟虑,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行动。

1987年,李嘉诚决定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为此他要花掉3.72亿美元。可是这么大的投资计划,他下定决心只花了半个小时。这并不代表李嘉诚做决定轻率,而是因为他准确地看到了这里面的前景,因为这只股票是一支值得长期保留的明星股。果然,3年后,这只股票飙升,就在大家认为李嘉诚还会继续持有时,他却以惊人的速度抛出,将股票变现,净赚1亿美元。

李嘉诚认为,在股市上,关键要看得准、下手快,而不能抱着投机的心理。之所以要下手快,是因为有时候下手慢往往意味着错失机遇,也意味着撞上劫难。李嘉诚每次大进大出,都是经过谨慎分析的,他一般持股等待机会,一有机会,就会马上抛出。

李嘉诚认为,真正的投资家往往会选择有潜质的股票,然后进行长线投资,这样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坐享当年的红利。而投机者往往短线投资,借暴涨暴跌之势,炒股牟利,也许小赚一笔,也许会一朝破产。香港很多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商人,就是在股海中翻船的,把多年的心血葬送了。所以,李嘉诚才一再坚持“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的投资原则。

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宣布:“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港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有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凭借这一沉稳的经营策略,李嘉诚成功将和记黄埔收购下来,成了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对于这一次成功战例,李嘉诚至今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在李嘉诚的经商哲学中,“稳健”一词永远是最主要的指导思想。他说,只有两条腿走路,才不会摔跤,由此可见,他谨慎的风格多么明显。当年,李嘉诚投资地产,却没有放弃先前创办的塑胶花厂,因为当时香港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尚不明朗,所以,他坚持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他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后来李嘉诚投资股票,也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除了购买股票,还投资债券。与购买股票相比,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者只享有比定期存款高的利息,而享受不到公司的红利。

同类推荐
  •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国人“修炼”出了活路的脑筋,使之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奉行中庸之道,攀比从众心态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等……真正高境界的管理,恰恰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与感知。本书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列出了36种中国人典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式管理方式,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适应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

    本书主要是向我国的企业家们用案例解读了《长尾理论》,本书主要以中国企业在运用长尾产生的效应,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主要以企业实际案例为主,理论为辅。
  • 八步成就售楼王:售楼员超级情景训练

    八步成就售楼王:售楼员超级情景训练

    本书以大量的房地产销售实践与培训经验为依托,针对售楼员日常工作中的客户接洽、挖掘需求、房源推介、客户追踪、异议化解、议价守价、签约成交、售后服务等工作事项,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上百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采取情景模拟的形式,通过“情景描述+错误应对+情景解析+话术示范”四个模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售楼员应当掌握的销售知识与技巧。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管理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管理学

    本书分认误解管理学、战略管理学、人才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营销管理学、生产管理学、执行管理学、关系管理学、变革管理学、信息管理学、文化管理学、风险管理学等部分。是一本包罗万象、着眼实际的管理学实用大全。
热门推荐
  • 一念完美

    一念完美

    宇宙荒寂,大道万千,群雄并起,常有一念成神,一念成魔,唯我一念完美。四海八荒,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唯我一念完美。
  • 星空浪客

    星空浪客

    来自遗失文明的智能蒂法与联邦的放逐者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十二星宫之旅

    十二星宫之旅

    在地球的一个地方,有一所名叫艾利丝顿的学院,里面有四位背负着神秘使命的学生。他们将注定完成他们的使命。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 她,是光芒

    她,是光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人都会走过自己要走的路,每个人的路上会充满苦难和肮脏的泥泞,谁又会走过这些泥泞会不被弄脏?
  • 穿梭之与你相爱

    穿梭之与你相爱

    苏苏我想改变你的命运!小凡我待碧瑶陪伴你,就算你是鬼历我也跟你。致远我才是活色生香的女主。陈深我跟你一起保卫国家。吴邪我陪你一起保护文物。林皓我沐小易才是你需要保护的人。
  • 崛起之途

    崛起之途

    纵有天大打击、谁能断我生存纵有无数坎坷、谁能阻我崛起纵有困难重重、谁能拦我讨债纵有生命危险、谁能误导我心中崛起的含义
  • 爱情对对碰

    爱情对对碰

    她跟他前世一定是怨家,否则怎么会跟他打第一次见面就结下了梁子,而且是越结越深,深到每次见面三句不和就大打出手!每次都想把他那张招蜂引蝶的俊脸扁成猪头!好解心头之恨,妒忌之心!可是,该死!她竟然被他吻了!他竟然说说他喜欢她?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没有道理呀!乱了,一切都乱了!扰得她心慌慌的,有点喜有点惊!该不会这只猪又想恶整她???
  • 三世甘堕桃花劫难

    三世甘堕桃花劫难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她化作一缕幽魂注入她身,她变成了她,三万年后,婴胎受灵而生,而她却不是她,冥冥巧合她却因她卷入仙魔两族之战,她恨透了这个虚伪自私的浮生,终神形具毁,她哭笑看这世界“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场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凄凉寿椿楼,证得涅盘果。”......
  • EXO特别经纪人

    EXO特别经纪人

    “轻轻贴近你小小掌心……”吴雨溪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可吴雨溪还在睡梦中,整整响了一分钟后,吴雨溪轻轻地皱着眉头,像是用尽全力打开自己的眼皮,接了电话,声音懒懒的说:“喂,请问你是哪位?”另一边是李易峰的声音,说:“你好,吴小姐。我是R公司的社长,李易峰。”吴雨溪问:“请问找我有事儿吗?”“哦,你前几天是否在R公司应聘过当经纪人?”吴雨溪想了想,说:“恩,前天我是去了R公司应聘。”“恭喜你!你应聘成为EXO的经纪人,下午你来R公司一趟。”吴雨溪睁大了眼睛,惊喜的说:“真的吗?好的!下午几点?”“恩……那就今天下午两点到R公司门口等我吧!”吴雨溪说:“好的。”
  • 世纪之本性

    世纪之本性

    无情无欲的冷血统治吗?当本性最真的善良解开,孤独的自由,不被理解的宽容只为更好的未来。请接收来自未来的祝福(づ●~●)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