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0800000009

第9章 中国商人的“潜规则”——“商道即人道”(1)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为什么很多人经商,最后却落了个颗粒无收、一事无成的下场呢?

其原因就是他们不懂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模式——想成功,先做人;想做生意,先交朋友。

一个擅长交际的人,条条大道通罗马。一个孤傲自闭的人,到处都是死胡同。

做生意就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没有朋友,你可用的社会资源就会被压缩到最少,连一桩小生意也很难做成,更别想成为名商巨贾。

有这样一个经商的故事:

叫花子出身的陈寿亭,染房开到青岛和济南,布卖到了全国各地。无论走到哪儿,都能迅速站稳脚跟,扩大业务,皆是因为他高明的做人之道。小到三教九流,黑道白道,甚至茶楼卖艺的女优,大到名门望族,商贾世家,他都应付自如,让人如沐春风,以能和他结交为莫大的荣幸。

陈寿亭的成功,除了他本身高超的染布技术,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巨大的资源合力,对他进行推动的结果。

与此同时,却有一个有钱的律师开染坊失败的例子——

那位济南城里有名的大律师,既有钱又有权,也想开染房赚大钱,可却步步吃力,难逃倒闭命运。归根结底,正是他做人太失败,举着法律的幌子欺压百姓,戴着竞争的面具打击对手,背后搞小动作,明里又飞扬跋扈,最后众叛亲离,遭到报应。

不会做人,不重视积累朋友资源,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资源共享圈,就像一张连接着社会每个层面的大网。你只是上面的一个结点,周围还有很多结点,只有通过他们,你才能连通社会的每个区域。你们互相帮助,满足各自的需求。

子贡是经商奇才,但也需要他出身的端木家族在政商两界广泛积累的人际资源的帮助,家族的名声使他在经商的过程中获益非浅。胡雪岩是商,王有龄和左宗棠是官,他们属于不同的阶层,但联合一起,互相促进,都做成了大事。

陈光达是深圳一家电子公司的老板,白手起家15年,他的公司已经是业内颇具实力的企业,拥有资产上千万。说起成功秘诀,陈光达简简单单一句话:“许多人都一味地想发财,缺少人情味,才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其实,做生意就是做人,应该先交朋友再做生意。特别是像我这样没有背景、独自起家的,缺少朋友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他把生意看作生活,轻松地去对待每件事,将客户看作朋友,真心地去理解、体贴他们。热情随和的性格,使他一开始积累了雄厚的人际关系,人人喜欢和他打交道。他得到了圈内朋友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关键的起步阶段和转型期,都避开了大风大浪,把风险降到了最低点。

他说:“生意场并不复杂,只要你有一颗包容的心。但如果被冷冰冰的财富冻僵了做人的热情,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就会四处碰壁。在中国做生意,只有金钱当道是走不通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先交朋友,后做生意,这已经成为中国生意人心照不宣的成功潜规则。一个不懂游戏规则的人去经商,相当于盲人摸象,哪怕他在某项专业能力上堪比天才。只有洞察并且深谙这一成功的潜规则,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才能在中国商场立于不败之地,即使他的专业技能并不出色。

这跟能力没有太大关系,事实上,我们身边有才的人很多,他们能力超强,才华四射,充满激情,对事业有很宏大炫丽的勾勒,但却只有一小部分人获得了施展的机会,取得了成功。

我们评价一柄宝剑,最重要的标准不是它的刚性有多大,而是它的韧性有多强。太坚硬的宝剑容易折断,柔韧的品质才能保证它的百折不屈。

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但是也需要有人看见,而且愿意为你抹去上面那层厚厚的灰尘。一个有才华的人想做点事情,在他的一生中不同的阶段,总需要遇到几个助他一臂之力的贵人,或者叫做伯乐。

千里马还需要伯乐呢,难道你到处寻找金子的时候,身边不需要一个得力的朋友吗?没有朋友的淘金路,是一条孤独的不归路。

1.有朋友就有面子,有面子就有生意。

2.先打地基再盖房,先交朋友再做投资。

3.朋友比钱重要,钱没了可以再赚,朋友失去了就不会回来。

4.成功者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交朋友的机会,哪怕对方现在毫无价值。记住,谁也不知道哪天会下雨,哪个神仙会显灵。

以人为本

《三国志》中说刘备有一次被曹操追得拼命逃跑,带着百姓跑到了江边,手下向他建议:“现在带了这么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既影响我们行军的速度,又不能保护他们,如果曹操的兵追来,就麻烦了,不如把百姓丢弃。”刘备很严肃地说:“一个人想成大事,就必须以人为本,他们都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弃他们而去?不要再说了!”

刘备辗转半生,虽然常败,但是身边优秀的人才却越聚越多,天下的能人志士都来投奔他。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刘备的这四个字。在这里,以人为本又有重视人才、重视普通个体的权利的意思。

从现代管理来讲,以人为本又是把“人的需要”作为制定行事准则的依据。作为领导者,关注“人”,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重视人的需要,尊重员工的需求,组织架构的设计以人为主;而作为员工,践行“人”,激发个人的创造力。

胡雪岩做生意的几十年,其实就是在经营人。对上,他结交并帮助官员,比如王有龄,左宗棠;对同行和顾客,他诚信不欺,以人为本,至死不变。即使老年面临抄家危险时,他仍然坚持着处理完后事,把债还清,对债主有个交待,才撒手离世。

需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并非是以“我”为本,否则就成了以“欲望”为本。这个“人”既是理想又是目标,应该是一个全面健康的人,是对人性善的最大化地追求。

顺景饮食集团的掌门人刘汉明,1987年的时候还是一个普通学徒,在顺德一间酒楼的厨房里磨练了四年,几乎什么都干过。后来他建立了顺景,而且把它建成了一适合人才栖息的一棵大树。

他的第一间顺景,当时不过300个餐位,还是上不得规模的小酒店。他针对附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实际需求,以顺德菜为主打,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菜心炒鸡杂”与“骨香蛇”,贴近消费者,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两年后,他已经开了三家分店,并且确立了自己“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经营理念。到了2005年,他的酒店获得了广州市“最佳卫生环境奖”。

刘汉明说:企业的“企”含有一个“人”字,企业就要以人为本,一定要有人才。

作为老板,他对待员工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己”服人,不断充实自己。在培养员工的同时,他自己也在充电和学习。另外,他还是个非常人性化的人,有一年大年初二,一个员工不小心负了伤,他亲自送往医院,直到挂了号、交了医药费并等到员工病情稳定后才离开。

那位员工很感动地说:这样的老板,可遇而不可求。

商道就是人道,而人道就是“以人为本”,把“人”字放在第一位,把“钱”字放在第二位,就会无往而不胜。

为何要这么说呢?从商首先是人与人打交道,你不可能直接跟财富对话,财富是掌握在人手中的,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要从商,先做人,而做人,要先讲诚与信。不诚信者,不足以从商立事。

中国人自古以来很讲究诚信,《周易》是五经之首,全篇就常出现诸如孚、尚德这样的字词,表达对诚信的高度认可。无诚,万事不立。不讲诚信,什么事都做不成。所以,“诚信”二字实乃做人的根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我们认为,生活和事业是息息相关的,互为一体,生活中人的情操,势必也要反映在事业中。所以,以做人的方式做生意,就成了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做人和做生意就是互为因果的。

看一个人的生意做得怎么样,我们不妨观其如何做人;若要评价其人,我们不妨看他如何做事。一个人如果做人不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逐流,既有随缘的性格,又有不变的原则。那么他做生意一定会脚踏实地,同时又眼光长远,既有专注的热情,又能够持之以恒。

一个成功的商人,都是以其做人的信念、道德和准则为行事的基础,从而树立他的成功心理。美国商人因为深受基督新教义的影响,认为赚钱是上帝赐予的一项权利,所以美国人从商的第一信念就是赚钱,不择手段地积累财富。而中国商人,也会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却是一种人道与温和的盈利模式。因为我们大都是在东方儒家文化的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它的核心是一套做人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以不管从商、从政还是从文,都是先从做一个好人开始。

1.重视人的需求,把人放在第一位,把钱放在第二位,路会越走越宽,钱会越赚越多。

2.以人为本,就是从人的角度去使用钱,而不是服从资本贪得无厌的本质。

3.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创造更多机会。

4.没有尊重,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就没有赢家。

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大学》有言:“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东汉的少年陈藩,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心想干大事业。可是院内龌龊不堪,脏得要死,人人厌之。好友薛勤就问他:“你为何不打扫一下,以便接待宾客呢?”他傲慢地回答:“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藩无言以对,沉思良久,才发觉好友说得很有道理。

经商要先学会做人,而做人就要先学会“扫一屋”。把自己的屋子扫干净,在品德、知识、习惯各个方面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再去想扫天下的事情。

你想干一番大事,无论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都必须先打好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自身的修养和完善。

要学做人,先从自身做起,重视细节,养成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向目标前进。

做人的第一步是修身,修身就是完善自身,先对自己提要求,先从身边小事做起,让人挑不出毛病。

贵人是如何结识的?人脉关系是怎样搭建好的?前提就是你自己的品德、能力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别人需要你,才会帮助你。品德从哪里来,能力从哪里来?他们都在小事里面表现出来,通过细枝末节展示给众人。

我们出门办事,总得注意一下着装,要得体,舒适,礼貌,给人不错的第一印象。你穿一身休闲装去参加严肃的商业谈判,就很失礼,会让人反感;客人到你家,发现你房内凌乱不堪,酒气冲天,东西放得满屋都是,一看就是不重视形象的人,怎么会跟你真诚的合作?

中国人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能做到这四件事,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了。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修身,这是做一切事的基点和核心。

修身就是“克己复礼”,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它的本质便是遏制内心邪恶的欲望,遵从做人的基本礼仪,要坐得端,行得正,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正人君子。我们要追逐利益,但要像君子那样去追求。

一个克己复礼的人,不会拿着钱去干坏事,也不会盲目乐观和为所欲为。拥有了这样的品德基础,他在商场上也会走得比较顺利。

有个人叫陈胜群,80年代的时候,从日韩倒卖进口服装,赚了一笔钱。在随后兴起的家电潮中又故伎重施,成为了百万富翁。这时,他的心态就开始膨胀了,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什么事都能做成。

于是,他成了中国第一批投身股票市场的商人,抬高股价,抛售,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坑害股民。他成为了上海股市当时的风云人物,是最厉害的短线操盘手。但是不到两年,他就败在了一位来自香港的操盘大师的手下,被“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不仅赔光了上千万的家底,还欠了几百万元巨债,进了监狱。

事后人们了解他这个人的时候才知道,小时候的陈胜群,就已经养成喜欢占小便宜的坏毛病,那时没人约束他,教育他,长大后酿成了人生悲剧。

我们很多人,经常把“修身养性”、把“做人”当成一句空话,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任着性子胡来。只有出了事,才后悔莫及,体会到这四个字的深刻。

经商者,“做人”不只是披上一层人皮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你的内心,要有善恶之分,是非之辨。

商战电视剧《大染房》里面有一个情节,日本商人藤井眼红陈寿亭的大华染厂,想收购在自己的门下,为了达到目的,他就派人在深夜去打冷枪,扔手榴弹,用暴力威吓的手段达到目的。这样的商人怎么可能受欢迎呢?

一点点的小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涵养。你把每件小事都做好了,哪怕它看起来无足轻重,做得合情合理,尽善尽美,符合人们的心理期望,你就会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从而获得预料之外的好处。

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洗脸的人,怎么去参加宴会?所以修身养性很重要。

2.先约束自己,才能去约束别人。自己形象不好,就没资格对别人提要求。

3.做人也是做事的一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平时会做人,做事才会顺。

4.无论何时,都做一个别人想交谈和见面的人。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心境叫放下

    有一种心境叫放下

    本书着重阐述了“放下”这一种人生哲学,说明了“淡泊”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智慧,它将如何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坦然面对,成为更大的赢家。书中提倡一切随缘,莫强求,通过一个个简单而富有深意的故事说明了放下给人带来的幸福。
  • 犹太企业家传奇

    犹太企业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它适用于任何场合,谈判时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用。怎么用好这个工具,《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将告诉你答案。成功有道可循,礼仪便是其中之道。礼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礼仪的表现却是需要行为技巧来实现的,礼仪有时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修养品德和为人。有时又是天使,它能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帮助你成就辉煌未来。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见面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总之,人际交往离不开礼仪。
  • 抚慰人生的一杯茶

    抚慰人生的一杯茶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社会节奏和社会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给读者以人生的心灵安慰和感悟。
  • 女性幸福指导

    女性幸福指导

    常听人说:“女人爱幻想!”女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希望,或想更美丽些,或想更魅力些,或想更被人疼,或想更加成功……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是女人们在追求幸福。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愿望呢?
热门推荐
  • 天赐武侠系统

    天赐武侠系统

    洛历年间,镇国大派【血衣门】之主“血衣皇”“天罗王”携外域势力大举入侵洛国,欲统一洛国武林势力。蜀山剑派,药皇谷,金鹰堡,洛皇都,丐帮,等镇国大派纷纷拼命阻挡。华山!华山派光明顶!身为掌门的韩无风眼中饱含自信!浑身剑意冲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君作为一个七年老书虫,书荒了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请大家多多见谅~还有就是此作品已经A签,按大纲发展应该在三百万字左右完结,不会太监,请大家放心观看!
  • 重生之医妃嫁到

    重生之医妃嫁到

    前世,她是众人眼里,凭借当今皇上发妻之名,登上后位的幸运女人,却没有人知道,她为了那个男人,双手沾满鲜血,脚下踩着累累白骨,可成想,到头来,她换来的是刚出世的孩子,被那个男人活活掐死!她的外祖父一家被满门抄斩,母亲郁郁而终,师傅被人陷害遇难,都是她最爱的那个人做的!她果真是愚不可及!他们竟然连一个全尸也不愿给她留下,将她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扔进棺材,一把大火将她挫骨扬灰!那时,她只想要化身厉鬼,将他们一个个都拖入地狱,万劫不复……苍天有眼,一朝醒来,她重生十二岁,无人知晓她那怯弱眸子下隐藏的远远是嗜血与恨意。
  • 诛神演义

    诛神演义

    一块古灵玉引发的一场战争。拥有之人即天下无敌。
  • 魂动逍遥

    魂动逍遥

    一代修真大仙李逍遥誓与天地同寿,永生在这个世界上。时隔10万年,物是人非,修真成仙的李逍遥闭关期间,他的弟子们历经磨难继续修真,发生了一系列惊险又离奇的事情……
  • 先欢厚爱:王爷轻点儿

    先欢厚爱:王爷轻点儿

    “米小诺,该就寝了。”邪恶王爷伸过胳膊把小女人捞进怀里,不容她挣扎丝毫。“王爷,让臣妾先去洗洗干净吧!”小女人哀求着,讨来恶魔的一记白眼,男人冷冰冰的道:“贱女人,本爷不嫌你脏,哪儿来那么多的废话。”声音咆哮后就传来衣服撕裂的声音,紧接着就传来断断续续的暧昧喘息声。。。。。。一个冷酷帅气的极品王爷遇上娇羞腼腆的纯情小女人,天天重复上演着爱恨情仇那点事。
  •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作者陈犀禾、聂伟)共辟为五编:“‘后百亿时代’的大片产业”、“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民间影像与生态图谱”、“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身份认同与空间想象”,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文化省思、民间影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它们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兼备,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 无盦词

    无盦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源之说好的永远呢

    王源之说好的永远呢

    不,你们是表兄妹,你们是不能在一起的!——————白轻漓那又怎样?就算违背天地,也不能输了她。。。——————王源我开始怕了吗?这会给他带来困扰?!——————末茶
  • 王牌校草的恶魔公主

    王牌校草的恶魔公主

    这是信子的第一本小说,如果写得不好,请指出,信子会努力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喜匆喷
  • 两界杀

    两界杀

    在很久以前,有人说:“既然相看两厌,那我们便从此不见。这世界,你们一半,我们一半。”从此,这个世界便被一分为二。伤口总会有愈合的一天,世界也会重新聚合,原来一个世界的生灵,终将会重新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