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鲁迅病逝,三日后,萧红获悉噩耗,极度哀伤。后致萧军信(10月24日)以“海外的悲悼”为题载《中流》第一卷第五期。
11月,散文集《桥》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三集第十二册,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
1937年(26岁)
1月9日,接萧军信,中断在日本的日语学习和创作,乘“秩父丸”客轮回国。1月13日,回到上海,住在法租界吕班路。
3月15日,组诗《沙粒》载《文丛》第一卷第一期,将与萧军间的情感危机公之于众。
4月间,与萧军关系恶化,离家出走到一家犹太人开办的寄宿画院准备学画,旋即,被萧军找回。
4月23日夜,离开上海到北平访友、散心。在北平期间与李洁吾、舒群有较多接触。
5月中,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为巴金主编“文学丛刊”第五集第五册。
5月下旬,返回上海。参加《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与萧军关系持续恶化中。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日收到北平李洁吾的来信,通告事变后北平现状。后将来信发表于《中流》第二卷第十期。
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不避危险鼎力帮助日本友人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
8月底,胡风出面邀请萧红、萧军、曹白、艾青、彭柏山、端木蕻良等作家商议筹办新的文学杂志。萧红提议将即将创刊的新杂志命名为《七月》,得到大家赞同。此次集会上,与端木蕻良第一次见面。
9月下旬,二萧离开上海抵达汉口,通过于浣非结识诗人蒋锡金,旋即搬进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二十一号的住处。
10月中旬,写回忆鲁迅的散文《万年青》、《逝者已矣!》。《万年青》载武汉《战斗旬刊》第一卷第四期“鲁迅先生周年祭特辑”,该文后改篇名《鲁迅先生记(一)》收入重庆大时代书局初版的《萧红散文》;《逝者已矣!》载10月20日汉口《大公报·战线》第二十九号。
10月下旬,端木蕻良应胡风、萧军之邀前来武汉,随后也搬进小金龙巷与二萧住在一起。
开始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创作。
12月10日,与萧军、端木蕻良突遭当局逮捕。次日,在胡风托人斡旋下,三人获释。
年底,二萧搬进冯乃超位于武昌紫阳湖畔寓所。
1938年(27岁)
1月16日下午,参加《七月》座谈会,题为“抗战以来的文艺活动动态与展望”,萧经表达了自己关于抗战文艺的见解。同日,书评《〈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载《七月》第二卷第二期。
1月27日,与萧军、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离开武汉,前往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2月6日,抵达临汾,与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相遇,结识丁玲,并建立深厚友谊。
2月间,日军逼近临汾。下旬,随“西北战地服务团”转移运城,萧军执意留下打游击,二人在临汾分手。
3月初,抵达西安,住进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与塞克、端木蕻良、聂绀弩等人共同创作三幕话剧剧本《突击》。发现自己怀孕,想找医生堕胎未果。
3月16日,《突击》在西安隆重公演,一连三天七场,场场爆满,轰动西安城。萧红与其他主创人员受到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
4月初,萧军随丁玲、聂绀弩来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向萧军正式提出分手,其后明确与端木蕻良的恋爱关系。
4月下旬,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再次入住小金龙巷。
4月29日下午,出席由胡风召集的文艺座谈会,题目是“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会上,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观。
5月下旬,与端木蕻良在汉口大同酒家举行婚礼,胡风、艾青、池田幸子等人出席。
8月上旬,因武汉形势危急,端木蕻良离开武汉前往重庆。
8月11日前后,搬至位于汉口三教街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部,与孔罗荪、蒋锡金等人住在一起,等候买船票入川。
9月中旬,与冯乃超夫人李声韵结伴去重庆。行至宜昌李声韵不幸大咯血,萧红手足无措,幸得同船《武汉日报》副刊《鹦鹉洲》编辑段公爽帮助,将她送进当地医院。两天后,一个人到达重庆。
11月,在江津一家私立小妇产医院产下一名男婴。产后第四天,平静告知白朗孩子头天夜里抽风而死。几天后,离开江津返回重庆。
12月,与池田幸子、绿川英子共住在米花街小胡同池田寓所。
12月22日,在塔斯社重庆分社,接受苏联记者罗果夫的采访。
1939年(28岁)
春,蛰居歌乐山潜心创作,完成了散文《滑竿》、《林小二》、《长安寺》,短篇小说《山下》、《莲花池》等作品。
4月5日,致许广平信(3月14日)以“离乱中的作家书简”为题,载《鲁迅风》第十二期。
4月17日至5月7日,香港《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小说《旷野的呼喊》。
5月间,与端木蕻良搬至嘉陵江畔的黄桷树镇,住进复旦大学苗圃。
9月22日,整理完成《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纪念鲁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后载《中苏文化》第四卷第三期。此后,发表多篇回忆鲁迅的散文。
10月下旬,将整理好的有关回忆鲁迅的文字结集为一本小册子,取名《回忆鲁迅先生》。
秋,与端木蕻良搬进名叫“秉庄”的一座二层小楼。
11月,与端木应邀参加苏联大使馆在枇杷山举行的十月革命纪念日的庆祝活动。
12月中,重庆北碚不断遭到轰炸,因不能忍受惊扰,与端木蕻良商量离开重庆,参考友人华岗的意见,最终决定前往香港。
1940年(29岁)
1月17日,与端木蕻良离开重庆,乘飞机抵达香港,入住九龙尖沙咀金巴利道纳士佛台三号。
2月5日,“文协”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举行全体会员聚餐会,热烈欢迎萧红、端木蕻良来港。次日,《立报》报道了该欢迎会的消息。
3月3日晚,参加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讨论题目是:《女学生与三八妇女节》。
3月,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由上海杂志公司初版,列入郑伯奇主编的《每月文库》第一辑之十。
4月,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身份,登记成为“文协”香港分会会员。
5月11日,与端木蕻良应岭南大学艺文社之邀参加该校学生组织的文艺座谈会。
5月12日,与端木蕻良一起参加由香港文协与中国文化协进会共同举办的“黄自纪念音乐欣赏会”。
6月,《萧红散文》由重庆大时代书局初版。
6月24日,给华岗去信,关心其现状。此后一月间,与华岗书信往来频繁。
7月,《回忆鲁迅先生》由重庆妇女生活社初版。
8月3日下午3时,香港各界“纪念鲁迅先生六十生诞纪念会”在加路连山孔圣堂举行。会上,萧红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迹。晚上,在孔圣堂举行晚会,上演萧红编写的哑剧《民族魂鲁迅》。
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呼兰河传》完稿,至12月27日连载完毕。
1941年(30岁)
1月,《马伯乐》第一部由大时代书局初版,5个月后再版。
2月1日,长篇小说《马伯乐》第二部在香港《时代批评》杂志第六十四期开始连载。
2月初,与端木蕻良搬家至九龙乐道八号二楼。
2月17日,“文协”香港分会等文化团体,在思豪酒店举办茶会欢迎史沫特莱、夏衍、范长江等人来港。茶会由萧红主持,史沫特莱发表演讲。
3月初,史沫特莱前来乐道八号看望。见萧红居住环境恶劣,执意邀请她到林荫台别墅与自己同住,两人共度了近一个月的时光。从林荫台回来,听说茅盾来港,与史沫特莱一起前往拜访,想劝说茅盾夫妇一同前往新加坡,遭婉拒。
5月初,史沫特莱返回美国,行前带走了萧红、端木蕻良的一些作品,准备在美国发表。萧红托其将一册《生死场》代送给美国作家辛克莱。
5月30日,《呼兰河传》单行本作为“每月文库”第二辑之六,由桂林上海杂志公司初版。
6月4日,收到辛克莱回赠的书和表示感谢的电报回信。
7月1日,小说《小城三月》载《时代文学》第二期。
7月间,常常失眠,咳嗽加剧,再次住进玛丽医院。
8月4日,与端木蕻良应邀去香港大学讲学。当天下午,二人接到许地山病逝的消息。
9月中,美国女作家海伦·福斯特与他人合作将萧红《马房之夜》译出,发表在自己主编的《亚细亚》月刊九月号上。萧红、于毅夫、端木蕻良、周鲸文等374人在《旅港东北人士“九一八”十周年宣言》上签名。
11月初,出院回家,茅盾、巴人、杨刚、骆宾基、胡风等友人先后前来探望。
11月上旬,诗人柳亚子前来拜访端木蕻良,与萧红相识。
11月中旬,再次住进玛丽医院。因不满医生护士的冷遇,急于出院。
11月下旬,于毅夫前来看望,萧红向其倾诉内心苦楚,于毅夫在没有办理出院手续的情况下将其接回。
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对英美宣战,进攻九龙。柳亚子前来看望,骆宾基于电话中向端木蕻良辞行,在端木蕻良的挽留下,应允留下帮助照料萧红。是夜,从九龙转移至香港。
12月9日,住进思豪大酒店。
12月18日,被迫转移至周鲸文家,后又转移到告罗士打酒店。在日军占领酒店前,端木蕻良、骆宾基又将萧红转移出来,曾在何镜吾家落过脚,最后安置在中环一家裁缝铺里。
12月24日,转至斯丹利街时代书店的书库安顿下来。
12月25日,香港沦陷。
1942年(31岁)
1月12日,住进养和医院,次日手术,术后发现医生误诊。
1月18日中午,转至玛丽医院。下午2时,安装了喉口呼吸铜管。因没有气流经过声带,不能说话。
1月19日夜12时,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2日晨,玛丽医院被日军接管,病人一律赶出。萧红被转至一家法国医院。其后,法国医院亦被军管。随即又被送至法国医生在圣士提反女校设立的临时救护站。上午6时许陷于深度昏迷。
1月22日上午10时,在法国医院设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逝世。
1月24日,遗体在香港跑马地背后的日本火葬场火化。
1月25日黄昏,部分骨灰安葬在浅水湾丽都酒店前花坛里(1957年8月15日,迁葬广州银河公墓)。
1月26日,剩余骨灰安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后院土山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