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公立学校的生活是令人满意的,然而,这种求学生活并没有按照预期的发展,一直持续下去。在第二学期的中途,梵高突然退学,回到了家里。至于其退学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个谜团,研究者们无法确定其中的关键。
退学回家的梵高又过上了散漫的生活,他性格内向,一般没事就待在自己的卧室里,翻翻感兴趣的书或者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成素描。相比学校,这种生活清闲而舒适。他在自我的小世界里活得不亦乐乎,有时候父母要反复地催促,他才出来吃饭。有客人登门上访,他也只是勉强地打个招呼就匆匆回房。这样的状态让梵高的父母着急不已,因为儿子马上就要满16岁,老待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毕竟要为他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于是在一次晚饭过后,爸爸叫住了想要溜回房间的梵高,准备和他好好地谈一谈。
“儿子,你从学校回来也有一阵了。有没有想好以后想要干什么呢?”
“具体的职业没有想过,我对这些工种的分类也不是很了解,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具体能干点什么。”
听到这儿,平常喜欢说教的牧师开始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那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牧师呢?像我这样有一个正式的职位,平时就去传教。牧师虽然赚钱不多,但社会地位还好。”
“牧师?还是算了吧,虽然我对宗教还不排斥,但是,爸爸你也知道我平常性格也偏内向,要求我像你一样,那么激情洋溢地东奔西跑去说服别人,对我来说有点太难了吧!”梵高连连摇头。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看到父亲一副要开始长篇大论的姿态,梵高赶紧反驳起来:“从小到大我很少在公共场合向集体发言,更别说担负起指引他们正确道路的责任了。何况我连自己的道路都不清楚,我有什么资格去引导他们呢?我就别误导这些子民了。”梵高平时比较内向,但较起真来还是能说出几条的。
听了梵高的辩解,父亲可能觉得他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于是只好放弃这个念头:“那好吧,可能你确实不太适合牧师,那你现在要认真考虑下自己以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现在好做准备。”
父亲退下阵来,但是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宝,那就是请来和梵高同名的文森特·梵高叔叔,那是他们兄弟几人中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位。在梵高还小的时候,他就和一位商人合伙,开了一家叫古比尔的画廊,专门出售一些名画和流行画的仿制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古比尔已经走出了海牙,在布鲁塞尔、巴黎等其他地方有了自己的分店,发展态势一片大好,已经快成为欧洲数一数二的艺术画廊。
父亲写信专门请他过来,只希望这位事业有成的叔叔能给梵高的职业规划提供一些建议。叔叔立即回复了信件,还半热情半抱怨地说:“这样的问题应该早点找我,我早已对梵高的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第二天,叔叔就买了一张车票,从自己居住的农村赶到了他们所在的曾德特。
文森特叔叔的热情并没有敷衍的成分,因为他很乐意接受梵高父亲的这个任务,这也能实现他自己的私心。原来在众多亲戚小辈,他最喜欢的孩子就是梵高,而且对他的前途尤为担心。这位叔叔和婶婶由于身体的原因,并没有产下子嗣。但是他们特别喜欢孩子,看到活泼可爱的宝宝都兴奋不已。随着他们家业的扩大,他们也希望有一个年轻上进的年轻人接过他们的衣钵。这么多年来,文森特叔叔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对这位年龄最大的梵高情有独钟。一方面是因为他性格沉稳,不像其他小孩子吵吵闹闹;另一方面他对梵高手不释卷非常满意,并且十分欣赏他在绘画上的兴趣和天分。他觉得只要稍加培养,梵高就能够担得起这份大任。
当他年轻的时候,每当画廊生意不那么繁忙,他和他的妻子就会去各个兄弟家探亲。每次见到梵高的记忆总是特别深刻。他都是在自己的书房里,安静地看书,目光专注神态安详,一看就是徜徉在书籍的世界,而不是靠它来装装样子糊弄父母。在大人聊天的时候梵高很少插嘴,但提到某些画家的作品最近卖得比较好的时候,他会十分兴奋地询问起来这些画家的生平和画风。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的叔叔会从自己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些名画的缩小版,与梵高讲解起来。梵高虽听得懵懵懂懂,却也津津有味。而周围的人对卖画这项事业并没有很大的兴趣,看他们乐此不疲地交流,自然愿意把空间让给两人。就这样,文森特叔叔的心里为这个与自己同名的侄子留下了特殊的位置,对他还是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在心底里一直想着等梵高上完学之后,就让他来自己的画廊当实习生,有朝一日做出新的成绩,也可以传授给他。可以说梵高叔叔在梵高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也看到了自己假想儿子的影子。
见到梵高之后,文森特叔叔还是掩饰不住的兴奋:“文森特,你为什么这么早就从学校里退学了呢?”
“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我有自己的想法,而他们的老师似乎并不愿接受。”对从小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叔叔,梵高相处起来很自然,说起话来也十分坦诚。
“这个没有关系,那接下来你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父亲建议我去当牧师,但是我觉得我个人并不适合。”
“对啊,我看着你也不像出去东奔西跑宣扬教义的人。你还是适合乖乖待在一个地方,看看书,作作画,多培养自己的内在素养。要不我给你推荐一个职业,你看怎么样?”叔叔按照对话的节奏,一步步把话题引到自己想说的事情上。
“叔叔您说,我听听看。”
“是这样的,我现在的古比尔画廊准备在其他地方多开几家分店,也是属于扩张新聘人手的时候。我觉得你可以先来我们的画廊做文员,如果你觉得还适合这种工作氛围的话,就转成艺术经纪人。所谓艺术经纪人就是当有人来买画的时候,你按他们的要求推荐适合他们的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凭借你对画的了解把它们介绍给一些想买的人。这个工作既不需要多奔波,还能利用你的绘画知识,我觉得还蛮适合你。”叔叔所言既涉及自己画廊的客观发展要求,也谈到与梵高兴趣爱好的契合度。
“我觉得也还不错,我不排斥,觉得可以先试一试。”文森特叔叔果然了解梵高,他的一番话果然引起了梵高的认同和兴趣。
听到梵高松口,文森特叔叔此行的任务也完成了,他松了一口气,紧紧握住他的手:“其实我今天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来的,刚才的那个就算一个非正式的面试。现在,我作为古比尔的老板,代古比尔画廊欢迎你的加入。”
当梵高把加入古比尔画廊、从实习生开始做的决定告诉全家人的时候,大家也十分开心,因为觉得在家赋闲一年的梵高也算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当晚的家庭聚会上,梵高没有再躲在房里,父母的脸上也不再有愁容。大家开心地举杯,共同庆祝梵高的职业生涯前途似锦。
梵高没过几天就收拾了自己的行李,跟着文森特叔叔去了位于海牙的古比尔画廊。欣赏归欣赏,但是文森特叔叔并没有打算利用关系和特权帮梵高在职场上走得更远一点。他决定只为梵高提供一个平台,其他一切看他自己的努力,这样也是考验梵高、证明自己眼光的最好方式。
进入海牙画廊,梵高果然从办公室一个文员开始做起。古比尔画廊要和欧洲的很多艺术家和画作打交道,恰巧因为梵高从幼儿起就对语言很有天分,知晓法语、荷兰语、意大利语等各种语言,所以他理所应当地承担了办公室中一些关于各国之间文书的翻译和传达工作。
这工作对于爱阅读、习惯了处理大量信息的梵高来说是小菜一碟,他也习惯了每次整理好之后就向上司汇报,以免误事。而且梵高的为人十分低调,他并没有告诉别人自己就是画廊老板的侄子,谦和的他在和同事开会或告别时总要加上那些礼貌用语,“您好”、“谢谢”或者“再见”。这些小细节别人都看在眼里,周围人对他的好感就像沙漏一样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
工作之余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尤其是在画廊早上刚刚营业没什么顾客时。梵高还挺喜欢在他的这个工作环境里到处转转,因为这儿积攒了很多先锋画作的复制品。看着那些五彩斑斓、构图精妙的画作,梵高每天的心情都像被染成了彩色。当其他同事在裱画、卖画上有不懂的知识,他也乐于和他们一起去查找。他像一块每天都吸水的海绵,内心深处感到非常充实。
而他的知识储备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得以爆发,在职业道路上把他往前推了一把。一次,他早早整理完了票据,在画廊的二楼找了一个地方,主动整理新进的一批油画。他不介意自愿做这些事情,因为这些苦力活并不多么耗费体力,但是他可以借此机会接触到他在家里不可能接触到的新鲜的艺术作品。所以,他每次对这项工作都热情满满。不许别人提醒,就主动把这些做完了。
等他在收拾画作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沃克火急火燎地跑上楼来,一边自言自语地喊着“伦勃朗,伦勃朗”,一边像无头苍蝇样在楼上打起转来。
“沃克先生,我能帮你什么吗?”梵高从角落里钻出来,反而把沃克吓了一跳。他定了定神:“你在这儿忙啊?是的,我要找到伦勃朗手下不关于宗教和类似风格的画。因为你知道我一直卖得比较多的都是那种宗教题材的画和风景画,对这块不太了解,下面那个顾客快把我逼疯了。”
“不用担心,伦勃朗的画作我记得在这边存着。此外,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他想要找一些贴近现实、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画,您可以选用米勒的《播种者》和《拾稻穗的人》,这个系列画风十分稳健,构图也很清晰,相信不会让他失望的。”说着他把那几幅画递了过来。沃克眼睛瞪得很大,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样专业的绘画建议是从梵高这样的一个普通小文员的嘴里说出来,但时间所限他也没来得及说那么多,于是抱着梵高给他挑的画就咚咚跑下楼。
过了一会儿他又兴奋地上来,拍了拍梵高的肩膀:“小伙子,干得不错。客人非常满意,还给了一笔不小的小费。这次多亏你的帮忙了,非常感谢。只是我很好奇,你的主要工作又不是这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内容的?”
“我个人喜欢画画,所以,我看了很多关于这类的书籍和艺术资料。”
“哦,这样的话,你倒是很适合艺术销售这一块嘛!听说你又会好几门外语,老在办公室里翻译文书岂不是太埋没你的才能了?你等着,我会尽快和老板说,要把你转到艺术顾问的职位,这样你就可以加薪,而且施展你的艺术才能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好和我们老板报告。”
“我叫文森特·梵高。”听到沃克要推荐自己的建议,梵高还是十分开心。
“如果没有听错的话,你和我的那老板是同名,这也太巧了。”
“对呀,是同名,因为他是我的叔叔。”
这下沃克的眼睛和嘴巴张得更大了。这个年轻人在一下午之内给了自己太多的惊奇和震撼。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冷静、沉着而且有自己的艺术观念的人竟然是自己顶头上司的侄子。
于是过了一两天他就向梵高叔叔写信了,信里的口吻十分官方职业:“尊敬的梵高先生,新进的文员文森特·梵高,为人礼貌谦和,做事认真踏实,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鉴于他有丰富的绘画知识,建议把他转到绘画经纪人这个职位,也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才能。”梵高的叔叔看了这封信也十分得意,自己看中的人终究给自己赚足了面子,这封信也给了他名正言顺地帮梵高调岗的机会。
换了新工作之后,梵高并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天天待在办公室里,也可以凭借工作看很多绘画的书籍和画作。他十分满意,以更认真的态度回报这一切。就这样,他职业生涯的前两年,在海牙安然度过了,而在第三年,由于伦敦分店新开缺乏人手,梵高受命调到伦敦开展新的业务,于是他由海牙启程去往伦敦,在那儿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海牙时,等叔叔来这儿视察的时候,他会带着梵高去这边最好的饭店吃饭,帮梵高改善伙食。因为不管梵高在职场上表现得多么成熟,他毕竟是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在叔叔心中他永远是个孩子。离家在外,一切依靠自己,有什么小情绪也得自己一个人承担。每逢节日梵高无法回去的时候,他就格外地想念那个以前他自认为在心中没什么存在感的家庭、把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家人。这时,比梵高小4岁的提奥也开始上学,梵高在工作之余,开始给这个小弟弟一封封地写信。他以过来人的角度教导弟弟要尊敬父母、好好学习,也对自己的新工作表达了满意,甚至邀请提奥也加入古比尔画廊,和自己一起工作。对于这时的他来说,一封封信不仅仅是对提奥的叮嘱,更是他对亲情和思念的寄托。他铺开信纸,把自己平时没有说出来但在自己脑海里跳跃的词搬到纸上。每写一段,内心积压的东西就轻一点。他越写越兴奋,仿佛提奥就站在自己面前,笑眯眯地听自己分享着生活点滴。就这样,孤独的他和提奥开始了长达10年的信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