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乐视已经推出的“超级电视”来说,它是在互联网模式下打造的,所以能支持类似于PC一样的操作,甚至比PC更完美,能够实现声控和多界面同时操作,比传统电视强得多,更何况价格又这么低廉,所以刚一上市,就受到很多用户的青睐,尽管传统从业者也曾推出过智能电视,但和“超级TV”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此时,传统电视业只能通过降价来与互联网抗衡,时间久了,利润遭受重创的它们更无力改变现状,所以很多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内,小型电视机厂商会陷入天昏地暗的征战,并最终被淘汰一批落后产业。
如果说之前的电视行业竞争,相互之前比硬件,那么如今的互联网电视业,就是在比软件,谁能提升服务质量,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感,谁就将成为行业老大。传统电视业除了在画质、音质、增加辅助功能等方面做一些局部调整外,很难有大动作,而互联网电视却能避免这个尴尬,让硬件电脑化,同时软件服务化。
中国的家电市场中,有好几块响当当的牌子,例如海尔、格力等,它们在相应的领域拥有不可比拟的号召力,唯独电视产业,长期被韩国三星、日本夏普等海外品牌占据主要市场,而类似于海信、创维、TCL等国产一线品牌,却只能默默站在它们后面。
就在这些海外品牌趾高气扬的时候,国内的乐视网却预见性地表示,三星、夏普等电视品牌前途堪忧,果不其然,在它推出了“超级电视”后,令三星在同年重磅推出的F8000系列的销售受挫,当看到实际销量不足预计的1/4时,该品牌第一次在中国败下阵来。
从2013年7月的康怡市场调差情况看,三星仅得“探花”之名,而位居“状元”之位的,正是乐视推出的“超级电视”X60。
几乎在同一时间,阿里巴巴也发布了旗下电视操作系统,正式走进互联网电视的行列,这是一个打通电视、机顶盒、手机等各个终端的关键平台,同时也是接入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环节的核心。
虽然阿里巴巴与乐视走的路不同,但是目的地是一样的,都是想通过互联网改造现有的电视业,相比之下,传统行业就显得没落得多了。
面对互联网的强势攻击,传统从业者似乎一点办法都没有,想要分得更多蛋糕,只能同其他传统业者竞争,但由于硬件同质化严重,加之落后产能过多,所以,传统电视业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而想要与互联网企业争夺,它们所存在的缺点太多了,先说硬件方面,2013年开始,4K(指分辨率)成为衡量电视硬件的重要指标,传统行业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对现有的硬件进行升级改造。
互联网企业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它们之间很快将会展开一场“硬件大战”,而传统电视业只有旁观的份儿。
除此之外,传统电视无法给观众带来优质体验感,已经成为当下最显眼的“伤口”,传统电视因为互联网的冲击,观众流失率正在增加,不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在一份来自广电总局的报告中显示,光一个北京市,电视机使用率就从三年前的70%,下降到如今的30%,即便40岁以上的主要使用者,花在手机、PC和平板电脑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曾有记者采访过路人,问他们在娱乐休闲的时候,是使用电视机的时间长,还是使用互联网设备的时间长。结果接受采访的人全部回答是后者。
当记者问及原因,其中有个人这样回答:“电视机上很多功能用不到,但都在价格内,而互联网电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付费,如果只用视频网站上的普通功能,一般都是免费的。”
电视使用者几乎都有过这种体会,当互联网将一些不必要、花哨的功能去掉后,整体感觉简洁得多,如果是一些付费项目,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让他们自己选择如何购买,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功能”和“重复收费”的情况,可见互联网电视更加人性化,这也是传统行业无法模仿的。
如今,互联网是骄傲的,因为它能做到传统行业无法做到的事情,正因为有实力,才敢于想和做,当传统电视业觉得资源已被用尽的时候,互联网却不断开发新资源,以至于有人说,这些资源是从传统业者手中“抢”来的,不论外界评价如何,网络电视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二、传统行业的应对策略
策略1:传统电视的全媒体发展战略
身处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业应当对现有的组织机构、制播与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运营理念进行调整,以适应当下的时代环境。
之前,电视业一直保持单向传统渠道,属于由点到面的一次性生产,在今天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所以必须改变这种无法互动、形态单一的传播媒介,向多渠道传播方式过渡。
为了改变传播渠道单一且狭窄的情况,传统电视业应向“多媒体采集、共享生产平台、增加终端”等方式转变,这囊括了电视业的全过程,需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以增加传播渠道和接收终端,将一个互动性强的新通道呈现在用户眼前。
例如,某节目做一个小时的电视版,同时分别做半个小时的微博版和手机推送版,能够实现向不同终端传播。
除此之外,传统电视业的组织架构同样需要被革新,过去总是以媒体类型为分界点,通过将它们划分到不同组织,再对整体进行规划和调整,而在全媒体时代,这种组织架构明显有缺陷,不妨按照业务流程和要素,对现有的组织进行分解与重组,意在保证资源的利用率。
而经营模式的改变,是传统电视业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过去,该行业一直是“一次性利润”,减弱了它的盈利能力,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接下来所要改变的就是传统电视业的收入格局。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业光靠广告收入是远远达不到标准的,加之如今只观看传统媒介的人越来越少,增加电视业的盈利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不妨根据不同终端客户的要求,分别开通付费点播、内容定制、电视购物等增值项目,谁的“创意”多,谁就能够抢占市场。电视经营的利润增长点必须与客户的需求有密切关系。
再说说传统电视业如何改变消费方式,只有当用户觉得自己有充分的选择权,他们才乐意付费,这里又不得不说到“体验感”。
过去,电视业保持着“我播什么,用户看什么”的局面,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内容,而在加入点播、时移、订阅等功能后,既方便了用户,也提升了传统行业的收入。
当下,互联网技术正改变着各行各业,传统电视业在进行自我突破的时候,不妨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提升它的社交功能。
不妨尝试着将社交平台搬到电视上去,当用户看到喜欢的节目时,就能直接通过电视分享给社交平台上的好友,方便用户之间分享、推荐和交流,这是电视业有源源不断利润的保证。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评论”功能,鼓励用户主动参与进来,随时对节目内容进行评价,以便电视业者知道用户在想什么,这对下一步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这方面技术较为完善,还可以增加游戏、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电视的可观看性。
2011年,海尔集团曾推出过一款名为“卡萨帝”的社交电视,不仅拥有58寸超宽屏幕,还能支持微博、QQ、MSN等上百种应用,一度被用户称为“无所不能”。
观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可以同时搜索股票信息或是电子杂志,甚至能及时查询剧中人物的资料,除了这些,该款电视还支持视频通话和“好友圈”分享功能,令使用者眼前一亮。
有些人觉得,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这类应用是必须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的,而这正是传统电视业所需改变的部分,当在其中加入互联网要素后,电视平台的互动性就增强了,既可以作为卖点,又能推动消费方式的改变,着实值得电视业者关注。
传统电视业的运营理念也需要调整,真正将用户看成“需要服务的对象”,而不是“普通受众”,提高传统电视业的服务力度,意在增强他们的体验感,这就是全媒体时代的另一个特征。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就是同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又时常令人觉得棘手,因为用户的要求实在不容易被满足。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用户的日常生活观察起,目前已经有电视类产品,可以让用户上社交平台,或是其他互动性应用上去了,对于还没有开通这项工作能电视业者来说,不仅要完成这些应用的技术突破,甚至还要比它们做得更好,尤其是在寻找更多利润点方面,越是“出奇”,越能够“制胜”,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高高在上的“喇叭”不再能吸引大众注意的时候,电视业将沿着“服务型”脚步向前迈进。越来越多的电视业者已经有所意识,制作更多让用户参与进来的产品,打破原本“封闭”的格局,让传统电视业走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