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000000082

第82章 唤醒国民灵魂的钟声

第八十一章唤醒国民灵魂的钟声:《阿Q正传》

《阿Q正传》一问世,立刻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当时有人著文说:“现在差不多没有一个爱

好文艺的青年口里不曾说过‘阿Q’这两个字。我们几乎到处应用这两个字。”小说以辛亥

革命前后江南农村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一个贫苦而尚未觉悟的农民阿Q的悲惨遭

遇为线索,通过阿Q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之间的矛盾冲突,勾画了一幅辛亥革命前后中国

农村鲜明的历史图景,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国民劣根性精神胜利法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

树人。

《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月到1922年2月间,最初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

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阿Q正传》这部作品以表现农民阿Q的性格为主,围绕阿Q的一生展开故事情节。阿Q是鲁迅

着意塑造的艺术典型,是辛亥革命时代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流浪雇农形象。他生活在未庄

,处在被剥削、被压迫、被损害的地位,“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虽然他“割麦便割

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仍是一贫如洗,只得住在土谷祠里。饿极了,不得不出

外“求食”,终于一度做了小偷。从阿Q生活的窘迫,可以推想封建剥削阶级对贫苦农民的

残酷榨取以及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和广大农民的悲惨生活。在政治上、人格上,阿Q更是一

个受迫害、受凌辱的典型。他没有自己的姓名,当他仿佛记得自己姓“赵”并和“赵太爷”

是本家时,却遭到赵太爷的呵斥,挨了“嘴巴”。他向吴妈求爱,被视为“调戏”妇女,“

犯上作乱”,有损赵家的尊严,结果被罚送香烛赔罪。阿Q的性格还有其复杂的一面。鲁迅

曾说: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保守无知,主观

盲目,常轻举妄动,惹是生非,甚至对一些封建戒律也深信不疑。这就形成了他思想与言行

、主观思想与客观实际等方面的种种矛盾。

阿Q生活在清朝末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小说中的未庄,就是这个时期中国农村的

缩影。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统治农村的主要是赵太爷式的封建地主,但也出现

了地主阶级的新变种——出身于这个阶级而进了洋学堂,又出国留了“洋”的假洋鬼子。他

们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而广大农民却过着贫苦而屈辱的生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但

换汤不换药,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未庄的假洋鬼子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党:赵秀

才花了四块钱也带上了“柿油党”的银牌子,混进了革命队伍,继续横行霸道;农民仍然受

剥削,受欺压。《阿Q正传》表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从一个侧面

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

阿Q过着受剥削、受压

迫的悲惨生活,但在精神上却总是胜利者。他用“精神胜利法”把痛苦当成快乐,把失败说

成胜利,自解自慰,求得自满自足。这就是阿Q的最大的悲剧性格,他信仰的是“精神胜利

法”——阿Q主义。

如他被人打了、吃了亏,但心里却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也就心满意足了

他挨了假洋鬼子的打,却转而欺侮小尼姑,如此等等,不一而

足。概括地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夸耀过去,幻想未来,盲目的妄自尊大,自轻自

贱,自欺欺人,是对屈辱的健忘和向更弱者泄恨。“精神胜利法”使得他不能正视自己的处

境和地位,安于屈辱的奴隶生活和命运。“优胜记略”,成了他奴隶生活屈辱历史的记录。

面对这吃人的社会,阿Q也有反抗的时候,特别是在发生了“恋爱悲剧”,被敲诈得只剩下

一条裤子,人们都不再用他做工,生计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但他认不清反抗的对象,也不

知该怎样去反抗,只能找小D去打架,并且沦为小偷。阿Q的这种反抗要求,在辛亥革命中得

到了发展。小说的最后三章,集中描写了辛亥革命给未庄带来的影响和阿Q的表现及命运。

阿Q

并不了解革命,而且由于传统思想的毒害,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但由于革命使百里闻

名的举人老爷那样害怕,他便神往革命,要求参加革命了。阿Q出于阶级的本能,把自己的

命运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兴奋地上街大喊:“造反了!造反了!”他以为革了命,便一切

都会如愿以偿:“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革命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扬眉吐

气。然而,他分不清革命的对象和朋友,想革命,却去投靠假洋鬼子,结果,空欢喜一场。

假洋鬼子“不准革命”,阿Q走投无路,最后做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勾结的牺牲品。阿Q

被抓走、监禁、杀头,但还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他并不因被抓而苦恼,而是“以为人生天地

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倒是画押时惟恐画得不圆,并且为自己没有画圆而懊恼,

但又转念:“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被杀前游街时,他还喊着:“过了二十年又是一

个……”“精神胜利法”竟然伴随他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阿Q是受压迫深重的流浪雇农,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产生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革命要求,但是

严重的“精神胜利法”阻碍了他清醒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现实,妨碍了他走向真正的反抗道路

。他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落后农民的一个典型。

《阿Q正传》最经典的也就是集中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妄自尊

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和麻木健忘等等。

这种以“自

欺”为核心的满足,是一种麻醉了主体精神的自我安慰,是与愚昧无知、麻木健忘紧紧联系

在一起的。例如,他和王胡比赛捉虱子,以虱子多而大为光荣,以虱子小而少为耻辱,愚昧

到美丑不分的地步;赌钱输了以后,他连打了自己两个嘴巴,仿佛被打的是别人,立即转败

为胜,心满意足地睡去;他向吴妈求爱惹下大祸,遭到“打骂之后,似乎一件事也已经结束

”,又开始忘却了:甚至在游街示众要杀头的时候,他也没有觉悟,还为画圈没画圆感到遗

,以为人生天地之间本来就免不了要这样的等等。鲁迅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的描写,淋漓尽

致地揭露了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是怎样严重地麻醉了中国人的人生,

为一种阻碍社会改革的历史惰力。其创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改造“

国民性”,根除这种蚕食民族和人民灵魂的“奴性”。“精神胜利法”产生的根源,除了中

国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精神毒害以外,中国农民作为小私有者,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孤立、

分散、闭塞的生活状况,使他们不能较快地觉悟和正确认识世界,也是原因之一。“精神胜

利法”——阿Q主义,从哲学上讲实际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和

生活境遇下,精神胜利法成了阿Q的生活逻辑。

阿Q还具有潜在的革命性。鲁迅曾针对怀疑阿Q是否能够参加革命,认为阿Q具有两重人格的

说法作过明确的回答:“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命运

,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阿Q是一个贫苦农民,一个被压迫的劳动者,在

一定条件下倾向革命是可能的。他原先认为“革命党是造反”,是与他为难,所以“深恶而

痛绝之”。后来,从举人老爷、赵太爷等害怕革命这一现象中,他直觉地对革命有些“神往

”了。然而,阿Q所“神往”的革命不过是被对“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报复心理所驱使,

是出于看到革命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的怕”而产生的“快意”。于是,他便盲目

地“革他妈妈的命”,结果被假洋鬼子之类的投机分子赶了出来,最终成为冤死鬼。这便是

阿Q的悲剧命运,从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不可避免性作了生动的艺术总结。

《阿Q正传》震撼灵魂

《阿Q正传》不仅以新的概念,新的人物、题材、主题以及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而且以丰

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打破了我国传统小说的旧格局,冲刷着中国人的灵魂,显示出“五四

”文学革命的实绩。

《阿Q正传》中的精神胜利法成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最鲜明的特征。茅盾曾这样剖析《阿Q

正传》:“作者的主意,似乎只在刻画出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阿Q

相’。我以为这就是《阿Q正传》之所以可贵,恐怕也就是《阿Q正传》流行极广的主要原因

。”他又说:“我又觉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国民族所特具,似人类普遍弱点的一种。

至少,在‘色厉而内荏’这一点上,作者写出了人性的普遍弱点来了。”

《阿Q正传》是从属于作者一生致力的改造国民性与本民

族中的劣根性的历史主题,而阿Q形象正是不觉悟的落后的国民性的典型。小说一问世,就

对国人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动,阿Q形象、阿Q精神成为一种生活中的共名,成为人们的“口

头禅”,它激发人们反思自己,反思整个民族性格的历史发展,审视民族的现在与展望民族

的未来。《阿Q正传》的意义和影响,早已远远越出了文学的范畴。能使每个读者反思,进

而使一个民族反思的“阿Q”,确实是了不起的不朽的典型。

同类推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六道阴阳诀

    六道阴阳诀

    这是一个拥有非凡之路的少年,来自一个绝世强者的传承开始了少年的成神之路……诡异的实验室,魂族附体的人类,六道宝盒的传世武器,生化危机的城市,天蛛门的高三七班,谱写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灵异世界!ps:苹果新书,求给力,求推荐,求收藏!
  • 杀影修罗

    杀影修罗

    一代杀神重生异界。却被苍天给诅咒。少年一夜白头。天不容我。那我必逆天而行。。。一场杀影修罗的故事从此展开
  • 缘来命中注定

    缘来命中注定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想,我就是那个陪你一生,不离不弃的蝴蝶
  • tfboys之我们的誓言

    tfboys之我们的誓言

    只怕自己会爱上你,有时也会情不自禁。。。。
  •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08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08

    综述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概况与要点;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的司法解释;研讨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时间问题。面对知识产权案件持续较快增长的艰巨任务,各级法院全面加强各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审判职能不断强化,审判领域不断拓展,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审判理论不断丰富,较好完成了知识产权审判任务,依法履行了知识产权审判职责,有效增强了知识产权司法权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司法保障。
  • 天才皇后,驾到!

    天才皇后,驾到!

    且看现代火爆女特种兵,如何在异界求财生存,如何训兵晋级成为铁面女教官,如何攻克后宫这座坦克连……唐琳居高临下之姿,看着眼前这批站姿不合格的侍卫,冷眉蹙紧,“还没断奶是吧?连站都站不好,怎么当大内侍卫?今天谁不绕着皇城跑完一圈,谁他妈的就给我滚回老窝,听我口令,起步,走!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为了生存下去,唐琳盘下酒楼经营生意,却被大内高手相中,邀请她去报名参加大内侍卫选拔赛,结果经过层层选拔,凭借出色的本领,最后从侍卫演变教官,从此,她成了士兵们噩梦的开始……有一天,唐琳万万想不到,她教出的最出色的一名学员,竟然是……标题:史上最强女主角:天才皇后,驾到
  • 三百四千

    三百四千

    你还喜欢钱么?一个小偷问我的,可我到最后,都没有给他答案。。。。。。
  • 两面杀手

    两面杀手

    违抗宇宙主宰拉卡斯的圣令,银河大帝奥菲斯被处决,神力,记忆被封,重新投胎做人,再次在人间修行。一位银河系的主宰,转世成为绝世杀手,演绎了一场绝世盛宴!
  • 穿越废柴三小姐之魔妃天下

    穿越废柴三小姐之魔妃天下

    本文已弃。对不住已经收藏的宝宝们。潇潇把本文从第一章重新修改,现在正在码子中,请大家期待一下。没有看过的宝宝们请不要点开了。谢谢。《魔妃天下:废柴逆天三小姐》是新书名哦,作者还是我,miss.萧潇。改过的内容与本文不一样哦,不用带着本文的思绪和想法去看哦。我们另一本书中见。爱你们,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