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000000008

第8章 世界上寓言集

第七章世界上第一部寓言集:《伊索寓言》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就有位学者说过,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书可能除了《圣经》就是《伊索寓

言》。

《伊索寓言》三百多年前就介绍到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伊索寓言》

短小精悍,通

过虚构的拟人小故事,总结了许多人类普遍的生活经验。这些故事浅显易懂,却晓喻出一个

个深刻的道理。

寓教于乐语言宝库

伊索的身世还不是十分清楚,大约是生活在2500多年前,即公元前6世纪初叶的古希腊,曾

是一名家庭奴隶,因才智出众被主人解放为自由民。他获得自由民身份后,漫游希腊各地,

并曾在吕底亚国王宫廷中为官,在他充当国王特使去德尔斐时被诬告亵渎神灵而被德尔斐人

杀害。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

品中,都曾提到过伊索。至于伊索寓言是不是都是伊索创作的,根据研究过这本书的专家们

较一致的看法,不可能都是伊索一个人创作的 ,而是古代希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民间流

的寓言的汇编,其中不仅有“善于讲寓言故事的”伊索本人的作品,而且可以认为伊索是最

早把这些民间寓言收集起来的人,而在他之后,又经过了很多人的补充和整理,所以,流传

于世的《伊索寓言》有许多不同版本,大体内容相同,只是篇数或多或少。1625年,明天启

年间,《伊索寓言》就以《况义》之名在长安刊印中文译本(收寓言22篇)。

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德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

希腊寓言抄本编订的,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亚洲、非洲,所收篇目约300余篇。

《伊索寓言》的内容极为丰富,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

道理。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古往今来的一个真理:对恶人决不能心慈手软。“龟兔

赛跑”的故事,在全世界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向幼儿灌输“骄傲

而懈怠”不及“愚笨而无力”这一道理的启蒙教材。类似这样的小故事,《伊索寓言》中是

很多的,略估计一下,大概有三四百则之多。

十分有趣的是,《伊索寓言》中有许多故事同我国的民间寓言和谚语不谋而合,如“农夫的

孩子们”说的是:“有个农夫,他的孩子们时常争吵。农夫多次劝说,都说不通,心想须得

用事实来说服他们才行,于是叫孩子们拿一捆树枝来。等他们把树枝拿来,农夫先是把整捆

树枝给他们,叫他们折断。孩子们一个个费了很大气力,也折不断。接着,农夫把那捆树枝

解开,给他们每人一根,他们都很容易把树枝折断了。这时,农夫说:‘孩子们,你们也是

一样,团结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可是,你们争吵不休,就容易被敌人击破。’”我国《

魏书·吐谷浑传》有这样一段:“阿豺有子二十人,纬代长子也。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

一支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

汝取十九支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

然后社稷可固。’”在民间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有用筷子,有用树枝,说的都是一个主题。

有一则“狮子和熊”的故事:“狮子和熊找到一只小鹿,为争夺它而打起来。他们打得很凶

,经过长时间的搏斗,都头晕眼花,累得半死,倒在地上。一只狐狸在周围转来转去,看见

它们两败俱伤,小鹿躺在他们中间,就从中间跑过去,把小鹿抢走了。狮子和熊眼睁睁地望

着狐狸,却站不起来,同声说道:‘我们真倒霉,替狐狸辛苦了一场!’”这则寓言与我国

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如出一辙。至于我国广为流传的“狼来了,狼来了”的故

事,就直接是《伊索寓言》中“开玩笑的牧人”的翻版。“大鸦与蛇”这一篇说大鸦“看见

一条蛇躺在太阳地里,便猛扑下来把他抓住。蛇回头咬了一口。大鸦临终时说:‘我真不幸

,我发现了这意外之财,却送了命。’”我国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谚语。这样的

情况是很多的。

《伊索寓言》很多部分是关于做人的道德准则方面的,有许多篇是宣扬诚实友谊之可贵,像

“野山羊和牧人”、“行人和熊”、“鹿和狮子”、“狮子和海豚”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对于恶人不应怜悯,也不能相信,如“猫和公鸡”、“被狗咬了的人”等。对于叛卖者,寓

言给予了严厉谴责,“穴鸟和大鸦”、“捕鸟人和山鸡”对出卖同胞、出卖祖国的行为做了

辛辣的嘲讽。寓言中对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者的丑态有十分生动的描写:“有个人把神像放

在驴背上,赶着驴进城,路上遇见的人都对神像顶礼膜拜。驴以为大家是拜他,就高兴得欢

呼起来,再也不肯继续前进,赶驴人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用棍子打它,骂道:‘坏东西,

人们拜倒驴面前的时候还早着呢!’”(“驮神像的驴”);还有一篇反面角色也是驴,说驴

披着狮子皮四处游逛,吓唬野兽。它看见狐狸,也想吓唬它。碰巧那只狐狸以前听见它过叫

便对它说:“你要知道,假如没有听见过你叫,就是我也会怕你的。”我国成语“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是以狐狸为反面角色,《伊索寓言》中狡猾的狐狸被赋予揭穿“驴假狮

威”的作用,这也是很有趣的。书中还有几篇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寓言。

《伊索寓言》中直接反映政治的并不多,一篇题为“渔夫”的故事假托渔夫打鱼故意把水搅

浑才能打到鱼,用来讽喻城邦政客制造动乱以牟私利。“捕鸟人和冠雀”,喻示人民不会接

受欺骗和残暴的统治。“狼和羊”说的是,狗护卫着羊,使狼吃不了羊,羊却听信狼的谗言

交出了狗,结果可想而知,羊成了狼的美餐。

《狼与小羊》的故事中,“狼”制造种种借口来坑害弱者,一旦谎言被戳穿,便露出凶恶的

本相,一口吃掉了小羊。这则寓言揭露统治者为了压迫人民是不愁没有借口的。在《狮子与

狐狸》、《猫与鸡》中,描写的是机智的弱者战胜凶恶的强者的故事。

古老寓言智慧无穷

《伊索寓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它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

耀出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

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也是讽刺丑恶言行、鞭挞社会病态的有力手段,总之,这是一本生

活的教科书,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

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以及19世纪初俄国的克雷洛夫的寓言创作,都深受《伊索寓言》的

启发和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论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

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国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就向人们推荐这部著作,他说:“《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

给我们三重安慰。首先,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其次

,它是一本小孩子的读物,看了会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了那些幼稚的见解。最后,这

部书差不多都是讲野兽的,从野兽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

纵观《伊索寓言》文字简练,常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十分深刻的含意,真用得上“力透纸

背”的评语。如“狮子和狐狸”篇写道:“狐狸讥笑母狮每胎只生一子。母狮回答说:‘然

而是狮子!’”寥寥20余字,把本质刻画得多么深透。这不禁令人想起列宁针对攻击德国女

革命家罗莎·卢森堡的鼓噪而发表的著名评论:“卢森堡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她不是一只

鸡,始终是一只鹰。”列宁的这样比喻也许是从《伊索寓言》中受到的启发。

如今许多名篇早已被入选为世界各国中小学校的教材,也是各国政治家、评论家和文学家加

以引用的警世恒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利用过《伊索寓言》的语言;大文学家莎

士比亚、拉封丹、克雷洛夫也利用过该书的情节。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口头留传的民间文学,通俗易懂,文字洗练,主题集中,容易牢记,

它早已越出地区的界限而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并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比如在我国广为

流传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等都是来自于《伊索寓言

》。

需要指出的是《伊索寓言》中也有一些宣扬敬畏神灵,安于天命之类的消极思想,应该想

到这些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一些民间故事,我们是不应该吹毛吹疵的。

同类推荐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爱弥儿(精典教育)

    爱弥儿(精典教育)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介绍斯宾塞的教育方法。内容包括: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快乐教育拥有神奇的力量、进行快乐教育所需的教具、对孩子实施快乐的教育、找出让孩子不快乐的因素、快乐教育法开发孩子的智力等。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
热门推荐
  • 绝命神探

    绝命神探

    他是洪武帝亲封御前带刀侍卫,他是乾隆帝时期的禁卫军统领。他是革命先驱孙中山的追随者,他是上海滩枭雄杜月笙的救命恩人。六百多年后……他定居江南都市,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侦探,在诡谲多变的黑暗中寻找永恒的光明。他是罪恶克星,他是绝命神探!!!
  • 幻世非空

    幻世非空

    持断剑,驭白龙,行天下,破苍穹。世间毁灭,荒古遗往,轮回变数,化凡再生!
  • 剑侠之情缘

    剑侠之情缘

    这是一个剑与爱的感人故事,剑如云一般飘渺,他毁天灭地,他只为所爱的人出鞘!
  • 星域雷神

    星域雷神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修炼之路之途坎坷崎岖,百般磨练方成正果一个天生身体孱弱的少年,一个被认为是废物的家伙,却有着百转千回,永不言输的坚强意志。在别人不断的嘲笑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直到有一天,一颗神秘的珠子改变了一切……
  • 帝世之魔族帝妃

    帝世之魔族帝妃

    作为杀手帝国的顶级杀手‘邪凤’在办完任务后竟然一道惊雷劈向她,致使灵魂穿越。只不过没想到邪凤便是这具身体真正的主人,哼!废物?你见过那个废物会灵武双修;你见过哪个废物是全系元素师、并且还契约这个大陆最强的超神兽之一;你见过那个废物会把天下异火当做普通火焰把玩……从此契万兽、炼神丹、炼神器、吸引了无数美男桃花。某男:“月,嫁给我好吗?”某女傲娇的扭过头说:“想娶我?先过我哥这一关。”…………从此,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 命运旅途的指针

    命运旅途的指针

    她们是蜕变的天使。谁说天使一生注定平安、幸福、快乐……我知道午后的清风会唱歌,童年的蝉声它总是跟风一唱一和,当手中握妆华,心墙却变得荒芜,才发现这世上一切都会变卦,当青春剩下日记,乌丝就要变成白发……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早已变化。唯一保存的,只剩下那渺渺的友谊岁月……爱情的齿轮一点一点转动,谁能正好接洽上那缺少的部分……
  • 斗转天宇

    斗转天宇

    武界大陆,玄幻莫测。一带天骄,经过百般磨炼,最终踏破山河,毁天灭地······
  • 龙入王朝

    龙入王朝

    一个遨游人间,势要尝遍天下美酒的真龙;一个出生豪门,却为家族所不耻的败家子;一人一龙,两个物种,同一个身体!谁知有一天,圣旨降下,败家子摇身一变,竟成为手握国之命脉的财政大臣?!他正美滋滋,却忘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秀女说的,也是对他说的!随着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明枪暗箭便一波波的开始袭来,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在陆续揭开,他是碌碌无为,认命等死?还是绝地反击,鱼跃龙门?一代功臣名仕的奇幻人生!
  • 王爷心尖宠:亲亲小萌妃

    王爷心尖宠:亲亲小萌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破产的商家小姐。呵,破产又如何?身怀医术,脑容商机,还怕白花花的银子不上门吗?开医馆,开饭店,开花楼,开绣庄,赚上小钱钱后却被她未婚夫的小皇叔缠上了。什么?要她治病?“景皇叔,不好意思,我是兽医!”他笑得温和如玉,却一把将她压在榻上:“禽兽也是兽!”【1v1,有宠有污的爽文,单身狗慎入】
  • 光阴如垢岁月浊

    光阴如垢岁月浊

    她的出生就是个悲剧,可她不甘心,她偏想在悲剧落幕之前毁了她讨厌的一切。她的心,已经被伤的千疮百孔,可她却不愿罢休,她想让庾绍也尝尝被千刀万剐却无可奈何的滋味……她怨恨这个世界,怨恨所有的人。她表面笑脸相迎,内心却十分黑暗。唯一关怀着她的朋友陈雅月。就像是黑夜里的一颗星辰,光芒万丈,照亮了她柔和的一面。她的性格就像是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是两个永不相交的极端。真心待她的人,会收到她全部的热量,炽热余生;待她无情的人,她会让他们生不如死的活在这个世上。直到遇见了姜泽…他开始靠近她,温暖她,治愈她。那条属于她的黑暗的走道,逐渐的打开,他陪伴着她的日子里,她渐渐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