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000000067

第67章 现代最伟大的经济学文献

第六十六章现代最伟大的经济学文献:《资本论》

“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

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

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

恩格斯在这段话中所说的“这本书”,就是指马克思的《资本论》。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小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

点。”这句名言就来自于《资本论》。

致力经济学研究构筑《资本论》体系

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19世纪中

叶,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在欧洲一些国家大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种种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无产阶

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化。为了斗争的需要,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

器,使他们彻底摆脱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影响,同时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致命

的打击,1848年马克思着手写作《资本论》,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他在

忙于国际共产主义事务间隙,从事创作第二、三卷。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病逝于伦敦。

后两卷的出版是在恩格斯的整理下,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在恩格斯去世后,考茨基

在1905年到1910年编辑出版了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全书共分4卷。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论述剩余价值的产生;第2卷“资本

的流通过程”

,阐述剩余价值的实现;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揭示各剥削集团对剩余价值的

瓜分;第4卷论证剩余价值发展史。《资本论》包括了马克思在政治、法律、历史、文艺、

语言、宗教、教育、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多方面的思想。

全书第1卷共分7篇25章。在第1篇中,马克思重点研究商品与货币,这主要

是因为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是最发达,最普遍的商品生产

,而

商品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萌芽。作为马克思的分析起

点的商品,是抽象到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只有作这样的抽象才能说清楚什么是价值

,才便于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马克思首先揭示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

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二者的关系形成了商品的内部矛盾。他还揭示了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

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论述了自己完整的劳动价值论。他把价值看做商品的社会属性,从交

抽象出价值来,详尽地阐明了价值的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他说明了随着商

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商品的内部矛盾必然发展为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

于是彻底解决了为古典学派所不能解决的、商品为什么和怎样发展到货币的问题。

接下来,马克思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第2篇到第6篇研究资本怎样生产剩余价

值,

阐明剩余价值生产的源泉、实质、目的和方法,揭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

的关系,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从它的各种具体形式里抽象出来,对于什么是剩余价值以及它怎

样产生的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第7篇研究资本的积累过程,亦即剩余价值转为资本的过

程及其后果,但在本篇马克思还只是对个别资本再生产的过程进行分析。

总体来说,马克思在第一卷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的形成,即所谓资本原始积

累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小生产者被暴力剥夺生产资料而变为雇佣工人的过程。它表

明资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以革命的辩证法最后论述了资

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得出了“剥夺者被剥夺”的著名结论,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

为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它实际上是第1卷至整部《资本论》所必然得出的革

命结论。

《资本论》第2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问题就是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的过程。第2卷

是第1卷的逻辑上的继续。

第2卷共分3篇21章。第1篇和第2篇从生产和流通相统一的观点来研究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探

讨个别资本流通的形式和条件。第1篇研究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它的前4章主要分析资

本的形态变化,后两章分析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问题。马克思有序地分析了资本在循环中依

次采取的三种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然后综述资本循环的三个公式,并阐

明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这三个循环的统一。

第2篇研究资本的周转,也就是把循环当做周期的过程来考察。在探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以后,马克思着重分析资本在流通中的构成,即按照资本各个不同部分的价值移到新产品上

去的方式,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说明它们在不同时间里,依照不同的方法

完成形态的循环。

第3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它主要探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运动规律和实现的

基本条件,说明社会总资本在流通中的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资本论》第3卷研究资本的总运动、总形态,中心问题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和它所采

取的各种具体形式。在第3卷里所研究的分配过程,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基础之上的

剩余价值分配过程,是资本运动的终结。在此所研究的已非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抽象的一般形

,而是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和现实的形式,除了工业资本以外还有商业

资本和借贷资本等等。在第3卷里所研究的,不仅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且

有建立在这种主要阶级矛盾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其他各种阶级矛盾;参加剩余价值的

分配过程的,除工业资本家以外,还有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马克思对于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及其经济规律的研究是在第1卷开始,而在第3卷完成的。第3卷共分7

篇52章,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1篇到第3篇,探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

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它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利润,它是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

形式中最一般的形式,它是第3卷研究的起点。

《资本论》第4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它历史地批判地考察马克思以前有关剩余价值的学

说。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经济规律时,也研究了资产阶级

政治经济学的发生、发展和破产的过程。他根据剩余价值学说发展的内在联系来处理材料,

把批判史的论述和理论的分析相结合,目的在于说明:古典政治经学虽然曾在劳动论的基

础上考察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但是由于受其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局限,不可能解决剩余

价值问题。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必然演变为庸俗经济学。第5卷实际

上是把前3卷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做的理论研究的成果,用学说史的形式来加以说明,所以应

当把它看做是前3卷在逻辑上的延续。它不仅反映了马克思怎样在批判以往经济学说的基础

上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而且表明了他怎样在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的经济学说

史。他完全依据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状况,去分析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阐明了经

济学家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他们的经济学说的关系、各种经济理论和一定的阶级利益

、一定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他对资产阶级政治学作了全面的历史的批判。第4卷以批判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的理论为重点,分为3册。

工人阶级的圣经政治经济学革命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对人类的历

史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迄今为止仍然在持续着。《资本论》引起了政治经济学

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资本论》对世界的影响极其重大,这一巨著中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一次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

剥削的本质,揭露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奥秘,它是理解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一把钥匙,它本

身就已经对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性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因此马克思谈到《资本论》时写道

:“无疑地这是一颗对资产者(也包括土地所有者)的脑袋发出的最可怕的炮弹。”

《资本论》思辨之明晰、材料之丰富、逻辑之严密、论证之完美、文字之流畅、技巧之高超

,无不令人惊叹不已,钦佩万分。我们认真地读完《资本论》之后,就好像登上一个居高临

下的场所,从这里俯视展现在眼前的现代社会关系的一切领域,犹如经过一番突击而攀上最

山峰的人,从山巅鸟瞰迤逦在他脚下的山麓一样清晰醒目。为了这部《资本论》,马克思呕

心沥血40年,研究的书籍达1500种以上,参考的资料不可胜数,一直到逝世时止都在从事《

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把《资本论》称作是他毕生的事业。

对《资本论》的评价已毋须赘语。它不仅是一部经济著作,而且也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和

哲学著作,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列宁称之为“现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文

献”,是“用唯物主义方法科学分析一种(而且是最复杂的一种)社会形态的模范,是大家公

认的无与伦比的模范。”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约翰·菲力浦·贝克尔则言简意赅地把

《资本论》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个比喻从理论上讲也许不太恰当,但从历史上来说

却是完全正确,并当之无愧的。

同类推荐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热门推荐
  • 战帝系列(九)

    战帝系列(九)

    南许许一把抓起身边的木桌,顺势一抡,“笃笃笃……”连串撞击声惊心动魄,箭矢来势奇猛,木桌虽然抡转如飞,对射于其上的箭矢产生了极大的横向撞击力,但绝大部分的利箭竟都射穿了木桌,随后向各个方向跌落……
  • 《竹之物语》

    《竹之物语》

    他是一棵草,随波逐流,随风摇曳,任人踩踏,却绝不低头,狂风知劲草,即便漫雪封山,万物沉寂。当春风吹来时,依旧熠绿盎然,辉映九天。他是一根竹,狂风呼啸,密雨顷降,弯腰匍匐,却绝不折断,春夏交替,青黄相接,孤独凋零,绝不消逝,终有一朝,参天万丈,直破九霄。
  • 不悔韶华曾遇你

    不悔韶华曾遇你

    她,内向得趋于自闭,他,开朗得近乎潇洒。莫晓调曾以为自己永远都是一个人,知道他出现。杨昀奚曾以为自己与谁都是那样的自然亲密,直到遇见她。韶华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有他,如春日里温暖的阳光,撒在她身上,照亮她那缩在角落的内心。可纵使他那般开朗,她却仿佛从未注意过他。
  • 天涯追寻记

    天涯追寻记

    玄明老祖,.一生孤傲,.只为伊人,.亲朋偕抛,.为人极端,才情绝高,.万事由心,.情劫未了,.无天护身,无法开道,踏遍宇内,丰都随行,前世一生,今生重现,童年天真,历经磨难,流荡半生,追寻真情。情劫随身,能否渡过,此书自现
  • 北京森林

    北京森林

    丛林角逐,通达者胜。刚毕业的时候,刘言被周涛介绍进一家公司,为了销售总监的位置,他和外人一起联手挤走了周涛,自己如愿以偿上位。随后他与老徐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几年下来成为行业巨头。表面上,他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是同龄人羡慕的对象;暗地里,他卑鄙放纵、不择手段,让他的女人和对手一个个黯然收场。刘言和老徐是好朋友,却不得不相互提防,他们是合伙人,却不得不算计对方谋取更大的利益。直到新的合伙人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翻开这本书,与主角们一起在这座庞大的森林里打转,洞悉丛林角逐的规则与策略,感受情感与现实冲突的迷失与彷徨。
  • 天龙传承

    天龙传承

    人皇带领人族大军把魔族驱赶回魔界后,创立了人界最大修真门派流云宗,以守护人界为己任已有万年,万年来人界也算祥和安宁。赵天自平凡中崛起,在偶尔的情况下认识逃难到人界的魔族少年,经魔族少年的指引,他背井离乡踏上修真一途。又在命运的驱使下,他与有天龙称号的远古巨龙相识,并得到天龙传承,完美蝶变,展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看主人公如何在不平凡的人生中追寻属于他的平凡。
  • 神圣救赎

    神圣救赎

    我迷失在了两个世界之间,因为我梦中的面纱遮挡了我的所见。我想要寻找出真正的天堂,可是紫蔷薇的灭亡却让我陷入黑暗。法兰克的荣光该由谁来领导?紫蔷薇的未来谁能掌握?凡天主目视可行动者,皆杀!凡上帝荣耀受亵渎者,皆杀!因为,我即为伴随着天堂的喜悦,以王者面貌亲临人间的神圣之子!简单说:某人带着中二法兰克游戏系统穿越鸟~本书我敢在八十万字之前不入VIP,你敢跟我就敢写!嗯哼,本文涉及宗教狂热,屠杀平民,奴隶贸易,不喜勿入....(重点)
  • 我家的梅子

    我家的梅子

    主人公梅子,这个名字也许有千千万万,但作品中的她却绝对不一样
  • 宛森

    宛森

    她是汉庭最卑微的女官,一次偶然的机遇,被分配到长信宫。“奴婢崔宛森拜见王美人。”这个王美人一如她的封号,美到不可方物。甚至让宛森觉得她委身元帝都是折煞了她一等一的才貌。果然历史是公平的她没想到自己与宋芝薇的情谊,与韩玉蕊的恩怨竟然成就了她出塞的佳话。幕落之时,玉蕊含恨而终的眼神才猛然让她惊醒。从头到尾,她都只是一颗棋子而已。
  • 神虚废土

    神虚废土

    问曰: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我如何处治乎?答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我赤裸裸来,为何要赤裸裸去?我哭泣降临这方尘世,为何要在哭泣中离去?我便是我,敢于天地争命,敢于深海搏蛟龙,更敢于搏杀危难之间。我敢说,我是这个世上最伟大的神址!所以,我享有世间的一切。这一切,都是我拼命换来的。因而,我配享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