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元吉,亨。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此卦的形状像鼎,所以叫作鼎卦。“巽”下“离”上,“巽”为木“离”为火,将木材放入火内烹煮东西,这就是鼎。圣君用鼎烹饪,用来祭祀上帝,又大量地烹煮食物以供养贤人、圣人。再者,巽卦顺从,离卦光明,耳聪目明而又顺从,这是圣王供养圣人所得到的奖赏,六五柔顺而居君位,有阳刚的九二与之相应,表示六五能虚心地接纳供养圣人、贤人,所以大为亨通。
凝:凝重。亨,通烹。
与革卦的革旧不同,鼎卦侧重于变陈出新。古代创立新朝,首先铸鼎书以律令,由此宣告新时代的开始。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颠”,即倒。“否”,不善之物。
初六阴爻,处在鼎卦的最下位,象征着鼎的足趾,与九四相应,相应就要往上行,以致把鼎翻了过来,使鼎足朝上,这当然是坏的现象,但初六这样做,是为了把鼎中的不洁之物倒出去,以便更好地使用,坏现象变成了好事,当然更有利了。象传也说:初六把鼎翻转过来,排除污物,去旧布新,追随贵人。九四并不违背常理。
这一爻说明只有去除旧的恶的东西,才能有新的好的东西到来。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九二阳爻居上卦的中位,在下与初六成比,在上与九五相应。九二之鼎已经是鼎腹,鼎中已经装满食物,象征着九二本身就有充实的才华,因此,只有上应九五,才意味着养有所用。
这一爻说明在鼎新之时,要尽量发挥真才实学,不要受到干扰。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雉”,即山鸡,古时有用腊山鸡作为陪鼎,也就是副菜的礼节。
九三阳爻,也是鼎的腹部,鼎中充满食物,象征有充实的才干,但九三以阳爻居下卦的上位,虽然急于发挥才干,但与上九阳爻并不相应,上九如同鼎盖,盖在鼎口上,鼎内肥美的鸡肉和鸡汤,就是无法取出来食用。原因是九三与象征鼎耳的柔顺中正的六五并不相应,无异于错把上九当成了鼎耳,意味着搞错了投靠的对象,因此,上行一时受到阻碍,有才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坚守正道等到与六五阴爻相应,才能弥补一时不得其用的遗憾,并最终获得吉祥。象传也说“失其义也”,就是指九三与九五并不相应,从而失去了正常的发挥才能的机会。
这一爻是说,一时怀才不遇,需要坚守正道,以备日后终有出头之日。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餗”,鼎中的食物。“形渥”,即刑渥,重罚。
九四阳爻与下卦的初六相应,处于鼎腹的最上口,好比是一锅美味佳肴,同时又是接近君位的大臣。九四身担重任,贪图与初六的一己私交,把重任交给初六,就像把好端端的一大锅美味佳肴统统倾泻在地,以致受到重刑,前程也十分凶险。象传也说“信如何也”,就是说,像九四这样不负责任的人,怎么还能得到信任呢。系辞传在解释这一爻的时候也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一爻是说,身居高位,有才无德,玩忽职守,因私废公。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铉”,鼎耳上面的吊环,可用来提起鼎。
六五得中又居君位,又有刚直中正的九二来相应援,就如同有了黄金的双耳及坚固的吊环的鼎。象征着君主虚心地接纳圣贤,用圣贤来为天下人造福,此时只要依正道前进,自然会大吉大利。
象传说“鼎黄耳”,是由于六五虚心又行中庸之道,所以能够得到刚直的人,以充实自己。
这一爻强调圣君必须要有贤臣,才能成就大功业。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上九在最上面,是相当于鼎耳的吊环,因上九以阳刚而居阴位,就像玉的本质一样,坚硬而又色泽温润,因此上九坚强中又带有柔顺,所以大吉而无所不利。
象传说:这是因为刚柔配合得当,才能大吉而无所不利。
这一爻强调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的重要。
修身养贤革故立新
鼎卦在革卦之后,二者互为上下卦体反转颠倒的综卦,序卦传说:“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鼎为非常之物,予以特别重视。烹饪煮食,化生为熟,化腥为甘,化硬为软,直接养人而成其生命。宋朝杨万里说:“食者,生民之大本;鼎者,火化之元勋。革洪荒而新万法,孰为革故取新之初乎?孰有大于革茹毛为火化之初乎?一初既立,而万法类从也。”故独取鼎之合水火、调生熟、和阴阳以革而具新功之义。在变革成功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显然是要勇敢地担负起巩固新政、建立新功的使命,只有这样才不负变革之愿。
鼎卦通过鼎的足(趾)、实(腹)、耳、铉等形象比喻,多角度地阐明了修身养贤、革故鼎新的思想。它指出要想取得革故鼎新之大功,从而确立与巩固一个变革成功后的崭新局面,一方面领导者要尚贤养贤,获得贤能之士们的大力辅助;另一方面,领导者自己也要端正己身,慎处所居之位,严格信守自己的鼎新使命。顺天理,尽人事,从而获得凝命之道,既不愧对过去,也不辜负未来。
战国时期,晏子在齐国为相,经过他的治理,齐国国势逐日上升,呈现一片和谐繁荣景象。一天,他陪同齐景公外出游玩,登上一座高山。齐景公站在山峰上,只见远处重峦叠嶂,一条水带绕山转,人们正在辽阔的田地上劳作。景公顿觉心旷神怡,不无自得地感叹说:“真是大好河山!现在为我所有,只是不知以后又会是谁的天下。”
景公本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一定会继承自己的功业,希望晏子能赞誉他的伟大,不料晏子却回答道:“我想可能是田成氏。”
景公有些失望,但也吃了一惊,恼怒地说:“一派胡言,我是一国之君,他区区一个田成氏,怎么会继我之后统治齐国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晏子不紧不慢地说:“大王息怒!田成氏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是他乐善好施能够吸纳贤士。相比之下,您在这方面就有些差距。他不惜把自己的俸禄赏给大臣,救济贫穷的人们,他大笔大笔地向外借出,别人还的时候,他只收取很少的一部分,在齐国颇得人心。他说:‘我的这些钱财本来就是取之于民,现在用之于民,是理所当然,我有什么好心疼的呢?’人民都为他的慷慨大方而感动,非常爱戴他。”
“不就是这些吗?我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信他能得天下!”
“可是人心很重要。他的慷慨和仁慈把有才能的人都集于自己门下,那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每次杀牛后,他只取其中的一份,其余的都分给士兵,因此士兵都心甘情愿为他战死。”
景公听后悲从中来:“那么本应由我的后代继承的大业将被田成氏占去,那不是太悲哀了吗?难道我命该如此吗?”
晏子安慰道:“您又何必担忧呢?您可以像田成氏那样,亲近贤人,放宽刑罚,抚恤老弱病残者,对军中将士施以恩惠,自然会大得人心,这样,大好的局面就能保持下去。再加上国家现有的实力,就算是十个田成氏也不能夺去您的天下。”
但是齐景公并没有把晏子的话放在心上,也没有按那样去做。公元前386年,田成氏被列为诸侯;公元前379年,他没有受到任何阻挠就统一了齐国。
晏子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齐景公有幸得而用之,使自己的国家在诸侯国中逐日强盛,这本是好事。但同时,齐景公在其他方面却没能更好地做到修身养贤,以图更好地发展,甚至连保持眼下局面都没能做到。对于危机隐患,晏子早已看出并给他指出,但他对此不以为然,虽然此刻“鼎有食”,足够他享用的,但吃完之后呢?况且老百姓不能从中分得更多的实惠,显然只会渐渐背离他,而投向能够修身养贤、革故立新的田成氏。结果,晏子的话果然应验,应该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齐景公的失误之处,在于只知享受眼前的“心旷神怡”,能革故却不能鼎新,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使自己的全新局面维护并发展下去。这种违背了鼎卦之道的做法,显然只会得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的结果。
其实,“鼎”卦之思想,关键就是要“向前看”,过去和现在只能作为它的基础。如何才能“新上求新”,让局势一直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鼎”中“食物”常满,“美味”不变而且在改良中不断变得更好,这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从鼎卦中感悟之后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