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400000003

第3章 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门(2)

我们先不说蝎子的命是否重要,但长者“乐于助人的人之本性”却值得我们好好地深思反省!在追求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今天,人们的一切活动无不与利益牵扯在一起。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小到身边的人际交往,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日复一日地重演。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种族的屠杀、恐怖活动等,让无辜的人们在炮火中血肉横飞,许多人在痛苦中过早地凋谢了生命之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事件也层出不穷:面对即将淹死的人,几百人围观却无人出手相救;生活还算富裕的子女拒绝赡养年迈的父母,最后亲情反目,乃至法庭相见……善良在这里遭到践踏,看到或听到这些人之间的丑恶和悲剧,确实让人愤怒、沮丧和无奈。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世界和平、公民的平等,不断地努力争取;在国内的贫困地区,有些老师为了适龄儿童不再失学,用他们微弱的身躯、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一个村乃至几个村的教育;为了拯救病中的生命,许多不相识的人们捐献爱心等。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人们的善良,人类的前景也因人们的善良充满着希望。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朋友,如今发了财,做了大事,原来是我怎样怎样帮助的,到现在却忘恩负义。可以说,一个人假若没有善良,他的聪明、勇敢、坚强、无所畏惧等品质越是卓越,将来对社会构成的危险就越可怕。没有良心的朋友,到头来不会有好的结果。社会上有一些人,能坚持自己善良的心,到处播撒善良的种子,但却不能被社会上的一些人所理解,甚至被他们误认为是傻瓜。其实这种心存善良的人才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替代的。

【原典】

知止①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②。

【注释】

①知止: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

②得:获得(想要的结果)。《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知止”才能有所得

【译文】

能够知道此生所当止的地步,就会有明确的志向,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人生境界。

(1)适可而止,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大学》的这几句话让人很容易想起一个词:适可而止。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停住脚步,这样才能对眼前的形势和以后要走的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安身立命就应该讲究恰当的分寸,过犹不及,凡事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避免走向极端,特别是在权衡得失进退的时候,务必注意这一点,不能心浮气躁,一条道走到黑。

正如《菜根谭》里所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一种境界,古诗也有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酒饮微醺正得其醺醺然然的快感,若是狂饮烂醉超过了微醺的度,那接下来不仅感受不到酒的好处,反而会头痛、呕吐,在生理上遭受痛苦。还有的人喝醉了之后会做出一些平日清醒时绝对不会做的事、如说错话,这就不仅仅是个人生理上的痛苦了,还会给其他人带来麻烦。

而花看半开也是如此,花未开时领略不到它的美,而花若全开也就离凋谢之期将近,最美便是半开时,就像是妙龄少女尚未尽褪孩童稚气,又未曾沾染成人的风尘,正是半开之花最美之时。

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地。宋朝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安身立命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反其道而行,结果必适得其反。

但是君子好名,小人好利,人们往往为各色欲望所驱使,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得意处张扬跋扈,全然不会未雨绸缪。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宠臣,他早年追随秦王李世民打仗,多有战功,屡有升迁。而且他的妹妹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贤良淑德,世人敬仰。有这两层关系在,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是非常信任和重用的。

在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忌受封齐国公,但他从不倚仗自己的身份而骄横行事,每言大事必反复思量,然后方徐徐陈进。有人说他太过谨慎,长孙无忌就说:“身为重臣,当自知厉害,慎对宠恩。我若倚仗皇上垂爱,不知检点,乱进谏言,一来对皇上不敬,二来也会由此失去皇上的信任。怎敢大意呢?”

有一次,在朝会上商议讨伐突厥的事,有人借突厥发生内乱之机,主张发兵讨伐,以成大功。长孙无忌听后却久久不发一言,唐太宗就问他的意见:“你足智多谋,相信此事自有明断。你不做声,可是另有打算吗?”长孙无忌见皇上相询,这才上前应对说:“此事臣以为不可征伐。”唐太宗很奇怪,说:“你从前一向主战,今何致此呢?”长孙无忌说:“动止之间,全在变化,焉能不变呢?从前突厥与我为敌,不伐不行。如今突厥刚与我结盟,伐之失信,毁我天威。再说夷狄今已内乱,无力再侵我朝,这正是我朝求之不得的好事,何必多此一举呢?如果一兴刀兵,徒增烦恼不说,恐怕祸患将生,与我大唐有弊无利,故不应出兵。”唐太宗接受了他的谏言,说道:“动止之祸,你已言透了。朕若贪恋全功,只怕终有抱憾。”唐朝不攻突厥,突厥感恩戴德,最后归顺了唐朝。

这里长孙无忌说明了两个道理,一个是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要因地因时制宜;另一个就是要适可而止,表面上看来唐朝占了有利时机,可是如果因此而冒进讨伐突厥,后果却是自损大唐的威名,让其他附属国家认为唐朝不重结盟的诚信,也就会失去归顺的想法,从这一点来看大唐的损失要比得到的更多。

后来长孙无忌的权力过大,以至于许多人都不断上书攻击他。唐太宗没有猜忌他,却把这些表文直接拿给他看。长孙无忌背生冷汗,坚持辞官,还泣泪说:“陛下信任于臣,可是臣也不该让陛下为难。臣为国做事,本不在意身任何职,倘若为了那些身外之物而令天下猜忌,却非臣之所愿了。”唐太宗一口回绝。长孙无忌忧心更甚,对自己的家人说:“我虽然表面上受到尊崇,可实际上已经处在风浪中了。这个时候,若不知退让,只是倚仗皇上撑腰,只怕他日有悔。”他的家人反对说:“皇上不准你辞官,别人又能把你怎么样呢?他们嫉恨你,难道就让他们得逞吗?你也太软弱了。”——这就是世俗的看法,不明白物壮是不合于道的。

长孙无忌说:“只进不止,只能授人以柄,时间一长,皇上也会疑心。何况既是皇上厚爱于我,我又何必为了那些虚名而自树强敌,招惹祸端呢?”在他坚持辞官的请求下,唐太宗只好解除了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但仍让他主持门下省的事务。长孙无忌还是推让,唐太宗下诏说:“黄帝因为得到了力牧,才能成为五帝中第一个帝。夏禹因为得到咎繇,才能成为三皇中第一个皇。齐桓公因为得到了管仲,才成为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我得到了你,才平定了天下,你不要再推让了。”

唐太宗还亲自作了一篇《威风赋》赐给他,以表彰他的功绩。长孙无忌深感其诚,这才勉强留在朝中。此事传出,人们对他的攻击也就戛然而止了。

事物是在不断转变的,今天的繁盛可能就是明天的衰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在一个永胜不败的境地里。所以说,在身处繁盛时期尤其要懂得“知止”,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看清形势,做出更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2)“静”也是一种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的意思很明显,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就能让事情有个更好的结果。可见,静也是一种力量,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无人能敌的境界。

《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周时,有一个叫做纪消子的养鸡专业户。这个人可不同于一般的养鸡专业户,他养的鸡是专用来斗的。这斗鸡只要是他所养,定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久而久之,他的名声就传到了周宣王的耳朵里。于是,周宣王就重金礼聘他出任王室的斗鸡培训基地负责人,专门为王室培养斗鸡。有了这样的好处所,纪消子自然是全心全意地为周宣王培训斗鸡。

转眼,这纪消子上任已十天。朝堂无事,周宣王便来到王室斗鸡培训基地视察工作:“纪先生,这鸡可已驯养妥当?”纪消子老实回答说:“还没有。这些鸡虚浮骄矜、自恃意气,现在还不能用。”周宣王只好失望而归。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心里痒痒地想斗鸡,于是又问纪消子:“先生,现在鸡可驯养妥当?”纪治子的回答还是老样子:“不行,这些鸡一听到响声就叫,一看见影子就跳。”周宣王只得作罢。

又过十天,周宣王心想这次斗鸡应该驯好了吧,于是再次询问斗鸡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谁知,纪消子的回答还是不能让周宣王满意:“不行,这些鸡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周宣王只得怏怏而离去。

又一个十天过去了,周宣王虽然对纪消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他还是心存侥幸地问纪消子说:“先生,斗鸡可以用了吗?”都说不抱希望的时候反而会有所收获,果然如此。这次,纪消子的回答是:“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静静地立在那里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看到它掉头就逃跑了。”

后来,周宣王用此鸡大胜斗鸡场。这也就是“呆若木鸡”一词的由来。当然,现在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早已与本义大相径庭了,现在这个词表示的是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而发呆的样子。

从这纪消子养鸡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非常丰富的启示:“静”也可以做到无人可敌。下棋亦是如此,下棋早已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一项业余爱好。既要对弈,就必有胜负。而赢棋的奥妙就是一个定力的问题。

如果两人轮流在国际象棋棋盘的空格内放入“相”棋,一方为黑棋,一方为白棋。当任何一方放“相”棋时,要保证不被对方已放入的“相”吃掉,谁先无法放棋子谁为输者(国际象棋棋盘为8×8格的方形棋盘,“相”的走法为斜飞,格数不限)。要问谁为输者,答案往往是先走棋者输。具体策略是:后走者以棋盘的一条竖直平分线为对称轴,将“相”放在对方棋子的对称位置。这种策略对后走棋者来说是必胜策略。因为先走者走棋后,按策略,后走者总可以走棋,而且因为“相”的斜飞规则,后走者的棋不可能吃先走者的棋,同时也不可能被先走者的棋吃掉。这样按策略走下去,先走者必输无疑。

先下手未必能强,一静反而可以制百动。武士比武,高手过招,要以静制动;两军对峙,不明军情时,一动不如一静。所谓“宁静致远”、“静极思动”,冷静地综观全局才不至于妄动招祸。韩国高手李昌镐有句名言:“棋局如人生,下棋时,布局越华丽,就越容易遭到对手的攻击,生活中,少犯错误的人,要比华而不实的人更容易成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斗鸡时一动不如一静;做事情时,更需明白一动不如一静之理。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高明之道。《菜根谭》也说:“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它的意思是志向淡泊的人,必定会受到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的怀疑;生活俭朴谨慎的人,大多会被行为放荡的人所妒忌。一个坚守正道的君子,固然不应该因此而稍稍改变自己的节操,但是也不能够过于锋芒毕露。

高明的人做事都懂得淡泊宁静,不事张扬,适当地保持沉默,于沉默处蓄养扭转乾坤的能量。

沉默最有说服力,沉默最引人注目,沉默之人如太阳般热烈。

《尚书》上讲殷高宗谅阴(谅阴就是服丧),三载不言。最后梦见一个圣人,终于开口,让大家四处寻访,终于得到了贤相伊尹,振兴了殷室。

沉默之后,往往会有奇迹发生。

《庄子》中讲了一个《接舆点拨肩吾》的故事:

肩吾拜见接舆。接舆说:“过去你的老师对你说了些什么?”肩吾说:“他告诉我,做国君的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度,人民谁敢不听从?”接舆说:“那是骗人的做法。圣人治理天下,不用法度。圣人先正自己而后感化他人,任人各尽所能就是了。”

接舆就是大名鼎鼎的楚狂人,曾经狂歌于孔子之前。接舆讲治天下要“正己”,这不是一般的端正自己就可以了,而是有多个复杂的“技术层面”,有“心斋”,有“坐忘”,当然也有“尸居”与“渊默”。特别是要沉默,才能正己。

庄子讲了一个《道人大战巫师》的故事:

郑国有个巫师名叫季咸,他的占卜十分灵验,能占生死祸福,准确如神。

壶子说:“我最高的道理还未传授给你,你请那巫师来看看我的相。”

第二天,列子邀请季咸来看壶子的相。看完了相,季咸出了门对列子说:“你先生神色如灰烬,形象怪异,不能活了。”列子进屋大哭一番。壶子说:“我给他显现的是寂然不动的心境,他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再请他来看看。”

同类推荐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热门推荐
  • 风起时又见江湖

    风起时又见江湖

    江湖飘摇,仗剑在手便能快意恩仇。庙堂动荡,权利更迭恰如过眼云烟。江湖是人,人是江湖。一切尽在风起时。。。
  • 都市位面商人

    都市位面商人

    地球上有各种位面漏洞,地球人可以通过这种位面漏洞到大别的位面中去。穆凡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立誓要成为一个位面穿梭者,到各大位面中获得功法、丹药,以使自己变得强大。但紧接着他发现了一个强大位面中的魔头。这魔头要占领地球,攻占所有位面,成为真正的世界之王。穆凡与地球上的人类,为了消灭这个即将到来的魔头,开始团结起来,积蓄自己的力量。
  • 登天九步

    登天九步

    登天九步,九步登天。外炼皮肉以作舟,内悟法则度神魂,一重一变一涅槃,定用只手撑破天。这是一个武力为尊的世界,武力就代表了一个人的一切。
  • 林间拾韵

    林间拾韵

    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近400首。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
  •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本书收录了《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的相关战略和策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环境保护是人类活动的永恒主题》、《论企业战略变革的途径》、《通过四大管理战略使研究所登上四大创新台阶》等文章。
  • 天庭庄园主

    天庭庄园主

    农林专业毕业的洪宇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干脆回家重新种起了自家废弃的果园。哪知道,果园所处山脉因拥有蟠桃所必须的天然碎金脉,被天庭征用,成了天庭蟠桃园基地。而洪宇则被玉帝亲封为天庭蟠桃庄园主。这下爽了,各路神仙,甭管你是太白金星、土地、阎王还是二郎神,想要蟠桃,都得跑洪宇这来求。而且,洪宇还从太白金星手里习得《五行诀》,掌握五行灵气,金木水火土,各主一方,金攻击、木催生、水治愈、火淬炼、土修复……从此,种种仙草、遛遛狗,没事了,开个工厂、养养鱼,偶尔再冒充个小神医治治病,小日子过得可谓轻松又快乐~~~
  • 若黎明重归黑暗

    若黎明重归黑暗

    灵异家族的覆灭造就她的今天。进入艾尔寻找灭族仇人的她,获得了爱情,亲情,还有友情。当她以为可以放心离开时,一切都真相大白,原来,这些都是梦,,,,都是敷衍,,,
  • 天蓬计

    天蓬计

    此处西游非一般,道尽八戒辛与酸;失足堕入妖心掌;变心决意把师叛。自古多情空余恨,恋爱八戒最是笨;竟把妖怪做好人,如何得道化作神?幸有先人好主意,提前布下天蓬计;天翻地覆会如何?且到书中来追逐!
  • 灵异出租车

    灵异出租车

    出租车里的诡异事件,我想大家也听说不少。下面由我说一下,我开出租车这些年遇到的一些恐怖事件。我叫丁晓宇,今年26岁,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正是因为出租车我的一生才发生了变化,鬼魂,僵尸,妖魔,不死人,昆仑山,大兴安岭,这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我又是怎么从一个凡人,变成不凡的。从人间到地狱,几番经历生死却又开启重生之门。
  • 魂穿:腹黑小姐遇邪王

    魂穿:腹黑小姐遇邪王

    一朝穿越,千金小姐变废材?笑话,如果她是废材,那全天下的人都可以去死了。她是丑女?那全天下的女人都可以去死了。霸道二皇子爱上她,且看他们强者与强者对碰,擦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