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400000002

第2章 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门(1)

《大学》全文分经、传两部分。经,原本只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大儒程颢认为是“孔子遗书,初学入德之门”,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初入社会立身处世的必修入门课。其中,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阐明了大学思想的根本所在;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三纲领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包含了儒家学派的方法论,极具实用价值。

【原典】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注释】

①道:指道理、原理、原则、纲领,含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现。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意为:使……显明。后一个“明”为形容词,为清明的、光明的之意。

③亲民:亲,当做“新”,为动词,意为:使……自新。

④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1大学核心之道——明德、亲民、至善

【译文】

大学之道的核心理念,在于使人们美好的品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一个最好、最理想的境界。

(1)彰显内心的光辉品德

“大学之道”第一条纲领是“在明明德”。“在明明德”的意思就是要弄明白、弄清楚并且彰显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儒家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的本性原来就像赤子之心一样,生下来都不是恶的,之所以长大了以后,有的变成了很好的青年,而有的却变成了罪犯、恶人,呈现如此之大的差异,就在于自己没有把握好一个正确的方向,忘了做人的根本所在,以至于走入了歧路,这个根本就是“德”。“德”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公元前257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邯郸城。魏王暗暗派辛垣衍潜入邯郸,想通过平原君劝赵王尊崇秦昭王称帝,并说这样秦国就会退兵。平原君心中很犹豫,这时,鲁仲连游历到赵国,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见平原君,要求见辛垣衍。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辛垣衍已知鲁仲连的来意,就主动以话语攻击鲁仲连,问鲁仲连这样的高义之士到赵国有什么可求。鲁仲连反击说:“像周朝隐士鲍焦那样抱木死去,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抗议当时的社会。如果秦王称帝,暴虐地统治天下,那么我也会像鲍焦那样赴东海死去。我来这里的目的不是有所求,而是要帮助赵国,我将让燕国和梁国来帮助赵国。”辛垣衍认为让燕国帮助赵国倒有可能,但让梁国帮助赵国就不可能了,自己是梁国人,对这一点是有数的。鲁仲连说:“假使梁国看到秦王称帝的害处,就必定帮助赵国了。”接着鲁仲连又说齐威王侍奉周王是很真诚的,周室贫困弱小,诸侯没有谁去朝拜,而齐国却偏偏去朝拜。但周烈王死了,各国诸侯都去吊丧,齐国使臣最后才到,周显王就要斩了齐国使臣。鲁仲连举这个例子是说,梁国现在为秦国效力,如果秦王真的称了帝,说不准哪一天也会翻脸的。辛垣衍这时又说,魏国不过是秦国的奴仆,尊崇秦国称帝也是没法的。鲁仲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将要让梁王看到秦王把梁王以烹醢的刑法。”辛垣衍听了很不高兴,嫌鲁仲连说得太过分了。鲁仲连说:“等我慢慢地对您说,从前鬼侯、鄂侯、文王是纣王的三个诸侯。鬼侯有个女儿长得很美,进献给纣王。纣王却认为她太丑,因此把鬼侯剁成了肉酱。鄂侯极力去说情,又被纣王晒成了肉干。文王听说后,只是喟然长叹一声,因此纣王又把他拘禁一百天,想要把他杀死。为什么和人家同称帝王却落到肉干、肉酱的地步呢?”鲁仲连的意思是说,讨好有野心的帝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魏王一味讨好秦王,必然是鬼侯和鄂侯的下场。接着鲁仲连又说,齐闵王想称帝的时候,他到鲁国,要鲁国以天子的礼节接待他。鲁国却关死大门,不让他进来。他到邹国想去吊唁刚死去的邹国国君,声称要以天子的身份出现,邹国的群臣都不同意,说如果那样他们将伏剑自杀。说到此处,鲁仲连正色说道:“邹、鲁两国的大臣,在君王活着的时候,没能力更好地供养侍奉,在君王死后也没有预备在君王嘴里含饭、含玉的能力,然而齐闵王还想在邹、鲁的大臣面前实行天子之礼,因此不被两国接待。如今秦国是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梁国也是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是万乘之国,相互间都有称王的名分。如果只看到一次战争秦国取得了胜利,就想从此尊秦为帝,这是使三晋的大臣连邹、鲁的奴隶都不如。再说,秦王的野心无止境地膨胀,直到做成皇帝,他们将变换各诸侯的大臣,并且夺去他们听说的无才者的位置,而安排他们所谓贤良的人;夺去他们所憎恨的人的位置,而在那些位置上安排他们所喜爱的人。他们又将要让自己的子女和善说坏话的小妾成为诸侯的妃姬,居住在梁王宫中,梁王怎么能平安地生活呢?而将军您又靠什么保住原来的尊贵地位呢?”鲁仲连句句击中辛垣衍的要害。辛垣衍再也坐不住了,站立起来,再三拜谢说:“原先我认为先生是平常的人,到今天才知道先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有识之士。请允许我离去,我不敢再谈尊秦为帝的事了。”秦军将领听说了这个消息,为此退兵五十里。

鲁仲连一番宏论说服了辛垣衍,阻止了秦王称帝的阴谋,此时,魏公子无忌夺取晋鄙的军权来救赵国,秦将只好率兵回国。赵国的围困解除,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坚辞不受,又赠送给鲁仲连千金,鲁仲连说:“对于天下人来说,最可贵的品质是为人排忧释难、解纷却不索取什么。如果有所取,这是商人的勾当。仲连我不愿干这等事。”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一生再没来见平原君。

鲁仲连是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环境下的旷世奇才。在他的身上,有纵横家的影子,但他的爱国主义立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作风与苏秦、张仪的背信弃义、贪图富贵迥然不同;他受名家辩士辩术的熏染,而又能跳出“为辩而辩”的泥沼,有自己的立场和处世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他有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但他的“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平民参政意识和彻底摒弃富贵金钱的高尚作风又与孔孟的观点截然相反;他受墨家影响,有很明显的“兼爱”、“非攻”行为,但行动又远比墨家大气、积极;他隐居海上,有道家遁世之风,但又不完全同于道家的消极思想,常常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积极行动。在人品方面,鲁仲连的爱国爱民、排患解难、淡泊名利的精神,令人敬佩、折服;在辩术方面,鲁仲连善用譬喻,善于举例,善于分析形势和谈话人的心理,语言环环相扣,逻辑缜密,给我们留下了很宝贵的语言财富。可以这样说,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超人的智慧成就了旷世奇才鲁仲连。

道德至上的人会长长久久、千秋万代地活在人们的心中。“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后来的人们推崇鲁仲连的道德情操,学习模仿鲁仲连的作风,继承发扬鲁仲连的浩然正气。晋代的左思曾以“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的诗句来赞美鲁仲连;唐代的李白在《古风十九首之十》中极力推崇鲁仲连“却秦振英声”的壮举;周恩来也在《大江歌罢掉头东》中借用“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鲁仲连遗事,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豪情。在后来人敬佩的情感中,一代一代的向往者成长起来。承袭“鲁仲连”的精神,把我们这个勤劳勇敢、崇德向善的民族不断地推向繁荣富强,不断地推向幸福和光明。

(2)一身正气,书写“亲民”华章

大学之道的第二纲领——亲民。所谓“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其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牧场牲畜的“乘田”,都是很卑贱的小吏,但是他做得很有成绩,受到鲁国权臣季氏的赏识,因此升入大夫阶层。

当时,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专事征伐,天下礼崩乐坏。孔子立志改变这个世道,建设一个天下一统、充满仁爱,用礼法维持的有秩序的社会。他在50岁的时候,做了鲁国的中都宰,这使他有机会实施自己的救世主张。孔子任职才一年,就把中都治理得非常出色,四方的官吏都去向他学习。后来,他升做大司寇,并代行国相,参与治理国政。仅三个月,鲁国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人不再哄抬物价,男女百姓各守礼法,社会秩序安定。这期间他还为鲁国做成两件大事:一件是他在齐、鲁两国君主会盟时,使强大的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领土;另一件是拆毁了鲁国三个权臣中的季氏和叔孙氏的城池,使鲁君的地位得到强化。孔子参与国政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他能以“救世”“亲民”为己任,很多事都做得很见成效,影响也很大。

偏偏就在这时,齐国耍起了阴谋诡计,他们怕鲁国强盛起来对自己不利,就向鲁君送“女乐”,使鲁君沉溺于女色而无心治国。孔子见自己的理想在鲁国已经无法实现,就决心带领学生到其他国家,宣传自己的救世主张,谋求得到诸侯的任用。

当时,各诸侯国几乎都是由权臣或大氏族执政,他们怕诸侯任用孔子,抢了自己的官,都极力排斥他,有的人又怕别国任用孔子,对自己国家不利,还加害于孔子。孔子到卫国后,有人带着手持兵器的吏卒来威胁恐吓;孔子到宋国讲道习礼,司马桓魃派人害他;楚昭王打算任用孔子,给他封地七田里,却遭到令尹(即国相)子西竭力反对。

孔子还几次受到围攻,差点儿送了性命。他在各国之间奔波,席不暇暖,历尽艰辛,但是始终执著地坚持理想,即使身处绝境,也从不气馁,决不屈服。有一次,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到两国大夫的围攻,已经几天没有吃的,他的学生连饿带病,都倒下了,孔子却依然弹瑟吟唱,没有一点沮丧泄气的样子。学生们看到孔子身处逆境,却依然坚定乐观,都非常敬佩。颜渊说:“我们老师的理想高尚远大,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老师却仍然竭尽全力地推行,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啊。”

有一些逃避乱世隐居的人,自以为是看透世事的“达人”,讥笑孔子的热心救世,说他是在做根本做不成的事,所以到处碰壁,像一条丧家之犬。还劝说孔子的学生不要继续追随老师,而应像他们一样,也去归隐山林,等待清平盛世的到来。孔子教育学生说:“我们是不能去与山林中的鸟兽共处为伍的,如果天下太平了,我就不会同你们一起去改变这个世道了。”

孔子在各国奔波,常常寄人篱下,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处境非常困难。他到齐国以后,齐景公打算赐给他廪丘作为食邑,他却坚决推辞没有接受。他对学生说:“我劝景公听从我的主张,可是他还没有听从,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孔子把救世为民视为最高的理想追求,不为荣华富贵所动摇,离开齐国到其他国家去了。

孔子周游列国14年以后,看见自己的主张不能为诸侯所用,就回到鲁国,开始专门从事教育。他打破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读书的传统,在平民中招收学生,培养了很多有才学、有品德的学生,其中的一些人被诸侯所任用,这些学生继承老师之志,为挽救衰世而不停地奋斗。

孔子为救世奋斗一生,他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但是他忧国忧民,为理想执著奋斗,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崇高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做人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对得起堂堂“七尺”之身。坚守一种精神,做出一种榜样,用一身浩然正气彰显自我、改变世界。能做到这一点,就离《大学》所言的“亲民”境界不远了。

(3)“至善”是最永恒的人性光辉

做人要达到一个最好的境界,就要“止于至善”。《大学》所言的“至善”,其中也有“至真至纯的善良”之意。作为“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温暖的一缕。没有善良、没有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与关爱,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富有,个人的修养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居住的星球犹如一条漂泊于惊涛骇浪中的航船,团结对于全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为了人类未来的航船不至于在惊涛骇浪中颠覆,使我们成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员,我们应该培养自己成为勇敢、坚定的人,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关于人的善良,佛经中论述得最多,我们可以参照着加深理解。如《梵网经》中就强调:“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予。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还有一则《长者与蝎子》的故事,相信你看完后一定会有所感动。

一位长者看见一只即将被淹死的蝎子,当他用手去救蝎子的时候,蝎子却狠狠地蜇了长者一下。他疼痛难忍,不得不收回被蜇的手。看着还在水里挣扎的蝎子,他再次伸手相救,却又一次被蜇。有人对他说:“您太固执了,难道您不知道每次去救它都会被蜇吗?”长者回答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但这改变不了我乐于助人的本性呀。”最后,长者找到一片叶子将蝎子从水中捞了上来,救了蝎子一命。

同类推荐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 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 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 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撒旦总裁的前妻

    撒旦总裁的前妻

    十年前他赐给她的痛,她早已埋进心间。本以为早已忘却的疼,在面对他时却又时时撕扯她的心。为何不能忘啊,忘了不是会更好吗? 嫁他非她所愿,当知晓他就是那个他时,她默然。 新婚之夜,他给她立了三条规矩,让她签下一份协议。不许出门,不许和别的男人来往,不许管他的事。七年之内如果她主动提出离婚,她将一分钱也得不到。 她答应,因为,本来她就没有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的心,不想与他有一丝的纠缠。
  • 特助先生帮帮我

    特助先生帮帮我

    她一直期待着自己白马王子的出现,在拒绝了别人无数次之后,对某人一见钟情,她开始大胆的展开了自己对他的追求。他一直在等待着和自己过一辈子的那个人出现,当她对他表白的时候,他对她开始有了变化。简单的爱情故事,说明了他和她的爱情,虽然两人爱得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是他们的爱情细水长流。。
  • 无量玄黄天

    无量玄黄天

    终生需度无量劫,六道轮回破苍天。这是处于的三次无量劫之后的世界,一纪末期,太初阴阳本源果凝聚而出,少年炎阳无意得到这太初本源之力。看他如何从大荒之中开始,修天妖体,聚香火,成魔念,灵魂不灭鬼王显,佛教六字大明咒,道门业火仙气显。以人身演绎六道,揭开隐藏于远古的阴谋!
  • 异志英雄传

    异志英雄传

    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孙子建文帝继位,实行削藩政策。诸王觊觎大宝,蠢蠢欲动。于是武林各种势力,纵横捭阖,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 天晴传说

    天晴传说

    五行之神,掌管五行,五行剑出,莫敢不从!主角武启天以身化炉,练就五行剑,力斩渊魔,成就五行之神,掌管天晴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血路长生

    血路长生

    长生路上堆白骨,登仙门前踏众生。注定是充满了血与火的前路,成为了妖族的主角如何前行,冷漠,无情,嗜血,这不是我的错,错的是这个天地。
  • 机器人作战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机器人作战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无上仙山

    无上仙山

    太古之期,天地之间诞生仙山,但凡修仙者皆以仙山为目标,登仙山,则成不死金仙!林风从一介蝼蚁,以坚韧的性格,一路披荆斩棘,一战诸雄,摄诸天万界,终寻飘渺仙山,封仙而起!
  • 小马宝莉之魂牵梦萦

    小马宝莉之魂牵梦萦

    上古魔力即将出世,我们要做好准备。宇宙公主得到准确消息后,提醒大家。可是谁知道,小小的一个小马利亚,竟然引来了正义与邪恶的两位统治者的争斗。至于紫悦她们嘛,认识了前来的一位使者梦之莹,她以前潜伏在人类世界的。白灵为了保险,让梦之莹失忆了。她们收获了新的友谊力量,让和谐之元升级成了和谐灯花。命运的标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大家一起,朋友齐心协力,命运的标志合而为一,法力没有边际!我们成为朋友,是缘分,是命中注定。每个人的瑕疵正是大家成为朋友的钥匙。我包含你,你包含我,我们的友谊让我们更加坚强,友谊无尽!友谊,就是力量。————小马宝莉感谢甜夏_紫蝶粉樱在喜马拉雅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