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4500000011

第11章 胆囊疾病的诊断程序与技术

胆囊是人类进化的必要器官,有着重要的促消化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感应功能。在进食前,胆汁在胆囊内贮存、浓缩;进食后,胆汁从胆囊排至肠道帮助消化。然而,胆囊并非是生命所必需,因胆囊疾病使胆囊丧失功能或切除胆囊的人可通过代偿功能而健康生活。但是,有关胆囊切除术后的长期效果和并发症尚未定论,必须清楚的认识胆囊不是多余的器官,胆囊切除术必须慎重。胆囊疾病大体上分为结石性胆囊疾病、非结石性胆囊疾病和胆囊肿瘤三大类,其中结石性胆囊疾病占胆囊疾病的90%以上,但三种胆囊疾病往往相互交叉,各种胆囊疾病又有更细的分类。

胆囊毗邻肝脏,储存并经胆道排泄刺激性很强的胆汁,胆囊的重要功能和解剖特点决定了胆囊疾病一旦出现并发症常常危及生命并且处理困难,如胆管结石引起的化脓性胆管炎、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很高,而胆囊癌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等。因此,在人类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胆囊疾病发病率逐步增高,胆囊疾病的准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对提高健康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

LC经过1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适应证也随之拓宽,过去被列为禁忌的众多复杂胆囊情况逐渐纳入了适应证范围,并且拓展到胆囊结石伴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胰腺炎和Mirizzi综合征等胆囊外疾病的治疗,基本达到了OC手术的适应证水平。就胆囊疾病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因LC治疗创伤小、恢复快,LC较OC更为合适。就其并存病而言,其手术适应证比OC更为宽泛。更多的老年和并存病患者更愿意接受LC,随着LC的普及,LC的难度和风险较OC也明显增加。因此,加强LC围手术期的科学管理,是降低LC风险的关键措施。本章节根据LC发展的新特点,详述LC围手术期的处理。

一、胆囊疾病的诊断程序

胆囊疾病从病因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原发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囊肿瘤,其中结石性胆囊疾病占92%-95%,胆囊息肉占3%-5%,其他胆囊疾病较少见。随着保健水平的提高,健康查体中B超发现胆囊疾病越来越多。胆囊疾病轻者无症状,重者涉及肝脏、胆管、胰腺和胃肠消化道等器官,不同的病程阶段治疗方法不同,效果和风险也不一样,下面简述胆囊疾病的诊断程序。

临床症状:胆囊是内脏神经支配,定位性不是很准确,缺乏特异性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和胃肠道症状。

1.胆绞痛常是临床诊断胆石病的依据:胆绞痛是指高脂饮食诱发的右上腹痉挛性绞痛,有时伴有右肩放射痛。症状可持续,也可偶过,很多情况下,症状不典型,不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痉挛性疼痛鉴别,早期症状不易区别是来自胆管或胆囊。胆管结石引起的绞痛常并发畏寒、发热和黄疸,胆囊结石的绞痛有上腹部压痛、Murphy征阳性或触及肿大的胆囊,应注意鉴别。

2.胃肠道症状或消瘦。大多数病人均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和腹痛,容易与其他腹内脏器的慢性疾病相混淆。常见的症状为右上腹不适、隐痛,餐后上腹部饱胀压迫感,更多的患者出现腰背部“胀或空”的感觉。有些病人表现为食鸡蛋或富于脂肪、粗糙的食物后常易引起腹痛,造成偏食习惯。不少病人按“胃病”治疗。有些病人本来无症状,经B超检查发现胆囊疾病后,便感上腹不适或恐“肉、蛋”饮食。虽然,这些胃肠道症状比较轻微,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些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甚至造成明显的体重减轻或贫血。

3.体格检查:多数患者无明显的阳性体征。急性胆囊炎或伴有并发症时,病人常伴随有腹痛加重、发热,少数病人还可以出现黄疸。体检时右上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重者还可能发生胆囊穿孔,胆汁流入腹腔而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和中毒性休克。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即使没有典型的急性发作,由于其结石对胆囊壁的长期慢性刺激,有0.5%-2%的病人可发生胆囊癌变,而表现出肿瘤的体征如消瘦、黄疸等。

4.胆囊疾病的辅助检查:对疑有胆囊疾病的病人,可先选择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是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检查方便,费用低廉,对胆囊疾病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可高达95%以上。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胆囊的功能,还可做口服胆囊造影。造影不仅可以清楚显示胆囊结石,而且还可同时了解到胆囊的浓缩功能和排空功能。如果胆囊内有多发性小结石,疑有胆囊内的小结石被排入胆总管内,则可行静脉胆道造影,或逆行胰胆管造影。对B型超声检查后尚不能诊断的病人,则还可进一步做CT或MRI检查。CT和MRI检查有助于对胆囊疾病病灶的检查、定性、定位和分期。这对于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价值,对治疗的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5.并存病的诊断: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多,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并存病也越来越多,并与胆囊疾病交互影响,对胆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多困难。除过借助各种辅助化验和检查,临床医师面对病人时最重要的是要耐心地询问病史,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认真地分析化验和影像诊断资料,并对有关的疾病一一作出鉴别诊断,这样就可以建立正确的诊断。常规地对病人进行血液检查,以及心、肺、肝、肾功能的检查和尿、粪便的化验,可以系统地了解病人主要脏器功能的情况,特别是对老年病人更要注意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同时要加强对围手术期的处理。

二、胆囊疾病的诊断技术方法

胆囊疾病在诊断技术上除依据病史及体检外,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很多。以下就主要的传统方法及部分新技术、新进展简要予以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胆囊作为一个消化器官,无论出现炎症、增生、肿瘤或产生结石,多少都会表现出机体代谢、免疫反应、血液细胞增殖等反应。因此,在胆囊出现疾病时,实验室检查在某些方面可以帮助疾病诊断、了解疾病程度、预示疾病转归及发展趋势。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有以下几种。

1.常规血液检查。常规血液检查的项目异常多与急性胆囊炎有关。

2.尿液检查。胆囊疾病需常规做尿胆元、尿胆素、pH值、葡萄糖、蛋白质、酮体、亚硝酸盐及隐血。

3.粪便检查。胆囊疾病仍需常规做粪便普检、隐血及寄生虫检查。

4.肝功能检查。

(1)血清总胆红素测定。诊断意义:胆囊急性炎症时,可致肝细胞损害、细小胆管及毛细胆管水肿性狭窄,胆汁淤积,造成血清总胆红素轻度升高。

(2)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诊断意义:胆囊急性炎症时,由于细小胆管及毛细胆管水肿性狭窄,胆汁淤积,或是胆内小结石落入胆总管,造成胆道阻塞,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

(3)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诊断意义: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其次在肾脏、心脏和骨骼肌。谷草转氨酶则广泛存在于人体主要器官中,以心肌内含量最多,其次在肝脏、肾脏和骨骼肌中。因此,当胆囊急性炎症或长期慢性炎症时,肝细胞功能常被累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可以升高,而以前者为主。目前临床上常将谷丙转氨酶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将谷草转氨酶称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碱性磷酸酶。诊断意义: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其次在肝脏、胎盘和肠壁中。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由胆汁排出,因此,在肝内外胆管阻塞时,可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胆囊急性炎症或长期慢性炎症时,常有肝内细小胆管、毛细胆管炎症、水肿、狭窄,胆汁淤积,碱性磷酸酶升高,而常较血清胆红素升高为早。胆囊恶性肿瘤有肝内转移时,碱性磷酸酶也常升高。

(5)5'-核苷酸酶。诊断意义:5'-核苷酸酶是一种碱性磷酸单脂酶,同样在胆管阻塞时可有升高,尤其在鉴别梗阻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上更有意义。在胆囊急性炎症或长期慢性炎症时,可有肝内细小胆管、毛细胆管炎症、水肿、狭窄,胆汁淤积,5'-核苷酸酶同样升高。

(6)γ-谷氨酰转肽酶。诊断意义:γ-谷氨酰转肽酶是一种含SH基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肾、前列腺、胰和肝脏中,而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肝细胞的线粒体及毛细胆管膜)。当有肝炎、毛细胆管炎、胆管阻塞、肝癌及胰腺炎时,可引起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当胆囊急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及晚期胆囊癌时,对肝脏有一定的影响,γ-谷氨酰转肽酶可在血清中升高。

(7)乳酸脱氢酶。诊断意义: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在糖酵解过程中的重要酶,有5种同工酶。当急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胆石症和胆道阻塞时,乳酸脱氢酶可升高。可引起乳酸脱氢酶升高的肝外疾病有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

(二)胆囊疾病的X线检查

X线的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胆道疾病的应用中,常规检查包括胆囊平片、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术中胆道造影、术后胆道逆行造影、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等。

1.胆囊平片检查:胆囊平片是指未使用对比剂所拍摄的X线片。检查时要求有良好的肠道准备,胃肠充气、结肠内粪便积存,以往胃肠检查所残余的钡剂等,均影响对X线照片的分析。拍摄胆囊平片,最好取俯卧位,右侧抬高20°……30°,以避免胆道与脊柱影重叠,照片的上界应包括右膈顶,下界达髂嵴或稍下,外界有腹壁侧影,内界应包括脊柱。

正常的胆囊在X线平片上不能显示,胆管下端阻塞致胆囊明显肿大以及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和胆囊周围炎性肿块时,由于肠道内气体衬托,可以显示出右肝下缘的软组织块影。慢性胆囊炎胆囊壁的肌层粘膜腺体内的Rokitansky-Aschoff窦内可发生钙质沉着,显示出胆囊壁钙化影,X线平片上可见胆囊区的环形钙化影,有时可为致密的胆囊影,又称之为“瓷样胆囊”。

胆囊结石成分中的钙含量、钙盐在结石中的分布状况、腹部软组织层的厚薄、肠道气体、肠内容物存积等,都可以影响或混淆结石在照片上的显示,所以在临床上仅约有10%-20%的胆囊结石能在平片上显示,亦即阳性结石;而绝大多数胆囊结石的成分是胆固醇或胆固醇并胆色素,在X线平片上是不显影的,称为“阴性结石”。阳性结石多表示为胆囊结石,若位于胆管内,亦表明其来自胆囊。位于右上腹的阳性结石影必须判明其位置,应与肋软骨钙化影、淋巴结钙化影、右肾结石、胰管结石等鉴别,有时结肠内容物亦可与之混淆。因而除了前后位的照片外,亦应摄取侧位片,使胆囊结石影与腹膜后的钙化淋巴结、肾结石影分开。隔日重复平片检查,可以排除肠内容物所造成的干扰。在行胆囊区照片或造影之前,应避免钡餐检查,以免钡剂积存肠道内影响照片效果。

在胆囊疾病病人的胆囊区平片中,更主要是用于了解胆囊以外的病变,即:①来自肝内的组织病变,如膈下慢性炎症的钙化;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钙化;肝内胆管阳性结石等。②来自胰腺组织的病变,如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钙化、胰管阳性结石。③其他部位的钙化、结石,如胰动脉钙化、肾上腺钙化、胃粘液癌钙化、肠系膜淋巴结钙化及肾结石等。④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部分病人的胆道积气,邻近十二指肠、空肠、升结肠、右侧横结肠局限性扩张,积气也可拍摄出来。

2.口服胆囊造影检查:在B型超声诊断技术广泛使用之前,口服胆囊造影曾经是临床工作中研究胆囊功能和诊断胆囊疾病的主要方法,在理想条件下,其诊断胆囊疾病的准确率也可高达95%。但近年来,随着B型超声的普及应用,口服胆囊造影检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但该检查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X线显影机制:常用的代表造影剂是碘番酸。在口服碘番酸后,药物通过空肠和回肠吸收,在血中与白蛋白相结合,被肝细胞摄取,与葡萄糖醛酸苷相结合成水溶性混合物,溶解于胆汁并随胆汁排入胆道。在胆囊中,由于水分被吸收而使其浓缩,使胆囊在X线下显影。

(2)适应证: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②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③胆囊底、体部的占位性病变。

(3)禁忌证:①胆囊急性炎症或近期有胆绞痛;②严重肝、肾功能衰竭;③阻塞性黄疸;④胆肠吻合术后。

(4)方法:病人检查前一日午餐进高脂饮食,排空胆囊内残余胆汁;晚餐进无脂餐,并适当行肠道准备,避免肠内容物混淆影像,随后摄胆囊平片,以便造影后对比;晚餐后1h始,每0.5h口服碘番酸0.5g,共服用3.0g(肥胖病人可酌增剂量)后禁食,但可饮水。自第一次服药后12h、14h分别摄取胆囊平片,当胆囊浓缩功能良好时,便可以得到与椎体密度相仿的胆囊影,正常呈梨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称为“胆囊显影良好”。随后再进高脂或高热饮食(油煎荷包蛋2只或巧克力100g),或使用缩胆囊素,其后0.5h、lh、2h依次胆囊摄片,这时正常胆囊经过强烈收缩排出内容物,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1/3-1/2,而且造影照片上还可以看到胆囊管和胆总管。

若胆囊显影浅淡或不显影,一般多提示胆囊管阻塞或胆囊粘膜病变,已影响正常的吸收和浓缩功能;若胆囊体积缩小不足1/3,则说明胆囊的收缩和排空功能较差。此时,应充分排除妨碍检查的其他因素,重复进行口服胆囊造影,若结果仍未改善,宜附加静脉胆囊胆道造影以了解胆囊情况。

3.静脉胆囊胆道造影检查:静脉胆囊胆道造影检查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上世纪70年代以前,此法是用于了解胆道系统的形态改变、排泄情况、胆道内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因为其造影剂过敏反应较多且造影结果常受多种因素影响,显影清晰度及分辨率欠佳,并随着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核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的广泛应用,静脉胆囊胆道造影检查近年来有减少趋势,但目前仍应用于无ERCP、MRCP检查能力的地区和医院。常用的造影剂是50%胆影葡胺。

(1)适应证:①口服胆囊造影未显影或不能接受口服胆囊造影检查者;②需了解肝外胆道解剖及结石、肿瘤、畸形等疾病者;③肝、肾功能良好且无碘过敏反应者。

(2)禁忌证:①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有胆道阻塞,伴梗阻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34.0μmol/L;③胆道急性炎症病变者;④曾行胆肠吻合术者;⑤年老体弱,一般状况差者;⑥碘过敏试验阳性以及高敏体质者。

(3)方法:碘过敏试验阴性者,于检查前日晚进高脂饮食,以便排空胆囊,同时口服轻泻剂或清洁灌肠,以便排空肠道气体和粪便;检查当日晨禁食、备抗过敏药。病人取仰卧位,以防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以50%胆影葡胺20ml与等量50%葡萄糖溶液混合,在10-20min内缓慢注入静脉,分别于注药后20min、40min、60min摄取胆囊平片各一张,胆囊显影后进高脂饮食,再分别于注药后90min、120min、180min摄取胆囊平片,必要时甚至可延长至24h,系统了解胆囊及胆道情况。

4.经皮经肝穿刺胆囊、胆道造影检查: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始于1937年,由Huard和Do Xuan Hop首创,是一种用于肝外胆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但亦有创的诊断方法,同时也可作为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前减压引流(PTCD),或用于晚期胆管癌的姑息性减黄引流。就检查诊断方法而言,其创伤性比较大,随着无创性的MRCP和低创性的ERCP检查的发展,PTC检查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在PTC基础发展的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PTCD),在高位胆管梗阻的胆汁引流治疗中,尤其独特的微创减黄作用,近年来,改进的器械配合以高清晰的X线机和B型超声的定位引导,其操作难度和风险有所降低,治疗作用和意义更加突出。

(1)适应证:①主要适用于高位梗阻性黄疸。②同时需做PTCD者。③无条件做MRCP或ERCP检查低位梗阻性黄疸失败者,适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肿瘤、胆道损伤、先天性胆道畸形、胆囊肿瘤及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

(2)禁忌证:①严重肝功能障碍者,伴出血倾向、腹水者。②全身衰竭者。

5.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即在十二指肠镜的直接观察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逆行进入胆管和胰管,进行胰胆管系统的逆行造影,目的诊断胆管和胰腺系统的疾病。ERCP始于1965年,由Rabinavar首先进行,1973年引入我国。在开展ERCP的初期,ERCP成功率为25%,随着设备的改进,ERCP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至95%,为了减少B超对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下端狭窄的误诊率,个别医院将ERCP列为LC常规术前检查方法。ERCP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有诱发胰腺炎、胆管炎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近年来,选用无创伤的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排除可疑胰胆管疾病。高度疑有胰胆疾病的患者,首选ERCP检查明确病变,同时又可进行十二指肠镜下的鼻胆管引流、内支架引流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治疗。

(1)适应证

①经B超、CT等检查发现不明原因的胆管扩张。

②胆石病,经口服或静脉胆道造影不能确诊者。

③慢性胰腺炎。

④梗阻性黄疸。

⑤急性胆道感染,经非手术治愈,进一步确定病因者。

⑥胆道蛔虫症。

⑦胆道术后综合征。

⑧胆道损伤,确定损伤部位、程度。

⑨反复右上腹痛或低烧待查。

⑩肝、胆、胰肿瘤。

(2)禁忌证

①不能忍受内镜检查的重症患者,包括心、肺、肝及肾功能严重不全。

②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狭窄,十二指肠镜无法通过者。

③对造影剂过敏。

④不能合作的患者。

⑤胆道感染,胰腺炎的急性期,应在炎症消退后两周再进行造影检查,必须急症检查者,术后应放鼻胆(胰)管引流,以免原发病加重。

⑥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的患者。

以上内容重点介绍了X线检查胆囊疾病的主要方法,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术中胆囊胆道造影、消化道钡餐透视及摄片等检查方法,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辅助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此处不再赘述。

(三)胆囊疾病的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又称辉度调制型超声,其成像原理是:超声波束射入人体后,由于器官表面和内部结构的密度与声速不同,正常组织与病灶之间存在着声阻抗差,就会产生反射、散射和声波衰减特征。B型超声的产生是人类疾病无创诊断学上的一场革命性进步,以下将概述B型超声下正常胆囊及胆囊常见疾病的基本特征。

1.正常胆囊声像图:胆囊呈梨形、圆形或长茄形,表面轮廓清晰,长径一般为6-8cm,前后径多为3cm以内,壁厚2-3mm,囊腔内无回声。在横断面上,胆囊的圆形图面出现在肝方叶与右叶间,胆囊颈部呈折叠状,胆囊管难以显现。

2.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点:①胆囊腔内有强回声光点或光团;②结石回声团后伴有声影;③光点、光团随体位改变而可移动。若胆囊内是充满结石、泥沙样结石或胆囊颈部结石,声像图会有所不同。

3.急性胆囊炎的声像图特点:①胆囊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呈强回声带,由于囊壁下水肿、出血、坏死,可形成“双边征”;②囊内呈稀疏或密集的粗回声斑点,无声影;③囊内多伴有结石。

4.慢性胆囊炎的声像图特点:①胆囊壁稍增厚,或无明显异常改变;②囊内可出现沉积性回声团,无声影,中间可出现弱回声带;③多数伴有结石。

5.胆囊隆突样物的声像图:这类疾病在病理上主要是胆囊各部壁层不同成分的过度增生,可分为: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及腺肌增生症等,临床上以胆固醇性息肉及腺肌增生症最为常见。其声像图特点:①胆固醇性息肉:胆囊壁向囊内突起的乳头状、带有蒂的强回声光点,无移动、无声影,一般大小0.5-0.8cm;②腺肌样增生症:胆囊壁上增厚的强回声或等回声光团,基底宽、无移动、无声影,可有液性囊腔。

6.胆囊良性肿瘤的声像图:病理上可分为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后者为癌前期病变。其声像图特点为:胆囊壁突向囊内的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基底宽、无声影。

7.胆囊癌的声像图:胆囊癌按大体形态分为:乳头状型、浸润型和混合型。按细胞学分为:腺癌和鳞状上皮癌。在声像图上可分为:①小结节型即病灶较小;②蕈伞型即肿块呈蕈伞状突向囊腔;③厚壁型即囊壁不均匀增厚;④混合型即囊壁增厚并乳头状、蕈伞状肿块突向囊腔;⑤实块型即肿大的胆囊,同时囊腔内充满不均匀的斑点、团块状物,呈现等回声或低回声,无声影,同时可出现胆囊颈部、肝门周围、胰头部淋巴结肿大及肝内浸润,肝内胆管扩张等间接征象。

(四)胆囊疾病的CT检查

CT检查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从第一代尖向束X射线CT到第四代螺旋CT,每一代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对于胆囊疾病的诊断,其效果及应用范围虽不及B型超声,但在图形上更直观、更系统,不仅可以了解胆囊的形态、大小和部位,胆囊结石、炎症、畸形及肿瘤,而且可以了解胆囊以外邻近器官的肿瘤和转移情况,了解邻近器官的疾病情况。

1.胆囊先天性异常:胆囊先天性异常一般可分为:①形态异常;②位置异常;③胆囊憩室;④胆囊缺如。CT扫描影像对胆囊的上述异常,具有明显的征象,对其疾病有诊断价值。

2.胆囊结石:按照胆囊结石的化学成分可分为3种类型:①胆固醇类结石;②胆色素类结石;③混合类结石。在CT扫描中,胆色素类结石为高密度阳性结石影,而胆固醇类结石通常要借助造影剂的衬托才能显示出来。也就是说,胆囊结石的CT值与胆色素、钙的含量成正相关变化,与胆固醇的含量成负相关变化。

3.胆囊炎: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是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两者常为并存。在CT扫描中,急性胆囊炎的征象为:胆囊增大(直径常>5cm)、壁增厚至3mm以上(正常1-3mm),或囊腔内、壁内积气,胆囊周围脓肿积气,增强扫描显示胆囊周围有一圈低密度环,为囊壁水肿;胆囊内胆汁的CT值上升,为出血性胆囊炎的征象;若在胆囊周围、间隙、肝下间隙和膈下间隙的CT值达到21-35,呈液体积聚征象,常为胆囊穿孔的表现。

慢性胆囊炎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胆囊壁的均匀增厚,其均匀程度可与胆囊癌相鉴别。

4.胆囊小隆起样病变:胆囊小隆起样病变是影像学上的术语,包括:胆囊息肉、腺瘤、腺肌增生和早期胆囊癌。息肉和腺瘤在直径<1cm时难以区别,它们的CT值均低于胆色素或含钙结石,高于胆汁和胆固醇性结石。病灶不随体位改变,此点可区别与其CT值接近的胆固醇性结石。

胆囊腺肌增生的CT平扫影像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中心为与水相等的低密度区;增强扫描为囊壁明显增厚,内有散在点状高密度影,呈“花环征”。

5.胆囊癌:胆囊癌的CT扫描影像为:①囊壁不均匀增厚,常显现块状结构;②胆囊区出现强化的肿块,也是最常见的CT征象;③有直接侵犯肝实质的低密度区或其他邻近器官的肿块征象。按类型可分为:①厚壁型:囊壁呈不规则增厚;②腔内型:呈突入囊腔内的不规则缺损;③肿块型:为胆囊窝内不规则低密度肿块。

(五)胆囊疾病的MRI检查

MRI检查在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主要用于胆道疾病、胆囊癌的诊断,但因检查费用昂贵,在胆囊结石的检查中一般不作为首选。

1.胆道成像(MRCP):MRCP是一种无侵袭性、无需造影剂、无放射线暴露的胆道成像检查,一方面填补了CT、ERCP等诊断方法的缺陷,另一方面因其不仅能显示胆囊、胆管的病变,同时亦能显示胰管,更加有助于对复杂病情的诊断,故近年来受到很大的青睐。MRCP技术表现为:对静止的液体(如胆汁、胰液)在T2加权图像为高信号,而对周围实质器官为低信号,对比明显、影像清楚。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2.胆囊结石的MRI特点:胆结石的质子密度很低,因此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很弱,在T1WI上胆结石为低信号,在T2WI上的胆汁高信号内可见到低信号充盈缺损。

3.胆囊癌的MRI特点。

(1)胆囊壁增厚和肿块,肿瘤组织在T1WI较肝实质呈低信号,在T2WI呈混杂高信号。

(2)常可见与原发病灶相似信号的肝内受侵和转移灶,也可见到无信号的囊内、肿块内的结石影。

(六)内镜检查

1923年,德国Bakes首次设计了一种胆道镜,在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内镜相继出现,如纤维十二指肠镜、经皮胆囊镜、胆道镜、胆道子母镜、超声内镜及腹腔镜等,使胆囊疾病的诊治技术更加全面和完善,同时,胆道外科学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同类推荐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 实用祖传药浴

    实用祖传药浴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不但在历史上名医辈出,在民间也大量流传着珍贵的偏方、秘方。例如一颗葱、一头蒜就可治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这些偏方、秘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使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以及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这些偏方、秘方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苦苦探索,它不仅是众多医家心血的结晶,更是造福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民间偏方、秘方是“国宝”。
  •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秘方、妙方大多从民间土、单、偏、验方中汲取营养,并经过数代人的反复实践、验证、修改,而成为普济之方,这些民间秘方、妙方也是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控制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本书运用了各种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成功的经历,和当今时代的大忙人一起走进智慧人生,学会淡然处世,让内心真正地开始一次轻松愉快的长期旅行,经历一次充实精神开阔思路的过程,让心灵接受一次升华的洗礼。
  • 颤抖吧,我的傲娇入赘夫

    颤抖吧,我的傲娇入赘夫

    她,A国首富,在逗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段悲痛的过往,在没有他人的夜晚,她常常陷入黑暗的漩涡里无法自拔;他,总裁一枚,时而冷酷,时而暖心,谁能想到,二人幼时看似不经意的相遇,却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当两者如今的再次碰撞,到底是救赎还是伤害?
  • 凋零的璀璨

    凋零的璀璨

    当至善之人与至邪之人共存一体之后会发生什么?三位少女,一个被控制,一个走上嗜血之路,还有一个默默无闻。她们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
  • 牛魔大圣

    牛魔大圣

    妖族人族共存共抗仙佛的新世界格局,在这样的背景成长起来的小牛魔以昔年妖族大圣的事迹勉励自己。在无数的斗战和磨砺之后,成长为真正妖族大圣的小牛魔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 迷雾重重事事错

    迷雾重重事事错

    一个青年医生,一个心理学家,一个检察院副院长,这是三个年轻人的推理。苏易背着罪名死亡,表弟苏越与同学形成三人组查案,誓要给哥哥洗刷冤屈。随着案件的逐渐深入,一个个谜团被解开,却又陷入另一个迷雾中。心理分析,表情解析,罪魁祸首竟然是他!一步错,步步错。人心错,事事错。因为一个人的理解错误,终究造成了如今这个迷雾漫漫的情形。
  • 绝色萌后从天降

    绝色萌后从天降

    初入公司,得罪蛇蝎美人,一朝被害,坠落万丈深渊。没想到,坠落悬崖竟是穿越,穿到架空王朝,砸到腹黑皇上,玩转美男王爷……看都市小白领如何在架空王朝翻云覆雨……
  • 砍头的刀

    砍头的刀

    不问爱不爱,不问恨不恨。只问己心。心只问:“刀,斩不斩?”刀只答:“斩!”这是一个少年与刀的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慢慢慢的道来。
  • 超级掌门

    超级掌门

    秦舒接任掌门,成为了灵秀唯一的掌门兼弟子,师傅却给他留下一屁股的债等他偿还,为了为师还债只能够成为皇甫家族的护卫,这却成为秦舒霸主之路的开始……
  • 绝世神衣

    绝世神衣

    他小时候为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而去和父亲讨要,父亲的回答是:“你需要他就必须自己努力”这短短的一句话却付出了15年的劳动和汗水,如今这件衣服已经到手,谁知道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修得一段雅量,才能蓄就一生幸福。本书以此为主线,告诉你如何从心性开始完善自己,做到:烦恼的事放开些;伤心的事看淡些;苦痛的事乐观些;自己的事安心些。发觉心灵的澄明与宁静,让人生因清晰而透彻,让生命因不语而若兰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