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监拉长了声音,极其尖锐地报着各位秀女父亲的官职、秀女的名字及年龄,毕竟报了一个上午,不难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些许疲惫。待报到“济州刺史梁宏起之女,梁新安,年十五”时,纳兰回雪略抬眼帘,只见之前还耀武扬威的梁氏露出一副乖顺的女儿态,心里难免十分惊愕,耳旁却只听梁氏宛转道:“臣女梁新安参见皇上皇后,愿皇上万岁万福,皇后娘娘千岁吉祥。”
皇上——南夏国第五代君主纪承天对着娇弱的梁氏略略一点头,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态度倒是比之前的几位秀女好了一些,“免礼。你是个守礼的,只不过朕觉得你这名字取得不够好。”
“回皇上,臣妾幼时也嫌‘新安’二字半雅不俗,臣妾虽愚钝还是给自己另起小字,若皇上不嫌有辱圣耳,倒可一听。”梁氏刻意收敛了平时的骄横,倒也显得格外的温婉可人。
纪承天道:“但说无妨。”
“冉冉,”梁氏故作停顿,然后举眸羞怯一笑,“姜夔曾有词《湘月》云‘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纪承天还未回答,一旁的皇后叶璧却灿然一笑道:“梁氏知书达礼,诗词似乎很通呢,偏偏又生着一张俏脸,真叫本宫看了嫉妒。”
梁氏莞尔一笑,脸上并未多露喜色,却也不曾对叶璧话里的暗中刁难感到难堪,仍是婉声道:“皇后娘娘谬赞了,古人有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臣女哪及皇后娘娘万一呢。”
“好,你通诗书,又有大家气度。”纪承天略一停顿,那声音在纳兰回雪听来没有丝毫感情,似乎选妃嫔只是把她们选回去当作充实后宫的摆设一般,“把她的名字记下来留用。”
梁氏闻言脸上终是一喜,从容不迫地行礼后方才回到队伍。之前听说整个上午入选的秀女不过二、三人,梁氏竟入了选,纳兰回雪能猜到众秀女们极其不平衡的心理。又想到梁氏一向自诩美貌,从不轻易示弱,今日又故作出一副满口诗书的温婉模样,方知是为了迎合纪承天的喜好,联想一下之前李有才对她意味深长的那一番耳语,纳兰回雪在提醒自己不要如梁氏一般吸引了帝后二人的注意的同时,又暗自感慨果然皇帝手下颇得重用的奴才果然个个擅长揣测圣意。
“京城东阳御史大夫纳兰成之女,纳兰回雪,年十四。”正胡思乱想之间,一旁的太监早已报出了纳兰回雪的名字,纳兰回雪不敢怠慢,忙上前行礼,口中声如莺啭道:“臣女纳兰回雪参见皇上皇后,愿皇上万岁万福,皇后娘娘千岁吉祥。”
等了许久,纳兰回雪也没能等到纪承天的一句“免礼”,偏偏此时叶璧并不敢搭腔,整个延华殿内安静极了,几乎是呼吸可辨。纳兰回雪不由得大窘,但也不敢僭越,只好保持着行礼姿势,又故作镇定地请了一次安。虽然面上挑不出什么差错,但只有纳兰回雪自己知道此时的她是有多紧张,她在面不改色地请安的同时也在仔细回想自己之前是否有什么不规矩的地方,但总是想不出原因来,于是不由得低了头,脸上终究悄悄染上一片红霞,于是纳兰回雪在心中暗骂自己没出息。
高坐上方的纪承天如梦初醒般地“哦”了一声,这才和颜悦色地道:“免礼。”纳兰回雪闻言松了一口气,起身时偷偷向高台一瞟,这才算是真正看清了皇上皇后二人的样貌。帝后二人的装束都不如特大典礼时隆重,但又碍着皇家的威严,也并不显得失礼。纪承天自是着了明黄色龙袍,皇后叶璧气度极其雍容大方,身着金缕丝纽牡丹花纹蜀锦衣,头上梳着流云髻,容貌很是端庄秀丽。她的发间没有用太多华贵的发钗发钿,但举手投足间贵气天成,和英朗的纪承天也显得格外般配。
纳兰回雪正想着,耳边却突然传来纪承天的声音。虽在偌大的宫殿里显得有些缥缈,但也真是格外好听:“纳兰成朕知道,朝政上的一把好手,办事能力强,深慰朕心。”天子的表扬怎可以随便接受,因此纳兰回雪又跪下,不疾不徐地开口道:“食君之禄则分君之忧,臣女的父亲只是在尽臣子效忠于天子的本分。”
“好一张巧嘴,纳兰成可生了个伶牙利齿的女儿呢。”叶璧称赞道,纳兰回雪心里一紧,刚想说着什么搪塞过去,却又听见纪承天回忆般喃喃道:“朕还是东宫太子时,就听闻过你姐姐纳兰观若的芳名。传言她才貌双全,后来为南夏国和狄戎族的建交和亲狄戎,也真是难为她了,纳兰家族对南夏果真是忠心耿耿。”他兀自说着,没注意到纳兰回雪的表情有了些微的冷。
叶璧宽和笑道:“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纳兰氏德行良好,但臣妾瞧着她必定是个多才的,那双眼睛可灵动了呢。”
“皇后说得不错,那朕便依言考一考纳兰氏,”纪承天脸上微微一笑,“朕闲时作了一联,你来和下联吧。上联是‘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纳兰回雪下意识答道,但心里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一时紧张的她忘了这出自昨晚慕可姬的口中。
纪承天抚掌朗声道:“好联!纳兰氏果真德才俱佳!”言罢他也不再说话,只微微偏过头瞧着皇后。
叶璧会意,对着纳兰回雪温言软语道:“纳兰妹妹请起吧,终究是地上凉,莫生了病。”一旁的太监是何其机警,听闻叶璧叫纳兰回雪“纳兰妹妹”,便知道要将她留下来了。这一声“纳兰妹妹”真是有如晴天霹雳,纳兰回雪呆愣了好一会才又行礼谢恩。此时的她只觉得内心一片茫然,上天似乎是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让她几乎难过得透不过气来。待纳兰回雪回到队伍里站好时,却发现慕可姬不知何故脸色煞白、娇躯微颤,弄得她头上的珠翠步摇也随着颤抖的角度泠泠作响。
“宁州太守慕远山之女,慕可姬,年十三。”
听得报名字,慕可姬出列行礼道:“臣女慕可姬参见皇上皇后,愿皇上万岁万福,皇后娘娘千岁吉祥。”她的声音还是那样特别,如山涧中委婉的溪流,让人听过一次就很难再忘记。
纪承天几乎有了片刻的呆愣,又轻咳一声这才道:“免礼。”
叶璧连忙道:“慕妹妹多礼了,早听闻简祁王侧妃说慕妹妹有天人之姿,今日一见果真非凡。”
纪承天知道太后有意把慕可姬许配给燕离王,因此和善笑道:“五皇兄比朕还年长些许,至今却一直没娶一位正妃在府上操持。母后之前也曾和朕旁敲侧击过,慕氏如此恭顺,倒不如让五皇兄讨个便宜。”
皇后附和道:“慕妹妹可愿?”
慕可姬当然不可能反对,皇后这句问话听起来是在商量,实际和陈述事实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慕可姬只下跪谢恩道:“臣女花灯节时随父母上京,曾在河边放花灯时感叹‘花开易见落难寻’,唯愿‘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而如今,是臣女的福气罢了。”
延华殿又出现了之前的诡异沉默,慕可姬的过了好一会纪承天才强撑着面子道:“如此温婉懂礼的佳人,是五哥有福了。”
回过神来的纳兰回雪早已料到,纪承天就是慕可姬花灯节时遇见的那一见倾心的男子,谁也没料到皇帝会在花灯节那日微服私访,慕可姬以为自己再没机会见到他,就误把并蒂玉簪给了纳兰回雪,而纪承天又因为那支玉簪及对联错把纳兰回雪当成慕可姬选入宫,真正的慕可姬却要指婚燕离王。慕可姬谢恩时故意说出真相,一切却已成定局,再无可更改。
只因为纪承天是一代明君,而偏偏君无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