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2300000010

第10章 既然如此相爱,为何不结婚呢(2)

更多的时候,我十分乐于赞同歌德的这一观点。但有些时候,我觉得理论也同样是绿色的,因为它与生活这棵常青之树枝藤缠绕着,甚或干脆是这棵树上结出的果实。对于萨特这样一位十分看重个体生命的哲学家来说尤其如此。萨特的哲学理论指导了他的生命行为,而他的理论往往来自于他的现实生活。

从理论观念上说,萨特无疑是坚决否定婚姻这种男女之间的结构形态的。

再从现实上看,其实萨特对于婚姻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感,甚至还有一种隐约的厌恶感。而这种深度的恐惧感和隐约的厌恶感,则来自于他少年时代的耳闻目睹。这就牵涉到他的父母的婚姻了。

很早时,萨特便有了这样一种很糟糕的感觉:安娜-玛丽和让-巴蒂斯安·萨特这对男女的婚姻,除了生下一个叫让-保尔·萨特的男孩儿之外,看不出这两个人的婚姻还有什么另外的意义。

萨特才两岁时,生父就撒手而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而年轻的母亲安娜-玛丽当时只有茫然,而无多少悲伤。因为她并不怎么了解这个离她而去的男人,婚前不了解他,婚后也一样不了解他。她甚至理解不了,这个一直很陌生的男人为何偏要死在她的怀里。懂事而敏感的小萨特,从母亲的话语听出了她从未在这场短促的婚姻中获得任何快乐,她不过是只尽了些义务罢了。对于年轻而漂亮的寡母,小萨特满是心疼和同情。

生父死后,小萨特那既无财产又无职业的母亲只好回到了她娘家。外祖父施韦泽倒是非常喜欢聪明的小萨特,把他当成了一个手心里的宝,这个可爱的老小孩儿,与聪明的小大人萨特,像兄弟一样,像朋友一样,一起演滑稽戏,玩游戏,教他读书识字,在外祖父爱的羽翼之下,小萨特享受到了自由、快乐、平等这些对他此后一生都很重要的东西。但是,外祖父婚姻生活的糟糕和不幸,敏感的小萨特也同样看在了眼里,记到了心上。由于信仰不一样,再加上性格不合,这对老夫老妻像刚结婚时一样,一直争吵不断,比这种争吵更可怕的,是相互间的嘲讽,乃至冷漠。还有更不妙的,外祖母早年就想方设法从医生那里搞来了一个豁免同房的证明,独居一室,不再跟施韦泽过性生活。这没关系,施韦泽就从另外的女人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有这个能力和魅力,因为他有情趣,博学多识,风度翩翩,还是一个看上去就很有男人味的美髯公,喜欢他的女人有的是。对此,耳聪目明的外祖母睁只眼闭只眼,看见装作没看见,斜视眼的小萨特却把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且在心里犯开了嘀咕,种下了对婚姻的怀疑、恐惧、否定的根苗。

为了小萨特的心灵不受伤害,守寡的安娜-玛丽多年没选择再婚;十年之后,还是为了对小萨特的成长有益,安娜-玛丽再嫁了,跟一个工程师生活在了一起。不料,这更苦了小萨特,由于这个正统的工程师思想保守,性情枯燥,讨厌文学,早就想当个大作家的小萨特,显然与他这个继父格格不入,毫无共同语言,且处处与之对着干,对继父与日俱增的厌恶和反感,进而发展成了对整个男人世界的厌恶和反感。可怜的安娜-玛丽也未从这桩再婚中获得任何益处和快乐,以致后来她说出了这样一句很可玩味的话:我结过两次婚,也当了母亲,但我还是个处女。由此可见,一生有过两次婚姻的母亲,对于婚姻本身是多么的失望和不满。两次不得已的婚姻,除了给了她一个日后成了大人物的儿子萨特之外,就再也没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了。

母亲,外祖父和外祖母,这是萨特小时候最亲近的三个人。从这三个亲人身上,小萨特便意识到了婚姻的不幸。长大成人后,对婚姻的态度自然是恐惧的,是排斥的,是逃避的。

5

有些人,是为了生孩子才结婚的。更多的人,结了婚是要生孩子的。不管怎么说,反正结婚和生育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什么传宗接代啦,什么为了晚年不孤单啦,什么要人生的圆满啦,什么为生活的充实啦,这些就是结婚和生育的理由,也是一种普遍的事实。

但这一切,似乎都与萨特无关。

在萨特看来,只有一种情况下才会让他和自己心爱的人考虑结婚这件事情:想要孩子了。

可萨特并不想要孩子,从来都不想。

由于他幼年丧父(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而且是排在了第一,可在萨特倒成了一件幸事:他从小便获得了自由,再没有谁来压制他了),父亲这个人,对于他萨特来说连个影子也不是,连个目光都感觉不到,而继父又令他十分反感,成了他少年时代最大的敌人。说到根儿上,萨特从来就不喜欢父与子这种关系。在萨特的观念里,父与子的关系,是强制性的,不平等的关系。父亲就是个头头儿,这个头头儿总是要领导儿子的。而天性喜欢自由与平等的萨特不喜欢强制于人,更不愿受人强制。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头头儿,也从来不想当头头儿。命令与服从,其实是一码事儿。在他的一生之中,从不下达命令,他觉得命令这种东西很可笑。因此,他萨特不属于任何人,除了他自己,也不要任何人属于他萨特。

萨特是个不喜欢做父亲角色的男人,当然也就不想要所谓传宗接代的孩子了。

另外,萨特非常不喜欢怀孕的女人。或者说,他很不愿意看到自己喜欢的女人隆起腹部———怀孕。每当他看到怀孕了的女人,萨特就会有一种恶心之感,比如在长篇小说《理智之年》里,他对那位怀孕了的女子玛赛儿的描写就是如此,于是就让男主人公想方设法也要帮她打胎。尤其是他看到某个还算漂亮的女人隆起大肚子时,他心里就滋生出十分复杂的情绪,同情,悲哀,难过,遗憾,不知怎么说才好。尽管他萨特也一样是女人生父母养的,但他说自己不过是早逝的父亲生前不经意撒下的几滴精液的结果。反正他就是不喜欢怀孕的女人,当然也就不想让自己喜欢的女人有怀孕生子这种事情。

再者,萨特也很不喜欢婴儿,他觉得婴儿身上有股子让人窒息的尿臊味儿,闻见这种滋味他就想呕吐。尽管他小时候也是个浑身尿臊味儿的婴儿。于是,他说什么也不想跟女人弄出一身尿臊味儿的小东西。既然不想要孩子,那也就不必去跟什么人结婚,哪怕是你最亲爱的女人。萨特显然就是这么想的。

6

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误解:萨特不想跟波伏瓦结婚,他俩才一直都没有结婚的。

要知道,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波伏瓦也同样不想结婚,不想要什么婚姻,也许她没有像萨特那样坚决,也许她比他还要更坚定一些,谁知道呢?

19岁时,波伏瓦就开始信奉忠于自己这一人生原则了。那时候她就已经从道德的角度质疑婚姻这种形态了,她在日记上写道:婚姻这种选择不能更改,而且很可怕,因为它不仅限定着今日,而且预支了将来,这一点足以证明婚姻是不道德的。而我,永远不会像他们一样做出这种选择……

更早一些时,波伏瓦就把做个作家当成了自己毕生最大的梦想,最美好的事业了。为了实现这种美妙的梦想,为了从事这种非凡的职业,波伏瓦决意此生不要有孩子。她以为,结婚意味着成倍地增加了一个人的家庭责任,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人的日常琐碎工作。这种家庭的负累,那种可以想象出来的日常琐事,都是她不想要的,也不能要的。

在婚姻和生育问题上,萨特和波伏瓦有着惊人的默契。

男女之间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你想,我也想,大多事能成;你想,我不想,或许有成的可能;而你不想,我也不想,那就事很难成了。

7

说到底,直到死,萨特和波伏瓦这对亲密爱人都没有结婚,他们只是相爱着,一直和谐地相爱着,只是亲密地携手相伴着,终生相伴着……

传宗接代,为晚年不孤单,要人生的圆满,使生活充实,这些就是人们结婚和生育的理由,也是一种普遍的事实。

萨特一生没有婚姻,更无传宗接代的孩子,但他那十分丰富的思想和文学遗产却传遍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将传之于他以后的很多个时代,到了晚年,他也并没有被孤单所围困,因为有波伏瓦和其他女人陪伴,他的人生是圆满的,他的生活是充实的,比无数有妻有子者的生活还要丰富充实得多。

有趣的是,尽管他和她一直没有结婚,两个人不在一起而相互写信时,总是这样相称的:我亲爱的小妻子,我甜蜜的小丈夫,就像时下婚外恋的情人之间,甜蜜无比地互称老公、老婆一样。

事实上,他和她不是夫妻,但却胜似夫妻,其感情之深厚,之和谐,胜过世间许多夫妻。

同类推荐
  • 鲁迅

    鲁迅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寻找中国的血型

    寻找中国的血型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文学作品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英雄事迹的讴歌。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拿铁不加糖

    拿铁不加糖

    时间就像流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匆匆流逝,虽然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但是在若干年后,却依旧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的光阴和时间在碌碌无为中.爱情的存在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而当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了,却开始怀念以往的一切,开始后悔还没有把握的人与瞬间,那些还来不及说的话,还来不及把握的人,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 易烊千玺之插班生

    易烊千玺之插班生

    “同学你叫林淑晨对吗?你是转学生哦,那摸底考试的时候你肯定见到我兄弟了吧。”王源冲我挑挑眉。“我现在可是你的班长!”“切,我兄弟也是班长呢,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你说你兄弟?谁?”我突然感觉有点紧张。“就是易烊千玺那个帅傻子啊,”王源四处望望,指着最里面的办公室,“喏,他就在里面。我是来找他的。”什么?!易烊千玺是我的搭档,这以后怎么过啊……
  • 恋相随,倾城为王

    恋相随,倾城为王

    雨哲千里迢迢给未婚夫送生日惊喜,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吓。她执着于寻找自己的命中注定,浑然不觉已经在宠溺之中。
  • 飞仙问侠

    飞仙问侠

    五百年前惊天一战,已如烟云幻灭,但争斗远未平息,它时时刻刻积蓄力量,为撑破暴风雨前的宁静。这是个诸强争雄的世界,五行术术,画描音歌,佛道并起,问情七生。八大宗门高高在上,不曾将目光投向卑微的角落,可是总有人自卑微中崛起,只为心中的梦想,不管前路坎坷,哪怕世道艰难。这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侠肝义胆,壮志雄心,阴谋诡计,英雄美人。
  • 阴差阳错:总裁老公神秘妻

    阴差阳错:总裁老公神秘妻

    初识周朝,不过也只是在一个月之前,然后,庄严就结婚了,那个人,就是那个让别人闻风丧胆的他。新婚初夜,庄严独守空房,新郎不见了踪影。再次遇见,更是连她是谁都不认识。庄严奋起了!“妈的!这日子没法过了!周朝!老娘要跟你离婚!”“夫人,您看这个手镯还满意么?”庄严低头扫了眼那个据说有钱也买不到的镯子,淡淡的对旁边一脸期待的周朝说:“还行吧,凑合戴戴。”本来想着能够得到夸奖的周朝,哀怨的看着她。
  • 老婆不认账

    老婆不认账

    “咚”,她的身子从二楼的阳台直直的向一楼飘下再,狠狠的滚落到地面,那一身洁白的晚礼服,顷刻间被腿间汩汩而下的鲜血染红在父亲逝世的当天,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虚幻的婚礼,她是演女一号的演员,却不是他的心底明月一次次善良的退让,一次次的忍辱成全,换来不是真情的对待,而是欺骗,背叛,侮辱四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路雪一枚七元钱的螺丝帽,套住的究竟是谁的一生?林浩泽说:如果,真有生生世世的轮回,前世,我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来生,我们又该继续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三生三生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一生一世一夫妻的爱情传说。
  • 我当神棍那几年

    我当神棍那几年

    鬼节那天,师傅把我扔到棺材里,临走的时候让我小心师娘。可谁想,自此以后,师娘每晚都会来找我……
  • 玻璃囚室

    玻璃囚室

    主人公米诺在童年时期与巴特、小伙伴罗尼亲密无间,但此后二人都离开了米诺。米诺学生时期被男同学侮辱,后此男同学死于非命。米诺成人后与佟寒相恋,后佟寒亦死于非命。巴特多年后归来,却因为某些原因与米诺疏远。米诺认识了新男友振一,并得知振一多年前死去的胞弟就是当年侮辱米诺的男同学。在米诺与振一准备结婚时,振一在登山中死去。时间永远留在了夏天,偶得的日记牵引出人性的秘密,思维与回忆交错成情感的迷宫,一本关于温暖与冰冷、残缺与完整、自私与宽容的小说。被捆绑的妖娆,《挪威的森林》般纠结的《天浴》式爱恋。病痛,侮辱,强烈快感。根雕,迷宫,迷醇夜晚。神秘的爱与欲望,与残酷结伴,在无尽的旅程中行走。
  • 易烊千玺之爱要大声说出来

    易烊千玺之爱要大声说出来

    她是一个千纸鹤,非常喜欢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对他大声说出来。
  • 倾国倾城:王爷不呆傻

    倾国倾城:王爷不呆傻

    花开一瞬月满西楼她——承相府五小姐,从小无人问津,受尽欺凌,嫁给傻王爷,如何?他——备受欺辱,除了他母妃没有人疼惜她。她嫁给他改变了他的一切,万般温柔给了他,他就是———‘傻王爷’,究竟为何她这般宠他,只有她自己知道,他们的命运究竟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