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400000043

第43章 中卷乡俗(17)

那个后来在祖师顶写“改革长剑破险关”的邢副书记,当时就想不通,是一个反对派。他辛辣地说,我们抢卖户口,是不是有点像清朝的老佛爷慈禧太后,为了筹措军饷和修造颐和园的经费,卖官鬻爵一样?

成竹在胸的县委书记白了他一眼,打断了他,果断地说,千秋功罪,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机遇这东西,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我们将是背负遗憾。这点风险,我来承担,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以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是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一头沉”的干部职工子女的安置问题;二是可以扩充国有企业的职工队伍,打破原有的招工体制,为我们的工商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可以组织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县城建设,我们谁也装不了腰包,犯不了多大错误。我们现在还不能预测,到底能够筹措多大规模的资金,但从外地传来的消息得知,效果肯定不错。先拿出八千个非农业户口指标投石问路,看看实际效果和社会反应,再做进一步的部署。

县委书记敢于拍板,大家自然没有话说。随后又研究了策略问题,这事情毕竟没有上级的红头文件,县里决定也不制定文件,不大肆张扬,只做出口头安排,各位副书记和有关领导,在本战线传达,悄悄地进行。并且决定简化办事程序,县财政局、公安局、粮食局和银行这么四家,联合办公,所收的钱,不能叫做“卖户口”,那太难听了,太直白了。领导们琢磨后,决定把一个户口要一万两千块钱,叫做“城市增容配套费”。收到的钱,粮食、公安两家得小头,财政得大头。而且,在试运营阶段,这八千个农转非指标,只限于“一头沉”的县城干部职工子女,单位必须出具证明才能办理。

消息传出,从县委、县政府两个大院首先开始,正副科级干部带头,科员职工殿后,很快形成了抢购的热潮,八千个指标不到两天告罄。多少年来,城乡差别一直存在,“农转非”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过去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一些农转非指标,有许多条条框框限制,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现在居然花钱可以买到,用不着“开后门儿”了,自然有人愿意拿出全部积蓄,办这一件安置子女的大事儿。

当乡镇的干部知道这件事情时,就有点晚了,很有意见,纷纷抱怨上级不把在乡里工作的干部当人看。不过不晚,县里很快又拨出指标,而且把范围扩大,价格升高,面向社会,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凤姑她二姑以及那些老姑娘们,向娘家人传递消息的开始。

县城以上的大城市,曾经刮起过一股“抢购风”。人们倾其所有,不仅把食盐、糖烟酒、香皂、肥皂、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购买一空,而且高档的电冰箱、洗衣机严重脱销,闹出了一家买了几台洗衣机没有用处,用来盛酱油的笑话。在这次抢购风中,我们马寨的乡亲们无动于衷。可是,买户口却引起了一批人高度重视。元叔非常羡慕那批民办教师吃上了商品粮,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成为非农业户口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我们那里有一个从省城到乡村,人人都会唱的地方戏《朝阳沟》,上边有一个角色叫“银环妈”,她唱道:“就是当个营业员,也比农民强得多!”这句话,在戏里边是反面的内容,但在当时是个真理,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花这么大代价买户口,不是人人能够办得到的事情,我们寨子里,最后落实下来,不过是买了六七个商品粮本本。刘庆立校长的女人就要刘庆立给大一点的孩子买一个户口。刘庆立说,算了吧,我这商品粮本本何时用过?再说,现在的工资都发不齐,拿什么花这笔钱?一下子挫败了“第一夫人”的锐气。

寨子里那些没有钱的人,很嫉恨有钱人为自己子女买户口,说出口的风凉话,非常难听:“生成的挠粪堆鸡子,上不了高门台,有本事买个县官当当。”那些买到户口的人,不多久就遇上了麻烦,村民组的干部,因为他们的孩子已经成了非农业户口,要把地收回来重新分配。县里领导发现了这一苗头,立即做出英明的决定,要求各乡镇,在这一批人没有上岗之前,不允许把土地收回,这才让那些对“烧包”的有钱人不满的农民没有话说。他们编了一个顺口溜儿,专门讽刺买到户口的人:

说是商品粮,

还是庄稼汉。

要是不种地,

吃个狗娃蛋。

当元叔在排着长龙一般的队伍中,挤到办公桌前,终于给两个孩子买到商品粮户口时,是流着眼泪挤出人群的。他没有料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花这两万多块钱实在冤枉。不要说这两个孩子在以后都考上了大学,最小的男孩后来还读了博士,就是按照县里安排,让这一批农转非人员去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人能够上岗。因为这些企业,有的破产,有的改制,有的消失,原有的工人们下岗失业,形成过一拨又一拨的上访浪潮。

下岗

现在似乎应该说一说当年那几个招工到县城的人的情况了。

就在元叔他们为子女买户口以后不久,曾狗留带着烟酒到刘庆河支书家里,让刘庆河感到非常奇怪。

刘庆河问:“狗留,你何时回来的?”

曾狗留说:“庆河叔,我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了,一直不好意思见你,想来想去,还是得来找你,央你给我办件事儿。”

刘庆河说:“有啥事儿,你说吧,你们当工人的,回来一趟不容易,只要是能够帮忙的,尽管给叔说,叔尽力给你办。”

曾狗留吞吞吐吐地说:“啥工人不工人,我不想当工人了,想回来种地。请您给俺村民组说说,看能不能给我分点地?”

刘庆河这才明白曾狗留的来意,差一点笑出声来:“现在有人到县城买户口,就是为了当工人,吃商品粮,哪有你这当工人的想回来当农民的?”

曾狗留说:“我干活儿的那个砖瓦窑场已经破产了,厂子卖给了城关镇的一个乡镇企业。人家村里的群众到厂里干活,我们原来的工人一个不用了。我都下岗好几个月了。想一想,实在没脸见人,一直在家里躲着。”

刘庆河说:“你是商品粮户口,不在村里的户口册子上,按照政策,是不可能给你分地的。”

曾狗留有点急了,他结结巴巴地说:“庆河叔,你给我找个头儿,我情愿把户口卖了。这工人再当下去,我连饭都吃不上了。”

刘庆河说:“这真是奇了怪了,有人要买户口,有人要卖户口。这样吧,我给你们组长说说,总不能让你没有饭吃。”

原来刘继贵和刘庆堂在丝钉厂当工人,比他好一些,早早地娶到了老婆。这曾狗留却没有这份福气,他自从当上离县城十来里地的砖瓦窑场的亦工亦农工人以后,村里人不知啥情况,以为他混得不错。究竟怎样,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每天不过是跟泥巴打交道,出的是牛力,干的是脏活和重活,一点也不如在家里种地。

曾狗留他姐曾巧兰嫁人后,与刘庆典断了来往,但一直对娘家这唯一的弟弟操心。曾狗留长得比较丑,在家里当农民时候,根本没人提亲,眼看要打一辈子光棍。幸亏当上了工人,才开始有人给他说媒。这些闺女们听说他是个当工人的,非常高兴,一说就成。但到他干活的厂里一看,就把彩礼退了回来。因为那个厂除了切坯用的是机器,砖瓦窑是一座十四开门的轮窑外,其他的与村里的窑场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摆坯子,装窑,大烟大火地烧砖瓦,只不过不用水阴窑,烧出来的都是红砖、红机瓦。几十亩地几年下来,吃成了一个大坑,没有这些工人在那里死做活,不会产生这种改天换地的效果。这样的工人不当也罢,嫁给这样的人实在窝囊。

后来,他姐亲自张罗,在她婆子家那个村,终于给他找了一个很漂亮的姑娘,让刘继贵和刘庆堂都感到意外。其实,他姐姐心里很清楚,这姑娘之所以能够嫁给曾狗留,是因为在家里已经怀过孕,打了胎,没有法混下去了,又冲着曾狗留吃的商品粮、每月有工资,心一横才嫁给他的。

厂里见曾狗留娶了这么好的老婆,许多工人羡慕地说:“真是好汉子没好妻,赖汉子娶仙女。”别的工人家里有老婆,都没有到厂里来,只有曾狗留的未婚妻,给曾狗留提出的条件,就是要到厂里住。厂里知道曾狗留娶个老婆不容易,对曾狗留特别优待,专门让他们用切坏的土坯,贴着大宿舍盖了一间小房子,还把他老婆安排到食堂做饭。有人见了曾狗留的住处后,讥笑说:“这真是卖鞋老婆赤脚走,做砖瓦的住土坯房。”

刚结婚的时候,曾狗留尽管每天累得要死,还要在这女人身上折腾半夜,渐渐地没有了那份努力。到了夜里,丢下饭碗,手脸也不洗就要困觉,一睡下立即扯呼噜放屁,让这女人难以忍受。这女人本来就是水性杨花,也可能从嫁给曾狗留那一天起,就没有打算跟他过长日子,只把他当做跳板。没有多久,就偷偷地和管伙的小伙子好上了,二人没有少干偷偷摸摸的好事儿。这女人开始吵吵闹闹要和曾狗留离婚,曾狗留不胜其烦,听说是那个管伙的与他老婆好了,要与人家拼命,那人赶快调离到了其他厂里,并且真的和自己的老婆离了婚。曾狗留的老婆整天寻死觅活的,不让曾狗留沾身子,惹得曾狗留一头火星子,痛打了那个女人一顿,办理了离婚手续。从此,曾狗留一直单身。

十几年来,厂里接连换了几任厂长,每个厂长都在县城里盖了独家小楼后调走了。因为这个厂不是县里的利税大户,县经委的领导很少关注这个地方,厂里的财务管理越来越混乱。到了后来,连工人工资都发不下来了。工人们到县里闹了起来,这才引起经委领导的注意,派出工作组到厂里清理财务。不清理不知道,一清理吓一跳,厂子早已资不抵债了。县里正在对工业企业“砸三铁”,银行也不对这个破烂厂投入资金。于是,他们把这个厂当做试点,首先砸掉了。工人们当然不依不饶,反复上访,最终县里同意进行破产改革,拍卖给了城关镇的一个乡镇企业。拍卖所得,并没有多少钱,倒是优先给工人们补发了工资,但大家从此失去了工作岗位。这些工人只有力气,没有技术,其他企业根本不能安置他们,县里只好委婉地让这一批工人回去待业。

曾狗留回到家里,没有脸面见人。他妈已经过世了,他就在屋里同他年迈的父亲怄气。说出去的话冲倒墙。他爹说:“狗留啊,你去挑一担水吧。”他说:“我不挑。”他爹说:“你在家怄气,也不能让我们干死吧。”他说:“我就是挑水浇屎壳郎,也不给你吃。”他爹说:“当了两天工人就不是你了,这么不孝顺!不要忘了,你总是我和你妈生的养的!”他回敬他爹说:“生的养的又怎么啦,你们日×啦,美啦。”把他爹气得要死。还是他姐曾巧兰回娘家,知道他心里烦,怪了他,又安慰了他,出了一个主意,干脆回来种地吧,这话说到了曾狗留的心坎上,这才不再同父亲生气。可这时支书已经换成了刘庆河,曾巧兰与刘庆河没有交情,就备了礼,让曾狗留亲自去找支部书记要地种。

再说刘继贵和刘庆堂,比起曾狗留来,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人所在的丝钉厂,生产也一直不景气,开的工资菲薄。两家人的生活入不敷出,过得紧巴巴的。

那时候,县城流传“三大怪”,说是“水泥路泥巴盖,吃得起面吃不起菜,女孩脖里缠腰带”。这“三大怪”的意思是,主街道修的是水泥路面,上边蒙上了一层黄泥巴,下雨时泥搅水,干天尘土飞扬。县里领导就是下决心治理县城脏乱差,才横下一条心卖户口筹措资金的。濒临下岗失业的工人,那点可怜的工资收入,只够买面吃,蔬菜的价格很高,他们到菜市场捡菜叶子吃。第三怪有点可笑,不知从哪里流行到我们县里一种时装,女孩们的领子上安装上了一条布带子,好像是过去我们那里的群众穿大裆裤子时,束的布腰带,现在吊在了姑娘们的脖子里,飘飘洒洒的很好看。

曾狗留下岗不久,丝钉厂也倒闭了。刘继贵下岗后,买了一辆三轮车,每天骑着,到汽车站做拉人的生意,收入反而比工资高一些。刘庆堂则做小本买卖,磨起了豆腐。我们马寨人做出的豆腐好,是出了名的。刘庆堂摆在县城东关的豆腐摊儿,没有几个月,成了“门头生意”,他根据小时候在家吃热豆腐的经历,专门开辟了热豆腐这一项目,成了名牌,很受欢迎,竟然比卖豆腐还能够更多地赢利。

张灵玉因为嫁了一个机关的小股长,在棉纺厂干了不到三年,她丈夫把她调到了商业系统。现在商业系统也不景气了,生意越做越差劲儿。上级提倡“包”字进城,一包就灵,张灵玉自己承包了一个副食门店,生意做得很红火。就在这些工人们下岗失业的那几年,正是做生意最赚钱的几年,有点经济头脑的人,做生意只要起步早,都发了家,有知识的人气愤地说:“现在脑体倒挂了,卖茶叶蛋的胜过做导弹的,拿剃头刀的胜过拿手术刀的。”做生意的人沾沾自喜,他们说:“摆个纸烟摊儿,胜过当县官儿,全家做生意,抵个总书记。”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张灵玉虽然不当工人了,反而赚了不少钱。

同类推荐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这部文集精选了杰克·伦敦最著名的七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几部科幻小说。
  • 贵族之家·前夜(智量文集)

    贵族之家·前夜(智量文集)

    屠格涅夫的全名是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生于公元1818年,死于1883年;俄国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又曾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希腊文和拉丁文。他在19世纪中期俄国剧烈的政治思想斗争与冲突中,属于自由主义派别,他反对农奴制度,却不赞成当时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观点,他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革。然而,由于他对广大农奴和下层劳苦大众的深厚同情,以及他的文学天赋,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受到广泛的肯定和喜爱,即使是沙皇政府和主张暴力革命的人士,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欣赏他优美的文笔,并且赞赏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 遇见你,遇见爱

    遇见你,遇见爱

    初次邂逅,边境小镇正烟雨迷蒙,她翩翩走来坐在他身旁,画一般动人,他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清迈小城,他们爱上同一首歌,就像在某个瞬间忽然发现自己爱上了面前这个人一样,相见恨晚。然而,她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纵使千般万般愿意,又怎么忍心让他陪她痛苦?唯有不告而别。他开始寻找,寻找那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影子。思念已经占据他的整颗心,为了她,他用尽全部热情,几乎忘了自己……两年后,在别人的婚礼上,他们终于重逢.可面对他的深情表白,她步步退缩,始终不愿道明内心隐痛。只是,这一次,她已不是当年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不会再放开他的手。他的心,就是她停泊的方向。
  • 山坳上的土楼

    山坳上的土楼

    本书讲述黄家坳土楼村落里,青年黄松为族人再建一座新土楼的故事。小说描述年轻人之间的争斗、匪帮中的火拼、男女恩怨情仇、又穿插描绘了土楼人家独特而迷人的风俗民情,在如诗如画的场景中,展现生生不息、拼搏进取的主题,既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又对人的尊严、诚信等做了生动的阐释。
  • 遥远的湖

    遥远的湖

    本书是长篇小说,但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艺术散文。作者在文字上倾注的真情,散文式的三维立体的叙述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人物和情节的二度空间。作者并不想在形式上创造什么,只想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更加喜欢用这种方式叙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众多人物的爱情、生活,理想、追求,为读者描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或充满理想和热情,或渴望灵魂的宁静,或以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或以善良的心期待着幸福,无论结果是悲剧还是喜剧,都会以令人震撼的真实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清新而不失幽默的文笔使读者感动。
热门推荐
  • 天书五诀

    天书五诀

    天地于无形中而生,无形生有形,于是便有与天地相连的修炼之法。大道遥遥,奔赴往者不可数。千万年弹指,天才只能折于半道之境。神奇的龙首山至宝,从未有人涉及的大道之谜,为什么一夜之间只能变成口口相传的传说。一个孤儿如何从刀光剑影的修道世界中,从乞丐变成王者。
  • 超能废物

    超能废物

    我,余阳,201年考入菲斯大学——这个城市唯一的超能力学院,本以为世界和平的我,却遇到了世界性的灾难。
  • 唐传奇选辑

    唐传奇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生应该悟一下

    人生应该悟一下

    人生路上,别走得太匆忙,太匆忙会错过许多美丽的风景。停下来,驻足欣赏,处处好景致。往事如烟,虽已过去,但总有些沉重,总有些难以释怀。静下来,品一下爱恨情仇,悟一下成败得失,恨已消爱仍暖,成败得失已淡然……人生需要悟一下,只有悟,才能体味世间的悲欢离合,才能洞察人性的卑微与高贵,才能反省自我提升自己,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走出心的迷途……
  • 王俊凯住我隔壁

    王俊凯住我隔壁

    男主王俊凯住在女主家的隔壁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和美好的爱情故事呢?
  •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本书介绍了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的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动物实验技术等内容。分为上篇实验动物和下篇动物实验方法学,包括实验动物分类、常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等。
  • 格格的真命天子

    格格的真命天子

    一对不平凡的双胞胎的穿越之旅!出生在郡王之家,由于过人的容貌和智慧,得到当今皇上皇后甚至皇太后的喜爱,从小便被安排在紫禁城内生活。她们甚至分别是未来皇上乾隆的皇后人选和亲王的妻子,可是却在大婚之日,忽然从清朝凭空消失了。
  • 真仙问

    真仙问

    一只手摘下日月星辰,一把剑削平天地万界。万古悠悠,红日西沉,碧海青天明月升。这个世界,群雄逐鹿,诸神乱天,战火风起……问苍茫大地何处生仙?!少年自昆仑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恶少逼婚:女人乖乖让我爱

    恶少逼婚:女人乖乖让我爱

    仲轩漠是云阳城赫赫有名的权贵,内敛深沉,强悍凌厉,却没想到在个街头小巷被一个女人给壁咚了,还夺走了守了二十八年的初吻?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她,然后呢?狠狠的吻回来。再次相遇,他们同时失恋,他把她给胸咚了,将手中的戒指套在了她手上,“女人,你要对我负责!”OMG的,那么多大总裁滚了床单都不负责的,她就这么轻轻的吻了一下,要负什么责啊?“这位先生,你是侏罗纪世界出来的?”某男挑着略带深意的唇角,“是啊,你最好不要惹恼一只大型猛兽,否则后果……”怀中女人脸色立马变了,冷冷的回了他一句,“你有病!”“我们现在就去民政局领证去。”他极尽所能的爱她,疼她,宠她,只因为她是他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