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400000011

第11章 上卷山风(9)

有一次,他在大白天,躲在屋里放手铳,被他母亲一头撞见了,娘儿俩的脸一个比一个红得透。他妈对他爹说:“旺的婚事不能再耽搁了,我看他总是用眼剜他妹妹,弄不好时间长了要出事儿。”他爹说:“有啥办法?就是这么个光棍命!”他妈说:“办法总会有的,我去找剧团团长二哥说说,看他有没有门道。”

发旺哥他妈说的剧团团长“二哥”,姓栾,是全寨子大人小孩的“官二哥”,你别误解,“官”字在这里,不是领导的意思,是“公共”的意思。这个人很有特点,可以单独成书,后边再做交代。栾二哥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寨子里许多人在生活琐事方面,没有办法时,总喜欢向他讨教,经过他的点拨,往往能够取得意外的效果。

这一天,发旺哥他妈找到栾二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二哥撮着牙花子,想了半天才说:“发旺是我这剧团的台柱子,干活不错,到了这把年纪,是该说个媳妇了。这几年我也没有少留意,可是他的条件不算好,要给他挑个媳妇确实不容易。不过,眼下有个办法,不知道你们愿意不愿意。”发旺哥他妈着急地说:“只要能够给发旺娶个媳妇,用啥办法都行!”二哥试探着说:“在咱这山里,有娃娃亲,童养媳,还有换亲的转亲的,你们要是愿意,你们闺女也快二十岁了,不行就说个换亲的头儿?”一句话说醒了发旺哥他妈,回去和发旺哥他爹说后,就给二哥回了话,托二哥给物色一个合适的人家。

换亲和转亲,都是在各家的男孩子不容易找到媳妇时,用本家的女儿进行交换结成的亲家。这对于女人来说,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交易。不公平也得办,若要建立起这种两点或者三角的姻亲关系,需要反复切磋。换亲的只要两家对等,说成功的几率较大,相对容易一些;转亲的则要有三家相互关联和制约,撮合起来,比较困难。

大约过了半年光景,二哥经过多方打听、撮合,终于在大常庄找到了一户合适的人家。这一家条件和发旺哥家极其相似,也是很穷,也是一男一女,哥哥常有二十七八岁了,比发旺哥大,妹子常桂二十一二岁,比发旺哥小。当然也是男未婚,女未嫁。只是兄妹俩长得都不出众,尤其妹妹更加拿不出门儿。就连这样的条件也不容易找,在栾二哥保媒下,两家老人经过反复撮合,就定了下来。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发旺哥由于看不中常桂的样子,不同意与他们换亲,他爹没有好气地骂他说:“日你妈,没有尿一泡尿照照自己的脸!好对好,赖对赖,弯刀对着瓢切菜,只要你妹妹不说啥,你还有啥好挑的!”发旺哥顿时没有了脾气,心里说,我的样子是不怎么样,也是你们粗制滥造的,你们不作自我批评,反倒骂我。但他忍了忍没有说出来。再想一想,二老毕竟是为自己操心,还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子搭了进去,自己还有啥可说的?只好点头应承下来。可他妹妹寻死觅活地说啥也不干,发旺哥他妈只好守着女儿哭,一口气哭了三天三夜,终于把妹妹刘发英的心眼儿硬是哭软了。双方定下了好日子,都没有花多少钱,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两个哥哥。

新婚的那一夜,发旺哥确实嫌自己的老婆长得太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在灯下看着这个娘儿们,越看越糟心。老婆的头低着,并没有嫌他是个小秃头,扭扭捏捏地催他赶快睡觉。吹灯后,发旺哥心里尽是春妮们的模样,忽然动念,乘势而上,不料丑女人照样也有一番旖旎风光,发旺哥感到那个软嫩的豁嘴唇,比他想象中的女人要柔美得多,他终于尝到了女人的滋味。

第二天,发旺哥眉开眼笑,走路就像踩着了鼓点,化解了半生的惆怅。经过这一夜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他说话变得粗俗起来,嘴赖得没有说的,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女儿,也顺嘴胡说:“好女儿,现在叫爹爹抱,长大了也不知让谁抱哩。”让他妈狠狠地骂他死不正经。

当然,发旺哥娶了老婆以后,生活有规律了,衣服干净了,常桂对他及老人非常贴心,脏活重活全包了,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发旺哥还很有口福,他媳妇常桂的乳房很大,乳汁很多,每生一个孩子,常桂就偷偷地让发旺哥有奶吃。奇怪的是,常桂以及他俩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不怎么喜欢吃白面,更加好了发旺哥,家里的细粮差不多都让他享用了,他的生活远远优越于同龄人,越发把他的嘴巴培养得比别人说话难听。更为奇特的是,这个常桂和他生的孩子都很漂亮,两个女儿,大的叫刘玉芹,小的叫刘玉娜,长得就像从画上拓下来的一样,尤其是刘玉娜,白净得如同瓷娃娃。邻居说,老天爷不知怎么弄的,竟让一个秃子和一个豁子生的娃子如此漂亮,彻底改变了他家的门风。

换亲后,两对夫妻很不好称呼。没有姐夫,只有妹夫、嫂子和弟妹,互相称呼,肯定翻转不过来。你不要为此费心,其实解决的办法十分简单,就是“亲戚旮撂(曲弯的意思),各称各叫”。好在任何称呼都不是整天挂在嘴边上的,两对夫妻春节期间相互走动,拜望岳父、岳母,都是在大年初二的这一天,往往走在路上也碰不到一块儿,没有多少尴尬局面出现。

发旺哥的妹妹刘发英成家后,头一次见丈夫,脸拉得比她男人的驴脸还长,死活不和他同睡。可是到了晚上,又没有地方可去,只得和衣躺在新崭崭的床上。常有想到,你再不高兴,毕竟是自己明媒正娶的老婆,难道怕你不成?于是,使用了超越常规的手段,哪管哭哭啼啼的刘发英死活,下死劲儿按着她,把衣服都扯烂了,掰开两条腿,生硬地捅了进去,一下子就把一个黄花闺女变成了媳妇。到了这个时候,痛不欲生的刘发英才彻底就范。她从此恨透了父母,基本上不回娘家,开始的几年,见了发旺哥更是如同仇人,待理不理的,自从他们各自有了孩子后,这种局面才有所缓解。

旋车轴

小宝奶奶说七太爷“不着调儿”,是有原因的。这个老头很怪,一生中有过多次突然出走一阵子的惊人之举。本来,在我们这个大山里,人们的活动半径很小,好多人一生中,都没有走出大山过。一个仅仅进过县城的人,回到家里,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寨子内的新闻人物。七太爷的心性浮躁,每隔几年不出去转转,就好像透不过气来。他这种突然跑出去的壮举,用带有哲学意味的语言来解释,大约是属于“静极思动”,与“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道理一样。

七太爷因为年纪太大,在我们马寨多多少少算得上一个人物。一个人活了三个朝代下来,竟然没有去见阎王爷,那肯定是个“人精”了。其实他的智力并不高,自小除了淘气,没有多大本事。

七太爷小时候上的学是私塾,读了一年,连“三字经”都没有“包本”。这一年中,每当放学回家,姐姐们问他学了些什么。他回答得很带有幽默成分:姐,你们放心,我学的东西别人给我记着哩。因为不会背书,老师没少用竹劈子打他的手心。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打过他一指头,他实在受不了,从此,对读书越发缺乏兴趣。一捧起书本来,就不住地打呵欠,把老师气得直摇头,文绉绉地骂他:“竖子不足为训,竖子不足为训!”他并不知道“竖子”是个啥东西,白胡子老师的酸腐味,更让他厌烦得不得了,说啥也不去上学了。父母本来就娇纵他,奈何他不得,装腔作势地要打他,他说,你们要打我,我就跑!一家人立刻吓得变颜失色,只得由着他的性子胡来。从此,他成了一个放牛娃儿,整天和一群小伙伴们,在山上翻筋斗、打群架,爬树上掏鸟窝、下河里摸小鱼、扒螃蟹,偶尔勤快一次,顶多是拾一些柴火,还要闹着大人给买糖果吃,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长成了大人。

在这次失踪的近几年里,七太爷的记忆力迅速减退,经常掂着烟袋找烟袋,拉罢了屎忘记了擦屁股,称呼比他小得多的人“哥”或者“叔”、“爷”,明明没有吃饭却说自己已经吃过了,吃过了饭又问为什么没有给他做饭吃。性情更是“老变小”,竟然像个顽童一样,颠三倒四。孝顺的小宝妈常常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哄着他,责怪他,如同对待小宝兄妹们一样,就连偶尔家里有了糖果或者花生,也要给他留上一份。

在七太爷一生的突然出走中,弄得影响大一点的,好像都与车辆有关。最早的一次出走是关于牛车,这件事情,应当完整地对大家说说。

七太爷生于19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他与杜小宝爷爷的爷爷是一母同胞。因为当时在我们这一带,姓杜的只他们一家,称他为老七,并非是堂兄弟们的排行,而是他们兄弟姊妹们男女混排,他是老七。他的父母,生下了五女二男,大的是男孩子,就是杜小宝爷爷的爷爷,比他大了将近三十岁。“头生稀罕老生娇,挨打受气正当腰”,他是最小的一个,所以,一家人把他宠上了天。现在,我们山里还有一种风俗,就是怕最稀罕的孩子养不大,在小时候剃头时,脑门上留一个“木梳背儿”,脑后瓜留一点头发,束成一个小辫子,说是“鳖尾(yi)儿”,表示娇宠的意思。可以想来,七太爷生在清朝末年,本来就是留辫子的,他小时候的辫子恐怕也有“鳖尾儿”的味道。

在他五岁时的一天,一家人都知道他到大街上玩耍去了,谁也没有在意他去了哪里。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他妈妈没有见他回来,就让他三姐出去找他,三姐跑遍了整个寨子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气急败坏地回家说他不见了,全家立刻着了慌,四路发兵找他。附近的几个庄子找遍了,问遍了大人小孩,怎么也找不到他。又在几条深水河沟里,都用竹竿扎了扎,河里泛起一阵阵臭泥泡儿,就是不见他浮上来。他大哥还带人到山里的几个小山洞里,旮旮旯旯找了个遍。总之,凡是能够想到的地方,全都没有找到。

到了全家老少感到绝望的时候,他大姐夫从十里外的大王庄,跑了一头大汗,专程来告诉他们一家,说他去了大姐家。并且说,既然去了,就让他在那里玩几天吧,一家人才放下心来。令人惊奇的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竟然跑了十几里路,还要翻山过河,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道路的。

他去他大姐家,其实并不是因为太想大姐了,而是为了看他大姐的邻居老乔木匠旋车轴。这车轴指的是牛车的车轴。因为过去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车架子与现在的城市里搬运工人用的平板车(又叫架子车)相仿,只不过要大得多,做工复杂一些。同时,不像平板车那样有两只把,而是在车身中央向前伸出一根长梁,叫做“车辕挑”,顶端横着一种叫做“牛抬辕”的装置,“牛抬辕”套在“车辕挑”的头上,用两条铁链子呈等腰三角形钉在“车辕挑”上,那个所谓的“车辕挑”是两条链子和“牛抬辕”的中线。作为等腰三角形底边的“牛抬辕”,主体是一条比底边长得多的,两端圆圆的光光的木杠子,可以分别放在两头牛的脖子上,再套上绳索(牛套),就可以拉着前进了。那个时候,没有轴承,没有胶皮轱辘,牛车的轱辘是用生铁铸成的,车轱辘中间的圆孔,与木制的车轴直接摩擦转动。牛把们要经常给镶有生铁锭子的木车轴上擦香油,减小摩擦系数。车轴头由于经常受到香油的浸润,发出深红的颜色。擦好油后,牛把们再把车轮装上去,两头铆着,再给铁轮毂上绑一只破鞋底子,就算是保养了车子。

牛车身上,最珍贵的是车轴,车轴一般是用老枣木旋成的。旋车轴是一件技术性极强的手艺,一般的木匠掌握不了它。大王庄的乔木匠祖传有旋车轴的技术,他的家就是旋车轴的作坊。人老几辈子,远远近近的牛车,车架子是本地木匠自己打的,铁轱辘是从铸生铁的作坊买的,但使用的车轴都是出自于乔家。一次,七太爷坐着牛车走大姐家,跟着他爹到乔家去看过一次,就对这旋车轴的工艺着了迷。回到家里,一心二心还要去看乔木匠旋车轴,因此出现了他有生以来突然失踪的第一幕。

乔家的院子里堆放了数十根碗口粗细、六七尺长的枣木棒子,可以看出这种生意很好。老一辈的乔木匠,把辫子盘在脖子里,一边逗着这个胖乎乎的小孩玩,一边忙碌着干活。他先用大锛将枣木棒子去皮,刨成直通通的圆木,然后吊线,找出中轴线来,在圆木两端点上黑印儿,按照车轮轮毂的长短,用小米锯锯出一圈细沟,开始用旋刀旋了起来,直到椎体车轴的粗细与轮孔一致,再把旋好的轮轴上打上若干个键槽,镶进去生铁锭子,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车轴的耐磨度。这好像是一种简单的操作,只要手熟就行了,其实不然,真正的好车轴两端并不是在一条轴线上,而是有一定的弧度,这个弧度才是旋车轴的精巧所在。有了这个弧度,装上生铁车轮,走起来“咯咯当当”的响,非常动听,非常轻便,又十分耐用。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乔木匠把差不多旋好的车轴,两端中心黑印上扎上两只光光的铁锭子,架在两只水平的木架子上,反复旋转,校验着整体的平衡性,然后蹲在两端,仔细地查看枣木的年轮,从中选出合适的位置,确定那个神妙的弧度,再打下墨线来,认真修理已经成坯的车轴,进行深加工处理。就是这么“滴溜溜”的旋转的过程,让七太爷着迷。口甜的七太爷说:“表伯,我也跟着你学旋车轴吧。”乔木匠笑笑说:“小鸡巴孩子,学什么旋车轴!”但还是很喜欢这个小孩子,当时没有料到,七太爷长大后,虽然没有跟着他学会旋车轴,竟成了他的女婿。

汽车

同类推荐
  • 谁说我嫁不出去

    谁说我嫁不出去

    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妈! 剩女从来不羡慕女人拥有过多少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的骄傲是要看她身旁的男人肯为她拒绝多少女人。
  • 心路

    心路

    小说从60年代写到90年代,时间跨度较长,反映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乡镇曾经发生的人和事,重点描写一批年轻乡镇干部,在山区艰苦创业的事迹。
  • 黑猫

    黑猫

    精选了爱伦·坡悬念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包含玛丽·罗杰疑案、黑猫、情约、贝蕾妮丝、闹市孤人等5个独立的短篇悬疑故事。小说风格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且短小精致,便于携带,是读者旅途或工作途中及闲暇阅读的方便读本。
  • 倾城恋歌

    倾城恋歌

    《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爱情长篇!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石燕和父母随同整个军工厂连人带机器一股脑儿地搬到了小山沟里。曾因为跳级而被众邻里又妒又羡的她却在高考中犯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沦落于C省师院。倍感失落的她一直与高中时的“钟楼怪人”、现而今的名校“第一丑”黄海保持着通信联系。黄海虽然丑得让人“瞩目”,但身为名校生又善解人意的他一直是石燕倾吐内心苦闷、激起她考研斗志的理想对象。然而,少女的虚荣与小心眼儿使得笃信一见钟情的石燕一直对黄海外貌上的缺陷不能释怀,直到因偶然的机会遇见已故美男市长的公子卓越,事情才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 十二生肖大战十三香

    十二生肖大战十三香

    公元一百世纪零零一年代,人类在星外文明的启迪和协助之下,禁不住对自身起源和宇宙形成奥秘的强烈探索欲望,偕老携幼钻进了时空隧道,留下了一张价值连城的藏宝图,以及一位神秘的监护者,浩浩荡荡去了遥远的负世纪。于是,动物界实力最强大的集团之一十二生肖、在植物界暂露头角的精灵组合十三香,以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监护者三方,围绕着这一张神秘的藏宝图,展开了一场扑朔迷离的争夺战,最终的结局却令所有参战者跌穿眼镜。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有穿越,有谍战,有像模像样的大兵团作战,也有单打独斗的个体偷袭,一组组妙趣横生的画面背后,既向我们展示了极具喜感的东方文化的魅力,也打造了颇具世界风格的人文情怀。
热门推荐
  • 暗杀密令:极品宫主倾天下

    暗杀密令:极品宫主倾天下

    她是杀手界人人畏惧的死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是地狱修罗般的暗黑至尊,不见阳光,生活黑暗。一次次挑战她的极限,真当她是吃素的?某个雨夜的心动,唤起了她内心深处懵懂的少女心;一顿毒打,使他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心。什么王者,什么规矩,就是隐藏在黑暗下最肮脏的存在!暗夜的枷锁,怎能困住她追求光明的步伐?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不管你现在是多么高贵的存在,我只人那个陪过我,爱过我的你,如果连苍天都要阻止我靠近你的脚步,那我只好,逆天而行!
  • 静待彷徨

    静待彷徨

    萧逸臣一个普通的白领,但是青春时期的事情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面,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让他重新感受到了初中时候的快乐。这一切只因青春的我们总是有很多的幻想,同时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事情
  • 御天龙儒

    御天龙儒

    圣道的境界志学、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从心、无距乃至从古至今只有孔子一人达到过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至圣境界,各有玄妙,唯有文道的力量不可阻挡,可破妖蛮,可遁天地。子琥,一个在鸣志之时引发圣怒的孤儿,将会以他的无邪和无知搅动这秩序,演绎一场别样的聚散风云。
  • 梵音小李飞刀同人

    梵音小李飞刀同人

    林诗音一个让人倾尽一生想要呵护的女子。举世无双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为他远走天涯伤心一生﹔一代枭雄龙啸云为她背信弃义残害兄弟。一声诗音言犹在耳,一柄小刀刻尽情殇。穿越版林诗音,誓死不嫁龙啸云。。。女主加强版变种菟丝花,本书以电视剧小李飞刀(焦恩俊版)为载体,结合原著加以修改。年份事件或有改动,考据党勿揪。如有不悦先行致歉,一切为了剧情需要。不会盲目脱离现实,会对人物加入自己的理解,不喜勿喷。
  • 历史转折中的女人

    历史转折中的女人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女人给我的印象真的是一言难尽。这只是一段还原的乡村生活,这是一定会有的实情。作者是一个男人,但是重男轻女同样给我心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心里创伤。作者是1984年出生的乡村人,我从来没有接觸过女人,但是这就是乡村中的真实女人的形象。
  • 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死亡游戏:鬼手

    死亡游戏:鬼手

    Albert,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先是亲人的消失,后是神秘的来信。Albert急迫想要解开的秘密,竟是将他引向死亡的陷阱,最可怕的不是真相,而是没有真相的迷雾!
  • 风暴大陆战记

    风暴大陆战记

    三个无知少年,在家乡惨遭半兽人毁灭后一路逃亡,结识了荒原巨人、卷进了人马部落战争、遭遇了驯龙部族飞龙骑兵,最终踏上风暴洋火龙岛,修炼成无畏勇士。一队赏金猎人,靠着冷酷的剑客狂暴的矮人性感的盗贼,战胜死灵法师的步步陷阱鹰堡护卫的节节追杀,经历人类城邦的尔虞我诈邪恶力量的诱惑威胁,终于不辱使命达成目标。当风暴之门终将打开时,他们又该如何战胜黑暗!
  • 从此崛起

    从此崛起

    在此之前,任你拳打脚踢,任你欺凌辱骂,在此之后,麻烦你擦亮点眼睛,别被我撞见!一个弱不禁风、任人欺辱的少年,是怎样一步步崛起成就至强的王座?...
  • 摄政王的神医王妃

    摄政王的神医王妃

    他是人人闻其名颤抖的摄政王,她是养在深闺的丞相之女;他十二岁一战成名天下,那时她六岁尚不会说话;他十五岁女人竞相一睹风姿,她九岁依旧无任何改变,她一朝穿越,成就一段旷世奇缘,她得了他的心,她为他而来;那一年的那一晚,绸缪束薪,三星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