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盛唐大诗人杜甫,大家就会浮想起现存尚有一千四百余首的杜诗,但谈到《塞芦子》一诗,人们未必知晓其全部来由,因《塞芦子》并非杜甫的洪篇巨著,为此笔者查寻资料,拟小题敬奉读者。
天宝14年(公元755年)7月,暴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走西南,当时任右卫率府胄参军的杜甫,也因战乱挈妇携子,开始了逃亡生涯。
公元756年5月,杜甫一家由奉先(今陕西蒲城)出发,经半月跋涉,到白水其舅父崔顼家寄住。6月9日潼关失守,接着白水沦陷,诗人又拖儿带女仓促奔波于荒山穷谷,来到了延安鹿阝州(今富县),然后为避难北上到了铜川的羌村居住。8月诗人遥闻太子李亨于灵州(今宁夏灵武)即位,于是舍下妻儿出芦关,投奔肃宗。
芦关在今靖边县天赐湾乡池河村,与安塞西北边接壤,遗址犹存。这里古代以屯兵戊守,是兵家必争之地。芦关周围崖高险阻,是扼要地区,因两边崖立如门,深进开阔,形似葫芦状,所以人称芦子关,延称至今。在古代它对边防有着重要的作用,北控河套,南制延州,西藩灵州,东据绥州,纵横极为辽阔。据史载,当年芦关左右景色宜人,山上为芦关岭,山岭连绵起伏,松、柏、梅、果遍满山丛,是延河、大理河的分水岭。每入冬季,云树万里,冰天雪地,流水由高至下,结成一根根粗壮的冰柱,如同银花散玉,碧翠点滴,富有典型的塞上风光,所以靖边八景中有“芦岭瀑冰”,安塞十景中有“芦关瑞雪”之誉称。
诗人逃亡投奔之途,路经芦关,饱览高原秋色,万木迎霜的层层丹林,更添了他的爱国热忱。这时诗人触景生情,腹中填满了诗稿,不幸诗人在北上途中陷贼,被押到沦陷之长安。公元757年春,杜甫在长安被押时写下了《塞芦子》: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严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唏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防守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诗人这时正是45岁的壮年,虽身陷长安反军,但爱国之心更为急切,他为朝廷筹划着国防事务。尽管他忍受着沦陷之痛,却为国忘身,注视着形势的变化。他思谋到芦关是肃宗行暂栖龙身灵武的门户,万一胡兵攻入,形势就会更加危险,所以关切地呼吁:“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和其他在沦陷城中写的诗一样,《塞芦子》应属优秀之作,虽孱杂儒家忠君思想,但仍表现出爱国心理的宣达。了解杜甫与《塞芦子》前后情况,可帮助我们进一步探讨杜甫在陕北一段思想变化,以及对杜诗审慎和严辨时作为参考。
1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