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200000015

第15章 靖边秧歌初探

秧歌是流传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集体舞蹈,一种经久不衰的民间自乐性吉庆活动。现在,每逢过年过节,或遇大型庆祝、宣传、迎送活动时,工厂、机关、学校、群众都组织秧歌队助兴,秧歌成为一种既具有地方传统色彩又具有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形式。秧歌也称“秧歌舞”,俗称“社火”、“闹秧歌”、“闹社火”,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相传,我国宋代已有“民间社火”,“臣民人于立春之际组织社火舞队,举行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火中的“社”字古代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祭祀的日子叫“社日”。闹秧歌时点燃“火塔塔”,人围住“火塔塔”跳秧歌舞。也许就因这些缘故,秧歌被称为“社火”。也有“元宵以阳春歌以乐”之说,故秧歌也称为“阳歌”。

秧歌原是一种具有浓厚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它和古代的民间“傩仪”(驱傩)有密切关系。《礼记》曰:“傩,人所以逐疫鬼也”。《靖边县志》载:“上元灯节后数夜,街市遍张灯火,村民亦鼓乐为傩,装扮歌舞会俗名‘社火’,义取逐疫。”

每年“闹秧歌”开始,先由会长率领大家去敬神(谒庙),秧歌场图的“拜香炉”、“拜天地牌”、“煞四方”、“二十八宿”等秧歌都充分证明消灾免难、逐疫鬼的用意。

我县过去偏僻荒凉、贫瘠落后,加之地广人稀,交通、文化极不发达,所以秧歌这一活动虽然流传久远,但很不普遍。只有人口集中的镇靖、龙州、九里滩、新伙场、龙腰镇等地方闹秧歌;其他地方,此类活动极少。直到建国后,特别是1974年县大搞大秧歌会演,才推动了秧歌活动的开展,使这一群众性娱乐活动渐趋普及,走向发展。

秧歌活动,旧时多由当地商会、庙会组织。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叫“起秧歌”。秧歌班子组成后,由会长领着先去“谒庙”、“请神”,继而开始排门子(沿门子)进行道喜轮演,及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秧歌开始扭大场,转九曲、坐场子,表演各种杂耍,演唱小戏。有些地方集中搞三天,从十三开始到十五结束;有的只搞十五一天,十五过后,最迟到农历二月初二秧歌活动也就自行结束了。

秧歌旧时既是一种祭祀活动,也是劳动人民表现风土人情、表达理想、愿望和思想感情的民间艺术。它动作简练,编排明快,易学易普及。基本步法有“十字步”、“三进一退”、“前进步”、“转身步”等。动作以扭、摆、走、跳为主。服饰以鲜艳、花丽为主色调。旧秧歌服饰讲究“三五”、即“五彩衣”、“五彩裙”、“五彩袍”,五彩缤纷,丑角衣服只穿一臂或斜挂在身上,花花绿绿,称“丑秧歌”。新秧歌以工、农、学、兵配服装;现在服饰讲究整齐统一,色调一致,美观大方。闹秧歌,旧时纯是男性,妇女不参与。秧歌角色分为“武身子”(又称挂鼓子的)男角,头扎武士巾,挂腰鼓;文身子(称包头)由男性扮装,用黑纱帕包头,扮成女人相,头插面花(用绒线做成)系裙子,手持旋子(小铜锣),其他角色还有教书先生、算命先生、货郎及孙悟空、唐僧、小沙弥、青、白二蛇等戏剧人物。另有蛮婆、蛮汉跟在队形尾后。蛮婆鼻梁画一只蝎子,两耳挂两颗红枣,手担油瓶,进各家院后,有妇女抢着吃枣,意在“吃枣枣,生小小(男娃)”;蛮汉手持擀面杖,意欲撼邪。

道具有:扇子、绸子、纸花、纸扎花枝、花环、花篮、镰刀、斧头、镢头等,也有全使花伞、红绸的,十分艳丽、整齐。

秧歌队人数一般为三、四十人,后有所增加。1974年全县秧歌大会演,伊当湾、东坑、毛窑、新农村等乡秧歌队各有一百五十多人参加,表演打机井、植树、送公粮等群体节目,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秧歌乐器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即:大鼓、大镲、小锣、小镲。乐牌有长流水、短流水、连二锤、七锤子、凤凰三点头等。靖边县原来由于吹手少,所以一般秧歌队不用唢呐,后才配有唢呐,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秧歌表演队列一般排为两行或四行,由伞头带领指挥。伞头一手持雨伞(龙州、九里滩等专制为过去“万民伞”式样),一手持虎铮,或吹哨、伸指头,用小红旗指挥。秧歌队根据伞头指令翩翩起舞,调整队形,变化出各种场子图形,最后形成圆圈。伞头在场中心领唱秧歌曲,众人跟着接唱每段尾句,称“接下音”。歌曲有预先编好的,但多是即景生情,即兴编唱。

秧歌场图也颇为多样,我县流行的有“十二连城”、“走南阳”、“蛇盘八颗蛋”、“文武上殿”、“十字梅花”、“珍珠倒卷帘”、“圈白菜”、“黑驴滚轴”、“十二莲灯挂八角”,过街有“辫蒜辫”、“双交叉”、“野马分鬃”、“凤凰双展翅”、“龙摆尾”、“剪子股”等共百余种。

秧歌是喜庆、消灾驱傩活动,有跳一盘秧歌如同唱一台戏之说。扭秧歌时要全村家家都过去拜过,秧歌队“排门子”送吉祥,进院后主人将门大开,在土地、天地神前上香放鞭炮;秧歌队则转秧歌场图,唱吉利曲,表演踢场子、踢飞脚、下八叉、拜四角等。镇靖秧歌以前先在本村排门子、后应邀到席麻湾、金盆湾、四咀、刘家峁等较远的乡村去排门子。白天排门子,晚上搞小场(坐场),演小戏表演杂耍等。特别是转“碗灯”,更为考究:用瓷碗糊上色纸,倒入油,用棉花捻点着,碗灯一般有十二个(一盘灯),按规定路线分置场内。秧歌队走在前,全村人跟在后,按场图从十二盏灯开始勾转,逐递减为“十一”、“十”、“九”直至“四”,意在“消灾撂百病”,四季平顺。如此,一村坐场搞完,第二天再到另一村。如此巡回活动,求得村民同乐。

靖边秧歌可分为东、西两种:前者主要流行于龙腰镇、龙州、青阳岔。它表演细腻、潇洒、诙谐、幽默、原始而古朴;后者主要流行于镇靖、梁镇、新伙场西线地区,它接近于内蒙古民情风俗,皆有北方阳刚之气,秧歌粗犷矫健,淳朴浑厚,激烈而欢快,犹如万马奔腾,同时表演动作兼有内蒙摆肩、摇头、敬酒歌舞姿态之神韵。

秧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依历史的推移也不断革新、创造、发展着。1942年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使我县古老的秧歌也进入了推陈出新,改造和提高的新阶段。特别是镇靖乡的秧歌在民间老艺人杜子栋的带领下,发展很快。当年,由鲁艺学员何健平、李季、郭德山等同志排导的霸王鞭秧歌、扇子秧歌,驻新伙场部队表演的高跷下叉、翻筋斗、上高桌等影响很大,备受群众欢迎。同年,柯仲平的民众剧团(边保剧团)也到镇靖演出,使当地秧歌艺人们大受启发。从此,又开始发展了踩高跷、打哑铃等秧歌,人们还自编自演小戏。他们根据当地真人真事,所见所闻自编了“鸦片战争”“有力出力”、“安边事变”等小戏;老杜和姚以壮编了大型剧“春秋配”、“纺线织布”,还和民间艺人朱生祥、刘少邦、赵生荣等自编自演了“破除迷信”等很多小戏,配合了当时形势,宣传鼓舞了群众。他们装得像,演得好,很受欢迎,群众都说:“镇靖秧歌有看头”。镇靖乡新秧歌的发展,推动了全县秧歌活动,使龙州、青阳岔、新伙场等地逐步从旧秧歌的圈子里突破出来,增添了新的生气。

“文化大革命”时期,转九曲、勾碗灯等很多民间风俗活动被视为“四旧”禁止,只许表演一些“配合政治活动”的演唱等。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县民间艺术活动逐步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

根据调查统计,流传在我县的秧歌形式有踢鼓子、迎风场子、跑驴、二鬼打架、转九曲、狮子、龙灯、水船、旱船等二十多种。

转九曲,又称“黄河阵”,是民间秧歌与祭祀相结合的一种活动。据传九曲图是从姜子牙军阵图演变而来。九曲阵,横、竖均栽19行柳杆(新伙场、九里滩栽高梁秆、上置小木砣糊色纸,也有不栽杆,就地将土围成小埂,放上小灯),共361根杆,象征全年天数。每杆相距约两米,杆上挂小灯笼。杆子用绳索围成九个城子,镇靖九曲圈外还专备席片围裹。

水船表演角色有生、丑、旦。老艄公(丑角)头戴卷沿草帽、穿衣系带,露一臂,或只围一腰裙不露臂。动作有推、扛、撬、拉、划桨摇橹等。“坐船女”旦角,旧时由男子包头装扮,身披氅袍,手摇纸扇,随鼓乐节奏靠脚尖走小舞步。动作有穿浪、过滩、搁浅、转漩;坐船要稳、快、轻、漂。镇靖原老艺人刘万德、梁镇孟占雄坐船尤佳,称“水上漂”。水船有些地方还配有一至两个姑娘在船的前后左右舞扭,以求热闹,叫跟船或帮船。

跑船主要是绕大圈,转8字,一会前,一会后,一会转漩摇摆,犹如水上漂船。水船秧歌唱法不拘形式,场上人可接唱;唱词随意编,可以笑骂、逗趣、也可说快板。旧时大多唱词成套,流传我县的还有一种十字句唱法,与回文相似。如:

唱法:公艄老船渡口停

停口渡船等人行

行人等船搬是我

我是搬船老艄公

水船表演时,也有不生育者争捏前舱“假脚”,以求儿女的风俗。一场表演一般跑三船才告结束。

舞狮子历史久远,流行各地,群众叫耍狮子。我县主要有镇靖、城关等地流行。狮子为百兽之王,人们以其为道具,取驱魔避邪、求吉祥之意。

狮子头用柳条绑扎,糊纸头,眼、舌、耳可动,狮身用布、麻制作,颈带串铃。表演时一人擎头,一个披“狮皮”抓紧前者腰带,充其狮身。舞狮人武生打扮,手持绣球蹲在狮子前边引逗狮子啃绣球等动作。绣球向上、下、左、右、前、后挥动,狮子随着转圈奔跑,铜铃锵锵,威风凛凛。各种动作做完后狮子上高桌、爬高梯雄视四下,威武勇猛令人生畏。最后,以舞狮人跃上“狮背”下场。

“二鬼打架”,也叫“二贵摔跤”,在我县镇靖、梁镇流传较早。一人装扮表演。道具是一木架,面对面装两个假头,穿不同色衣服,两袖筒为臂相互搂抱,表演者弯腰臂套裤筒、手握两假脚为一人腿,表演者两条腿为另个腿脚,下边用布围裹,使人看了如似两人。在锣鼓声中,表演时,扮演者用自己手臂勾自己腿或用腿踢,推来推去,滚爬、跌跤、翻压、确如俩儿个筋斗,互不相让难解难分,直到最后表演者直起腰,露出头臂,观众才真相大白。镇靖老艺人刘正邦的“二鬼打架”,表演逼真而风趣,最受群众欢迎。

跑驴,在我县梁镇、东坑流传较早。道具用沙柳或竹条绑札纸糊,形似毛驴。表演者扮为一男一女或一老一少。一个表演骑驴,道具绑在身上如骑驴状,一人扮赶驴人。骑驴者表演抖肩、闪腰、倒转、爬坡、下坬、过河、转圈、“撒欢”、猛踢等动作,边唱边做,妙趣横生,使人情不自禁。老艺人孟占雄是饮誉全省的跑驴传人,他表演技术娴熟,生动逼真,曾到省、地表演并录像。后榆林民艺团张有万同志,得其真传,并有新的突破,1988年随团到苏联等国表演,倍受欢迎,称为一绝。

龙灯,又叫“耍龙灯”,在我县镇靖、张畔流传较早。龙头用沙柳绑扎,色纸裱糊,白角黄须,红口绿鳞,长舌獠牙,眼装手电小灯。龙身为六、八节或十二节(一年十二月),用柳条扎成筒状,下部呈平行状,便于点蜡用,并装有木柄,供舞龙人执举。“龙皮”用布画上鳞甲,将龙身逐节连起。表演时,舞龙人手执绣球,引龙入场;扮龙人统一起舞,作卷、滚等动作,活龙活现,配合鼓点热闹非凡。

太平车,是一种传统杂耍,二人表演(坐车者为旦角),一扮老婆拉车,一扮老汉推车。太平车用木条制作,上有撑棚,色纸剪花点缀,下用布围裹,画两车轮,似手推小车。表演时做推、拉、上下坡动作,边唱边说、表演自由、滑稽、幽默、饶有情趣。

大头和尚戏柳翠,是用纸糊制一男一女两个大头盔。表演者一穿女装,一穿长袍,各戴男女假发,做扭、拉、跑、追动作,即兴表演,嬉戏挑逗,生活情趣甚浓,尤为年老人所喜爱。

高跷,在我县到处有流传。跷高三尺许,用木椽截制,上端装一脚蹬。表演时用带子将腿绑在跷蹬上。跷队由三、四十人组成,扮为戏剧人物表演。主要有向前扭、向后退、原地走、下叉、翻跟斗等惊险动作。县剧团1988年在榆林会演时表演十八罗汉斗悟空,轰动了榆林古城。并应邀到定边、盐池表演,传授技艺。

1990.10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 错位的阴阳世界

    错位的阴阳世界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长篇小说。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阴谋与黑手》、《她第五次被法院传讯》、《未完成的追踪》、《梦断东欧》,中篇小说集《爱就爱个潇洒》,报告文学集《挑战密特朗》、《被审判的爱神》,长篇纪实文学《拓荒者的恋歌》、《共和国英雄传奇——叶挺》、《风雪多瑙河》、《错位的阴阳世界》、《缘之梦》,短篇小说集《第二次婚恋》,微型小说集《少女的悔恨》等。现为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致力于国内外文化交流工作。
  •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是人休憩的好时光。茶,总能给人精神的满足;而饭,是让人得到肉体的充裕。人们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说明了万物灵长的悠闲自得。本书收集整理了不少中外经典茶余饭后笑话,能让你在信手翻启间开怀一笑,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心绪的怦然萌动、情感的欣然释放。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超神驯兽师

    超神驯兽师

    高中毕业就回到家帮忙干活的万用,因父母出了意外双双去世,为了让弟弟可以读完大学,万用决定卖掉家里的一切进城打工。但是在守灵的七天,却意外获得了驯兽师辅助系统,饲养了两只猴子的万用决定成为一名驯兽师,并且带着两只猴子进城了……
  • 夏末的爱念

    夏末的爱念

    她,叶小茜一介平民以最优异的成绩免费就读A市最有名的贵族学校——圣阳学校。她,只想平平静静的过完大学的四年生活,却不想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玉子谦。他,玉氏集团总裁的独生子,A市公认的天才学生,还是圣阳学校的三大王子之首。他性子淡泊冷漠,向来不喜女人,却不想爱上了她。他痴迷她,追逐她,使她平静的生活变得异常热闹,他们将上演怎样的爱念?
  • 花开一瞬只为你

    花开一瞬只为你

    她还未修成仙时,只是一个花灵,遇到了他。修成仙后,她是众花仙中天赋最高的昙花仙子,可也是众花仙中最不喜修炼的仙子,花神大赛,她下凡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他在的地方。当时她是仙,他是人,他们就互有好感,待她成为花神后,他们就已爱的如火如荼,但他们的事被玉帝知道后,玉帝把他送往灵鹫山出家,化名为韦陀,又把昙花花神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但她还是放不下执念,在韦陀每次下山之时开放,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 雨叶晴空

    雨叶晴空

    呵呵,某只有新作品了哈,表示小白一只,写得不好,但希望你们留下宝贵的书评?
  • 武猎之心

    武猎之心

    李凡在一次任务中突遇祸星龙,强大的祸星龙将李凡一行人全部虐杀。但李凡奇迹般的在另一个世界醒来。没有了末世实力的他近乎是一个普通人。李凡,会甘心吗?武猎勋章的出现,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即使换了个世界,也挡不住我变强的脚步。”
  • 宫羽异域锁

    宫羽异域锁

    穿越时空?不不不那种事您还是找别人吧,我一个没钱没权只知道瞎晃悠的流浪汉怎么能胜此重任呢!我管它金锁铁锁还是什么公鱼锁,我还嫌自己命短呢!哎你还想动手是不是。。救命啊!!。。我怎么可能有神力呢,别说笑了!什么?有美女!。。其实吧,偶尔出去闯荡闯荡也挺不错的。不管什么妖魔鬼怪、圣痕还是天印的,阻挡我撬锁之路的家伙,通通都要被我踩在脚下!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忍者传承系统之影流之主

    忍者传承系统之影流之主

    他有战士的力量、骑士的耐力、刺客的敏捷、弓箭手的精准度与魔法师的精神力。他是王凡,他是一名忍者。陌生的世界,影流之主的传承,看王凡如何在这片天地掀起翻天巨浪!“我可是一名真正的忍者。”——王凡。
  • 古蒂魔法学院之黑色水晶

    古蒂魔法学院之黑色水晶

    谁能想到颜色也是种宝贵的赐予?神秘的黑色萨坦星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本该毫无接轨关系的魔法世界为什么与现代文明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她的到来,是否会造成魔法世界的消失或毁灭?该怎样摆脱,生死·封印·血脉的绞绊?该怎么留住,那些也许本不该拥有的东西?%李妙佳来自古老的村落,那里无不洋溢着神秘的气息,可有些村民们更加崇尚现代文明,于是带领一些人连同幼小的她去发达城市生活,很少回村寨。后来她将要成年,想要回去举行成人礼仪式,却见到了传说中的黑洞……%
  • 小爱无疆

    小爱无疆

    程风行说要在七夕给江夏一个浪漫的惊喜,让她一直期待了好些天。到了最后,程风行洗完澡,裸露着健硕的胸膛,几滴水珠挂在发梢,性感而迷人,他轻轻把她带倒在床上。“这是礼物。小夏,我把我自己送给你。”他低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使得室内的温度骤然升高。可惜砰的一声,门被推开了,两个人顿时从热情中清醒。借着月光看去,一个小小的人影站在门口,软软地问:“爸爸、妈咪,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我都睡着了。”程风行身子一僵,江夏偷偷地亲了他一下,咯咯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