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是流传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集体舞蹈,一种经久不衰的民间自乐性吉庆活动。现在,每逢过年过节,或遇大型庆祝、宣传、迎送活动时,工厂、机关、学校、群众都组织秧歌队助兴,秧歌成为一种既具有地方传统色彩又具有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形式。秧歌也称“秧歌舞”,俗称“社火”、“闹秧歌”、“闹社火”,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相传,我国宋代已有“民间社火”,“臣民人于立春之际组织社火舞队,举行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火中的“社”字古代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祭祀的日子叫“社日”。闹秧歌时点燃“火塔塔”,人围住“火塔塔”跳秧歌舞。也许就因这些缘故,秧歌被称为“社火”。也有“元宵以阳春歌以乐”之说,故秧歌也称为“阳歌”。
秧歌原是一种具有浓厚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它和古代的民间“傩仪”(驱傩)有密切关系。《礼记》曰:“傩,人所以逐疫鬼也”。《靖边县志》载:“上元灯节后数夜,街市遍张灯火,村民亦鼓乐为傩,装扮歌舞会俗名‘社火’,义取逐疫。”
每年“闹秧歌”开始,先由会长率领大家去敬神(谒庙),秧歌场图的“拜香炉”、“拜天地牌”、“煞四方”、“二十八宿”等秧歌都充分证明消灾免难、逐疫鬼的用意。
我县过去偏僻荒凉、贫瘠落后,加之地广人稀,交通、文化极不发达,所以秧歌这一活动虽然流传久远,但很不普遍。只有人口集中的镇靖、龙州、九里滩、新伙场、龙腰镇等地方闹秧歌;其他地方,此类活动极少。直到建国后,特别是1974年县大搞大秧歌会演,才推动了秧歌活动的开展,使这一群众性娱乐活动渐趋普及,走向发展。
秧歌活动,旧时多由当地商会、庙会组织。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叫“起秧歌”。秧歌班子组成后,由会长领着先去“谒庙”、“请神”,继而开始排门子(沿门子)进行道喜轮演,及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秧歌开始扭大场,转九曲、坐场子,表演各种杂耍,演唱小戏。有些地方集中搞三天,从十三开始到十五结束;有的只搞十五一天,十五过后,最迟到农历二月初二秧歌活动也就自行结束了。
秧歌旧时既是一种祭祀活动,也是劳动人民表现风土人情、表达理想、愿望和思想感情的民间艺术。它动作简练,编排明快,易学易普及。基本步法有“十字步”、“三进一退”、“前进步”、“转身步”等。动作以扭、摆、走、跳为主。服饰以鲜艳、花丽为主色调。旧秧歌服饰讲究“三五”、即“五彩衣”、“五彩裙”、“五彩袍”,五彩缤纷,丑角衣服只穿一臂或斜挂在身上,花花绿绿,称“丑秧歌”。新秧歌以工、农、学、兵配服装;现在服饰讲究整齐统一,色调一致,美观大方。闹秧歌,旧时纯是男性,妇女不参与。秧歌角色分为“武身子”(又称挂鼓子的)男角,头扎武士巾,挂腰鼓;文身子(称包头)由男性扮装,用黑纱帕包头,扮成女人相,头插面花(用绒线做成)系裙子,手持旋子(小铜锣),其他角色还有教书先生、算命先生、货郎及孙悟空、唐僧、小沙弥、青、白二蛇等戏剧人物。另有蛮婆、蛮汉跟在队形尾后。蛮婆鼻梁画一只蝎子,两耳挂两颗红枣,手担油瓶,进各家院后,有妇女抢着吃枣,意在“吃枣枣,生小小(男娃)”;蛮汉手持擀面杖,意欲撼邪。
道具有:扇子、绸子、纸花、纸扎花枝、花环、花篮、镰刀、斧头、镢头等,也有全使花伞、红绸的,十分艳丽、整齐。
秧歌队人数一般为三、四十人,后有所增加。1974年全县秧歌大会演,伊当湾、东坑、毛窑、新农村等乡秧歌队各有一百五十多人参加,表演打机井、植树、送公粮等群体节目,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秧歌乐器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即:大鼓、大镲、小锣、小镲。乐牌有长流水、短流水、连二锤、七锤子、凤凰三点头等。靖边县原来由于吹手少,所以一般秧歌队不用唢呐,后才配有唢呐,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秧歌表演队列一般排为两行或四行,由伞头带领指挥。伞头一手持雨伞(龙州、九里滩等专制为过去“万民伞”式样),一手持虎铮,或吹哨、伸指头,用小红旗指挥。秧歌队根据伞头指令翩翩起舞,调整队形,变化出各种场子图形,最后形成圆圈。伞头在场中心领唱秧歌曲,众人跟着接唱每段尾句,称“接下音”。歌曲有预先编好的,但多是即景生情,即兴编唱。
秧歌场图也颇为多样,我县流行的有“十二连城”、“走南阳”、“蛇盘八颗蛋”、“文武上殿”、“十字梅花”、“珍珠倒卷帘”、“圈白菜”、“黑驴滚轴”、“十二莲灯挂八角”,过街有“辫蒜辫”、“双交叉”、“野马分鬃”、“凤凰双展翅”、“龙摆尾”、“剪子股”等共百余种。
秧歌是喜庆、消灾驱傩活动,有跳一盘秧歌如同唱一台戏之说。扭秧歌时要全村家家都过去拜过,秧歌队“排门子”送吉祥,进院后主人将门大开,在土地、天地神前上香放鞭炮;秧歌队则转秧歌场图,唱吉利曲,表演踢场子、踢飞脚、下八叉、拜四角等。镇靖秧歌以前先在本村排门子、后应邀到席麻湾、金盆湾、四咀、刘家峁等较远的乡村去排门子。白天排门子,晚上搞小场(坐场),演小戏表演杂耍等。特别是转“碗灯”,更为考究:用瓷碗糊上色纸,倒入油,用棉花捻点着,碗灯一般有十二个(一盘灯),按规定路线分置场内。秧歌队走在前,全村人跟在后,按场图从十二盏灯开始勾转,逐递减为“十一”、“十”、“九”直至“四”,意在“消灾撂百病”,四季平顺。如此,一村坐场搞完,第二天再到另一村。如此巡回活动,求得村民同乐。
靖边秧歌可分为东、西两种:前者主要流行于龙腰镇、龙州、青阳岔。它表演细腻、潇洒、诙谐、幽默、原始而古朴;后者主要流行于镇靖、梁镇、新伙场西线地区,它接近于内蒙古民情风俗,皆有北方阳刚之气,秧歌粗犷矫健,淳朴浑厚,激烈而欢快,犹如万马奔腾,同时表演动作兼有内蒙摆肩、摇头、敬酒歌舞姿态之神韵。
秧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依历史的推移也不断革新、创造、发展着。1942年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使我县古老的秧歌也进入了推陈出新,改造和提高的新阶段。特别是镇靖乡的秧歌在民间老艺人杜子栋的带领下,发展很快。当年,由鲁艺学员何健平、李季、郭德山等同志排导的霸王鞭秧歌、扇子秧歌,驻新伙场部队表演的高跷下叉、翻筋斗、上高桌等影响很大,备受群众欢迎。同年,柯仲平的民众剧团(边保剧团)也到镇靖演出,使当地秧歌艺人们大受启发。从此,又开始发展了踩高跷、打哑铃等秧歌,人们还自编自演小戏。他们根据当地真人真事,所见所闻自编了“鸦片战争”“有力出力”、“安边事变”等小戏;老杜和姚以壮编了大型剧“春秋配”、“纺线织布”,还和民间艺人朱生祥、刘少邦、赵生荣等自编自演了“破除迷信”等很多小戏,配合了当时形势,宣传鼓舞了群众。他们装得像,演得好,很受欢迎,群众都说:“镇靖秧歌有看头”。镇靖乡新秧歌的发展,推动了全县秧歌活动,使龙州、青阳岔、新伙场等地逐步从旧秧歌的圈子里突破出来,增添了新的生气。
“文化大革命”时期,转九曲、勾碗灯等很多民间风俗活动被视为“四旧”禁止,只许表演一些“配合政治活动”的演唱等。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县民间艺术活动逐步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
根据调查统计,流传在我县的秧歌形式有踢鼓子、迎风场子、跑驴、二鬼打架、转九曲、狮子、龙灯、水船、旱船等二十多种。
转九曲,又称“黄河阵”,是民间秧歌与祭祀相结合的一种活动。据传九曲图是从姜子牙军阵图演变而来。九曲阵,横、竖均栽19行柳杆(新伙场、九里滩栽高梁秆、上置小木砣糊色纸,也有不栽杆,就地将土围成小埂,放上小灯),共361根杆,象征全年天数。每杆相距约两米,杆上挂小灯笼。杆子用绳索围成九个城子,镇靖九曲圈外还专备席片围裹。
水船表演角色有生、丑、旦。老艄公(丑角)头戴卷沿草帽、穿衣系带,露一臂,或只围一腰裙不露臂。动作有推、扛、撬、拉、划桨摇橹等。“坐船女”旦角,旧时由男子包头装扮,身披氅袍,手摇纸扇,随鼓乐节奏靠脚尖走小舞步。动作有穿浪、过滩、搁浅、转漩;坐船要稳、快、轻、漂。镇靖原老艺人刘万德、梁镇孟占雄坐船尤佳,称“水上漂”。水船有些地方还配有一至两个姑娘在船的前后左右舞扭,以求热闹,叫跟船或帮船。
跑船主要是绕大圈,转8字,一会前,一会后,一会转漩摇摆,犹如水上漂船。水船秧歌唱法不拘形式,场上人可接唱;唱词随意编,可以笑骂、逗趣、也可说快板。旧时大多唱词成套,流传我县的还有一种十字句唱法,与回文相似。如:
唱法:公艄老船渡口停
停口渡船等人行
行人等船搬是我
我是搬船老艄公
水船表演时,也有不生育者争捏前舱“假脚”,以求儿女的风俗。一场表演一般跑三船才告结束。
舞狮子历史久远,流行各地,群众叫耍狮子。我县主要有镇靖、城关等地流行。狮子为百兽之王,人们以其为道具,取驱魔避邪、求吉祥之意。
狮子头用柳条绑扎,糊纸头,眼、舌、耳可动,狮身用布、麻制作,颈带串铃。表演时一人擎头,一个披“狮皮”抓紧前者腰带,充其狮身。舞狮人武生打扮,手持绣球蹲在狮子前边引逗狮子啃绣球等动作。绣球向上、下、左、右、前、后挥动,狮子随着转圈奔跑,铜铃锵锵,威风凛凛。各种动作做完后狮子上高桌、爬高梯雄视四下,威武勇猛令人生畏。最后,以舞狮人跃上“狮背”下场。
“二鬼打架”,也叫“二贵摔跤”,在我县镇靖、梁镇流传较早。一人装扮表演。道具是一木架,面对面装两个假头,穿不同色衣服,两袖筒为臂相互搂抱,表演者弯腰臂套裤筒、手握两假脚为一人腿,表演者两条腿为另个腿脚,下边用布围裹,使人看了如似两人。在锣鼓声中,表演时,扮演者用自己手臂勾自己腿或用腿踢,推来推去,滚爬、跌跤、翻压、确如俩儿个筋斗,互不相让难解难分,直到最后表演者直起腰,露出头臂,观众才真相大白。镇靖老艺人刘正邦的“二鬼打架”,表演逼真而风趣,最受群众欢迎。
跑驴,在我县梁镇、东坑流传较早。道具用沙柳或竹条绑札纸糊,形似毛驴。表演者扮为一男一女或一老一少。一个表演骑驴,道具绑在身上如骑驴状,一人扮赶驴人。骑驴者表演抖肩、闪腰、倒转、爬坡、下坬、过河、转圈、“撒欢”、猛踢等动作,边唱边做,妙趣横生,使人情不自禁。老艺人孟占雄是饮誉全省的跑驴传人,他表演技术娴熟,生动逼真,曾到省、地表演并录像。后榆林民艺团张有万同志,得其真传,并有新的突破,1988年随团到苏联等国表演,倍受欢迎,称为一绝。
龙灯,又叫“耍龙灯”,在我县镇靖、张畔流传较早。龙头用沙柳绑扎,色纸裱糊,白角黄须,红口绿鳞,长舌獠牙,眼装手电小灯。龙身为六、八节或十二节(一年十二月),用柳条扎成筒状,下部呈平行状,便于点蜡用,并装有木柄,供舞龙人执举。“龙皮”用布画上鳞甲,将龙身逐节连起。表演时,舞龙人手执绣球,引龙入场;扮龙人统一起舞,作卷、滚等动作,活龙活现,配合鼓点热闹非凡。
太平车,是一种传统杂耍,二人表演(坐车者为旦角),一扮老婆拉车,一扮老汉推车。太平车用木条制作,上有撑棚,色纸剪花点缀,下用布围裹,画两车轮,似手推小车。表演时做推、拉、上下坡动作,边唱边说、表演自由、滑稽、幽默、饶有情趣。
大头和尚戏柳翠,是用纸糊制一男一女两个大头盔。表演者一穿女装,一穿长袍,各戴男女假发,做扭、拉、跑、追动作,即兴表演,嬉戏挑逗,生活情趣甚浓,尤为年老人所喜爱。
高跷,在我县到处有流传。跷高三尺许,用木椽截制,上端装一脚蹬。表演时用带子将腿绑在跷蹬上。跷队由三、四十人组成,扮为戏剧人物表演。主要有向前扭、向后退、原地走、下叉、翻跟斗等惊险动作。县剧团1988年在榆林会演时表演十八罗汉斗悟空,轰动了榆林古城。并应邀到定边、盐池表演,传授技艺。
19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