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7300000008

第8章

竺可桢原本是个不过问政治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科学可以救国,大学教育应超脱于党派斗争之外。可日益严酷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科学家的理性和良知呼唤他站到了民主斗争的前沿。

1.费巩事件

3月的重庆,阴雨连绵。不下雨的日子里,则是雾蒙蒙的一片,空气潮湿得仿佛抓一把就能拧出水来。

竺可桢在重庆与相识一年多的陈汲女士结了婚。

陈汲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在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工作。著名文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陈源是她的哥哥。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使陈汲具有出众的气质和学识。

婚后,竺可桢偕夫人回到遵义。他没想到,一场政治风波正在等着他。

竺可桢从重庆回到遵义的第二天,浙大的训导长姜琦就找上门来。他气急败坏地说:“竺校长,我这个训导长是干不了啦!学生娃子们太猖狂,简直无法无天,你若是不严惩这些学生,我就要上告中央党部!”

竺可桢忙问:

“发生了什么事?坐下来慢慢说。”

姜琦是国民党党员,也是教育学教授。从1939年秋开始,教育部规定国立大学设立训导长一职,专门负责学生工作,并要求必须是国民党员方能任职,所以姜琦被聘为训导长。

姜琦上任后,因发展三青团团员的事激起了学生们的不满。学生会的壁报对他的做法进行了指责,他就派训导处的人把壁报撕掉。学生会的代表到训导处抗议,由此闹得不可开交。

竺可桢听着姜琦的诉说,心想:作为一个训导长,又身为大学教授,为这样一点事就又吵又闹,未免小题大做,太不善处理事情了。但为了迅速平息事端,他对训导处的人员进行了劝解,也批评了学生会的一些做法。但是,姜琦却坚持要开除学生,竺可桢不得不给两个学生记过处分。他想就此了结冲突,没想到姜琦和学生的对立仍在发展和继续。

没多久,竺可桢接到教育部发来的密件。密件上说浙大有共产党的学生组织,如黑白文艺社、铁犁剧团等,并列举了这些社团组织负责人的姓名,要求校方调查取缔。

接着,竺可桢又收到了贵州省主席转来的内容相同的密件。

竺可桢不相信密件上的指斥,他历来主张思想自由,他认为:即使这些学生是共产党,只要他们不违法、不犯校规校纪,就不应当干涉他们。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活跃,学校才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政治气氛。

但是,姜琦却坚持认为学生不能有思想自由,训导处的职责就是监视和管束学生。他看到,不仅学生反对他,而且竺可桢也对他的做法不满,就提出辞职,想以此让竺可桢让步。可他没想到,竺可桢真的同意了他的辞职。

姜琦辞职离任后,竺可桢顶着当局的压力,聘请曾经留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费巩出任训导长。费巩不是国民党员,但他为人正派,爱护学生。竺可桢希望通过他,使校方和学生真正融洽一致起来。

在竺可桢的坦诚聘请下,费巩同意担任半年训导长,条件是他不参加国民党,也不领取训导长的兼薪。他对学生们说:“有人称训导长为学校的警察局长,但我决不做警察局长或侦探长。我认为训导长不过是教授和导师职务的扩充,我愿意做你们的顾问,做你们的保姆,以全体同学的幸福为己任。”

费巩教授是个古道热肠、疾恶如仇的方正君子。他关心学生,自己拿钱置备了一批凳子,使学生们在饭厅里可以坐着吃饭。他想方设法改善食堂伙食,亲自动手领着学生在烈日下架起大锅烧开水烫臭虫,为教室安亮瓦,糊窗户,做书架,他还亲自设计改制桐油灯,让学生上晚自习用。

费巩教授性格刚直,常常抨击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他支持学生定期开办“生活壁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师生间建立了很深的情谊。

费巩的所作所为被国民党、三青团所忌恨,他的言行都成了一条条罪状,从各种渠道密报重庆当局,记录上了黑名单。

一天清晨,费巩在重庆千厮门码头准备前往北碚的复旦大学讲学时,突然神秘失踪。

消息传到遵义,竺可桢万分焦急,他倾全力四处打听费巩的下落。根据当时国民党压制民主的政治形势,竺可桢分析费巩很有可能是被特务抓捕或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奔走呼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与浙大教授一起联名打报告给教育部和蒋介石,要求维护人权,主持正义,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费巩失踪案在整个社会传遍,整个社会舆论哗然。

许多年过去了,新中国成立后从缴获的特务档案中才得知,费巩是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杀害于歌乐山集中营的镪水池中。

在当时,费巩失踪案成了国民党政府宣传民主、宪政的一大讽刺。这一事件也使竺可桢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政府反人民、反民主的法西斯专政本质。

2.倒孔游行

1941年12月27日,日军攻陷香港。香港沦陷前,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孔祥熙,派专机到香港把妻子宋霭龄、女儿孔二小姐,以及大批箱笼行李和四条洋狗接到重庆,而许多著名的爱国人士却留在香港不能脱险。

重庆的《大公报》披露了这一消息,顿时“一石激起千重浪”,人民压抑已久的愤怒被点燃了。

远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学生举行了游行,浙大的学生也决定游行示威。就在这时,竺可桢接到了教育部的电报,要求学校阻止学生上街。

第二天清晨,遵义街头布满了军警。竺可桢深知形势的严峻,他不愿意看到流血冲突事件发生。他集各学院的院长来到学生集会地点,力图劝阻群情激愤的学生。

面对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他说:“孔祥熙做的事,是不得人心的。可是,你们出去游行太危险。街上的军警早已荷枪实弹,弄不好,就会流血。”

他停了一下,又恳切地说:“你们在学校里可以集会,可以演说,可以出壁报,也可以发电抗议。为了你们的安全,还是不要上街为好。”

学生代表说:

“竺校长,现在是什么社会?老百姓连起码的权利都没有。四条洋狗可以坐飞机,而知名爱国人士却没有这个资格。竺校长,您也是有声望的爱国人士,对香港的那些同人,您难道不寄予同情吗?”

竺可桢说:

“我同情他们,也支持你们。可是我还是希望你们不要离开校园。”

他觉得有许多话堵在胸口,可又不能像这些学生一样大声呼喊。他看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想告诉他们,只要在学校,他就能保护他们。可一旦走出校门,天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把我们关在学校里有什么用?我们要向人民大众宣传,揭露政府当局的消极抗战、贪污腐败!我们要唤起民众!”

“竺校长,让我们出去吧!”

竺可桢的眼睛湿润了,在这种时刻,他只想和学生们在一起。他下了决心,对大家说:“你们既然要游行,那就让我来领队。但必须排好队伍,保持秩序,勿与军警冲突。”游行队伍出发了,以浙大校旗为前导,竺可桢领着教职工走在前面,中间是女生,后面是男生,整齐的队伍呼喊着口号走遍了山城的大街。

途中,他找到警备司令张卓,要求军警不要干涉学生的爱国活动。

军警没有出来阻挠,游行队伍秩序良好。尽管学生们在前面刚刚贴上标语,军警就立即在后面撕掉,但广大市民对学生们却报以热烈的欢迎。

浙大的这次示威游行发生在被国民党称之为“模范省”的贵州,惊动了最高当局。蒋介石亲自给警备司令张卓打电话,要他严密监视浙江大学,一旦发现共党分子,立即查办处置。

接着,教育部和中统都派要员到遵义调查,形势显得十分紧张。

—天深夜,国民党县党部的书记叶道明,以查户口为名,在浙大助教潘家苏、学生滕维藻的住处搜出了“反动标语”,并当即把他们拘捕。

竺可桢早就知道叶道明是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卑鄙小人。他说:“这里边一定有鬼!”他去县党部要人,可是,潘家苏和滕维藻已被押往重庆。遵义山城,冬天十分寒冷,竺可桢脚上的冻疮破了,他跛着脚四处奔走,脚肿得老高,一挨地就疼痛难忍。经过他和师生们的调查,证明这是一起栽赃陷害事件。整个冬天,竺可桢都在为这两个人的事情上上下下地努力,最后,他终于在中统局的保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把这俩人从看守所保了出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月19日深夜,国民党特务又逮捕了浙大史地系学生王蕙和中文系学生、黑白文艺社社长何友谅。他们先被关押在贵阳,后又被关押到重庆青木关附近的“战时青年训导团”集中营。竺可桢只身一人到集中营去探望他们。

青木关在重庆郊外,竺可桢为了探望这两个学生,早上5点就起来了。他步行到北碚车站,等了一个小时才坐上公共汽车,下车后又走了七八里路。那是一条窄窄的石板路,蜿蜒起伏于丘陵间,四野不见什么行人,显得十分僻静。

在名为“战时青年训导团”,实为进步青年的集中营里,竺可桢见到了王蕙,规定他们见面的时间为半小时。王蕙告诉竺可桢,何友谅因为越狱逃跑被抓回,看管得格外严密,一概不允许探视。她说,他们这次被捕还是因为那次倒孔大游行。被关押期间,审讯内容都是关于那次游行的事情。

探视的半小时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竺可桢十分难过地离开了这里。

竺可桢下山时遇到了警报,等了两个来小时警报才解除。他饿着肚子往回赶路,在青木关车站见到一个穿警服的人押着一个戴手铐的学生模样的人。看到这情景,竺可桢不禁流下了眼泪。

不久,王蕙由竺可桢保释,何友谅被国民党杀害。

3.于子三之死

1945年,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了。第二年,浙江大学迁回杭州。

八年来,人民日夜盼望着胜利,盼望着和平。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打败了日本鬼子,盼来的却是令人忧伤的时局和朝不保夕的生活。

国民党的官员们大发接收财。政府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内战风暴即将来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全国民众一致要求“制止内战”,“实现政协决议”,“保证人民民主自由”。反动当局对人民的正义呼声置之不理,大肆逮捕、监禁、屠杀爱国进步人士。

人民觉醒了,青年们觉醒了,许多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之中。

1946年9月11日深夜,竺可桢在睡梦中被人叫醒。

来人交给他一封信,那是女儿竺梅和未婚夫投奔解放区之前写给父亲的。信中,竺梅深为自己临行前不能与父亲兄妹道别而难过。

竺可桢更是惦念文弱多病的女儿。竺梅体质一向很弱,每年冬天都要犯哮喘病,发病时,张大嘴喘气,脸憋得青紫。天气冷了,竺梅去的是北方解放区,她连件过冬的衣服都没带,怎样抵御北方寒冷的天气?竺可桢在为女儿的选择惊喜的同时,又禁不住深深地担忧。他怎么也没想到,从此,他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女儿了。竺梅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病逝于解放区。竺可桢的命运,竺可桢家庭的命运已直接与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事业紧密相连。

1947年5月,全国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蒋介石大为恼怒,大骂学生“形同暴徒”,决心“断然处置”。

这期间,竺可桢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后,正在欧美考察。他接到了教育部长朱家骅的急电:“立即返校,平息学潮。”

竺可桢回到浙大,了解到浙大的学运情况,他并没有按当局的意思对学生采取任何惩罚性措施。

浙江省主席沈鸿烈对竺可桢的态度极为不满,他对竺可桢说:“之江大学学生不及浙大的三分之一,就开除退学了四五十人,浙大实失之过宽。”

竺可桢当即反驳道:

“学校处置学潮不能用武,学校须以德服人方能令人信服。”

竺可桢始终认为学生绝大部分是优良子弟,他不能赞同之江大学让军警入校抓人的做法。

竺可桢千方百计保护学生,而当局却不会善罢甘休。

竺可桢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0月26日,浙大学生会主席于子三和另外三个学生在校外被特务跟踪,以共产党嫌疑被捕。

知道消息后,竺可桢立即组织营救。他找到省政府、警察局、省党部,他担心这些学生被秘密杀害,要求当局立即放人。他对保安司令竺鸣涛说:“如果你们认为这四个学生有重大嫌疑,应交送法院。如无证据,应由学校保释。”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穿越岁月的烟云

    穿越岁月的烟云

    该书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和一年的时间,用写实描述的文学手法,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雨人生经历,和着历史的节拍,与永和同呼吸共命运,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烟云,真实地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题名为《穿越岁月的烟云》。这部凝聚着多年心血和夙愿的洋洋十几万言的回忆录,如一股清凉山风,沁人心脾,激发和勾起读者澎湃的思绪。
  •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本书语言清新,资料翔实,记叙生动。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语言极富感染力,从而将人物描写得极具立体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她们,进而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 骚客的传记

    骚客的传记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热门推荐
  • 凰破九霄:病娇萌妃碗里来

    凰破九霄:病娇萌妃碗里来

    【欢脱萌,坑品保证】玉卿儿作为神偷玉家的独苗,却因某些让她恨不得一头撞死的原因挂掉,简直能将她十八代老祖宗气的灵车漂移。当她借尸还魂为玄魔大陆的废柴召唤师时……按照剧本本该变身凹凸曼逆袭,步步高歌踩炮灰,升级打怪抢宝贝。当她大展神威召唤玄魂之时……小手一抖…豌豆射手?!当阴魂不散的豌豆射手萌哒哒地摇身一变…阿喂,这个能吐神丹能卖萌耍宝的小包子是谁家的种?寒冰射手君是高冷傲娇的暴力法师?一头火红色长发的炸毛少年树桩火炬是无上炼器师?……某娃咬咬粉嘟嘟的唇,怯怯地打量了一番某个风华绝代的妖孽,揪揪某卿的衣角:“主银,他有点像泥说的四肢生疮,脚底流脓,骗财蹭吃的怪蜀黍QAQ?”……
  • 终极狂兵

    终极狂兵

    他的拳头很强,杀手兵王们都被他打得不敢还手;他的头脑很强,自作聪明的情敌,被他耍的团团转。他叫刘芒,他是戴着老师假面具的最强佣兵之王。
  • 野有蔓草,一往情深

    野有蔓草,一往情深

    有一晚星星特别亮,我试图在星空中找寻牛郎织女的影子,可我从没认真观察过它们的样子,没有人在我身边为我讲说,我都分辨不出了,可是很意外的,一个故事出现,我突然觉得很兴奋。爱情的故事总是美好的,即使会有一个悲伤的结局,我设想过,也见证过许多或美好的,或凄凉的爱情,却从没人告诉过我,如果没了交流,时间的流逝是否会磨平最初强烈浓郁的悸动。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我只知道,也许那些年你没在我身边,可你在我心里,从未走开,我没有忘记,就和你一样,不孤单地孤单着。
  • 风流假相遇见妞

    风流假相遇见妞

    他,异世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银色长发,如雕刻般神俊外表。无数少女倾慕,无数男子嫉妒却又敬仰。她,21世纪新晋万能少女,能歌善舞,文武全才,下得厨房,入得厅堂,人见人爱。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为三世情缘,这世异世相遇,且看,他她如何海枯石烂,天涯海角。
  • 梦断泉城我与别人的小

    梦断泉城我与别人的小

    我自幼聪明好强,但性格却是极度叛逆,从高中开始就开始混迹江湖,本来自己可以考取名牌大学有美好的前程,但高三时因为卷入一场江湖争斗,最后被学校开除,于是开始与发小赵刚一起经营一家夜总会,两年后自己重新考取大学,在临近毕业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网上认识了网名叫“泉城公主”的雨晴,我们两个人开始了一场无比浪漫清新的爱情之旅,正当自己对生活满怀希望信心的时候,却发现雨晴竟是被别人包养的小三,为了她,我再次卷入一场仇杀之中,最后锒铛入狱,出狱后与现在的妻子结婚生子,直到几年后再次遇见雨晴——
  • 遥望君心可久之

    遥望君心可久之

    金陵城,分南北,本是衣食无忧的双生姐妹,却因一次意外殊途同归,寻亲途中却又因一类人而引出更大的秘密,亲情.报仇.夺权.分离…生命中许多事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她该何去何从…
  • 凤梨花的春天

    凤梨花的春天

    这是一群在阳光下成长的风一样的少年,他们善良、纯朴,身上飘着泥土的清香;他们坚忍、爆烈,骨子里藏着寒梅、秋菊的执著;他们单纯、快乐,像草原上的野马一样无拘无束。当满月盈照山河,他们快乐地如同出笼的小鸟,当弯月斜照人间,他们在朦朦的雾气里徘徊、踟躇。。。一切皆因心中有爱,对她的爱,凤梨,一个凤梨花一样秀雅、端庄、美丽的女子。在坎坷的情路上,她该如何把握青春,逆转爱情,让圆月高照,月满人间。
  • 望尘埃落下

    望尘埃落下

    “君无殇,四年,你就没有喜欢过我么?哪怕一点?”“没有,对不起,楚漾,没有”离开六年,再回到这里,她对他,不敢再有任何妄想,他亦与别的女子订婚。她,设下心防,始终不能与他白首。“君无殇,六年可以改变很多,比如我那颗爱你的心。”六年,她与他终是陌路。“楚漾”“逸寒,我没事,我们回家吧,小叔,你们回家吧。”终于,他与她渐行渐远,哪怕遇险,她想到的再也不是他。“小叔,你的婚礼,我定盛装出席。”
  • 高冷男神请淡定

    高冷男神请淡定

    “既然怀孕了,那就结婚吧!”“好”当初想的不过是各取所需,却没想到,她从此会与男人恩怨纠葛一辈子!“浅浅,我们以后好好过吧”“好”她无悲无喜,他的承诺她不敢当真。可是,她却在相处中一步一步的沦陷在他的温柔了,忘了初心。结果自然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浅浅,对不起,我爱上你了”他赤红着双目,哀伤直达心底。可是,顾衍之,怎么办,我已不在相信你,却依然爱着你。真可悲,明明你最想要的就在你唾手可得的地方,你却失去了触碰的勇气。顾衍之,你曾经是我不顾一切撞过的南墙,到头来还是黄粱一梦的空欢喜一场。"
  • 那个如夏花般灿烂的男孩

    那个如夏花般灿烂的男孩

    我本以为此生就会这样阴暗的度过,可他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搅乱了一池春水,成了我生命中的阳光,如同罂粟花一样让人上瘾,可生活就是这样戏剧性,经历了这许许多多之后,多年以后的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