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9400000027

第27章 调和鼎鼐(6)

那天,风轻日朗的北京上空,突然布满了阴云。街上百姓听说朝廷杀首辅,纷纷前往观看。夏言在法场之上,向着皇城方向跪下叩头,口中还高呼万岁。但当他叩完第一个头刚昂首,未及叩第二个,刀斧手一挥,夏言人头落地。那头颅向上跳起翻滚,颏下长髯也随风飘动,头颅停止转动,滚落尘埃。但见那人头上脸色惨白,牙关紧咬,两眼圆睁向天,那部长髯带着血迹,盘曲在尘埃,与那头颅恰巧构成一个“?”。一代首辅命赴黄泉。没抄夏言的财产,根本没有多少东西。所谓的收受曾铣巨额贿赂,全是子虚乌有。严嵩终于舒了口气,这首辅的交椅总算坐稳了。

再说徐阶,在翰林院大力推广他的改革。他深感自己培养一代栋梁和储相的责任之大,丝毫不敢怠慢。他运用“知行并进”的阳明心学主张,把庶吉士攻习的重点,从近千年来研读高头讲章、传习骈俪文章转移到联系实际,以能否处理实际事务为检验学习成绩的标准上来。一句话,就是要务实。庶吉士们讲求的是“知”的体会,实践的是“知”在国家法典、社会经济中的运用。徐阶主政的这一时期,从庶吉士中培养出一代讲求实用,光明俊伟,“非俗儒可以滥竽充数的经世之才”。

听得曾铣被斩首,徐阶不免扼腕。他从陕西清吏司主事那里,早就详细了解了曾铣的为人,也听说了不少对曾铣军事才能的赞颂,觉得他倒是个务实的人物。当他在翰林院中又听得夏言被处死的消息,手中端着的茶盅不觉跌落在地,茫然若失。他想起了夏言的知遇之恩,不禁向西市方向跪下,叩了几个响头。起身之后,闷闷不乐,他觉得朝廷的“水”实在深不可测。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正月,徐阶同乡礼部尚书孙承恩被免职。吏部荐举徐阶,六科的给事中也极力相挺,但严嵩犯疑了。票拟是内阁的事,同意与否严嵩首当其冲。他探了探嘉靖的口气,嘉靖并未明显反对。回到内阁值班室,严嵩左思右想,坐立不安。这徐阶是夏言欣赏的人物,举为礼部尚书,就得以接近圣上。当年夏言入阁,推举自己补了留下的礼部尚书的空缺。如今把徐阶推上去,历史会不会重演?严嵩放下提起的笔,着亲信打探徐阶与夏言的关系,并密嘱稍有口实便即行弹劾。岂知徐阶与夏言私下并无交往,除与几位阳明先生弟子探求心学之外,也别无党羽,实在没有理由驳回。想到夏言被处死之后,朝中也有传闻,说是严嵩嫉贤妒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理由,反而坐实了这些传闻。想到这里,严嵩提笔起草诏书,同意了吏部的主张。

徐阶做梦也没有想到,礼部尚书的二品乌纱会掉落在自己的头上。谢恩之后,徐阶捧着礼部尚书的服饰走进礼部,坐定之后,一眼就看到放在桌上服饰最上面的那顶乌纱,他不觉皱了皱眉头,因为他似乎闻到了那顶乌纱上的血腥。

他想起了几位前任,席书是戴着这顶乌纱病死的。夏言是从礼部尚书入阁终被斩首的。费寀是死在任上的,严嵩又是从这位子上刚爬上去的。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是病死、被杀,抑或入阁?高处不胜寒。

正入神,忽听门外杂沓的脚步声。徐阶下意识地在那顶乌纱帽上空扇了几巴掌,不知是想扇去自己古怪的想法,还是血腥。

进来的是礼部的侍郎、司务、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十来位属员,这些属员入得门来,一齐拱手口称:“见过尚书徐大人!”个个撩衣正欲下拜,徐阶慌忙起立,摆手说:“免了,免了。”又笑着打趣自己道:“不知列位来到,徐某尚未及更服,不便行礼。”下属们这才看清,上司还穿着侍郎的官服,个个露出尴尬的神色,不免在心中嘀咕,见他入室已久,怎么还未更换服饰呢?

个中原因,只有徐阶心知肚明。为打破这尴尬的局面,徐阶笑说:“列位不必拘礼。列位中不少都是徐某六年前供职礼部时的同僚,彼此并不生疏。日后仰仗之处甚多,徐某先在这里谢了。”寒暄过后,便请属员各自散去。

回到府中,张氏见丈夫身上服饰有变,便把着徐阶的手问:“老爷服饰有变,莫非又调任新职了?”当她知道丈夫升官,便向徐阶祝贺一番,然后同去后堂,在公婆、可久神主前烧了三炷香,告了喜讯。张氏亲自到厨房吩咐厨师做了几道好菜,暖了一壶好酒,聊以庆贺。徐阶虽心事重重,却也不想拂妻子的好意,在她面前还是露出欣喜的神色,只是在动筷之前,举杯齐眉,洒酒于地祭奠了三杯酒。一奠祖父,二奠父母,那第三杯徐阶没说,莫非奠的是可久?张氏心里猜测。

第三杯酒祭奠的却是在西市被斩的夏言,他不敢明言,怕妻担心。像是要掂量徐阶能力似的,上任礼部尚书伊始,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皇太子的冠礼。当年三月十五日,皇太子载壑青春十四,成人了,自然要束发戴冠。这冠礼的仪程、礼数、规模,有不得半点差池,整个礼部谨慎小心地安排着,忙碌着。总算一切如仪,深得嘉靖欢心。徐阶也如释重负。第二件事发生在皇太子冠礼的第二天,徐阶正在礼部与属员议事,忽报大内司礼监刘清刘公公来部颁旨。徐阶赶忙整了整衣冠出迎。只见那刘公公拂尘插在后背,手捧圣旨,哭丧着脸,刚颤进礼部大堂便哽咽着公鸭嗓子喊:“礼部徐阶接旨!”徐阶吃了一惊,莫非冠礼有误,砸了锅,问罪来了?赶忙下跪,口称:“微臣徐阶跪请圣旨。”刘公公颤抖的双手展开圣旨念了起来:“圣谕:朕皇太子今日巳时疾作,当即薨逝。丧礼各项事宜,着礼部查例具仪来看!钦此!”这圣谕不啻是晴天霹雳。这皇太子是日后万民的主子,昨天刚行冠礼,小小年纪怎么突然薨逝了呢?想到这里,徐阶涕泪交泗,哽咽着说:“微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接过圣旨,恭敬地放上公案,回身便托着刘公公的手说:“公公辛苦!”坐停奉茶,刘公公端杯啜了一口茶后关心地说:“太子薨逝,圣上哀伤,葬礼万万不可有些许差池!徐大人需斟酌好了,明日复旨,不可迟误!”徐阶连连点头,说:“多蒙公公开示,下官明白。”

奉旨办事,自然先得领会旨意,这圣谕中“查例具仪”四字最为关键。“查例”是检索以前皇太子葬仪的案例,参照办理。“具仪”则安排好葬仪程序,如小殓、大殓、设祭坛、皇帝穿什么、大臣各穿什么服饰、京城军民和天下百姓如何居丧等。徐阶召主管仪制、祠祭两清吏司郎中具体商议。

且说严嵩,在礼部当了七年尚书,对皇太子葬礼心中自然有底,但他并不说话,而是冷眼旁观。徐阶这人越是不露锋芒,严嵩越觉得可怕,因为难以捉摸。圣谕中那“查例具仪”四字,正是严嵩的手笔,也是一个陷阱。因为此前大明朝几位皇太子的葬仪,多数是“礼从简杀”,也即丧事从简。如果徐阶按惯例也来个“礼从简杀”,恐怕乌纱难保,弄不好吃饭家伙也会搬家。而自己拟好了一套礼仪,到时候便可呈给嘉靖,以显示自己的才干。

次日,徐阶呈上了题为《题庄敬太子丧礼》的奏文,列具体仪程十五条,并说已查本朝景泰、成化及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三次皇太子丧礼,都“礼从简杀”,但今次庄敬太子丧礼,则不可依旧例,而应隆重举行。原因是上述三位皇子生前未册立为皇太子,是薨后才颁诏册封为皇太子的,而庄敬皇太子已册立十年,且已行冠礼,所以“先年简杀礼仪未敢援引”。

丧礼奏疏上达,嘉靖点头首肯,细节上稍加改动,批曰遵此执行。

不知不觉之中徐阶跨越了严嵩设下的陷阱。严嵩却大失所望,觉得徐阶这个人有才识,比一味刚直的夏言更可怕。

庄敬皇太子丧礼毕,按封建王朝惯例,应该重新册立储君,嘉靖迟迟未露册立皇太子之意。徐阶心想,此事礼部责无旁贷。而此时嘉靖膝下只剩两位皇子,三子裕王载垕、四子景王载圳,按例应册裕王为皇太子。于是,徐阶于当年七月呈上奏疏请求册立皇太子,可是奏疏“留中”,嘉靖来了个不理睬。此后又四次上奏,嘉靖不仅不批,且有些恼怒:“朕正富春秋,何须册封储君?”我离死还远着呢,又何必急着册封接班人呢。再说裕王、景王两个儿子,选择谁,嘉靖从来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对礼部的奏疏一概不理。实在烦他不过,就批“知道了”完事。面对徐阶的连续奏请,不肯罢休的劲头,严嵩笑了,悄悄放心了。徐阶这家伙虽说能干,但揣摩圣意这一点上火候还差得远,自己无需动手,这徐阶必然倒台。

不出所料,徐阶又一次碰了个大钉子。

喜怒无常的嘉靖皇帝,本来对方皇后的矫旨杀端妃怀恨在心,近时却忽想起方皇后的好处来了。杨金英等宫婢弑君,要不是方皇后闻讯赶来解救,自己或许早就驾崩了,还斋什么天,求什么长生?为此,嘉靖想把死后谥为孝烈皇后的方皇后神主附设在太庙中,安放在为自己将来预留的神主庙的旁边,下旨礼部议行。

且说太庙是国家公祭的场所,内有寝殿九间,其时已经“客满”。奉先殿是皇家家庙,皇家私祭的场所,但奉先殿中历来没有皇后牌位。而且历朝历代,皇后的神主都设在皇帝的旁边,从无皇帝未崩,皇后神主先进太庙的理!徐阶和杨思忠坚持认为“不可”,而且议请先将孝烈皇后的神主破格附在奉先殿中特设的嘉靖生母慈孝献皇后之侧。嘉靖的脸顿时拉得很长,脸上现出了铁青色。本想从自己起,在太庙里头自成一代,以后逐代传下去,孝烈皇后不入太庙,无法接受公祭,自己“自成一世”的如意算盘不就落空了?他召来首辅严嵩,想听听严嵩的见解。

三跪九叩之后,严嵩起立偷窥嘉靖的神色,觉得状况不好,便小心听着。严嵩对此事态度,其实与礼部的意见一致。但他知道,嘉靖打定的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反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严嵩自然一口一声“皇上天纵英明”、“皇上圣裁是极”,表示自己的忠诚。见首辅态度明朗,嘉靖不禁叹了口气:“徐阶也似爱卿似的明事理就好了。”严嵩心中一喜,机会来了,便装作惴惴不安地说:“臣观徐阶此人,缺的不是才。”嘉靖抬眼看了看严嵩,等着他的下文。“只是好像多了一颗心。”人只有一颗心,多了一颗,不就是二心么?难怪徐阶五次上奏要求册立太子,并流露出应册立裕王的意思,莫非徐阶的另一颗心已经到自己儿子裕王那里去了?想到这里,那脸色就更青了。“礼部的奏疏,严爱卿先拟个批文来看。”“臣遵旨!”“票拟可严厉些,也可揭其二心。”年届七十的严嵩心中暗自高兴,福至心灵,立时拟就谕旨,其中说道:“你们怀二之心,牢至于今。”又说:“方皇后神主之事)徐阶和杨思忠两个拿个主意来就是。”

接旨后,徐阶慌了手脚。“怀二之心,牢至于今”这句话,不啻是泰山压顶,透过这句话,徐阶似乎看到皇帝咬牙切齿的样子,听到皇帝恼怒之极的话语。他想到了自己被贬谪延平的倒霉事。当年争议的对象是张璁,此次争议的对象可是当今皇帝,奇怪的是他好像又闻到了乌纱帽上的血腥,只见他下意识地摘下乌纱帽,凑近自己的鼻子,同时感到全身的血液奔涌,脑细胞全数动员,怎么办?他问自己。

如果坚持原议,恐怕头颅难保,如果改变态度,自己的人品就出了问题,遇到压力就转篷,岂不被人耻笑?他陷入了深思。

回到府中,善解人意的张氏发现徐阶忧心忡忡,不免动问缘故。国家大事本不可与女流之辈商议,但徐阶心知张氏肚子里也有些墨水,便简略地说了个大概。那张氏一听,玉容变色,着急地说:“此事处置不当,老爷有杀身之祸。”徐阶苦笑道:“如果立时转篷,难免世人唾骂。”当晚,徐阶辗转难寐,而那张氏睡意全无,在书房灯下翻阅旧典。一个时辰以后,张氏兴冲冲入房:“老爷,有计了。”原来张氏查得,太庙的设置也非一成不变,夏代太庙中设五庙,商代设七庙,周代设九庙。既然逐代可增,大明太庙也可从九庙增至十一庙,太庙已满的难题岂不迎刃而解了?徐阶听后,掀被一跃而起,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贤妻说得有理,我怎没有想到?”

于是徐阶再次召集会议,与会范围扩大到五府、九卿、翰林院、国子监等衙门,提出了太庙增设的议题,获得共识后,再上疏文称“夏商周三代太庙既可自五而七,自七而九,则九之外也可增也”。所以太庙和奉先殿各增两室,其一奉安孝烈皇后神主,结末称“臣等学识浅陋,伏乞圣裁”。

由于徐阶及时转变,并为这转变找到了过硬的理由,不但绝处逢生,而且获得嘉靖的谅解。一场弥天大祸,终于擦肩而过。这当然全亏了自己的妻子。徐阶想,谚云家有贤妻夫祸少,果然不假。徐阶虽度过一劫,自然也付出了代价,引来了一些非议。温和的认为徐阶不敢坚持己见,激烈的斥他遇事“依违”,迎合帝意,非正直大臣所为。徐阶只有暗自苦笑。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热门推荐
  • 废材逆袭:诱宠狂妃不好追

    废材逆袭:诱宠狂妃不好追

    一朝穿越,她,从废物变成了一位天才,强势回归,她给别人带来信仰。他,一个天异禀赋的少年,一眼惊鸿,却护他成长,一路走来,艰辛困苦,他们彼此将后背交给对方,以心换心,当他们站在巅峰看世界之时,却......
  • 神鬼秘术

    神鬼秘术

    带着神格穿越异界,又被老怪物夺舍未死,反而得到了老怪物传授的秘术鬼神召唤。什么,你是举世奇才三系魔法师,来来来,让我召唤出六个鬼神来跟你讨论一下地水风火光暗六系魔法禁咒是怎么放得。纳尼,你就是传说中魔武双修的魔剑士,真不错,就决定是你了,别跑,我的鬼神用魔剑士的灵魂制作刚刚好。靠,你既然有这么多魔法卷轴,想谋杀啊。看哥的鬼神爆炸之杰克,凡是无主的能量都可以变成我的炸弹,亲!我们来对轰吧。真是的,貌似仇家太多了,没事,鬼神魅影之凯西,咳咳,听说化妆成女人都没问题哟。虽然不知道我为什么回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既然来了,就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来了,我就是鬼神之主——柳暮
  • 万道大神帝

    万道大神帝

    神灵吴万军,封号破界神主,去一绝地,转世归来,将重踏顶峰,横扫万界,红颜知己,美女缠绕,征人界,战魔神。
  • 转身神尊

    转身神尊

    一次意外,让主角龙天佑穿越到了修真大陆,此时的修真大陆正值西方异界的入侵,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掌控整个世界,主角初来驾到,他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他究竟能不能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生存下来,成为世界的王者?龙天佑与遇到了怎么样的巨大阴谋?让我们一起来体验龙天佑的经历与遭遇。
  • 终焉之日,或死或生

    终焉之日,或死或生

    末日来临,弱鸡的我当然是要去抱大腿啦!有大腿不抱是不是傻?!
  • 媚色倾城:麻雀成妃

    媚色倾城:麻雀成妃

    (一开始女强到怼天怼地,男主女主1V1,当然女主太美丽,不乏有其他追求者)
  • 重生之妃本平常

    重生之妃本平常

    木青清被丈夫与其姘头联手杀死,乃至于毁尸灭迹,一睁眼竟回到几年前家中一贫如洗的时候,望着眼前健在的父母和可爱的弟弟,木青清决定首先要把生活过好,其次要把渣男整倒!为了这些个愿望,木青清开始奋起。但是计划总快不过变化,面前这个一身白衣的“鬼”是怎么回事?他跟着俺们回家是几个意思???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符寻都影

    符寻都影

    公孙华穿越异界后历尽艰辛终于回到蓝星,迎接他的仅仅是遍地尸骸。为了追查毁灭蓝星的元凶,公孙华回到过去。然而一切真会那么顺利么?主角不是二代,即使回到过去,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从零开始。是否真能聚集力量寻找真凶拯救蓝星,一切请看《符寻都影》
  • 两生花密语

    两生花密语

    一次失误,导致公司损失惨重,千金变奴仆,360度改变,改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