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600000001

第1章 凤阳的朱元璋情结

朱元璋祖籍金陵(今南京)句容朱家巷,祖父朱初一带领儿子朱五一、朱五四逃荒到江北泗州盱眙县,不久父亲朱五四来到濠州钟离(今凤阳)县,朱元璋就出生在这里,小名重八(两房中排行第八)。凤阳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故乡,对于研究明史的人来说,它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钟离县的太平乡孤庄村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如今坐落于凤阳县城西乡二十营村。村南有一座寺庙,即朱元璋少年时出家为僧的“於皇寺”(当地人把“於”读作“乌”),后来才改称为“皇觉寺”。在战乱中被焚毁后,并未再建。洪武十一年(1378),在旧址东北十六里的地面,重新修建寺庙,改名为“龙兴寺”,为的是纪念这个“龙兴”之地。龙兴寺几经修缮,较前更为宏伟,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龙兴寺碑、大悲殿、明太祖殿、地藏殿、方丈室、藏经楼等,依稀可见当年皇家寺院的气派。

这里曾经是明朝的中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中都的地面建筑大多已经消失,仅存皇城的颓垣断壁与鼓楼,隐约可以窥见当年的恢弘气势。如今鼓楼已经修缮一新,破败的皇城如欲恢复原貌,恐非易事。与此遥相辉映的是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园),经过多次修缮与扩建,规模更加宏大,长长的神道,两旁肃立的石像生,显示着皇家陵园的架势,丝毫不亚于明孝陵或十三陵。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碑文的“皇陵碑”,至今仍然高高耸立在那里,碑文还清晰可辨。

在凤阳,朱元璋留下的痕迹,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来愈浓烈了。

我曾经去过两次,在当地所见所闻,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凤阳人浓厚的朱元璋情结。

第一次是1995年8月,从上海去凤阳参加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议。会里会外给人强烈的印象,凤阳人似乎对朱元璋情有独钟,推崇备至。凤阳县委书记在开幕式上用强调的语气,告诉来自各地的中外学者:凤阳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件事情影响最大,一是出了个皇帝朱元璋,二是1978年的“大包干”(包产到户)。

三十年前凤阳的“大包干”,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其意义无可估量。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居然把它和“出了个皇帝朱元璋”相提并论,着实令与会的学者们吃惊不小。

凤阳人心目中,朱元璋不仅为乡梓带来了无上光荣,而且他本身就有浓厚的乡土观念,特别厚爱家乡。为了开发家乡,他运用皇帝的权力,把江南富户大批迁徙到凤阳。这些人对凤阳并无好感,每年都要千里迢迢回乡祭祖上坟,沿途唱着凤阳花鼓,有一首名气最大的这样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所谓十年九荒,固然有天灾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祸——皇陵官署的赋税徭役。明末时的南京礼部侍郎钱士升祭告凤阳皇陵之后,向皇帝报告凤阳皇陵的衰败景象令他吃惊:土地多荒,庐舍寥落,冈陵灌莽,一望萧然。根本原因是凤阳土地贫瘠,在江北各府中列于下下等(最末一等),一遇灾荒,人们挈妻担子乞活四方。

然而当代凤阳人对这种说法十分反感。滁州市委宣传部长向大会提交的一篇论文,专门对此进行反驳。文章的小标题一反常态的长:“凤阳本不是好地方,朱元璋力图使凤阳变成好地方”。凤阳县委宣传部长也写文章,专门论述朱元璋的乡土情,与之呼应。

参加会议的学者们私下议论,看来在凤阳不能多讲朱元璋的坏话。果然,大会的发言都在讲朱元璋的好话,与凤阳的朱元璋情结十分合拍,成为这次明史会议的一大特色。

第二次是2008年9月,应安徽电视台之邀,前往凤阳,与毛佩琦教授一起参加“揭秘大明王朝”电视节目的拍摄。拍摄地点在当年中都皇城东南角的鼓楼上。鼓楼的正厅矗立着一座朱元璋的塑像,身穿龙袍的皇帝似乎在和蔼地注视着乡亲后代;背后则是朱元璋一生辉煌业绩的展览,图片与实物一直延伸到二楼。1995年鼓楼还未修缮,当然不可能有这种布展。我认真地看了展览,再一次感受到凤阳的朱元璋情结。

参加电视拍摄的,有节目主持人、毛教授和我,还有凤阳的地方史专家,以及花鼓艺人。话题集中在凤阳的皇城、皇陵上。

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除了南北两京(即南京和北京)之外,还有一个中都,而中都就在凤阳。这是朱元璋带给家乡的荣耀,凤阳人因此津津乐道,于是便有了“明朝三次建都”之说。在他们心目中,情况似乎是这样:朱元璋原本想把首都建在凤阳,后来才“迁都”到金陵(南京),他的儿子朱棣再次迁都到北平(北京)。

这其实是善意的误解。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向大臣征询“建都之地”。大臣们意见纷纭,有的说“关中天府之国”,主张建都长安;有的说“洛阳天地之中”,主张建都洛阳;有的说“汴梁亦宋旧京”,主张建都开封;有的说“北平宫室完备”(元朝在此建都),主张建都北平。朱元璋说:天下刚刚平定,人民未得休息,物资和徭役的供给,全部依仗江南。因此他主张,在建业(金陵)建都,因为这里有长江天堑,足以立国;而凤阳,前面有长江,后面有淮河,有险可守,又有运河沟通漕运,可以作为中都。

南京皇城的建设是在洪武元年(1368)八月开始的,洪武二年九月凤阳皇城的营建开始启动,垒城墙,建宫殿,修皇陵。皇城已经初具规模,城池有九门:正南是洪武门,左是南左甲第门,右是前右甲第门,北之东是北左甲第门,西是后右甲第门,正东是独山门,左是长春门,右是朝阳门,正西是涂山门。开国元勋刘基坚决反对营建中都,理由很简单,凤阳虽然是皇帝的家乡,但是它的各种条件都不适合建都。朱元璋接受了这个意见,放弃营建中都的念头,于洪武八年下令停工。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宣布:“以南京为京师。”所谓以南京为京师,意味着南京是当时的唯一首都。而中都凤阳,半途而废,由一个“中都留守司”负责管理。

不过,从万历《帝乡纪略》、康熙《凤阳府志》的记载看来,中都城墙周围九里,有东华门、西华门、午门、玄武门,有御桥、金水河,有正殿、两庑,一派紫禁城气象。可惜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到了崇祯年间反而成了农民起义军的袭击目标。崇祯八年(1635)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凤阳城内一片升平气象:士女如云,笙歌彻耳。在大雾弥漫之中,八大王、扫地王、太平王等部农民军打着进香的幌子,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大摇大摆进入凤阳府城,焚烧皇陵享殿、鼓楼、龙兴寺以及官府衙门。这个敢于捣毁当今皇帝的祖坟,并且与之分庭抗礼,自称“古元真龙皇帝”的人,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大王张献忠。

引人注目的皇陵,就是朱元璋父母的坟墓所在地。它位于太平乡,在原地增土培封,新建了享殿、前殿、寝殿,墓道两旁设置了石像生,完全按照皇帝陵墓的规格来建造的。为此专门设置“皇陵卫”和“祖祭署”,负责皇陵有关事宜,把周围三千多家乡亲作为“陵户”,世代为皇陵守护、洒扫。朱元璋对这些“陵户”给予优惠,拨给田地,免除税粮差役,专心为皇陵效力。

据说,当年修建皇陵时,有关部门向朱元璋报告,建议把皇陵区域内的百姓坟墓悉数迁出。朱元璋不同意,说:这些坟墓都是我家旧邻里,不必外迁,每年春秋祭扫,听凭他们自由出入。

看得出,朱元璋对旧时乡邻是颇为感念的。2005年,修缮一新的“明中都鼓楼”,成为“朱元璋展览馆”,它的二楼是“朱元璋与凤阳”专题陈列,特别突出了“情系凤阳”与“报恩刘汪”。从中可以看到,朱元璋离开皇觉寺,参加起义军,直至当上称霸一方的“吴王”以后,三次返回故乡的事迹。朱元璋把建立汉朝的刘邦引为榜样,处处仿效。刘邦战胜英布后,路过家乡沛县,约请故人、父老、子弟一同欢饮,酒酣气益振,手舞足蹈,敲打乐器,引吭高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朱元璋如法炮制,于是有了“太祖宴请乡邻图”,以及模仿《大风歌》的《思亲歌》:

苑中高树枝叶云,上有慈乌乳雏勤。

雏翎少乾(干)呼教飞,腾翔哑哑朝与昏。

有时力及随飞去,有时不及枝内存。

呼来呼去羽翎硬,万里长风两翼振。

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返哺天性真。

歔欷慈乌恸恻仁,人而不如鸟乎将何伸,将何伸!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

有似不如乌之至孝情,歔欷歔欷梦寐心不泯。

朱元璋这首诗不拘格律,要抒发的是“报恩刘汪”的心情。当年淮北饥荒,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二娘、大哥朱重四先后死去,二哥朱重六外出寻找活路,只剩下朱元璋孤零零一个人,那情景,他当了皇帝后亲笔所写的《皇陵碑》说道:“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幸亏好心的乡亲刘继祖给了一块坟地,草草安葬父母,令他心酸:“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这就是“报恩刘汪”之中的“刘继祖”和隔壁邻居汪大娘。

吴晗《朱元璋传》写道:“隔壁汪老娘看着重六不放心小兄弟,提醒当年五四公不是在皇觉寺许了愿,舍朱重八(即元璋)给高彬法师当徒弟吗?如今何不一径当和尚去,一来还了愿,二来总有碗淡饭,不比饿死强?……汪大娘和她的儿子汪文替元璋预备了香烛,一点礼物,央告了高彬法师。九月里的一天,皇觉寺多了一个小沙弥,长老添了小徒弟。”朱元璋在《皇陵碑》中写道:“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此去,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野史记载,朱元璋即位后,对凤阳的乡亲“赐朱户”——允许他们在茅屋的外墙、门窗上涂上红色,不必纳粮当差,看作皇室亲戚一般。因为自己落难时,曾蒙邻居季爸爸、王妈妈照顾,当了皇帝以后,命工部为他们造房屋,给他们的儿子安排工作,还把季爸爸、王妈妈带到南京的宫殿,设宴款待。

人们或许可以从中领悟,凤阳人的朱元璋情结并非无缘无故。如今修缮一新的鼓楼、皇陵、龙兴寺都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甚至连美食也大打朱元璋牌,有什么“朱元璋酿豆腐”、“洪武宴大筵席”、“大明帝王御酒”。这恐怕是朱元璋本人也不曾料到的吧!

同类推荐
  • 历史传说中的美食家

    历史传说中的美食家

    (新书《我的帝国崛起》希望大家支持!!收藏)我所生存的CN23号地球位面毁灭了,我和少数的幸存者,为多元宇宙意志所容纳,成为了“裁决者”。为了贯彻多元宇宙的意志,为了维护各时间线的稳定。我不得不穿梭于各个历史事件和传说中,去疏导、解决、裁决各种各样偏离了历史轨迹的麻烦。在这样一份时空错乱,自由却又无奈的工作中,唯有与各种美食离奇的邂逅,能慰藉我的孤独。
  • 长平风云

    长平风云

    传统认为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商鞅变法,但本书就彻底否定这一点。不仅如此,本书还将否定赵武灵王、秦惠文王、楚怀王、燕昭王、张仪、李兑、乐毅、赵奢、宋王偃、齐湣王、秦昭襄王、秦国四贵、范雎、白起、吕不韦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既有形象。及改观我们对秦楚丹阳、蓝田之战,燕国禅让,赵国并中山,燕国拓地,五国伐齐,白起伐楚,长平之战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的认识。
  • 灭佛录

    灭佛录

    藩镇拥兵自重,紫微暗弱,魔门附体宦官秉控中枢,朝臣朋比为奸,边患不息,暗中却另有一股势力意图吞噬天下……一位传承隐秘的年轻人于此时开始闯荡天下……
  • 汉人崛起

    汉人崛起

    自满清入关,华夏大地民众皆一派萧杀凄苦之相。至康熙初年,此时之天下大势,已彻底向着清廷。赤子林青,穿越而来,只为在那不可能的推翻清廷路上,硬生生开辟出一条道来!书友交流群(141354591)添加后可以相互交流
  • 明卒

    明卒

    1640,捍我大明!大明不会亡,大明会变强!残垣断壁的大明,如何面对倭寇的再三纠缠?如何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如何面对皇太极的满清八旗?如何面对全新的世界形势?如何面对荷兰、莫卧儿、俄罗斯、奥斯曼、法兰西、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诸多强权?如何面对全世界反明联盟?答案,就在本书中主人公张举会一一告诉你
热门推荐
  • 劫灵记

    劫灵记

    那一天,七彩光芒,从天而降,陨落星坠,一代奇迹之子旷世而出。执黑塔,号劫灵,一段不朽的成神之路就此展开。。。
  • 荣华天下,凤冠霓裳

    荣华天下,凤冠霓裳

    苏霓裳,喜爱缝纫制衣,由她巧手制成的衣物精美绝伦、独一无二,却作为前一品官员之女,无缘与自己意中人厮守一身,被一诏圣旨召入皇宫,嫁与太子,从此萧郎是路人。太子登基,后宫佳丽三千人,却三千宠爱在一身。她本无意争宠,任由他人陷之害之,可她自以为是心腹之人,却反过来陷害自己。在冷宫内,她看清所有人的真面目,步步为营、殚心竭虑,出了冷宫她还要将所有人踩在脚下。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替根基不稳的皇上稳固皇位,借刀杀人、隔岸观火,却不知她最大的敌人,竟是故人……
  • 穿越之绝色帝妃

    穿越之绝色帝妃

    为躲避今世情劫而被移魂的莫兮若,在现代却遇到了她此生所恋。内心挣扎的她是否敢与天赌一把?正当她知道她爱的人也爱着她时,却接到另一个消息,她该回属于她的世界了。她毁灭掉了所有希望。只愿不再遇到他。可惜天不如人愿,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向他们。欣喜的她以为他也穿越过来,谁知他陌生的眼光完全浇灭了她仅有的希望。他的离去他的转身,无疑对她造成了最大的伤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战场

    洪荒战场

    富饶繁华的中原、恶水遍地的南方、凶险未知的蛮荒、残忍暴虐的外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放弃最初的梦想,即便付出多么痛心的代价,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一统洪荒世界。(何种形式的支持都万分感谢。)
  •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阴差阳错嫁给未来宰相,众清穿小说万年路人,顾三姑娘眼前一黑。九龙夺嫡与她何干?她只是混吃等死——奈何嫁得太糟,不是她找事儿,是事儿找她!从人人鄙夷的官二代,到万人之上的一代名臣,宰相爷告诉你:大清第一秘书是怎样炼成的。【和稀泥和出来的吧】宰相爷日常:吃饭、睡觉、宠老婆。相夫人日常:吃饭、睡觉、打宰相。一句话简介:大清第一秘书及其夫人的厚黑哲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斗风云记

    武斗风云记

    几年前,父亲被神秘人陷害,帝国废除了父亲那身绝世武功,发落边境的不毛之地,受尽别人的欺辱。不甘示弱,便立志变强!当发现这个世界充斥着黑暗,战乱时,木风和身怀绝技的兄弟们开启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拯救世界的风雨征程...可是后来却发现没这么简单.......!
  • 美国语文读本5(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

    美国语文读本5(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

    《美国语文读本5(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主要介绍了狄更斯、华盛顿?欧文、爱默生等名家的诗歌和散文,每篇文章前还增加了作者简介与相关背景知识,内容丰富而有一定深度。
  • 银河女帝

    银河女帝

    分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逢?满心回忆,是你苦涩的笑容。知否知否,曾经让你牵挂,让你怜爱的人,已经失去了曾经……
  • 暗之烙印

    暗之烙印

    128年8月,时隔六年的姆大陆战争终于得以结束。侵略与被侵略,如此反复的三个国家在资源耗尽,军队困乏之时,终于在人民的期盼下坐在了议和谈判桌上。尽管战火终于得以熄灭,但人类的欲望却因为这场战争变得更加膨胀。征服他人,领土扩张,这些就像神的果实,甘甜的难以让人忘怀。胜利与荣耀,名声与财富,无数的英杰与将士的才能在这里释放。名为战场的地方,名为战争的游戏,还有让人感到欣慰,虚伪而又脆弱的和平。过去的战争成为历史!现在憧憬着和平的未来!初尝禁果的人们,在各种情感的加持下,开始迈向属于各自的未来!
  • 万界文明主宰

    万界文明主宰

    主宰,即掌控世界世界,把握自己的命运,主宰一切。而整个宇宙之中,有许多主宰,他们有的主宰几个种族,有的主宰几个位面,还有的主宰一些极其逆天的能力,更有的主宰一些......而想要成为一名成为主宰,要具备很多的条件,其中有一个条件最为重要:拥有住在性质的意志。短短九个字,这个条件很简单,但是却让许多知道主宰的存在并意图成为一名主宰的生灵无法成就主宰之位,因为这种意志太特殊了........万爽,一个地球的孤儿,先天没有主宰性质的意志,也不知道主宰的存在,更没有意图成为主宰的想法,可是因为一次意外,他成为了一名最有可能成为主宰的人类,但是他能成就主宰之位吗?对于整个宇宙之中的万千主宰他要怎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