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嫁了老公嫁儿子,多次易主,这公主是不是就迎来幸福美满的春天了?嗯,看上去还蛮像那么一回事儿。但个中心酸,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大清的公主,那可谓金枝玉叶,无论生母地位高低,但至少她们都有个牛逼的老爸,当然,这老爸可能是皇帝,也可能是皇帝的叔伯兄弟,反正都是皇亲国戚。因此,公主即便是许配给别人了,也是称为“出降”、“下嫁”或是“釐降”,而公主的老公则称为“额驸”,属于一个地位高的人嫁给一个地位低的人了。
公主被指婚之后,宗人府管事的大臣就会把额驸带到乾清门下,跪着接旨,然后按照选定的黄道吉日,进行一系列属于公主婚礼的程序。最重要的是,皇帝还会亲自送给公主一份嫁妆——一座宅院,让公主出宫居住。
怎么样,这“国二代”、“官二代”的婚姻看起来是不是相当不错呢?长辈们为其铺好了路,大宅子住着,那得少奋斗几十年!你要是艳羡得紧,劝你赶紧收起那馋兮兮的样子,因为很快你就笑不出来了。
按清律,公主是君,额驸是臣,君臣是不能同屋而住的,也就是说除非公主宣召,否则额驸不能擅自出入公主寝室。你可能要说了:“这有什么难,外面讲究点君臣之礼,关起门来过日子谁知道谁啊,即便真的不能同院同房而住,公主自己招呼一声不就行了吗?”真要这么简单,清朝公主几乎没有生养后代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总不能说她们都遗传了“不孕不育”吧……
实际上,公主出嫁,移宫别住,宫里要专门安排一位嬷嬷随侍,这位嬷嬷的身份比较特殊,一来是照顾公主,二来是提点公主,也就是监督。为什么要行使这么一个监督事宜呢?因为公主是代表皇家出嫁的,这与平民百姓结婚不同,人家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到了公主这里,即便是嫁给他人了,还是要保持皇家威仪,一言一行都不能坏了规矩,更不可厚颜无耻地贪恋男女之事。
嬷嬷跟着公主出了宫,住进了大宅子中,额驸这边不可能不分配些奴才来伺候吧。何况嬷嬷身份特殊,实际上,公主身边的嬷嬷基本就不伺候公主了,而是专门执行管理。这管理的事情,就是公主与额驸同房的事情。
咱再看看这些嬷嬷,她们基本都是一些“老处女”,一辈子没有结婚生子,却在那风云变幻的后宫之中生活了几十年,或者说“憋了”几十年,心理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些变态,最见不得的恐怕就是男欢女爱的事情了,倘若这公主和额驸是郎情妾意,你侬我侬,嬷嬷便会觉得违拗了祖宗对女子的要求,一个正统的高高在上的公主,怎么能够风情地去勾引男人呢?于是,嬷嬷们往往搬出宫规典制,强行阻止公主与额驸见面。
但公主也是正常人啊,既然已经嫁作他人妇了,就算不求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至少有个孩子,当作心灵的寄托呀。可孩子不会凭空就来,还是得找额驸同房。
深宫中长大的公主多半受到的都是含蓄内敛的教育,如果嬷嬷再凶残一点,她们更是怯怯地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了。只好搜罗带出来的嫁妆,把这珠宝玉翠绫罗绸缎的统统翻出来“孝敬”给嬷嬷,然后红着脸不吱声。
拿了公主好处的嬷嬷也会替公主传个话儿,但这拿一次好处,也就办一次事情,往后还想要见额驸,就得多拿出些好东西来。嬷嬷的嘴喂叼了,公主们却被榨得一干二净,给不出值钱的东西,嬷嬷连搭理都不带搭理人的,有的甚至还会虐待公主,每每伺候穿衣梳洗,掐几把泄私愤的不在少数。
你可能会说,既然憋屈至此,想办法收拾这些凶恶的嬷嬷呀。公主不是有进宫见娘家人的机会吗?告状去呀。
可是你要知道,能开得了口告状、脾气大的人,自然就不会被老嬷嬷欺压了。反过来,但凡被欺压惯了的,又有哪个不是柔弱怯懦的,即便见了亲娘也开不了口啊。而且这里还有规矩拘着,嫁出去的公主入宫,多半也是和嫔妃命妇们在一起,没有机会面见皇帝。有的话,跟母亲说,那说了也是白说,母亲自己姑且自顾不暇,哪里管得了你闺房中的事情?就算能见到皇帝父亲或者皇帝哥哥吧,想跟男人同房这种事情,怎么开得了口!
因此,清朝大部分公主都短命,为什么呀?明明嫁人了,却如同守活寡,还要每日每夜被个变态的老太婆各种欺辱,虐心而死也不奇怪!
不过,在咱们清朝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位泼辣公主,勇于争取自己的权益,最终和丈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就是道光帝的大公主。
大公主被指婚给符珍之后,每每宣召都被嬷嬷刻意阻拦,一来二去,竟是一年多都没见到丈夫的面。恰好宫中搞盛大庆典,大公主借此进宫来到皇帝面前就问道光帝她老爹道:“说起来,你这是把女儿嫁给了谁?”
道光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了半天答道:“你的额驸不是符珍吗?”
大公主答道:“我也以为是啊,但女儿这嫁过去一年多了,还是不知道符珍长什么样子。”
道光帝奇怪地问:“为什么呢?”
“因为保姆不让见!”大公主生气地回答道。
“你们夫妻的事情,关保姆什么事?你自己做主就行!”大公主等的就是这句话,回到府上,把嬷嬷狠狠地斥责了一通,然后召见了自己的老公符珍。两人感情甚笃,生了八个子女。自此,二人再没有嬷嬷的干涉了。
可惜,这位大公主也只是清朝唯一一位与驸马伉俪情深白头偕老的,剩下的公主,那都是制度的炮灰和嬷嬷们贪婪变态的牺牲品,追究起来,这也是因为当权者给了嬷嬷如此大的权力,却又不加监督惹的祸。
现在你知道了吧,公主这种名声在外,看似风光的职业还是不要轻易地去干,很短命的。相比较起来,为了和亲而嫁到外邦的公主似乎还能幸运一点,至少她们可以见到丈夫的面,也能时不时争取个同房的机会。但嫁到外邦,也意味着要继续忍受父妻子婚的不公待遇,而且可能语言不通,习惯不一样,被歧视,被排挤……总之,苦水一大堆。
还羡慕公主的大宅子吗?还羡慕公主的各类奢华服装铺张饮食吗?事实证明,只有内心愉悦才是好好活下去的不二法宝。
这两个女人管得最宽 | 皇后和皇太后的责权
清太祖努尔哈赤虽然一辈子因为政治原因娶了很多女人,这些女人中大部分也未必能够如他的心意,虽然在晚年的时候非常宠爱大妃阿巴亥,以至于留下遗命,将汗位传给他与阿巴亥所生之子多尔衮,为此差点导致了一场兵谏,最后以伤害最小的宫廷政变收尾。但总的说起来,努尔哈赤老先生还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尤其在女人这件事情上,他早就劝诫子孙们:“不要太过迷恋女人而荒废了政务,毕竟男人是应该以事业为重的。”
他很清楚在自己的一生中所陪伴在侧过的这些女人,每一个曾经扮演什么角色,而今又该扮演什么角色,她们有什么背景,与自己结合又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说白了,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对于他这样一个野心家来说,合理利用女人能带来的关系和好处是必须修炼的技艺。而他也修炼得非常不错。
努尔哈赤的这些优点,很大一部分遗传给了儿子皇太极,实际上,在努尔哈赤披荆斩棘,开拓疆域的时候,就已经透露出运筹帷幄管理后宫的能力和意思了。他希望能够订立一些制度,严格地约束这些女人,使她们各得其所,对自己尽忠的同时还为自己生儿育女。于是,后妃制度初见雏形。
作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努尔哈赤同时明白,为君者要操持天下,不可能天天挤在一堆女人中间搬弄是非,女人的事情还是应该女人来处理,于是中宫之主——皇后,就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力。她可以管理后宫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管理皇帝。这样,皇后就不光是皇帝的附属品那么简单了,她虽然依附皇帝,但却也能打着母仪天下的旗号约束皇帝。正所谓“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