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土堡式民居是在莆仙传统民居的基础上,根据山区地理条件和社会状况对房屋护厝的外墙进行防御性加固和改造,但房屋的中心部分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使这里的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依然保留莆仙传统民俗文化特性。而园庄镇的东石土楼确实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品,走进土楼仿佛置身于闽西北的土地上。
当我驱车来到园庄东西村,一幢造型方正外观完整的土楼矗立在村落中特别显眼。据当地村民介绍,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郑珠甫为抗御强盗,保护百姓财产安全,历经三年,花费五万三千六百八十两零九分纹银(此记载在二屋西北房间墙壁上)建成此楼。外墙用三合土夯筑,内部用木结构,整座土楼呈方形通高16.5米,边长21.6米。土楼西南面为正大门,东南设一个边门。大门用青石磨光制作,外框呈长方形,内框作拱洞门,二、三楼才有窗口,也用青石制作。土楼四周共8个枪眼。从外观看就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土楼。走进土楼,内部结构也给人全新的感觉,一根根粗壮木柱支撑起三层楼房,形成一口边长为5.85米的天井。以天井为中心,一二层四边各辟设一厅二房。三楼则形成通透空旷的廊,可以随意走动观察四周的变化。这种房屋的格局完全不同于莆仙传统民居特点,无法体现族亲辈分的等级观念。
东石土楼建设工艺和建筑风格表现出闽西客家土楼文化特征,其历史要比闽西许多圆形土楼长得多。而这种跨区域的文化外延中必然演绎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园庄区域原有土楼十多座,东石土楼是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土楼,它的存在成为莆仙与闽西两地文化交流的见证。
梅阳“百廿间大厝”:“铁面御史”江春霖祖居
知道江氏祖居是在中学时代,那时我家在萩芦开照相馆,经常听当地人说起梅阳山上有座“百廿间大厝”,其间也常看到江春霖的书法。名人与故居吸引着我几次欲往,终因山高路陡而未能如愿,如今公路已直通梅阳,便驱车前往了却心愿。江氏祖居建筑群位于萩芦溪畔梅阳山上,海拔560米,群山环抱所形成的小气候使这块盆地更显得郁郁葱翠,孕育出一个世外桃源。这座大厝自江春霖曾祖父江奋銮于清嘉庆初年依山就势始建,经江春霖兄弟辈先后四代人的不断努力,才扩建成了梅阳“百廿间大厝”。大厝整体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同样是以中轴线对称扩展,旨在强化聚族而居特点,但在建筑用料和格局与平原民居有明显不同,更注重大厝的防匪功能。房屋的墙体用料就地取材,采用夯土和杂石砌成,使之更为厚重牢固,先后建成的三重护厝把正厝围成土堡。主屋两边各建有二层小楼房(俗称龙虎楼),可以眺望周边的情况。其间各砌一个石库门作为入院通道。厝内通道与16个天井相通,形成外墙牢固,内部相通的土堡式大厝。只要把石库门一关,把守楼上制高点,就能起到防御土匪作用。
走进正厝依次看到大门内大埕、前厅、天井、后厅和后供堂,并没有官宦宅第的照墙和大门坦,除“述志堂”、“半耕书室”外,大厝的梁、栋均无雕刻贴花,显得朴实大方,这也符合江氏节俭治家的宗旨。在后供堂上原挂有一方“述志堂”的匾额,这里以前是奉祀祖宗牌位之处。据江氏后裔介绍,凡江氏子孙要走出梅阳江家大院或从外回乡都要到此祭拜祖先,并向祖先叙述自己的志向。江春霖从这样的家庭走出梅阳,从小所养成勤奋好学、刚正慧直、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行。他1891年中举人,1894年中进士,1904年考取御史,先后任江南、辽沈、新疆、河南、四川等道监察御史。他为官光明磊落,不畏权贵,数十次冒死弹劾亲贵权臣,有“直声震天下”之誉,被时人誉为“清御史第一人”。由于奏疏牵涉一大批亲贵重臣,清朝廷怪他“莠言乱政,有妨大局”,“信口雌黄,意在沽名”,把他打入另册,不再重用。他在官场上难以容身,遂愤而辞归故里。回乡后厌谈政治,不但多次谢绝民国政府的征聘,还拒绝袁世凯邀请,唯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自号梅阳道人,隐居家乡潜心著书习字,享年63岁。
江春霖身上的文人习气使他在仕途上不得志,但却使他在书法创作上有了很高造诣。他初学欧虞,兼修颜柳,晚年留心晋人草书。其书体恰如其人,瘦硬清劲,成为清代著名书法家。
日前,江春霖故居在涵江区政协力促下得到修缮和保护,但江春霖的书法真迹却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