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楼下沟河纵横的水系中,有一座古厝,河流从东边环绕到西边,形成一条“玉带”,围出一个1000多平方米大的红砖埕。埕的北边排列三座大厝,左边正厝是一座四进七间厢大宅院,中间一座是四进三开间大祠堂,右边是一座四进三开间宅屋。房子的灯笼上写的是杨姓,而大埕的名字又叫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宋代,国子监祭酒刘正在涵江保尾、楼下一带重开水心河,水系环绕着一片平地。他自己在这里建“水心堂”,作晚年居所。至明代,卢氏在此建房,铺有一块大砖埕,从此这地方便称之为“卢埕”。到了清代中期,卢氏把这块地转卖给经营麻而发家致富的杨氏。杨氏看中这块地,不喜欢原来卢氏的住宅,就重新铺埕盖房。这座房子的特别之处,是把两边下厝前墙与照墙连接,组成封闭的三合院,大门坦建在照墙的中间,与正厝大门、内大埕、前厅、天井、福堂、后供堂形成中轴线,这种格局改变了官宦宅第大门坦的位置,明显违背士大夫的审美要求,却表现了一个商人敢于打破常规的特点。跨进正厝大门仅二尺寸,发现这里原本有六扇门。据杨氏家人介绍,原来中间4扇门常年关闭,平时大家从两边门出入。“文革”期间6扇门全拆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显然,这个六扇门起到了古民居照墙的作用,可遮住门外与内屋的视线,从民俗含义上说可挡住内财外流,弥补了大门坦设在照墙中间的不足,成为一种新的样式。
杨氏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间,历经25年时间才落成,用这么长时间来打造一座大厝可谓是精雕细作。房子虽然有100多年了,然而现在置身其中,从各种石雕、木刻、门柱、窗格上,仍能看到主人在用料上、师傅在制作上所花的心思。特别是两座房子间的小巷,从墙体到地板皆用方砖砌成,时至今日仍红光整洁,不失为福建红砖区建筑之精品。
徘徊卢埕周边,明显感到这里的水和环境比其他地方干净,从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仍能悟到涵江水乡的安详与灵性。回顾游历各种水乡古镇有了一种体会,就是不同地域不同古民居诉说各种不同的故事,积淀出不同古镇灵魂。可以说,卢埕杨氏民居是能够体现涵江水乡灵魂的。
东方廿五坎:时代的样本意义
东方廿五坎建于20世纪20年代,靠经营豆饼发家的陈湖泉先在宫口河南岸建造一排三层商住综合楼。为了便于扩大货物批发到上海等地,陈氏三兄弟又在楼下前林合资兴建东方廿五坎。它完全改变传统的民居建筑样式和构造,依照商业运营特点傍水而建,南靠海沟、东向码头,栈房前就是通往南北洋的前林沟。其建筑改变了传统封闭式聚族而居的宅院模式,廿五坎两层栈房以砖木结构整齐延伸,一根根红砖柱有别于欧洲罗马柱支撑着拱孔骑楼,形成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形拱门。这座大胆吸纳欧式风格的民居倒映水中,透映出莆仙人的智慧与眼界。“东方威尼斯”就这样产生。
当我漫步长廊,看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昔日宫口河两岸的建筑一样时,记忆的坐标马上定格在童年时代的宫口河。“文革”期间尽管物资匮乏,宫口河沿岸各种山珍海味和土特产依然丰富。福清、永泰及莆田山区沿海群众分别从山路、水路、海路,带着“走涵头”的兴奋,聚集到这里。拥挤的人流中有买的卖的、有吃的玩的,喧闹的叫卖声与船工喊号声汇成乡土韵律,渲染出水乡古镇特有的气息与灵性。这也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清明上河图”。
时过境迁,宫口河已改变其原生态,古镇的气息也随之消失。这样,东方廿五坎才有了今天的样本意义了。
双茂隆大厝:随风飘逝的曾经辉煌
离开顶铺马兰顺侨宅,走进后坡埕双茂隆旧居,这两座大厝同样建在20世纪30年代,同样改变传统民居格局,同样包涵多种文化气息,但它们给人的感受却不一样。马兰顺侨宅表现出更多南洋文化的侨宅特点,而双茂隆展现了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所形成的一种现象,具有本土富商包容多元的时代特征。
双茂隆旧居位于涵江后坡埕河流南岸,由仙游籍富商徐启棋三兄弟共同投资约13万银元,先购地七亩,后请名师精心设计布局,历经数年建设,方告竣工。因主人经营商号叫双茂隆,人们便把大厝称为双茂隆。
走进双茂隆旧居,明显感到它与传统民居的不同,其最突出部分就是把后供堂与两边护厝相连,环绕成“冂”形双层楼建筑,把传统九间厢主厝围在其中,并形成一个临河大砖埕。两边护厝的前部特地做成飞檐翘角的歇山式屋顶(俗称龙虎楼),使整座大厝更显威严。大厝那优美的外型倒映在河中,成为涵江水乡一大景观。
双茂隆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已经能够接受各种外来技术和文化,这种现象往往表现在各种建筑物上,而这种现象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往往是商人和文化人。“双茂隆”旧居在用料和装饰上就具备了这些特点。其外墙全部用规整马石扎基,基石墙上的外墙全面包砖,环埕院的基石墙全面作嵌肚雕饰,上部粘贴进口彩色花格瓷砖。二楼护栏和临河护墙用钢筋混凝土和铁艺装饰,既通风又美观。廊檐的木构件则按传统图案雕饰,门窗亦多作彩绘,并刻上联句或诗词。环视大埕周边,各种精雕细绘的装饰,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特征与文化现象。
双茂隆旧居至今已存在近百年,其间也留下许多历史印迹。建国后,房屋曾部分出租给人民银行做职工宿舍,十年动乱后又被征用为涵江二中校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全部归还原主,大厝东边的空地已建成五层高的幼儿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河道污染变窄,宽畅清澈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使昔日蜚声莆田的双茂隆旧居失去了曾经的辉煌。
方家大厝:汇聚多种精美艺术
店方家把两座七间厢相连接形成鸳鸯厝,而九峰方家则是把两座七间厢重叠形成双层七间厢大厝。当我来到梧塘九峰眺望矗立在村落中的方家大厝时,这座占地7亩多、高达14米、用青石红砖作墙的大厝的确给人“鹤立鸡群”的感受。大厝的屋顶采用五段悬山式燕尾脊,柱脊头和檐口均向两翼稍微起翘,犹如大鹏展翅。为了让护厝与正厝屋顶形成呼应,设计师大胆把护厝后半截屋顶再升高一层,形成龙虎楼,使整个屋顶造型显得错落有致、舒展大方,方氏双层七间厢也因此成为莆仙传统民居中的一种样式,代表了那时代的艺术特征。
走进方家大厝,如同进入艺术殿堂,不管是屋檐下的横梁柱,还是廊沿边的围栏架构,只要是木头的,皆采用浮雕、透雕、圆雕、平雕等不同手法进行精心雕刻。其中正大门廊道前的18个孔柱采用透雕连拱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装饰整体,使整座大楼更显得精致。大门的门框及墙体的下部青石也通过浮雕或线雕等工艺进行石刻造型装饰。整座大厝除了逢木必雕,遇石必刻追求豪华时尚装修外,主人还聘请莆田著名绅士、前清翰林张琴给房子的正墙空位题诗作画,直面运用中国画手法创作出“西湖十景”、“状元还乡”、“花开富贵”等不同题材的作品,连厅堂边角、楼梯扶手和檐梁构架等亦作彩绘装饰。画中的题款及门厅的横批楹联皆由张琴作赋题写。如“千古文章传圣道,一堂孝友乐天伦”,“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实、北苑春风”等诗句和笔墨皆出张琴之手,的确使整座房子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这点上看主人在保留本地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深受江浙一带文化的影响,使房子的装饰上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更浓的人文气息。
方家大厝能够表现出它的独特性和多元文化特征,应该与主人的阅历和视野有关。这座大厝于1940年动工,主人方秋香、方焕赞、方文寿三兄弟常年在福州、上海、邵武等地经营布行,发财后由方文寿留家负责工程建设。整个工期历时三年,工程费用折合大米16000余担。土改后有半座房子分给本村十多户农民居住。现在方家的后代大多在外地安居乐业,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也都已搬离,整座大楼只剩几个老人留守。所以整座大厝显得空荡荡的。
虽然房子少有人住,但从整体上看还是较为完好。如此精美艺术且具时代特征的双层七间厢大厝孤单地坐落在村落中靠它自生自灭究竟还能遗存多久,此时此刻,我的内心也变得空空荡荡的。